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媒介技术的日新月异,媒介环境的变迁深刻改变了人民的日常生活,新闻传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新闻呈现方式由静态的单次报道变为动态的演变过程。新媒体“技术赋权”属性催生了“公民新闻”、“用户生产内容”等新闻实践,新闻生产流程被重构,并改变了人民对新闻价值的认识。互联网技术背景下,专业记者与受众的互动更为频繁,用户主动参与新闻生产并分享意义,新闻的功能得以扩展,新闻更像是专业记者与受众之间开展的内容丰富的对话。传统媒体“讲授式新闻”逐渐被“作为对话的新闻”所取代,新闻的内涵发生重大变化。
澎湃新闻“问吧”栏目不断创新用户新闻参与与互动传播模式。
首先,在新闻生产实践过程中,它依托自身传统优势,专注时政、思想类信息的专业性,不断扩展报道领域和内容来源;它基于互联网用户思维,开放新闻生产过程,将多元主体引入到新闻生产中,打造“内容+社交”产品,使新闻重回专业权威的轨道。它通过建立公共对话平台,将多元主体纳入到对话过程,实现全民参与式协作与意义共享,开展以“对话”为中心的新闻生产;它通过社会关系网络建立多元对话关系,形成多向互动传播的格局。其次,在用户体验与互动传播上,“问吧”不断扩展互动方式与传播渠道,圆桌、问答等交互手段提升用户体验,转发“少点一次”优化互动传播;口语化的标题设置、通俗的语言叙述以及精炼的文本内容使话题轻松明快;视频、直播、文字等多元内容的可视化呈现为话题增添活力与动感。“问吧”的用户参与到新闻生产与传播中,使新闻从传达走向“对话”,它从观念主张、新闻生产与传播过程两个维度体现着“对话新闻”的精神。
“问吧”栏目虽然在内容价值挖掘与用户参与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但与国内外优秀媒体相比,它仍需要进一步在信息整合、用户体验与传播渠道等方面提高自身的内容生产与传播能力。首先,它的内容聚合能力与国内外媒体差别较大,导致其对内容价值的挖掘力度不够,未能有效展现新闻事件的细节与全貌。其次,它在对话体验与传播渠道上的不足导致对话效率低下,还有待提高。“问吧”应在内容整合、互动体验和传播渠道等方面借鉴国内外媒体在这些方面的有益经验来完善自身的短板,以不断践行“对话新闻学”的观点。
关键词:“问吧”,“对话新闻”,新闻生产,公共参与,协作共享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edia technology,the changes in themedia environment have profoundly changed the daily life of thepeople.The boundaries between news communicators and audiences havebecome blurred,and the way of news presentation has from static singlereports to a dynamic developing process.The new media “Technicalempowerment” attribute to news practices such as “Citizen Journalism”
and “User-generated Content”.The news production process has beenreconstructed,and has changed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newsvalue.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technology,professionaljournalists interact with the audience more frequently,Users activelyparticipate in news production and share,and the function of news isexpanded.The news is more like a rich dialogue between professionaljournalists and audiences.Traditional media “Lecture-Style Reporting”
has gradually been replaced by “News as a Dialogue”,and the informationcontent has undergone significant change.
The paper “Asktopic” column constantly innovates the user newsparticipation and the mode of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Firstly,in theprocess of news production practice,The “Asktopic” relies on itstraditional advantages,focuses on the professionalism of current affairsand ideological information,and continuously expands the reports fields and content sources.Its based on the thinking of Internet users,open thenews production process,introduce multiple news subjects into the newsproduction process,create “content+social” products,and make the newsreturn to the track of professional authority.It establishes a publicdialogue platform,integrates multiple subjects into the dialogueprocess,achieving participatory collaboration and sharing of meaning inall of people,and conducts news production as a centered on“Dialogue”.It establishes multi-dimensional dialogue through socialnetwork to form multi-directional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pattern.Secondly,In the user experience and interactivecommunication,The “Asktopic” constantly expands the mode ofinteraction and communication channels,and the interactive methods suchas round table,question and answer enhance the user experience,andforward “less once” to optimize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Thecolloquial title settings,popular language narratives and refined textcontent make the topic easy and bright.The visual presentation ofmultiple content such as video,live and text adds vitality and dynamics tothe topic.The “Asktopic” users participate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and news communication,and make the news from acknowledge to“Dialogue”.It embodies the spirit of “Dialogue Journalism” from the twodimensions in the conception and the process of news production andcommunication.
