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社会语言学是研究在社会语境中语言运用的一门学科。社交类App的选取命名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网络社交命名的语言特征和命名心理。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发现,社交类App名称从音节特征看,名称偶音节个数多于奇音节,且平仄交替式较多;从词汇特征看,“信”“陌”“聊”这三个字使用较多;从修辞特征看,App名称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此外,社交类App名称命名存在模仿套用现象,缺乏创新性;一味标新立异导致表意不明;名称音节跨度过长不利于人们识记和推广传播等问题。
关键词: 社交类App; 社会语言学; 语言特征; 词汇特征;
1、 背景
手机应用软件(application,又叫App)开发是近些年兴起的一个朝阳产业,手机App的命名对其推广传播有着重要作用。手机App的命名属于社会语言学研究范畴,并且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如当今的互联网环境、中国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等各个方面[1]。手机App名称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它的命名不仅反映了App本身的一些特点,还反映出当今互联网社会环境下语言应用的一些新特点。基于社会语言学角度,手机App名称研究能探究其语言特征、文字特征以及修辞特征,并指出其中存在的语言学问题。
2、 社交类App的典型性
社交类App作为手机App的一个重要分类,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社交类App名称研究可以对整个手机App市场研究起到一定补充作用。据不完全统计,从2013年到2019年中国手机社交网络使用情况如图1所示,社交网络用户由2.49亿增长到4.80亿,增长率达到92.8%;社交网络用户占比也由26.0%增加到44.2%[2]。下面从七麦数据网站社交通信类App榜单排名中选取前262个App名称作为统计样本,并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对其进行分析[3]。
图1 2013年-2019年中国手机社交网络使用情况
3 、手机App名称的语言特征
社交类App作为一种新型聊天方式,以不同的主打功能、交互模式等特点吸引着不同的人群。其名称更是给人的第一印象,对社交软件的传播产生直接影响。
3.1、 社交App名称的语音特征
3.1.1、 音节特征
名称语音特征作为语音符号的重要载体,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本节将从229个纯汉字类App名称的音节数量和声调平仄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图2 229个纯汉字社交类App名称音节分析
根据图2发现,随着App名称音节数的增多,其数量越来越少,这符合语言经济原则,即用最少的语言单位,来完成基本的语言交际功能;从偶音节和奇音节的角度来看,偶音节名称个数和奇音节名称个数占比分别为80.7%和19.3%,可见偶音节名称个数远超过奇音节名称个数。一方面这种对称的偶音节名称读起来朗朗上口,在迎合中国人喜爱成双成对的喜吉心理同时也符合审美理念,如“你画我猜”“悄悄话漂流瓶”,另一方面偶音节名称多符合偏正结构,直观高效,如“微光”“情侣空间”等;此外双音节、三音节和四音节所占比例较高,分别达到44.5%、11.0%和21.4%,例如“微信”“聊天宝”和“梦鹿交友”。周韧先生从韵律语法角度对音节进行了研究,认为双音节单位和四音节单位相差较大,而三音节单位正好处于中间位置,造成三音节单位分布不稳定的特性,这与我们样本统计的规律是一致的[4]。
名称就如同语言交流过程中的一个代码,在人的注意力和记忆力有限的情况下,代码越短,越容易记忆。因此社交类App如果想要被人们快速记住并且使用,取一个音节简短而又响亮的名字就十分必要了。
3.1.2、 平仄特征
提到App名称,人们总是喜欢朗朗上口、悦耳动听的名称,在这其中就涉及汉语的声调韵律。充分运用声调中的音韵美,平仄交替使用,可以使名称达到和谐动听的效果。统计的双音节、三音节和四音节名称进行了平仄搭配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双音节App名称:
平平式:微博、知乎、钉钉、人人、吱呀、玩吧、八交、甜心、咔萌、声撩等25个。
仄仄式:脉脉、豆瓣、默往、处处、宠爱、倩影、派派、遇见、探探、密信等28个。
平仄交替式:来往、伊对、绿洲、美篇、多闪、心氧、会玩、易班、拍信等49个。
三音节App名称:
平平式:狼人杀、菱菱邦2个。
仄仄式:住这儿1个。
平仄交替式:珍爱网、约会吧、小红书、我是谜、趣约会、半次元、聚会完等22个。
四音节App名称:
平平式:新漂流瓶、盘丝直播、同城约单3个。
仄仄式:恋爱话术、触宝电话、子弹短信3个。
平仄交替式:小鹿情感、香水乡亲、香水约会、百度贴吧、测测星座、来吼语音等43个。
五音节App名称平仄搭配:
平平式:随缘漂流瓶、陪你看电影2个。
仄仄式:0个。
平仄交替式:同城约会吧、小精灵美化、正宗漂流瓶、同城约交友、蜜桃漂流瓶等11个。
表1 双音节名称平仄特征
