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联开展电力行业管理创新成果评审工作 20 多年来,行业企业参与管理创新成果评审工作的积极性很高。 2010~2013 年,评选出的优秀成果达 1751 项,这些优秀成果涵盖了财务资产管理、运营管控、资本运作、企业基础管理、标准化、班组建设、企业文化、营销管理、优质服务、风险管控、法律风险、审计、廉洁自律、国际化经营、集团管控、企业办公效能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含培训)、物资管理、企业政工文化品牌、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农网配网管理、生产运行、水电业务等领域,每一项管理创新成果都凝聚了各企业无数人的心血和智慧,在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新形势下创新性开展评审工作近年来,政府有关部门对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进行了规范,中电联本部也进一步加强了本部评比表彰项目管理。 历年的评审工作均为成果创造单位与专家背对背评审的方式,专家只是通过审阅申报材料对成果进行评分,创造单位与评审专家缺少直接的沟通和交流,尤其是对于成果的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不能反馈到企业, 不利于管理创新成果质量的持续提升。
为改变这种情况,适应新情况、新变化,进一步提高管理创新成果质量,中电联对 2014年管理创新成果评审工作本身也进行了创新,首次采取面对面、答辩式的集中评审方式,目的是为了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真正把高质量的管理成果评选出来,向全行业进行推广,切实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 为确保评审工作顺利进行,在启动 2014 年成果申报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专家库的组建工作。 6 月底,面向行业企业正式开始专家库组建工作。
到 8 月底,专家库基本组建完成,共收录各电力集团公司推荐专家、高等院校、行业协会以及中电联本部等专家 100 多名,集中评审工作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完毕。
2014 年最终参加评审的管理创新成果不足百项,为近年来最少的一次。 即便如此,短时间内集中评审的工作量也非常大。 为提高评审效率,按照申报成果专业分为三组同时进行评审。 我们从专家库中精选出 15 名专家,每组 5 名,与各组成果专业分类基本对应。 集中评审采取答辩式的形式,成果创造企业代表现场作 10 分钟成果汇报,评审专家进行提问和点评,并按照评审标准对成果打分,并现场公布了排名前列的成果,作为优秀成果的候选。 尽管采用相同的评审标准,但不同小组的评审尺度仍然有所区别。 为避免遗漏优秀成果,集中评审后,再次组织专家对部分成果进行了复评,最终确定了 2014 年各项成果获奖等次。
在开展 2014 年度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优秀成果评审的同时, 我们还启动了 2010年以来的电力行业管理创新经典案例的评审工作。 组织专家对 2010 年以来的部分获奖成果进行了再评审、再回顾,评审方式与 2014 年管理创新成果相同。
实践证明,在新形势下,创新性开展管理创新成果评审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充分发挥了中电联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搭建了企业管理的沟通交流平台,成果创造单位与专家面对面进行互动沟通,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成果质量和成果在企业中的应用。 企业之间也借此机会相互进行了交流、学习和借鉴,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 统一10 分钟的汇报时间,对成果的归纳总结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个别华而不实的成果无法继续滥竽充数。 评审过程透明、结果公平,受到了企业和专家的一致认同,对今后管理创新成果质量提升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管理创新成果评审标准尽管 2014 年管理创新成果申报数量较往年有所减少,但覆盖面仍然较广。 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财务管理、资本运作、企业标准化、风险控制、企业战略管理、物资管理模式创新等等方面,一些管理成果还创造了显着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综合效益,均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反映了企业在多年来工作实践中对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的总结和创造。
2014 年管理创新成果评审从创新性(30%)、实践性(25%)、推广性(25%)、效益性(15%)和规范性(5%)这五个方面进行评审,取五位评审专家的平均分为每项成果最后得分。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管理创新成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真正提升企业管理。 在制定评审标准时,特别注重了成果的创新性和实践性。 管理创新成果必须体现出创新性,并且必须经过一定时间实践检验,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或者只经过短暂实践无法证明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 中电联开展企业管理创新成果评审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向全行业推广优秀管理成果和经验,以达到共同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能够向全行业或同类企业大面积推广,也是判断一项成果优秀与否的重要参考指标。 提升管理水平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更好的效益,但并不是所有成果都能体现出直接的、明显的效益,因此在评审中效益性所占比重较低一些,但每一项管理创新成果对提升企业效益都发挥了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2014 年是首次采取面对面 、答辩式的评审 ,由于启动时间较晚,评审标准制定略显仓促,还不能完全满足评审要求。 下一步中电联将组织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建立起更为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标准,更好地推动管理创新成果质量提高。
