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问题科学识别
1. 1 现有水问题分析
全球水危机不断加剧,我国水问题更加严重,水资源缺少、污染、生态退化等问题接连发生,水资源灾害频发,水问题已经影响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在 1950 ~2010 年,我国因为水灾害产生的平均受灾面积为 1 085. 127 万 hm2,成灾面积 613. 327 万 hm2,受灾死亡人口达到了 4 896 人。1950 ~2010 年旱灾受灾面积2 384. 671 万 hm2,成灾面积1 052. 746 万 hm2,年粮食损失量为 167. 24 亿 kg,共占粮食总产量的 4%。
在 2010 年,我国地表水水质为中度污染,低于Ⅲ类水质的水资源占国家控制水资源的 65%,而 28 个国家重点控制湖泊中,水质高于Ⅲ类标准的仅有 31%。我国水生态退化严重,在 2010 年水土流失面积已经达到国土面积的 38. 6%,而湿地面积正在不断降低,地下水漏斗问题呈现出扩张趋势。以河海为例,在 20 世纪50 年代后,湿地退化面积已经达到 85% ,而地下水漏斗问题已经逐渐演变成严重的“地下水超采带”问题。
1. 2 “人工 - 自然”二元演变模式
水问题是在自然与人类共同活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在活动过程人类消耗大量资源,而生态环境无法承载过渡的资源消耗,最终破坏水循环与生态平衡。在调控水循环的过程中,科学的识别水循环演变机制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基础。在光能与重力势能的影响下,水循环可以实现自然发展,在竖直方向形成云,通过降水、截留、填洼、入渗、蒸发等过程实现水循环,在水平方向采取产流、汇流、补给、排泄等过程,并且将其与大气水汽传输相结合,最终构成陆地、海上、海陆间等自然环境驱动的“一元”水循环演变模式。随着水资源开发速度不断提高,“一元”水循环模式逐渐被“人工- 自然”的二元水循环模式取代,人类通过不断的开发利用,控制了水分布形态与水力水文情势变化。城市发展需要不断开发土地资源,这种情况使水文情势产生分异,而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使水循环在大气中获得了新的动力条件,这种情况也使得区域水循环发生变化。
2、 国内外前沿热点问题
根据国内外水文水资源发展历程,现代水文水资源得到了更加宽广的研究空间,而传统研究模式也获得了改变,在观测手段、技术方法、研究对象等方面都做出了一定程度上的突破。
2. 1 总体思路
目前水文水资源研究正在从“还原”发展为“综合交叉”,在 20 世纪 90 年代,“还原论”是水文水资源研究核心指导思想,并且高度细化了水循环中的不同要素与环节,将水文水资源划分为门类广泛的二级与三级学科。在“还原论”的支持下,水文水资源研究在降水、入渗、蒸发、土壤水运动、产流、汇流、地下水补给等科学认知上获得了极大的进步,新型水文理论技术层出不穷。但是由于二级学科研究的局限性,水文水资源理论技术无法进行区域水循环的识别与演变,而水源的调度与配置、全球气候变化评价、水环境修复与保护等方面,需要更加系统的发展。
2. 2 研究对象
现代水文水资源研究突破了传统水循环研究的“还原”核心思路,而是将自然水循环与人工水循环相互结合,构成了复杂的二元水循环。根据水循环垂直分层,将水循环分为大气、地表、土壤、地下水等阶段。
在传统水文水资源研究中,其中最重要的是水循环地表、土壤、地下水研究,而研究的系统性不足,使水循环整体特征被破坏。现代水文水资源研究采取陆气耦合研究,使水循环四大基本过程的整体性与有机性相互作用更加紧密。从人工水循环角度分析,可以将水循环划分为原水调度与分配、用户用水、再生水配置、污水排放等过程。传统水文水资源研究,主要考虑原水调度与分配,但是并未重视其他过程,这种情况使水资源利用效率下降,水环境无法从源头进行保护。现代水文水资源研究,需要从人工水循环要素的作用机制入手,科学的进行水资源调度与配置,使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从源头解决水污染问题。
3、 我国水文水资源研究方向
3. 1 水文水资源研究体系
根据我国水问题实际情况,水文水资源研究体系由基础、应用基础、应用组成。在基础研究时,主要负责研究“人工 - 自然”的二元驱动水循环,并且明确区分伴生水、水沙、水生态等过程,在其中找寻具有规则的识别技术途径。在应用基础研究时,主要研究水资源配置、评价、调度、分配等理论与技术。在应用研究时,主要以建设节水型社会、保护水生态系统与环境、水资源综合管理、饮水安全、应急措施管理等方面的研究,研究主要服务于国家水利开发与管理,对修复水生态、治理水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3. 2 水文水资源研究方向
根据国内外水文水资源研究发展情况,并且与我国需要重点解决的水问题实践要求,可以将水资源研究氛围以下几种研究方向。
(1) 流域水循环研究: 流域水循环演变充分体现了“人工 - 自然”的水循环演变机理,根据全属性流域水循环调控理论,可以调控流域水循环多为定量,使模式研究更加标准。
(2) 数字流域平台研究: “人工 - 自然”是基于二元水循环的信息采集通话技术,通过模拟水循环在大气、地表、土壤、地下水中的循环,可以得到准确的流域水量循环与伴生泥沙、水化学、生态模拟等过程,建立完善的流域环境与集成数字模拟平台。
(3) 现代流域水资源评价研究: 对大气、地表、土壤、地下等水资源进行动态评价,明确水质水量的动态评价,并且对水资源利用效益进行评价,构建系统的水资源质量一体化评价标准。
(4) 水资源配置理论与技术研究: 采取合理的水资源配置决策方案,根据基础理论对水资源系统进行分析与预测,找出其中需要使用的关键技术,研究出有效的水资源配置模型,使水资源配置评价更加准确。
(5) 水资源调度理论与技术研究: 重点研究来水实时预报技术、需水实时预报技术,采取适合的实时调度方案,优化调度方案修整技术,采取符合标准的调度评价方案,使调度指挥决策更加系统。
