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有法、艺无定法,在视觉表达艺术之路上经常贯穿着这样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想要一鸣惊人,先要与众不同。而创作者究竟凭什么与众不同呢?究其根本,那自然是小到每幅画面、每个镜头,大到每部作品都不可或缺的视角问题。
一、如何看得深
(一)为视角注入思想的内涵
所谓战能胜,胜有道,道是什么呢?---道当然有很多,于视觉表达艺术来说,其一便是思想性,没思想的人是无法做到一叶知秋、沙里淘金的,而没思想的画面是无法令人迸发感慨的。至于有思想和没思想之间的区别可以用一句话故事加以说明,第一个故事:"国王死了,后来王后也死了。"第二个故事":国王死了,后来王后死于忧伤。"这可以说是有思想性和没思想性的本质区别,第一个故事因缺乏国王和王后之间的联系而显得空洞匮乏、缺少思想内涵,因为人们不知道王后是怎么死的,又是为什么死的,第二个故事因建立起了国王和王后之间的紧密联系而具有思想性,思想性之下人们忍不住会感慨爱之伟大。归根结底,视觉表达艺术的思想性就是产生于各个构成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碰撞之中,所有出现在画面中的视觉元素都紧密地围绕着一个"内涵",互相强化、互相映衬,甚至是互相反衬。道理就像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性一样。
南非摄影记者凯文·卡特拍摄过一幅《饥饿的苏丹》的照片。主体是居于前景的奄奄一息的小女孩,陪体是居于小女孩之后的食腐动物秃鹫,且和主体一起位于对角线上,背景是非洲草原,这三个视觉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碰撞,传递出来的强烈的思想信息就是非洲大陆的绝望---为什么我们就感受到了绝望呢?因为孩子在我们眼中常常是大人的希望、社会的希望、国家的希望、未来的希望,奄奄一息的孩子会让我们感到没有希望甚至是绝望,尤其是孩子的后面还有一只以食腐肉为生的秃鹫,更令整个画面散发出挥之不去的死亡气息,这种强烈的冲击会迫使我们每个人不得不对非洲的未来产生思考,所以说这是一张极富思想性的照片,因此它也获得了 1994 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一言以概之,需要视觉工作者铭记的是:一幅没思想的画面是不可能令人看得深远的。
(二)为视角注入专注的力量
拿摄影来说,有的人一生只拍摄女人,有的人一生只拍摄小孩,有的人一生只拍摄流水,有的人一生只拍摄手,就像享誉世界的着名摄影师尤瑟夫·卡什一样在自己的大多数肖像摄影作品中都会以双手作为主要拍摄对象。专注是在强调虽然视角要新颖,但创作者对于所看待的问题要专注!专注!再专注!于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年代始终用心感悟一类事情,久而久之个人自然会形成与所有人都不同,甚至比所有人都深的感受。就像《环太平洋》的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一样,从小到大他就喜欢怪兽,终于在自己 50 来岁的时候,拍出了 B 级题材、A 级制作的《环太平洋》,想想他的《刀锋战士》《地狱男爵》《潘神的迷宫》,不都是有他喜欢的怪兽的影子吗?
二、如何看得与众不同
(一)为视角披上形式的外衣
很多人在穿衣打扮时更喜欢"不走寻常路",在欣赏电影时更喜欢剑走偏锋的邪典电影,在观察建筑时更喜欢巴洛克风格,可以说对于视觉艺术表达力来说,"不规则"是一件极富形式感的外衣。
如极富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英国导演艾伦·帕克,在拍摄电影《鸟人》之时,为了更加表现好厂房的高耸,不惜在地面上挖个坑,将摄影机退居于坑内仰拍厂房。再如中国第五代知名导演张艺谋也做过类似的事情:为了表现好窑洞,不惜在窑洞里掏个隧道,将摄影机退居于隧道之内进行拍摄,他们这样做都是为了得到不同寻常的画面效果。
有的时候不同寻常往往要不合常规,如对于景别来说,公认的一般规律是景别越小,画面的强调作用越强,但公认的一般规律并不是不可逾越的,它可以被打破甚至可以被推翻,正如张艺谋对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们所说":将来你们出了校门,走向社会,去拍自己的作品时,你们可以什么都不信,什么都推翻。"如前苏联电影《画家苏里库夫》中有这样一个镜头,画家听说自己的妻子已经死了,急忙奔回家中,一推门,导演运用了一个俯拍的全景,大景别俯视之下屋内空空荡荡、物是人非,然后苏里库夫靠在墙上瘫倒了,这个俯拍全景的选用就不知要比通常那些神情木然、目光呆滞、潸然泪下的微像描写高明多少倍。日本知名导演小津安二郎也说过这样一段话":朋友死时,画面是主角整张悲伤的脸的特写;好朋友死时,脸再放大一点儿;亲人死时,只剩下鼻子和眼睛;最爱的恋人死时,画面只剩一双眼睛,那么此生唯一珍爱的独生子死时,画面该怎么表现呢?"小津安二郎已经跳出了这种通常的规律性法则,反其道而行之,他在拍摄悲伤场面时反而使用远景,不再直接强调而只是缓缓地表现悲伤,此时那忧伤更仿佛涓涓细流,绵绵不绝,一直流到观众的心坎里,在那里徘徊、萦绕,久久不能散去。
(二)让视角凝练至成熟
