生物技术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生物技术论文 >

中日美三国生物技术行业发展层次对比研究(5)

来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作者:樊霞;宋丽
发布于:2017-06-16 共8569字
  3.2 中日美产业技术能力比较。
  
  运用上述产业技术能力的三维技术组合模型,分别计算中日美生物技术产业各技术领域的PGR值、RPA值、RTD及UTD指标值,以反映中日美3国生物技术产业的技术生长能力、技术竞争能力及其技术内部/外部扩张能力,结果如表2所示。可见,三国生物技术产业专利的PGR值相差不大,表明各国生物技术产业总体技术生长能力相近,其中中国技术生长最快的领域为蛋白质工程领域,日本为基因工程领域,美国则除发酵工程领域外,各领域保持均衡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三国在发酵工程领域的PGR值均低于该国平均水平,且日本在三国中最低。其次,就RPA值而言,三国差距明显。日本RPA均值明显大于中美,尤其在细胞工程领域优势明显,其技术竞争能力不容小觑。最后,从表2中可知三国的技术多元度以相关技术多元度为主,且中国RTD均值明显大于日美,在细胞工程领域表现明显。而在非相关技术多元度上,三国在细胞工程领域与发酵工程领域的UTD值均为零,且各国UTD值均在蛋白质工程领域达到最高。
  
  【表2】  
  3.3 中日美产业科学关联度与技术能力的匹配性比较。
  
  从生物技术产业基于科学的创新程度与产业技术能力的匹配上,中日美三国也体现出较强的差异性。首先,根据生物技术各领域专利增长率(PGR)与科学关联度(SL)的聚类结果(见图8),中日美发酵工程领域(CN-F、JP-F、US-F)均属于低科学性-低生长型技术领域,各国相对竞争优势不明显。但在基因工程、酶工程领域和蛋白质工程领域等高科学关联性的技术领域,中国在蛋白质工程领域(CN-P)具有相对较强的技术生长能力,但在基因工程(CN-G)和酶工程领域(CN-E)的技术生长性则相对落后于日美两国。其次,从生物技术各领域显性专利优势(RPA)与科学关联度(SL)的聚类结果上(见图9),中国在蛋白质工程领域(CN-P)、日本在细胞工程领域(JP-C)不仅具有较强的产业科学关联度,同时亦具有较强的产业技术能力与其相匹配,形成了该技术领域的绝对竞争优势。在基因工程领域(CN-G、JP-G、US-G),中日美三国虽均具有较强的科学关联度,但三国产业技术能力的相对竞争优势不明显,竞争位势相当。此外,中日发酵工程领域(CN-F、JP-F)虽产业科学关联度相对较低,但相对美国而言产业技术能力较强,属于低科学性-强优势型技术领域。
  
  【图8】  
  【图9】  
原文出处:樊霞,宋丽. 基于科学的创新与产业技术能力构建——基于中日美生物技术产业的比较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7,(03):3-11.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生物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