(6) 节水型社会理论技术研究: 建设节水型社会,采取标准的规划方案与技术,使水资源获得更加高效的控制管理,深入研究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完善相关政策研究。
(7) 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研究水资源价值核算技术,并且对水生态服务进行评价,明确生态需水计算方法,采取正确的水循环与环境演变评价方法,研究水环境与生态环境修复管理决策。
(8) 水资源管理理论技术研究: 研究水资源价值与理论,对蓄水管理、生态补偿、环境保护政策进行研究,合理调控生态水、地表水、经济用水、地下水等水资源,制定合理的区域用水应急联动制度。
4、 结语
人类活动强度不断增加,自然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水循环已经逐渐转变为以“人工 - 自然”为主的二元驱动结构。现代水文水资源研究逐渐向“综合交叉”转变,自然与人工水循环结合更加紧密,以水循环为主体进行研究,以数字模拟与原型观测作为研究手段。结合国家发展需要,构建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水文水资理论技术研究体系,使水资源调配制度更加完善,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水资源利用方面的高效、便捷等要求越来越突出。而水文处理工作的前沿单位--水文水资源监测站,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高效便捷水资源的需求,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将以往的一些水资源要素监测预报方式转变为信息采集...
目前对GIS技术提高中主要的提高方向为高精度、多功能化、让GIS技术在是使用中能够提高现实性, 帮助使用者在利用GIS技术分析水文和水资源地理信息得到更多有效的资料以及可以被应用的准确的数据信息。...
引言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工程投资规模大、社会关注度高、点多面广,一个雨量站,一个水位站或一个水文站建设投资都比较小,但是有一个出问题,就可能影响全局,影响水文形象。这就要求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工程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零缺陷。...
引言水文水环境的调查和管理和人民的财产安全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有效的对水文水环境进行管理,是保证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1近年的水文水资源环境状况据相关资料统计分析,我国在近五十年内,洪灾不断,全国各地受到洪涝灾害殃及的面积高达920万hm2,...
GIS的中文全称叫做地理信息系统,这项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以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技术为重要的基础,对计算机系统当中所存储的信息和数据予以分析和处理,同时还应该在这一过程中将信息应用在所需的领域。当前GIS技术已经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十分广泛的...
城市化进程中显露出诸多城市诟病,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开始逐渐被人们关注, 出现了“田园城市”、“智能城市”等概念。在我国, 生态水文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在基础理论、生态水文过程机理、区域生态环境和资源管理分配等方面均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水文信息的关注和需求日益增加,规划目标多样化,由于技术的进步、监测手段的不断更新,导致水文站网规划中的备选项目及方案增加,但限于资金、人力和资源等条件,需要对不同的水文站网规划方案进行优化布局。...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流域水资源丰富,平均年降水量约1640mm,地表径流量1460108m3;年内降水、径流分配非常不均匀,汛期49月占全年的75%左右,其中主汛期46月占50%以上。湖水位变化受五河及长江来水的双重影响,每当丰水季节水位升高,湖水...
小河是茹河一级支流,是泾河二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环县庙儿掌,在彭阳县城汇入茹河干流,流域面积1127km2,主河道长74.6km。随着上游水利工程及水保措施的实施,以及连续多年的气候干旱等重要原因,小河水量逐渐减少,水资源短缺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
水文科学是地球科学的重要部分,重点研究水的运动规律和时空分布,并应用于地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实际工作中。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开发与保护相结合、防治水旱灾害等工作都要以水文科技所研究的水文规律为根据,因此水文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对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