通过对社交类纯汉语类229个App名称进行平仄特征统计分析,将全部名称分为“平平式”“仄仄式”和“平仄交替式”,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分析发现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从整体上看,“平平式”“仄仄式”和“平仄交替式”所占比例分别达到“14.0%”“13.5%”和“72.5%”,可见“平仄交替式”的搭配方式是较为普遍的,符合现代汉语的语音规律。该类型App名称音调读起来有和谐对称的音韵美感,更便于人们识记和传播。
其次,“平平式”和“仄仄式”的搭配方式在双音节名称中较为常见,两者所占比例总和超过一半;在三音节、四音节和五音节名称中偶有出现,在六音节以上的名称中没有出现。该统计规律与才春影[1]得出的手机App名称音节数量和平仄搭配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的结论相一致,即名称音节越少,“平平式”和“仄仄式”的搭配方式出现越多,名称音节越多,“平仄交替式”的搭配方式出现越多。
3.2、 社交App名称的词汇特征
3.2.1、 社交App名称元素组合
社交类App名称呈现出新的特点,通过对262个社交类App名称整理分析,发现其名称不仅仅只包含汉字,还包括英文单词、字母和数字等元素。整理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社交App名称元素组合类型一览表
从表2中可以看出,262个社交类App名称中,一共有6种元素组合形式,其中纯中文的名称有229个,占比达到87.4%,可见汉字是社交类App命名的主要元素形式,占有比较高的地位;此外纯英文和“中文+英文”组合形式的分别有13和16个,例如“Soul”和“百度Hi”,其总占比为11%;纯数字、“中文+数字”和“中文+英文+数字”组合形式的分别有1个、2个和1个,例如“0305”“11点11分”“7天情侣处cp”,这三种的组合形式总占比为1.6%,占比较小。在App取名中除了传统的汉字以外,加入英文单词或数字、字母,使得名称具有多元化的组合方式,突出其时代性和国际化,让名称更有活力,更能够吸引年轻人去下载、使用。但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后面进行详细阐述。
3.2.2 、社交App名称高频词汇
在所收集的229个纯汉字类社交App名称中,有些词反复出现频率很高,其中“信”出现26次,“聊”20次,“陌”11次。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诚,信也。”可知“信”的本义应为“人言真实,诚实无欺”的意思,后在两汉时期“信”由“信使”义引申出“信息、消息”义[5]。而手机最为原始的信息传递工具就是短信功能,所以互联网出现以后,延伸手机短信功能的手机应用便应运而生,如“微信”。随后,一系列主打通信聊天功能的App层出不穷,在其名称中运用一个“信”字,也能让用户一目了然其社交功能。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聊,耳鸣也。”可以看出其本身并不具有“闲谈”之义,但是郑笺云:“聊,且略之辞也。”即是具有“姑且,略微”之类的意思,后面经常搭配具有陈述义的动词,由于“聊”字在“聊+陈述义动词”这一结构中的稳定出现,因而渐渐也便具有了“表达、陈述”之义[6]。这个字眼运用在社交类App中,相比“信”字增添了不少的“随性”,凸显出更为纯粹的“闲谈”之义,如“闲聊”“聊呗”“密友聊”等,能从心理上消除陌生感,拉近交友用户之间的距离,因而也在社交类App名称中倍受欢迎。
《汉语大词典》中关于“陌”的基本词义是田间东西方向的小路,也泛指田间的道路。随后也慢慢泛化为“道路”,再由路人引申出的“生疏”义。社交类App的用户之间是彼此不熟悉的陌生人,希冀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往来,以达到某种满足自我需求的目的。“陌”字在社交类App名称中更加鲜明地强调出“陌生人”之间的相识与交流,对于有扩大交际圈需求和热衷交际的年轻用户有着极强的吸引力。
3.3、 社交App名称的修辞特征
在社交App名称确定过程中,人们很重视修辞手法的应用,在所收集的229个纯汉字类App名称样本中,发现比喻、谐音、引用、仿词、夸张、设问等修辞手法,下面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3.3.1、 谐音
谐音是手机App名称中极为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即利用某些字词的同音或近音来代替原词,达到既能让人领会名称本身,又能让大家产生联想的效果。
如“红娘前线”是一款主推同城交友的社交App,谐音“红娘牵线”,红娘出自《西厢记》,张生和崔莺莺之间就是由红娘牵线搭桥。该名称中特意用同音字“前”代替“牵”,从语音角度能够被人迅速记住,从社交的角度看,表明这是一款积极在前线为爱情牵线搭桥,非常了解并且符合社交用户需求的一款App。“趣约会”谐音“去约会”,从语音的角度看,“去约会”是用户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语,读起来朗朗上口,从社交角度看,能够一眼看出来是相约出来会面,而且重点是在一种有趣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3.3.2 、引用
