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摄影论文 >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的发展途径

来源:新闻及传播研究 作者:毛鹤
发布于:2016-05-03 共3006字
摘要

  新媒体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 ,包括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手机网络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 ,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严格地说 ,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下的定义 :“以数字技术为基础 ,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新媒体被称为“第五媒体”,是新闻传播领域的一个热词 ,新媒体的发展创新了新闻传播方式 ,重构了新闻传播格局。了解新媒体带来的变化并据此调整思路、优化方法 ,是新媒体时代对所有新闻传播从业人员提出的新要求。

  新媒体时代 ,我们面对的是网络和数字化 ,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摄影功能没有改变。但是随着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带来的变化 ,促使我们对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摄影有了深入的思考。

  1、在新媒体时代随着拍摄工具、传播方式的改变 ,更要加强整体思考

  所为整体思考是指从拍摄工具、传输方式和传播速度来整体思考。新闻摄影记录新闻事件的方式从胶片、胶卷到磁带 ;从照相机、摄影机到录像机 ;从冲洗底片、监视器到电视现场直播。上世纪 80 代初 ,联邦德国(西德)的电视台新闻片的拍摄是胶片和磁带各占一半 ,这可能是从资料保存和节省经费来考虑。令人惊奇的是 ,从素材回到台里 ,磁带是直接剪辑制作 ,而胶片要多出一个冲洗工序 ,但是到播出线上时间却相差无几。行家都明白 ,这不只是工作效率的问题 ,而是整体思考的结果。

  2008 年 8 月北京奥运会的游泳比赛在水立方进行时 ,国内的一名着名的摄影记者 ,用独脚架支着笨重的长焦距镜头照相机在拍摄菲尔普斯的比赛。赛后他感叹道 :“我身边的美国记者 ,用三脚架架好照相机 ,照相机连接电脑 ,拍摄状态设置成连拍 ,从菲尔普斯出发到触壁 ,至少有几十张图片通过网络传到美国编辑的电脑上 ,菲尔普斯还没出泳池 ,夺金的新闻图片已经发出去了。”手机拍摄的新闻在 2003 年的伊拉克战争是一件较新的事。国内大部分观众是从那时起才知道有手机摄影。时至今日 ,手机摄影、手机新闻已不是新鲜事了。

  2015 年 8 月 12 日 23:30 左右 ,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在官方媒体没有报道之前 ,很多人是从手机微信朋友圈中看到影像、听到爆炸声音、读到评论文字。这就是新媒体时代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

  2015 年 11 月 7 日下午 ,两岸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会面。这是 1949 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首次会面。大批记者在现场采访 ,记录历史一刻。在这里,新媒体的主要传播手段几乎都用上了。?

  传播媒介在变化 ,传播速度在加快 ,现在我们通过网络随时就可以把事件现场的图片、图像、声音 ,配以适当的文字呈现给受众。微信 8 秒钟一个独立镜头所形成的传输模式 ,启示我们所拍摄的视频的组合方式灵活多变的 ,这也是新媒体时代新闻摄影非常值得思考的模式之一。

  2、跨专业学习 ,在现代社会里应当不是新鲜的观念 ,但是在行业中仍不被年轻一代和急于求成者所认可

  世界范围的影视圈中 ,编剧、导演、摄影、剪辑被公认是四大主创 ,各位主创要想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所作为 ,那就必须需要通过跨越一两个专业的学习 , 来从其它角度认识自己的专业 ,同时这样也能拓展视野 ,减少和消除主创之间的沟通障碍。比如电影导演要对电影摄影和电影剪辑有深入的学习和了解后 , 才能真正地做好导演工作。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摄影 ,从摄影工具来着眼 ,就要涉及照相机拍摄、摄像机拍摄、手机拍摄 ;从传输方式上就要考虑电脑传输和手机传输 ;在编辑制作上就要选择相应的编辑设备和制作软件。因此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摄影记者 ,跨专业学习不仅是必要的 ,也是必须的。他们这个群体要拍好、制作好、传播好 ,是要兼顾很多专业的学习才能做到。