信息化时代的管理创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在管理上也出现了创新的形式。 在信息化时代,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网络的发展,这就使得网络时代的管理需要不同于传统方式的创新。 回顾五年来管理创新成果,无论是集团层面,还是一线生产班组,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信息化手段的管理创新成果越来越多。
班组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是实现生产和经营目标的关键。 班组作为电力企业最基层的生产经营组织,建设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管理成效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整体效率和经济效益。 有效激发生产一线班组活力,调动班组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发展战略才能得到有效落地。 我国电力企业特别是供电企业,是服务型的国有企业,销售的不仅仅是电能,更多的是服务。 面对时代信息化、社会多元化、需求个性化,更高效、更便捷、更优质的为人民群众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更有力、更有效、更可控的提升服务水平,保障电力供应,减少供需矛盾,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是供电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五年来, 在班组建设方面的管理创新成果不断增多,运行信息化技术加强班组管理和考核,加强绩效管理过程和结果的透明度,有效提升了班组员工素质、技能和岗位胜任力,班组及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业绩也得到显着提升。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形成了不同的生活、工作习惯,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工作也要因地制宜,体现统一性和差别性相结合的原则,找到最适合的管理方式。 通过 2014 年的集中评审,各企业更加深刻认识到相互之间的交流学习和借鉴的重要性。 中电联将坚持“立足行业、服务企业、联系政府、沟通社会”的功能定位,积极为企业搭建畅通的沟通交流平台,方便企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促进电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科技的进步突飞猛进,同时也不断推动着各行业向前发展与进步,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科技发展迅猛,使电力工程技术也在科技带动下,更新理念、改造服务、提升技术,各个层面上均有较大层次的提高。工程变电技术是电力工程技术当中最重要的组成内容,只有在主...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1研究背景十二五期间,我国在电网建设方面有两个重大成绩,即特高压骨干网架得总体形成以及智能电网的普及建设。在这两大成绩的影响下,我国电网的供电能力将得到大幅增加,供电可靠性将更加可靠。同时,这也给电网...
本文选取以Y电力企业的雷州红心楼风电为例,从项目风电厂的选择、设备采购、运行维护、利息和政策等方面进行探析,针对成本控制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加强管理和规范建设的相关改进措施。...
在铁路10k V电力电缆的施工中,必须严格保证工程质量。在工程的建设施工中,建设施工单位人员在工程建设中应该严格把控质量,并且严格遵循科学合理的施工操作规范。...
一、背景和研究思路2012年,国家电网公司开展仓储配送体系试点建设工作,委托四川、上海等公司作为试点研究单位进行信息化建设。四川省电力公司抓住机遇,积极引入国际、国内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结合四川电力公司仓储配送管理现状,从构建科学合理的仓储配...
随着我国电力设施的不断建设,越来越多的智能电网出现在我国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在智能电网系统中最为关键地就是电力通讯系统,电力通讯系统贯穿于智能电网运行的每个环节之中,对于电网正常运行起到了不可或缺地作用。下面是电力论文发表的知识,欢迎阅读...
配网调度工作是整个配网系统管理与维护的工作重点,配网调度中依然存在多重危险因素,面临着多重风险的威胁,要想有效地解除配网调度的危险因素,就要深入分析配网调度问题与风险的来源,正确地运用相关的技术、设备,以此来维持配网的安全、平稳运行,从而维...
引言过电压保护器又称组合式避雷器,是近十多年出现的专用于35kV以下成套柜内,就近与真空开关配套的过电压限制设备,主要用于防止由真空开关产生的操作过电压对电力设备的侵害,同时兼有防雷的功能。可有效地保护母线、真空开关、电动机、发电机、电容器...
一、电力设备监控管理发展的思索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大运行体系建设要求,调度机构新加入设备监控管理,成立网省公司设备监控管理机构,负责实时掌控全网设备安全健康运行,为电网输送负荷提供基础保障作用。但在调控一体化建设之初,地县公司未成立相应机构,...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将自动化技术和电力系统融合在一起已经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能有效解决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问题,也能提升整体管理工作的实际效率,需要管理部门给予高度重视。下面是我特地整理的关于电力系统运行毕业论文的内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