Although the “Asktopic” has formed its unique style in content valueexcavate and user participation,however,it still needs to further improveits content production and communication ability in terms of informationintegration,user experience and communication channels compared withdomestic and foreign best media.Firstly, its content integration ability isquit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media,which leads to itsinsufficient exploitation of content value,and fails to effectively displaythe details and the whole picture of news events.Secondly,its lack ofdialogue experience and communication channels has led to inefficientdialogue and needs to be improved.The “Asktopic” should learn from thedomestic and foreign media’s useful experience in these aspects in termsof content integration,interactive experience and communication channelsto improve its shortcomings and continuously implement the “Dialoguejournalism” perspective.
Keywords : The “Asktopic”,“Dialogue Journalism”,News Production,Public Participation,Collaborative and Sharing.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III
引 言..........................................................................................................1
一、 研究缘起及意义.........................................................................1
二、 文献综述..................................................................................... 3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15
第一章 “对话新闻”与“对话新闻学”.............................................17
第一节 “客观新闻学”...................................................................17
一、“客观新闻学”的内涵与产生背景...................................17
二、“客观新闻学”的现实缺陷...............................................19
第二节 “对话新闻学”...................................................................20
一、“对话新闻”的概念与内涵...............................................20
二、“对话新闻学”的内涵与产生背景...................................21
三、“对话新闻学”的本土化契机...........................................24
本章小结..............................................................................................25
第二章 澎湃新闻“问吧”栏目的发展及特征.....................................27
第一节 “问吧”栏目的发展与定位...............................................27
一、“问吧”栏目发展概况.......................................................27
二、“问吧”的栏目定位...........................................................29
第二节 “问吧”栏目的整体特征...................................................31
一、“问吧”栏目的话题特征...................................................31
二、“问吧”栏目的呈现方式...................................................34
本章小结..............................................................................................37
第三章 澎湃新闻“问吧”栏目对话新闻的内容与形式特色............ 39
第一节 多样化的选题特点...............................................................39
一、 主打时政思想 关注个性诉求...........................................40
二、 追踪新闻热点 延伸报道议题...........................................43
三、 关注国内国外 拓展报道空间...........................................47
第二节 多渠道的内容来源...............................................................50
一、 新闻记者还原现场.............................................................51
二、 新闻当事人现身说法.........................................................52
三、 意见领袖专业解读.............................................................54
四、 用户自发意义分享.............................................................56
五、 政府增强与民交流.............................................................57
第三节 轻松型的文本风格...............................................................58
一、 话题标题口语化.................................................................59
二、 话题描述精简化.................................................................60
三、 语言叙述通俗化.................................................................62
第四节 “内容+社交”的产制特性.................................................63
一、 原创深度:生产优质内容.................................................63
二、 内容交流:提升用户体验.................................................64
本章小结..............................................................................................65
第四章 澎湃新闻“问吧”栏目对话新闻的生产与传播分析............ 68