  3、新媒体时代依然要深入思考新闻要素的表达方式及叙事方法

  摄影词根源自希腊语 ,意思是“用运动书写”。电影的核心是拍摄。摄影是把创意、动作、情感、气氛以及一切非语言的交流形式综合起来 ,并以视觉形式表现出来。用视觉化讲故事为核心观念。摄影师不能只是会拍“好看镜头”的“技工”。必须理解视觉化讲故事的方式。

  我们说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摄影可以借鉴电影摄影 ,下面就试举几点供大家参考 :1)镜头景别是建立场景的基础 ,了解景别的标准与特性是非常重要的。例如 :过肩镜头是特写镜头的一个变异。它是一种关系镜头。

  它将两个人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把我们置于听话者的位置。由于这种处理具有非同寻常的感染力 ,因此过肩镜头成为叙事性电影中的主要构成部分。我们仔细想想就会明白 ,其实在新闻采访的拍摄中过肩镜头比比皆是。

  它不是叙事性电影的专利。2)摄影机越是靠近被拍摄者的视点 ,这个镜头也就变得越主观。主观和客观的摄影机角度类似于文学概念中的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 也就是说摄影机的视点代表了你、我、他的视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摄影的主观性与客观性从视点上可以看到。3)镜头焦距能让我们用不同的方式看世界。如果我们想要现实一般的拍摄效果 ,所用镜头的焦距就要与人眼视角相同 ,即 35 毫米至 50 毫米。如果是120 毫米镜头 ,会创建压抑的气氛 ,同时突出了我们感兴趣的事物。长焦距镜头能限制观众对场景布局的理解,它便成为一种有效的述事工具。

  4、关注摄影者的内心过程

  新闻摄影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是它讲“故事”的能力。对于记者所拍摄的图片、图像 ,应关注故事的两个方面 ,一个是恰如其分、有形的图片与影像部分、其形式、内容及排列 ,另一个是余像 ,这是摄影过程中的无形内涵 ,它揭示了记者个人的故事。我们所使用的拍摄技法往往不仅仅是为了传达我们所选择的信息 ,而且是表达潜在情境和蕴含其中的情感内容。

  将任一图片与影像的拍摄者与观众的个人叙述连接在一起。这种对含义的重新探索产生自创新与本质的编写 ,有形的、无形的、记忆以及图像本身的关联含义。这种对含义的寻求 ,即所称的“余像”,是通过扩展的内部与外部对话以及通过分享自己的故事 ,去揭示更完整的含义空间。据此可以说 ,记者会将自己的个人含义带进他们所拍摄的图片、图像。的确 ,这是对这种故事的分享和重述 ,这种故事会激起对图像内容的重新探索 ,它可以产生发展和变化。确切地说,是因为我们赋予了图像含义,因此在艺术追求上的个人描述与任何学到的技术一样重要。

  余像因此是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我们一次次编排所产生的故事 ,其任务就是为了找到图像中的当前含义。因此 ,在余像中 ,存在着图像引起变化和发展的变形潜能。这种故事的真实性来自拍摄者用自已的词语去想象和再想象他们自己生活的能力。这是使图像与生活经历的领域相关联的关键联系通过对个人故事的肯定 ,摄影者成为图像与余像联系纽带、将摄影者变为故事讲述者的扩展功能 ,他们表达背景、时间和地点、观点、人物、故事的事件以及他们当下生活的故事价值。

  对很多摄影记者来说 ,不管是印刷出版 ,还是在互联网或电视上播出 ,用图片和影像讲故事是他们职业的终极追求。以扎实的业务基础为根本 ,及时更新观念 ,跟上时代变化步伐 ,寻找适当的表现手段 ,这就是对新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真正思考。

  参考文献
  [1]田智钢.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上、下).
  [2]任金州.电视新闻摄影.
  [3][美]布莱恩·布朗.电影摄影技巧.
  [4]格伦·兰德理查德·扎基亚.教摄影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摄影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