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媒体的迅速发展使之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媒体监督越来越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然后在报道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防止出现监督权的异变,防止监督权干扰司法权现象的出现。
现在 21 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已过,回顾一下近些年的新闻报道,我们发现,较早出现监督权异变的是新世纪之初。在 2001 年 3 月 20 日至 23 日,曾担任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一职的蒋艳萍,因涉嫌特大经济犯罪,于 2001 年 1 月 16 日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庭审的 4 天中,51 家中央、省市新闻媒体的 100 多名记者到现场采访。开庭前,一些媒体就对该案进行了轮番轰炸,此案被称为“巨案”、“街头巷尾群情激奋”、“法庭内外千夫所指”,律师的辩护和被告人的申辩被称为“狡辩”、“巧舌如簧”、“百般抵赖”。长沙市中院院长杨志德接受采访时认为,媒体的报道带有倾向性,不利于法院公正审理。副院长唐吉凯说,他要求合议庭成员不看任何有关蒋案的报道,独立审案,“忠于事实,忠于法律,忠于人民”。
事实上,新闻报道中监督权干扰司法权的现象比较突出。有的新闻报道在法庭审结之前对案件作出定性、定罪的结论,直接指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是“凶手”、“罪犯”,从而侵犯了人民法院的统一定罪权。曾经引起学界广泛关注的“四川夹江打假案”,其原因就是因为记者缺乏法律常识,炮制了一篇“制假者状告打假者(某政府机关)”的报道,对法院正在依法进行审理的一起行政诉讼案件进行了错误的、猛烈的抨击,最终造成了“司法机关屈从压力不依法办案”的严重后果。
新闻报道侵权又称“媒体审判”,它的概念出自美国,它是指新闻媒体在报道和评论是非时,对任何审判中的刑事案件失去客观公正的立场,以明示或者暗示的方式,主张或者反对给嫌疑人或被告定罪,主张或者反对给嫌疑人或被告人判处某种刑罚。我国的新闻传播学者魏永征先生认为“媒体审判”就是“媒体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案情做出判断,对涉案人员做出定性、定罪、量刑以及胜诉或者败诉等结论。
应该说,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有权依法进行舆论监督,也是只有报道事实的权利,没有对事实进行审判的权力。最近几年来“,新闻官司”的增多趋势,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其中就包括我们的舆论监督力度在加大。但是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我们的新闻记者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充当了“判官”的角色。他们在提供事实的同时,又对事实进行了判断,往往会导致侵权。如某报在“曝光台”专栏宣布某公司涉及生产的“保险王”有严重设计错误,是“一种其辞不实和有严重设计思想错误的产品”。尽管某报的总编们都是高级工程师,他们的看法或许也有一定道理,但“保险王”已经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所检验合格,并通过了某省电子工业局的新产品鉴定,这些结论是有法律效力的。某报以“曝光”的方式从根本上否定其产品设计,结果承担了赔偿损失 52万元的民事责任。
类似的案例告诉我们,在实施舆论监督时,要多一些依法之心,少一点“无冕之王”之气;多一些法律冷静,少一点浮躁;多一些专业性,少一点简单草率。目前我国的传媒以“机关报”类型为主流,因此具有浓厚的官方色彩。不仅如此,传媒的报道又经常导致高层次领导人的批示,批示下来,整个部门便紧急动员,“高度重视,限期解决”。另外,跟西方一些国家法官享有终身制特权的情形不同,我们法官的交椅是很容易被端走的。所有这些,都进一步加剧了法院在审判那些已经被传媒广泛报道过的案件所承受的压力,有时只能听命于传媒,导致一些案件无从得到公正的审视。可见,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在这个时候不仅没有真正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反而干扰了司法审判。再如,新闻媒体经常熟练使用的“民愤”问题。我们经常会从新闻媒体看到诸如“社会影响极坏,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提法。“民愤”是什么?民愤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情绪,但它又是一种道德概念,本身不能成为影响司法审判的事实。譬如某人罪不当诛,难道因为“民愤极大”就杀了他?如果民愤能影响司法审判,则往往会经不起时间的检验,也往往会成为一些人搞“司法腐败”的借口。但是,因为历史原因,“民愤”却常常成为司法审判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个时候,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实际上成了隐藏的“法官”,干扰了司法独立的原则。
为何会出现“媒介审判”?笔者认为:经济利益驱动是媒介权力异化的经济动因,又是媒介权力畸形膨胀的必然结果。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新闻媒介多为“机关报”类型,享受政府全额拨款;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多数媒介特别是在市场竞争中催生的媒体,已经具备了以商业行为获得经济效益的条件。传播业的繁荣已经成为经济繁荣的重要标志。