社交类App名称的引用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引用古代诗词,如“天涯社区”和“比邻”引自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天涯社区”定位是全球华人原创内容社交平台,“比邻”是通过直接打电话结识来自天涯海角却有共同话题新朋友的应用。“天涯社区”和“比邻”既将诗句的文化底蕴和雅逸情趣融入App名称中,使其趣味高雅,又完美地表达出朋友间不受时空限制的亲密友谊。二是引用古代书籍,如“知乎”定位于亿人信赖的问答社区,可能是引自《道德经》中的:“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其意思是对于一个通晓天下之事的达人,还能否做到装作不知道吗?回到“知乎”社交App的属性上来就是号召大家聚在一块进行交流问答。通过引用提升了社交App名称的文化底蕴,更容易引起人们对其好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3.3 、夸张
夸张就是为了突出事物的某一特性,在客观展现的基础上进行扩大或缩小或超前描述,以达到某种效果。如“附近秒约”是一款主打快速配对、方便约会的平台,不是所有的用户、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做到“秒约”。因此,该软件中所提到的“秒约”就是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达到了突出该社交软件匹配速度快成功率高的目的。“捡对象免费聊天”是一款单身交友社交软件,其主打的是帮助单身男女“捡对象”,邂逅佳缘,在现实生活中没有那么容易就能随随便便“捡到”对象。该名称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强烈的突出了其帮助单身男女找对象功能的强大,达到了宣传目的。
3.3.4 、设问
设问是在手机App名称中应用较多的一种修辞方式,主要是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来突出强调某一特点。如“约吗”App是一款根据用户需求来匹配交友和聚会的社交应用。首先“约吗”采用的是疑问语气,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其次,它采用设问的修辞方法,对于单身男女来说,他们肯定是乐于应用这款软件去相互交流的。“猜么”App是一款以竞猜为纽带的社交软件,主打猜对了就是缘分。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猜么?—猜!”,形式新颖,可以吸引用户的注意。
4、 社交App名称存在的问题
社交App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来看,其名称规范与否一方面影响着语言文化的规范传播与使用,另一方面也直接影响着该社交App的使用与推广。通过对262个社交类App名称的分析,发现有以下三个问题:
4.1、 模仿套用现象严重
社交App名称模仿套用严重,缺乏创新。我们知道小品牌喜欢“碰瓷”大品牌,去增加关注度,在社交类App领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如“微信”作为社交领域的龙头,不仅受到用户的追捧,就连同行在为App取名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模仿套用,以寻找更快捷的获取用户的方式,如以“微”字开头的“微爱”“微会”“微友”“微吧”“微夜”“微聊天”“微好友”等。经粗略统计,社交App中带有“信”的有26个,如“旺信”“易信”“有信”“闪信”“飞信”“连信”“家信”等。
4.2、 表意不明问题突出
一个好的App名称最基本特点是通过看名称就能大概了解其所涉及的领域,在社交类App中也存在一些一心想标新立异,最终确是表意不明的名称。如“一罐”App,其官方介绍是分身倾诉真身社交,但是从普通人的角度去理解,基本无法与社交类App联系到一起,因此该名称没有达到介绍推广App的作用。存在同样问题的还有“百分之一”“马桶MT”“一花无界”“233乐园”“0305”等。
4.3、 名称音节跨度过长
所统计的229个纯汉字社交App名称的音节从双音节到十音节都有,且五音节以上的名称占到23.1%。但在平时应用过程中可以发现,人们往往更加喜欢用短音节的社交App,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音节跨度过长,不符合语言经济学原则,不利于人们识记和软件的推广传播。
5、 结束语
本文以社交类App为例,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对手机App名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名称语言特征方面看,发现App名称偶音节个数多于奇音节,且平仄交替式的较多;从文字特征来看,“信、陌、聊”这三个字使用的较多;从修辞特征来看,App名称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以达到想要的效果。综合来看,在手机App命名过程中要考虑以下几点:首先遵守社会语言学基本原则,在表意完整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挥,突出其本身特点。只有这样,才能社会语言学传播与App应用的双赢发展。
参考文献
[1]才春影.手机APP名称的语言学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7.
