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和俄罗斯在外交领域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不仅在战略安全方面有诸多合作, 作为邻国, 两国在贸易往来方面也有着天然的优势, 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采用贸易互补性指数、强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分析2006年至2016年十年间两国贸易记录数据, 发现中国对俄贸易关系仍有较大发展潜力, 中国与俄罗斯有各自不同的资源优势, 双方贸易具有良好的互补性。两国可以在优势互补基础上加强能源领域以及边贸合作, 并积极拓宽经贸合作领域, 深化双方经济协作, 促进两国经贸发展, 实现互利共赢。
关键词:中国; 俄罗斯; 贸易互补; 实证分析;
中俄两国有长达数千公里的边境线, 自苏联解体以来, 两国在贸易方面的合作逐渐加深, 作为具有极高发展潜力的大国, 两国在贸易往来方面各有优势, 深化两国经济合作对维持两国的战略安全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 在中俄贸易体系中, 俄罗斯在资源结构方面具有相对优势, 而中国在轻工业部门产品方面略有优势, 因此, 双方在贸易往来上的互补呈现出相对平衡的状态, 具有较高的发展空间。对中俄贸易互补性开展实证分析, 有助于客观反映双方的贸易关系, 对优化双边贸易结构, 拓展经贸合作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俄贸易发展历史及现状
(一) 中俄贸易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初, 苏联已成为强弩之末, 国家经济结构趋于崩溃边缘, 政治体制名存实亡, 出于各自利益, 中苏之间近30年的冰冷关系有所好转, 双方开始恢复小规模的贸易往来;苏联解体后, 由于俄罗斯采用休克疗法, 双方贸易形式仅限于军火交易和边境口岸贸易, 物资紧缺的俄方为弥补缺口, 以易货交易形式加大了从中国进口的商品规模,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末。21世纪以来, 随着中俄边界的最终确立, 双方签订的《中俄睦邻友好条约》奠定了中俄深化合作的政治基础, 外交级别也延伸至全面战略协作关系, 除08年经济危机外, 十几年来双方贸易额始终保持着10%左右的增长率[1].
(二) 中俄贸易发展现状
尽管中俄贸易额长期保持着高速增长, 但相比美国、欧盟、日韩等地区, 中俄之间的贸易规模仍存在较大差距, 由于中俄在战略安全上达成共识, 在未来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2].截止2013年, 中俄贸易额突破900亿美元, 中国已经成为俄罗斯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俄罗斯的西西伯利亚平原蕴含着大量油气资源, 特别是天然气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面对可能的来自西方国家的封锁, 中国为保障能源安全, 不仅始终重视中东局势, 还同巴基斯坦、中亚五国及俄罗斯开展了长达数千公里能源管道建设工作。随着“一带一路”设想的提出, 中国与俄罗斯在能源方面的合作逐渐深化, 自然资源也成为俄罗斯对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一大工业国, 具有最完备的工业生产体系, 可以独立生产世界上95%的工业品, 由于俄罗斯长期在轻重工业发展上存在结构问题, 中国的机电产品、纺织及轻工制品成为对俄贸易的主要商品。可以看出, 中俄贸易之间存在明显的互补性, 弥补了双方在发展过程中的短板, 但同时存在着贸易结构单一, 技术含量低等问题[3].
二、互补性实证分析
为反映中俄双边贸易互补性, 直观呈现双方贸易结构及发展状况, 通过应用贸易互补性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强度指数等方法对中俄贸易互补性进行实证分析, 主要数据来源于2006-2016十年间的贸易记录[4].
(一) 贸易强度指数分析
贸易强度反映了贸易双方的联系紧密度与依存度, 其计算方法为一国在与另一国出口贸易过程中占总出口份额的比重, 与该贸易伙伴国在世界范围内进口总额比重的比值。中俄贸易强度指数见表1.