不过,媒体市场化包含着经济特点,却未改变作为“党的喉舌”的意识形态特征。作为经济实体,它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而意识形态属性,又要求它体现媒介的社会职能。首先,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将媒介使命视为单纯的商业操作,导致媒介权力应有的道德正义、知识理性和实践效应的力量不断衰退。某些媒介为了获得较高的收视或阅读效益,片面迎合受众的低俗化需求,淡化意识形态,软化新闻格调,放弃应有的社会价值观和社会理想,使媒介的权力意识蜕变为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其次,有些媒体为求得利益最大化放弃监督权,以经济利益出卖报道权,滥用公众所赋予的社会权力。
此外,记者法律知识的匮乏以及对法院审判活动的误解,是造成新闻监督妨碍司法公正的最主要原因。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在新闻舆论机构中配备专职的法律事务人员,在不影响司法独立的前提下,充当类似与美国“法院之友”的角色,通过正当途径与司法机关联系交涉,既可以在全面掌握案情的情况下对审判活动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也可以将社会公众的舆论适度地反映到判决中来,以免法院的审判活动完全脱离民意的监督。同时,这些专门的法律事务人员应该对即将刊发的一些文章进行事前审查,对其中有可能妨碍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必须禁止其流向社会或者对其进行修改,以防患于未然。
“刘亦菲被扑倒”事件在新闻媒体报道后,诸如刘亦菲裙底走光、抹胸脱落等成为了娱乐新闻的主要关注点。在众多相关新闻报道中,缺乏对女性的理解和关爱,缺乏新闻应有的人文关怀,一味地追求眼球经济、挖掘明星隐私,以满足受众的窥私欲,获得较高关注度,从而...
一、什么是报道量,报道量的控制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对于一个事件,是只需很少的文字、短的节目长度来表现,还是需要较多的篇幅、较长的节目长度来加以展开?对于一个典型,是通过多方面的、连续性或系列性报道来加以扩展,还是只需要简单地报道一次?对于一项...
结语本文以居伊德波、道格拉斯凯尔纳的相关研究,心理学、社会学的相关知识为支撑,努力分析中国当下社会热点新闻报道奇观化这一现象,主要分析阐述了社会热点新闻报道奇观化产生发展的过程、出现的原因、带来的后果以及对这一现象的反思。不难发现,社会热...
电视新闻报道深度通过对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材料系统的分析解释,揭示出新闻事实的性质、起因、后果、趋向等问题,对社会现象、生活现象、经济现象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分析矛盾,揭示本质,从而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最大特点就是有深度,它不仅要...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在信息的传播中占巨大优势,它不仅方便、快捷且储存量大、成本低,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把信息传播到世界各地。在新媒体时代,记者要懂得利用互联网技术,充分发挥互联网络的优势,在网络的帮助下发现新闻线索,丰富采访手段,促进新闻...
绪论0.1选题依据和研究的目的意义从现代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看,其与近现代新闻事业的发展有着许多的重合的部分,两者在传播过程,从业人员,专业教育,业界形态,受众以及服务社会等方面都存在诸多交集。同时,公共关系与新闻报道实践之间的联系更是尤为紧...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新媒体正在以一个爆炸式增长的速度发展。互联网作为新媒体技术的基础,其与新媒体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新媒体的主要媒介有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其相较于传统媒介,有着更快的传播速度、更加深远的影响力、更加丰富的传播方式。...
在社会生活中,灾难性事件往往以突发的方式出现,破坏了人类生活环境已有的和谐,使整个社会、社会中的个人对灾难性事件的信息产生强烈的需求,以便监测周围的环境,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减少认知不确定性,实现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价值环境...
第1章公共关系与新闻报道之关系的历史考察公共关系,英文为PublicRelations,这个词来源于美国。其首次出现的时间是在1882年,由律师道曼伊顿在耶鲁大学作关于公共关系与律师职业的责任的演讲中提出,然而他所使用的公共关系指的是关注于公众的福祉①...
第四章社会热点新闻报道奇观化下的奇观社会社会热点新闻报道奇观化所带来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奇观化对媒体自身带来了各种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奇观作用下的受众,从而制造出一个奇观化了的社会。第一节奇观化下的媒体市场化背景下的媒体追求经济利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