2000 年,英国 Ten minutes older 公司力邀全球 15 位顶级导演,演绎时间长河中的战争与和平,西班牙导演维克多·艾里斯的作品《生命线》获得佳绩,他选择的视角可以用两个比喻来解释:第一个比喻,用婴儿来比喻和平,普通人对婴儿一般都会持一种爱抚、呵护的态度---维克多·艾里斯是在用这样的视角对观众说:我们应该像呵护婴儿一样呵护和平;第二个比喻,用"脐带出血"比喻战争,短片中随着时间的流逝,战争像脐带出血一样止住了,生活终将恢复平静,就像那个老妇所念叨的一样":我的宝贝,都过去了,都过去了。"视角的凝练很是老练,这正是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当然这部短片里还有很多和"战争与和平"相呼应的细节,如:
庄园里有婴儿、有小孩、有女人、有老年男人、有一个年轻男人,却是身有残疾,健康的男人都到哪里去了?他们在相框里、在报纸上、在战场上---这是多么忧伤而又无奈的视角;还有时间就那样的在小男孩的胳膊上流淌;以及水像血一样浸过报纸上的年轻人,血染报纸暗喻他们终将血染沙场---这又是很耐人寻味的视角。总而言之创作者唯有用自己的真心感悟生活才会让自己的视角与众不同起来。
三、如何"看"到成功
(一)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视角
视角通常可指六个方面:个人视角、历史视角、技术视角、道德视角、文化视角、批评视角。相对来说更容易发人深省的是个人视角,因为首先个人视角往往是深刻的甚至是刻骨铭心的---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是多么地痛恨什么,多么地爱慕什么,也只有你自己知道从小到大你最怕的是什么,也只有你自己知道从小到大你最介意的是什么,当然这前提仍然是你应该是个有思想的人。其次好的个人视角完全可以是站在历史高度的、有技术含量的、审视道德的、弘扬文化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如关于"文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视角,那些被耳熟能详的大多极具个人色彩。如童话诗人顾城写成了《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寻找光明。"导演张艺谋也有自己的视角":我对'文革'的感受始终是沉郁的、浓烈的。"他的这种一直以来的深刻感受终于令他选择了这样一个视角去表现"文革":用一组照片中大面积的、低调的黑来具象化地表现十年历程带给他的那种"沉郁的""浓烈的"的心理感受,这种被具象化在照片上的心理感受自然能代表一代人的经历和精神世界。他给这组照片取了个名字叫"啊!一代人".值得一提的是张艺谋又用最后一张高调的白纸来表现一切重新开始。细细品味,这组照片带给我们的感受和顾城的短诗带给我们的感受其实是一样的。利用个人视角去表现强烈的内心感受是一条走向成功的捷径,但一定要回避那种简单的、低级的、缺少内涵的非对即错的个人视角,对也好、错也好,创作者不要去评价,把评价的权利交给观众,让观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理解、品读、评判。
就像台湾着名导演侯孝贤在《好男好女》这部电影中,只是用小全景"静静地"呈现两个亲姐妹如何为了争抢一个男人而大打出手,本该戏剧冲突异常强烈的段落在小全景别之下,观众根本看不到姐妹俩任何一个人的面部表情,因为侯孝贤已经将孰对孰错的评判权交给了观众。
(二)一个人的视角会发生变化
这世界的善恶美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时代会赋予善恶美丑以不同的内涵,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对善恶美丑也会有不同的认识,如:上小学时你怎么看待爱情,上中学时你怎么看待爱情,来到大学你又怎么看待爱情,成家立业了又怎么看待爱情……有人曾经这样总结陈凯歌,说《黄土地》是陈凯歌豪情万丈、恰同学少年时期的作品,很多人都认为《黄土地》是陈凯歌最好的电影;《孩子王》是极强的文化批判;《霸王别姬》很好,是陈凯歌最成熟的作品;后来,陈凯歌有了孩子,更关注普通人的情感,拍摄了《和你在一起》。创作者应该注意积累自己在不同时期的感受,有朝一日,再把这些感受熟练地用视觉具体化的方式表现出来。
最后,关于视角还要提到《禅说》里的一个故事:老和尚和小和尚过河,他们看到一个妙龄娘子也要过河,可是妙龄娘子不敢,于是老和尚把娘子抱过了河。过了河之后,小和尚很失望,他对老和尚说:"师傅,你刚才抱她了。"老和尚说":徒弟,我都放下了,你怎么还没放下。"不从做人做事的角度去说,从看人看事的角度来说,创作者不要总是从某个习以为常的角度去看,应该尝试着换个角度去看、去想、去创作。
参考文献:
1.苏牧。荣誉[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2.路易斯·詹内蒂。 认识电影[M]. 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
3.王利剑。电视摄像技艺教程[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4.陈刚。电视摄影造型教程[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
5.邵清风,李骏,俞洁,彭骄雪。视听语言[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