[2]陈梅.社交类手机APP用户使用行为研究[D].上海: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6.
[3] 七麦数据-APP榜单[EB/OL].[2019-12-15].https://www.qimai.cn/rank/marketRank/market/6/category/7/date/2020-01-11.
[4]周韧.汉语韵律语法研究中的双音节和四音节[J].世界汉语教学, 2019, 33(3):318-335.
[5]陈文祺.试论“信”的词义引申[J].汉字文化, 2018(16):48-52.
[6]刘兴忠.“聊”字“闲谈”义考——“组合+省缩”式词义衍生方法之一例[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5(2):95-98.
[7]李燚.以社会语言学视角研究地铁站名称——以西安市为例[J].海外英语, 2018(5):199-200.
[8]杨洋.以社会语言学视角研究地铁站名称——以昆明市为例[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14(6):75-77.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语言层出不穷,其中淘宝体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传播,影响我们的社会生活。文章着重论述其自身特点,并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进行简要分析。社会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门分支,主要研究语言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语言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
淘宝体(Taobaostyle),一种原本只是淘宝网店中商家和买家之间特有的网络对话方式,现今已被更多社会生活语境所接纳、模仿、复制和传播。学术界在关注其广泛传播现象的同时,还少有学者结合语言学或相关理论对这一语言形式产生的原因和语言学特征进行理论层面的...
社会语言学这个名词,它的普遍使用大概是开始于60年代中期,但是社会学家或人类学家之研究语言,要比这早得多。社会语言学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考查语言。因此,它的注意点不在于句子或篇章,而在于言语活动。换句话说,社会语言学把语言看做行为。它试图从...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的使用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交流工具,在这一交流过程中便产生了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是指与网络有关的所有语言形式,包括网络中的专业术语和人们在交流过程中所使用的交际语言。而...
黎语是海南省黎族人民的母语。长期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黎语与汉语的接触非常频繁,从语言生态学角度看,关注黎语与汉语的生态接触很有必要。为保证黎语原始资料的搜集和保存,深入了解黎语与汉语的生态接触,中南民族大学语言学及濒危语言研究团队,...
一、引言社会语言学是一门边缘学科,融合了社会学和语言学两门学科,主要研究在各种社会因素影响下所产生的语言变异,力图通过研究社会因素对语言产生的影响及其结果而更深入地解释语言的本质属性。社会语言学以往对语言变体的研究中,研究者只关注其形式,...
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界就开始着手进行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整合。部分学者尝试把多个理论整合在一起,典型的是Milroy夫妇的研究,他们主张通过弱网络关系来把社会阶层和社会网络这两个概念进行统一和整合。Hjrup同样认可这一整合模式,但提出应当利用生活模态理论来...
话语分析近几十年来成为语言学、教育学、政治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的重要研究手段,就应用语言学而言,其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对比分析、错误分析、使用分析、话语分析。可见话语分析方式在当代语言学研究中地位之重要。而话语分析的方式和种类也在不断发展和增...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因特网成为继报纸、电视之后的又一主流媒体,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网络进行日常交流。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北京发布了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的规...
题目:汉语与英语请求言语的特征及其差异目录摘要(详见正文)引言一、请求言语行为研究综述二、英语请求言语行为的特征(一)直接请求策略(二)规约性间接策略(三)非规约性间接策略三、汉语请求言语行为的特征(一)直接请求策略(二)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