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8 年金融危机介绍
金融危机爆发于 2007 年 8 月 9 日,结束于 2008 年 9 月 9日,又称信用危机、次贷危机。在这场大规模、大范围的金融危机中,世界各国有多家大型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这场危机一直持续到 2009 年。2008 年下半年源自美国的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次级房地产按揭贷款。
第二,房贷证券化。第三,投资银行的异化。第四,金融杠杆率过高。第五,信用违约掉期(CDS)。 第六,对冲基金缺乏监管。美国金融危机的源头就是以上五个环节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加速危机爆发的正是“追涨杀跌”的对冲基金,这六大环节环环相扣,其中某一环的跌倒,就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演变成波及全世界的金融风暴。
二、2012 年国际金融危机介绍
2012 年国际金融危机主要是指欧债危机又称欧元危机,是欧洲主权的债务危机。欧债危机的导火索是 2008 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为解决欧洲主权的债务危机,2010 年 5 月欧盟与IMF 一致决定三年内向希腊政府提供 1100 亿欧元贷款。同时还建立了一项总额为 7500 亿欧元的救助机制。2010 年 11 月,欧盟成员国又通过了总额为 850 亿欧元的对爱尔兰的救助方案。在 2011 年 7 月召开的欧洲峰会上,欧盟继续向希腊提供1000 亿欧元新融资,并一致决定在欧盟范围内适当采取官方贷款展期、允许私人机构自愿参与等办法,力争稳定欧洲的金融秩序。
这些措施在稳定市场情绪上是暂时的,治标不治本。欧债危机形成的因素很多,既有世界发达经济体发展时间过长导致内在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等客观因素,也有欧元区各国货币和财政制度不协调、国家福利过高等体制机制因素,另外过度利用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等短期政策也是因素之一。
三、二者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一)2008 年金融危机与 2012 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汇率的影响
如图 1 所示,2008 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预期经历的变化过程为从升值预期减弱,到贬值预期出现。大规模跨境资金流入的动力不足。
从图 2 中可以看出 2009 年 12 月份欧债危机后至 2010 年7 月,欧元贬值较快,2011 年 5 月份以来欧元又出现贬值。由此看出,欧债危机的进一步恶化还会导致欧债以及欧元资产的大幅度贬值。到 2011 年 6 月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接近 3.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达 30.3%。欧元和英镑贬值,将使以美元计价的外汇储备出现缩水。
(二)2008 年金融危机与 2012 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进出口总量的影响
1. 2008 年金融危机对我国进出口总量的影响
2008 年前三个季度的进出口情况如下:进出口总额为19 671 亿美元,同比增长 25.2%,比上年同期加快 1.7 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 10 741 亿美元,增长 22.3%,回落 4.8 个百分点;进口额 8 931 亿美元,增长 29.0%,加快 9.9 个百分点。
贸易顺差 1 810 亿美元,同比减少 47 亿美元。 第四季度增速回落较大。全年进出口总额 25 616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17.8%。
其中,出口 14 285 亿美元,增长 17.2%;进口 11 331 亿美元,增长 18.5%。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 2 955 亿美元,比上年增加 328 亿美元。受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国际初级产品大幅下跌等因素影响,第四季度进口同比下降 8.8%,出口同比增长4.3%。见图 3。
表 1 清楚地表明了 2008 年美国金融危机普遍打击各大洲进口的同时,欧债危机使得欧洲的进口雪上加霜,即我国对欧出口 2009 年比 2008 年同比下降 22.9%,位列各洲之最。
2. 2012 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进出口总量的影响
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额增幅下降明显。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欧洲国家居民和政府的购买力下降,原因有二:一是欧盟国家迅速采取紧缩财政政策,削减公共支出;二是欧元贬值。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增幅明显下降,2010 年欧盟与我国的双边贸易额为 4 797.13 亿美元,同比增长 31.8%,2011 年为 5 672.1 亿美元,同比增长 18.3%,2012 年 1~5 月欧盟与我国的双边贸易额为2208.2 亿美元,同比增长 1.3%,而中国同期进出口额的增幅是7.7%,欧债危机对欧盟与中国的双边贸易的不利影响不断扩大。
同时欧盟各国为保证本国经济发展,对我国发起的反倾销、反补贴行为增多,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加。2010 年欧盟对中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 11 起,是 2009 年的 6 倍;2011 年 5 月14 日,欧盟开创了“双反”的先例,对中国高档铜版纸征收4%~12%的反补贴税及 8%~35.1%的反倾销税。
四、面对危机我国政府和企业的应对策略
(一)政府的应对策略
第一,进一步加快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向内需拉动型经济的转变,降低我国的外贸依存度。由2008年的金融危机和2012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出口的打击可以看出出口导向型经济向内需拉动型经济的转变的紧迫性。长远来看,走扩大内需之路,才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首选。
第二,进一步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出口企业试点工作。由于欧元持续走弱,汇率波动给出口贸易造成风险,人民币跨境结算可降低汇兑与交易的成本,一定程度上减少风险。
同时,还可以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第三,进一步开发多元化的出口市场。长久以来,我国出口大都集中在欧美等少数发达国家,成为诱发贸易摩擦重要原因,抗风险能力低,政府应通过引导调整出口市场结构,积极开拓南美市场、中东市场、东欧市场、东北亚市场。通过出口市场的多元化来分散风险。
第四,进一步释放内需以降低企业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扩大对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在外需萎缩的背景下,加大财政投入刺激内需,使更多的出口企业将目标转向国内市场。
第五,政府应切实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和管理,灵活运用WTO 机制,加强与各大经济体在贸易方面的谈判与对话。同时,对于反倾销和反补贴,应加强指导和引导,帮助企业积极和更有效地应诉。
(二)企业应采取的对策
第一,积极拓展市场。在紧紧抓住现有的欧美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东盟、美洲等新兴市场,建立多元化的海外市场,第二,想方设法规避贸易壁垒。一方面,以危机为契机,充分利用一些欧美国家宽松的投资政策,变贸易为直接投资,通过海外设厂或直接参与海外并购重组等方式来规避贸易壁垒;另一方面,努力加强合作,力争与政府、商务部、地方主管部门、联合商会建立联动机制,灵活运用世贸组织规则,应对贸易摩擦。
第三,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要进一步加强研发,不断创新,积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安全标准,努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创立自主品牌,提升竞争力。
第四,扩大业务拓展模式。通过建立电子商务平台,高效利用网络销售模式来降低交易成本。通过网络平台,可减少参展、商旅、谈判等成本。
第五,调整结算办法。在结算时争取多用英镑、美元或人民币等硬币来结算,结算方式尽量用安全的前 T/T 或 L/C 并尽早收回贷款,灵活利用出口信用保险,进一步降低风险。
1、中小外贸企业面临的现状2014年4月30日,商务部发布了春季《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报告指出,2014年世界经济复苏势头趋于改善,中国经济开局平稳,中国外贸具备实现稳定增长的条件。但中国外贸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较多,形势严峻复杂的一面不容低估...
一、后危机时代美国对外贸易结构的现状。。1.后危机时代美国对外商品贸易结构现状1.1美国进口产品主要集中在原料、原材料、初级加工制成品。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十大类产品中,美国后危机时代进口产品类别前五名分别是0类36%(食品和活畜),3类20%(矿...
2013年,国际金融危机进入了第六个年头,其深层次的影响不断显现,加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复苏势头缓慢。在外需依然低迷、人民币升值、成本升高、摩擦增多等形势下,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只有政府、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