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中药配伍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来源:学术堂 作者:王老师
发布于:2014-06-28 共2928字
论文摘要

  中医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属于“眩晕”的范畴,因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故上虚则眩,即为眩晕。从中医的角度讲,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经常神疲乏力,舌边有齿痕,舌质淡胖,证属气血不足,脑失所养,应从补肾论治,或者从痰、瘀入手,从而补脾益气,上养清窍。近年来,临床上采用益气升阳及活血通窍类药物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用益气升阳、活血通窍类中药配伍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也随之被广泛运用。为进一步研究中医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和安全性,本研究以15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益气升阳、活血通窍类中药配伍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多普勒超声检查(TCD)确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②既往有反复发作性眩晕及呕吐现象;③不合并有其他疾病导致的眩晕症状;④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孕产妇、哺乳期妇女;②合并有心功能不全者;③合并有肝肾功能障碍者;④头颅CT显示有其他原因导致的疾病以及其他可能影响本研究结果的疾病。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共150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各75例。其中观察组中男36例,女39例;年龄34~73岁,平均年龄(52.6±3.2)岁;病程1~6年,平均(2.3±0.8)年。对照组男33例,女42例;年龄35~73岁,平均年龄(53.1±2.8)岁;病程0.8~5.8年,平均(2.5±0.7)年。两组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神经内科学》和2005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经颅多普勒检测与临床》。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0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规定的眩晕标准。
  
  1.3 研究方法
  
  将15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益气升阳联合活血通窍类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活血通窍类中药治疗。益气升阳类中药药物组成:黄芪30g,党参15g,桂枝10g,细辛3g,桃仁10g,红花10g,川芎15g;活血通窍类中药药物组成:当归15g,丹参20g,鸡血藤30g,黄芪30g,党参15g,桃仁10g,红花10g,川芎15g,地龙10g,水蛭3g。每日1剂,开水煎服,早晚2次服用,连续服用4周时间,4周后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
  
  1.4 疗效判定指标
  
  1.4.1 观察指标
  
  采用TCD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的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以及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
  
  1.4.2 疗效评价标准
  
  参考《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①痊愈:眩晕及伴随的相关症状完全消失;②显效:眩晕症状改善明显,活动的时候无眩晕症状,可进行日常的生活;③有效:静止时眩晕症状缓解或消失,活动时则有轻度眩晕现象;④无效:眩晕及伴随的症状无好转,与入院时无改变。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及统计学分析。定量资料的描述采用(x-±s),分析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的描述采用χ2检验和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痊愈43例占57.33%,显效21例占28.00%,有效9例12.00%,无效2例占2.67%;对照组痊愈31例占41.33%,显效27例占36.00%,有效13例占17.34%,无效4例占5.33%。两组临床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84,P=0.04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2.2 两组的LVA、RVA、BA平均血流速度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是治疗后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治疗前后差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52,P=0.000;t=4.364,P=0.000;t=3.186,P=0.002),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见表1。
  
  2.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对照组4例发生恶心、呕吐、口干、胃部不适不良反应,观察组2例发生恶心、呕吐,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94,P=0.405)。

论文摘要
  
  3 讨论
  
  眩晕的病因病机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痰浊中阻、外感风热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中枢性眩晕的一种,多“风、痰、虚、瘀”夹杂致病,发病特点为病机复杂、发病急骤、缠绵难愈、反复发作,易致急性脑血管病。朱丹溪的“无痰不作眩”之说也认为痰是眩晕的主要原因,痰湿性黏滞难去,阻碍气机,阻碍血液运行,痰瘀互结,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脑扶失养,发为眩晕。西医从症治疗多治其标而不能去其根,中医辩证论治法认为:(1)肝肾不足,肝火上炎,应滋养肝肾、清肝泻火;(2)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应滋养肝肾、平肝潜阳;(3)气血亏虚,脑失所养,应养血益气;(4)肾精不足,髓海亏虚,应充脑、补髓、填精;(5)痰浊中阻,阻蔽清阳,应化痰熄风、健脾燥湿;(6)瘀血阻窍,新血不生,应祛瘀生新、通窍活络。中医根据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表现的症候分析,辨别病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虚则补益肝肾、益气养阴,实则祛痰熄风、活血化瘀,标本兼治,见效快且疗效好。
  
  从中医的角度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从瘀论治法和从痰论治法。本研究观察组采用益气升阳联合活血通窍类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活血通窍类中药治疗。益气升阳类中药药物组成有黄芪、党参、桂枝、细辛、桃仁、红花、川芎,活血通窍类中药药物组成有当归、丹参、鸡血藤、黄芪、党参、桃仁、红花、川芎、地龙、水蛭。方中黄芪、党参可养血、益气,改善微循环;桃仁、红花、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行气的功效,当归、丹参、鸡血藤可养血活血;桂枝、细辛温阳行气,具有镇静、止痛的作用;地龙、水蛭可通径活络,具有止痛的功效。药理研究也证实了黄芪扩张冠状动脉,促进骨髓造血,增大红细胞钠泵的活性,从而可改善微循环,当归、丹参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改善周围神经营养障碍的作用,地龙、水蛭可协助其它方中药物直达末梢神经。
  
  本研究以15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益气升阳、活血通窍类中药配伍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治疗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痊愈57.33%,显效28.00%,有效12.00%,无效2.67%,对照组痊愈41.33%,显效36.00%,有效17.34%,无效5.3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Z=-1.984,P=0.047);两组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是治疗后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值优于对照组(t=5.552,P=0.000;t=4.364,P=0.000;t=3.186,P=0.002),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94,P=0.405)。研究结果分别从患者的实际临床表现与患者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说明了益气升阳、活血通窍类中药均可有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改善患者的血流量,配伍治疗更能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相对于单一用药效果显著,益气养血、活血通窍配伍治疗法优于单纯活血通窍法。
  
  综上所述,益气升阳联合活血通窍类中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效果优于单纯活血通窍法,值得临床上继续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410.
  [2]刘涛,张伟.从肝肾论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J].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杂志,2013,11(9):1125~1126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神经病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