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外国文学论文 >

《鲁本的秘密》一文中人物的品格特征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1-26 共2863字
摘要

  一、引言

  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语文最集中地体现了学校教育对主流文化的选择性传递。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有观点认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有观点认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言文字的特点。但二者皆强调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它们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着名作家沈从文先生认为,一个伟大的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对于当前黑暗社会的否认,对于未来光明社会的向往。《鲁本的秘密》译文入选《英语世界》正是基于这一思想。

  二、人文精神与人文性

  人文精神产生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成分。具体地说它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道主义,二是科学精神,三是宗教精神。而其中影响最大、人们最常提及的是人道主义。人道主义最基本的就是对人的价值的尊重,是把人看作是宇宙间的最高价值。在中学阶段,人文精神表现在"从感性的层次来讲,是对人的理解,对人的容忍,对人的接纳,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爱护和关怀;从理性的层面来讲,是对人终极价值的追寻,对人类命运的忧患"(程红兵)。在基础教育中,它作为"人"的养成,又具有人伦教化、文化传递、社会整合等非功利价值,它主要是通过文科教育实现的。

  人文性,广义是指语文教育教学中的文化特质---文化知识和文化精神的体现。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是人文性。它是人类文明的积淀,是人类生命的延续,是人类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反映。从学科特点上看,文以载道,道寓于文,文道统一,始终是语文教学一条颠扑不破的规律。教育学家袁振国教授曾经概略地诠释过文科教育的特点,他认为,文科教育虽然也要传授知识,也为人们提供一种生活工具,但它更是目的本身,是情感人格的陶冶过程。

  对人文素养的提高起决定作用的是读。简卡尔说:"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培根说:"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高尔基说:"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康而勇敢。"

  三、《鲁本的秘密》一文中人物的品格特征

  《鲁本的秘密》一文最开始出现在2000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月刊《英语世界》上,文章记叙的是1945年的故事。一个12岁的美国小男孩名叫鲁本,为了给妈妈过母亲节历经千辛万苦,其间经过了大约一年,捡够100个麻袋,换了5美元,终于给妈妈买成了胸针的故事。全文不过1500字左右。主要人物两个:鲁本和他妈妈。但字里行间流淌着人性之美。

  (一)人性坚韧之美

  鲁本为了实现他心中的愿望,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从"转眼夏季来临"、"明媚的春天终于来了"、"那是1946年的母亲节"这些用词可以看出。

  在近一年的时间里,鲁本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一共捡了100个麻袋。从"他找到两个麻袋,拿到锯木厂装钉工人那儿,换回了两个5美分的硬币"和"还差20美分""终于找到了四个麻袋"这些话语表明一个麻袋只能卖5美分,要筹足5美元,必须捡到100条麻袋。

  从"一直跑了两公里"来看,鲁本卖麻袋的地方是相当远的,一个小孩子带着两个麻袋跑这么远的路,而且不止一次、两次,可以想见是多么辛苦和劳累。此外,平时鲁本还要上学,他捡麻袋、卖麻袋只能在放学之后,还得在"做完家务事后",在假期,他也只能在"锄草、砍柴、挑水、浇水之外"去做这件事。再说,捡麻袋既没有固定的地方,也没有固定的时间,因此,他每天要"在街头游荡","努力地寻找",经常是"又累又饿".

  而且从捡一百个麻袋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来看,在不少情况下,他虽然挨饿受累,但往往是空手而回。

  其次还受到妈妈的误解:鲁本经常外出寻找麻袋而被妈妈误解的"贪玩"---"母亲这时候总会看着他的脸,摇摇头---这孩子真贪玩".我们从鲁本的所作所为来看,使妈妈高兴是他最大的愿望。也许鲁本对付出的辛苦并不在意,但对妈妈由于误解而伤心,一定是非常痛苦的。鲁本为了保住秘密不能解释,深为委屈。

  (二)人性爱人之美

  字里行间渗透的"爱".有儿子对母亲的爱,也有母亲对儿子的爱。尤其是文中鲁本卖最后四个麻袋的情景,以及鲁本为母亲送胸针的部分。母亲节快到了,给母亲买胸针的钱还差20美分,好不容易找到四个麻袋,工厂却将要关门,鲁本:"求您了!先生。我现在就想卖给您!"工人听出了男孩声音里的哭腔,看到了他眼中的泪光。焦急心情后那浓浓的爱。

  给母亲送胸针的情景非常感人。感受那充满爱的场面:"她打开盒盖,泪水顿时模糊了双眼。"、"那手因日夜操劳已变得粗糙,因这突然来的东西变得有些颤抖。"、"看着这可爱的礼物,母亲说不出话来,只欣慰地笑着,一把将儿子揽入怀中!

  鲁本对母亲的关爱,故事中的小主人公鲁本能意识到父母的艰辛,从内心产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胸针虽小,赤子情深。可以看出这种关爱他人的道德情怀。

  (三)人性乐观之美

  每个人都可能会碰到困难或是陷入困境,在这种时候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怎样才能走出困境?看看鲁本的妈妈:"母亲的家务事似乎永远也没个完。日复一日,在那破旧的缝纫机上缝缝补补,在那低矮的厨房里做饭、烤面包,在自己开垦的土地上种菜,还要挤牛奶,在搓衣板上搓洗全家人带有泥巴的衣裳。可母亲是快乐的!她对生活没有太大的奢望---全家人健康、幸福,就是她唯一的也是最大的企盼了。"再看看鲁本:"尽管穿的衬衫是用面粉袋改做的,裤子也洗得发白,但他自豪地、笔直地站着,告诉店主他想要的东西。"乐观是人生的一种积极心态。乐观与自信一样,可使人生更顺畅。心胸豁达的人是真正的强者,乐观者能应付生活险境,掌握自己的命运。

  四、结语

  现代社会要求我们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优秀的文学作品兼具形象性和情感性,会让读者深受形象影响和体验情感。但近些年来,如何达到目的,如何获得利益,在这一系列的实用功利化竞争中,人的发展、人文素养以及传统的道德情操都退居其次,甚至被异化得荡然无存。把舍让、宽容、坚韧、爱人等品质舍弃殆尽,更多的是进行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生存法则的熏染。加之当前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一直被王子公主般地宠着,已经显露出他们性格中的极端、自私、经不起打击和磨练等危险的一面。因此当前重视作品的人文熏陶感染极为必要。

  参考文献:
  [1]吕敏红,刘世生。会通中西之学培养博雅之士[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2):283.
  [2]林建法,程光炜,等。致力于现代知识分子人文精神和实践道路的探索[J].当代作家评论,2011,(2):184-184.
  [3]马从兵。注重人文关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J].教育探索,2010,(12):132.
  [4]王滨,宋劲松。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路[J].思想教育研究,2008,(02)。
  [5]唐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J].求索,2011,(02)。
  [6]叶晨。人文精神与和谐社会[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2)。
  [7]谷声然。人文精神的内涵探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8]沈从文给志在写作者[N].大公报·文艺,1936,3.
  [9]程红兵。语文课改呼唤价值思想[J].语文教学通讯,2007,(03)。
  [10]夏玛尔。鲁本的秘密[Z].谈政华,译。英语世界,2000.
  [11]夏玛尔。鲁本的秘密[Z].谈政华,译。语文,2004.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外国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