表1 中俄贸易强度对比
表1反映了2006-2016十年间双方的贸易强度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 这十年间中国对俄贸易指数始终保持在1以上, 除受08年经济危机影响导致2008-2010年间贸易强度低于1.5以下, 其他时间段基本保持较高的贸易强度;而俄罗斯在此十年间贸易强度呈环比下降趋势, 贸易强度指数始终小于1, 表明中俄贸易整体呈粗放化、松散化趋势, 受市场影响较为明显。造成明显贸易强度差异的重要原因是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 中国在世界一体化进程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仅用十年时间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对外贸易伙伴不断增多, 进出口的规模也显着提升, 中国进口额在世界贸易进口总额的比重随之增加, 导致俄罗斯对中国的贸易指数逐年下降, 只有在2008年经济危机全球经济放缓呈战略收缩状态时才有所反弹。但中国对俄的贸易强度指数却始终保持较高水平, 近年来甚至达到1.74-1.75的高点, 表明中国对俄的贸易关系仍存在较高的发展潜力[5].
(二)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RCA) 是1965年由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提出的用于测试某一产业贸易的比较优势而提出的计算方法, 即一个国家某种商品的出口值占该国所有出口商品总值的份额, 与世界该类商品的出口值占世界所有商品出口总值的份额的比例。中俄两国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见表2、表3.
表2 2006-2016年间中国十大类产品RCA指数
表3 2006-2016十年间俄罗斯十大类产品RCA指数
经对比可以看出, 俄罗斯在化石能源和自然资源出口方面占据一定优势, 特别是林木和油气资源呈完全的贸易顺差;中国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方面占据一定优势, 以加工品主导的出口贸易占据竞争优势。因此, 中俄之间应扬长避短, 利用自身的竞争优势, 中方扩大加工品和机械制品的出口活动, 俄方则应与中方一同构建能源运输专用通道, 加强双方在能源领域的合作[6].
三、双边发展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 中俄间贸易往来有较好的发展空间, 中国在轻工业制品、劳动密集型、出口导向型领域竞争占据优势, 但存在巨大的能源缺口;俄罗斯人均资源丰富, 重工业发达, 在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依然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 但工业发展模式畸形, 多数工业品难以自行生产, 中俄的国情决定了双方在贸易往来上有较好的互补性。因此, 中俄双方应当优化贸易结构, 拓宽合作领域, 俄罗斯可利用技术和资源优势和中国的全方面工业生产能力达成合作, 在能源领域和安全方面加强交流;其次, 中俄两国幅员辽阔, 可利用数千公里长的路上边境线开设口岸, 加强两国边贸合作, 有助于维持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 利用亚欧大陆桥和边界贸易带带动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最后, 中俄两国应利用政治互信基础, 在民间和政府间同时开展交流活动, 如上海合作组织高层会议、中俄文化年、G20峰会、APEC领导人峰会等, 促进两国民众的文化交流, 在货币、股权投资等领域建立绿色通道, 为两国发展跨上新的台阶[7].
四、结论
中俄两国的贸易往来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依据贸易互补性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等对比分析, 中国在轻工业制品方面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而俄罗斯在能源出口和资源产业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总体而言处于相对的贸易平衡, 中俄两国应利用区位优势, 加强在能源领域的合作, 拓宽经贸合作领域。大力开展绿地投资和基金合作, 为中俄两国贸易创造更多合作机会。
参考文献
[1]康晓玲, 吴萱, 宁艳丽。中俄贸易互补性实证分析[J].对外经贸, 2015, 18 (7) :42-45.
[2]吴萱。中俄贸易互补性与发展潜力实证分析[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5.
[3]尼基塔。中俄贸易互补性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
[4]桑宇。中俄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基于出口技术结构视角[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6.
[5]王明昊。中俄蒙贸易互补性的实证分析[J].外国问题研究, 2015, 23 (1) :37-43.
[6]张鑫。中俄木质林产品贸易显性比较优势及其互补性分析--基于UNComtrade数据库1996-2015年的数据[J].世界农业, 2017, 45 (10) :113-121.
[7]李思远。“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自贸区建设的可行性与效应研究[D].广州:广东财经大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