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新闻报道是新闻媒体争夺读者的重要阵地。在当代媒体中,时事新闻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读者而言,时事新闻更是每天报纸的一大看点,人们从时事新闻版上了解国内、国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热点,时事版成为人们感知、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窗口。
伴随各类新媒体的兴起,新闻信息传播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信息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新兴媒体无论是传播速度、普及广度、参与深度、影响力度都对传统媒体发起迅猛挑战。报纸的时事报道受出版周期限制,快不过门户网站、智能手机客户端、电视和广播。报道尺度和题材丰富性,多数时间不如专业报纸。如何应对这场挑战,做好新媒体环境下的时事新闻,是值得所有党报时事编辑共同思考的命题。笔者认为,要提高报纸的竞争力,党报时事版应注重以“高度取胜”、“深度取胜”“、民本取胜”.
高度取胜,彰显权威性
党报的高度,内涵丰富。一是发布有高度的新闻,就是表现重大主题、代表时代最强音、体现时代主旋律的新闻,即大政方针、政策法规、重大举措、国内外的重大事件等,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新闻。二是在兼顾中低端读者群体的基础上培养高端的读者,党报的核心读者群是党和政府的各级干部、各层面的管理者,党报主要影响他们的思想观点乃至决策,并以此来影响社会公众。三是提供高深的思想,产生高远的影响。党报权威性的报道,往往能产生举足轻重的重要影响。时事版如果把高端新闻、主流新闻做到位、做到家,就会产生他人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必读性、公信力和影响力。
如今,报业环境变了,但党报的性质和地位没有变, 党和政府有关党报发布权威信息、发挥舆论引导主渠道作用的要求没有变。党报,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越来越显现出一些优势和优胜之处,其中党报的权威性是最大、最根本的优势。相比而言,新媒体在这方面就要弱得多。党报由于明确的政治定位,做高端的新闻、有高度地贴近,是党报时事新闻报道品质超群的重要保证。当然,党报的高度不是采取“俯视”的角度对待读者对象,时事报道中不是不看需要、不顾效果的政治灌输、说教。“高度”要和“贴近”相融合。“高度”离开“贴近”,显示不出党报的亲和力,但“贴近”缺乏“高度”,也显示不出党报的权威和指导作用。党报要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时事版必须将“高度”与“贴近”巧妙地融合。
做好“高度”与“贴近”,时事编辑不能选择一些低俗的社会新闻和花边消息讨好受众,不能改变党报的内涵。生动活泼并不意味着降低党报的格调,但格调不高就绝对成为不了主流媒体。时事编辑要充分挖掘党报权威性的优势,使地方党报不仅仅是一张新闻报、信息报,更是一张思想报、观念报。
深度取胜,提升竞争力
深度报道已成为现代报纸应对网络挑战的一种选择。像地方新闻一样,注重时效性一度也是时事新闻的重要标准。新媒体时代,面对具有即时发布功能的网络、现场直播的电视和快捷方便的手机报,时效性不再是报纸的特色和优势,也不再是时事报道第一位的追求。
因此,时事新闻应该从消息、动态新闻转向深度报道,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关注事件背后的故事,发挥平面媒体版面优势,做足“深度”文章,与新媒体错位竞争,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
深度报道之所以深,主要是指在报道上具有思想深、内涵深、分析透的特点。它不是平面、单向、直线性地反映事物,而是对新闻事件进行多侧面、多视角、多方位描述。党报的读者群具有相对较高的文化层次和独立思考能力,对于时事新闻信息的质量要求较高,已不再满足对于世界现象进行浅层次的报道,已不满足于知道是什么、怎么样,更关心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背景材料和发展走势。因此,社会热点、难点和敏感地带,都是时事版的深度报道需要深入挖掘的重点。在这类问题中,时事版的深度报道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最集中、最典型的新闻事实的整合,将同类问题聚焦透视,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连续集中的报道,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对事件各方产生强大的辐射力和冲击波。诸如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问题,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报纸的深度报道,使这些社会问题成为一定时期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形成了舆论强势,在促进问题的解决中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深度报道作为一种舆论导向模式,是时事版应对其他媒体挑战,发挥自身优势的主战武器之一。
民本取胜,增强亲和力
民生新闻的核心价值观强调“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这种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化的报道方式及表现普通百姓生活生产状态的“百姓新闻”,赢得越来越多受众的喜爱和青睐。当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矛盾更加凸显,民生问题更加突出,群众的民生诉求特别强烈,广大读者特别期望通过党报的权威报道,及时了解党和政府的声音,以及对民生热点、难点问题的态度和对策。作为主流媒体,地方党报时事报道必须深耕民生新闻,深化民生新闻报道,让民生新闻成为党报版面的新主角,以保持和强化地方党报的主流媒体地位,提升党报的亲和力。
地方党报作为党的喉舌,担负着宣传党的民生政策,引导舆论导向的历史重任,时事版理所当然地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民生新闻的经营上,进一步深化诸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收费、食品安全、司法公正、收入分配、企业改制、环境保护、城市拆迁、土地征用等涵盖百姓生活方方面面的民生问题的报道,把读者特别关注的民生新闻、焦点新闻做深做透、做强做大,把民生新闻做成既上情下达,又下情上传,既为政府分忧,又为百姓解难的平台,充分发挥地方党报在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实践中应有的作用。
关注民生,做好民生新闻,是地方党报加强自身发展,参与新闻竞争,保持和巩固主流媒体地位的需要。时事版加强民生新闻报道,无疑成为报纸与其他新媒体竞争的利器。
任何社会、任何国家的任何媒体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作为中国的主流媒体,党报自然也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既是党报必须坚持的价值取向,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现实要求。习近平同志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一精...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催生了数字化、具有交互性的新媒体,它打破传统媒体的局限性,模糊了文化新闻传与受的界限,让文化新闻阅读变得碎片化、实时化,也提高了新闻传播的效率。...
新媒体的发展,对地市党报的传播力、影响力产生了冲击,转型升级已势在必行。为此,各地市党报将改革重点放在承担大量时政新闻报道的头版上,试图改变其一直以来过于严肃刻板的面孔,重新赢得读者关注、增强报业竞争力。而做好导读恰好是党报头版改革的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