第一节 “问吧”栏目的“对话新闻”实践精神...........................68
一、 空间:自由开放 平等参与...............................................69
二、 方式:多元意见 自由表达...............................................69
三、 价值:内容交流 互动认同...............................................70
第二节 “问吧”栏目的“对话新闻”生产过程...........................70
一、 从传达到对话:新闻功能的延伸跳跃.............................71
二、 建构公共“对话”平台,实现多渠道传播.................... 73
三、 对话方式创新:参与式生产协作与共享.........................75
四、 原创深度+UGC 重塑新闻专业性.....................................77
第三节 “问吧”栏目的多向互动传播模式与功能...................... 80
一、“问吧”栏目的多向互动传播模式...................................80
二、“问吧”栏目的互动传播功能...........................................82
本章小结..............................................................................................83
第五章 澎湃新闻“问吧”栏目对话新闻的不足及突破路径............ 85
第一节 “问吧”栏目对话新闻的不足之处...................................85
一、 新闻选题分布不均衡.........................................................85
二、 信息整合能力有待提高.....................................................87
三、 互动传播体验尚需优化.....................................................89
四、 传播渠道运营维护不足.....................................................91
第二节 “问吧”栏目对话新闻的突破路径...................................92
一、 优化新闻选题 平衡报道领域...........................................92
二、 以用户为主导 构建和谐社区...........................................93
三、 拓宽交互形式 增强用户体验...........................................98
四、 加强渠道推广 强化渠道运营.........................................100
本章小结........................................................................................... 102
结 语......................................................................................................103
参考文献..................................................................................................106
附录一......................................................................................................113
附录二......................................................................................................116
致 谢......................................................................................................117
引 言
一、 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缘起
近年来,随着媒介技术的革新和社交媒体的发展,新闻传播形态发生了深刻改变,新闻业正进行着新一轮的转型。“‘三重革命’——社交网络、互联网和移动革命——已经创造了一个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全新的信息和媒介生态环境。”互联网塑造的新传播形态下,专业记者与受众的互动日益频繁,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主动参与到新闻内容的生产中去,“人人都是记者”、“专业记者掉进了全民记者的海洋里”。“公民记者”运用先进的新媒体技术手段与专业记者建立对话关系,甚至可以绕过专业记者与新闻来源直接建立对话关系;微博等社交媒体网站用户可自行决定社区公共议程,并就自身的需求反馈到网站上,形成新闻报道的议题;新闻社区围绕新闻事件创建主题问答。诚然,新闻的内涵在互联网环境下被重新定义,新闻“越来越不像精心准备的演讲,更接近于任何人都能自由发言的对话”。“作为训话的新闻”逐渐转变为“作为‘对话’的新闻”。“公民新闻”、“人人都是记者”的新闻实践适应了传播形态变革的现实需要。
但是,新传播形态也侵袭着专业记者的权威地位,新媒介在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造就了信息超载现象。在“信息噪声之海中,信息只是漫无边际地扩散,我们完全不知道对自己有益的信息究竟储存在哪里。我们没有携带任何指南针来到海洋,面对过于辽阔的海域束手无策”。在信息量巨大、质量良莠不齐的网络环境中,公民对新闻的需求从获取信息转变为理解现实,“公民新闻”实践固然在新闻时效性上稍占上风,但受众真正需要的还是专业媒体的专业解读与深度调查。在社交媒体时代,新闻媒体在吸引流量、发布消息的同时、增强用户体验,提高用户黏度已成为必然选择。如何在新闻生产与传播的过程中实现“参与式”
与“专业性”两个维度的协调,成为传统媒体新媒体转型和新闻网站增强互动传播必须要着力解决的问题。面对互联网海量信息真假难辨的现状,受众单纯依靠自己主动搜索,难以获取真正有价值的信息。面对受众需求和新闻形态的深刻改变,媒介必须在角色定位、传受关系和传播功能等方面加以转变,形成新的新闻理念和实践范式。正如科瓦奇与罗森斯蒂尔的预言:“下一代新闻业必须欢迎并且为更具参与性的公民服务。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不再是讲授,它更多的是一种内容更加丰富的对话。”专业记者要与其他主体建立紧密的联结关系,通过“对话”达成信息的自由流通与意义共享,促成对新闻事件的共同理解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合理解决。“对话新闻”是对互联网深刻改变新闻传播生态及由此而来的信息环境和用户行为特点的回应。
“澎湃新闻”是上海报业集团改革后公布的第一个成果,于 2014 年 7 月 22日正式上线,主打新闻社交。澎湃新闻的新闻互动走在业界的前沿,并将用户生产内容引入到新闻生产环节,实现了生产流程的再造。2015 年 5 月 13 日,澎湃新闻推出“问吧”栏目,主打新闻问答,成为中国第一个“新闻问答社区”。它邀请新闻报道组、相关话题专家、新闻当事人入驻,在新闻报道发出之际,相应话题便开通。它与澎湃新闻原有的互动功能相配合,用户可以在获取新闻背景信息后就当前事态向题主提出自己的疑问,表达自己的看法。“问吧”将澎湃新闻原有的新闻追问功能进行升级,开辟为一个独立的问答社区。它将优质内容聚合至栏目内,专心开展以“对话”为标志的新闻实践。
2018 年 9 月,“问吧”开通圆桌谈话模式,进一步深化用户参与新闻“对话”的体验。在圆桌模式中,用户可以与其他用户开展自由讨论,就当前事态充分表达意见、展开交流、共享信息,实现新闻事件的立体解读和新闻价值的深挖。
圆桌模式更符合人际交往场景下的对话形态,从这一点上看,“问吧”始终在探索更具参与性、开放式的对话模式。
(二)研究意义
澎湃新闻作为传统媒体新媒体转型的典型案例,目前,以它为对象的整体研究比较多,但对旗下“问吧”栏目的研究尚未展开。在市场化较为成熟的上海报业市场,“问吧”的新闻生产过程与互动传播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体现了“对话新闻学”的理念与精神。本论文从“对话新闻学”的视角入手,以“问吧”为例,分析其三年多来的新闻实践,发现其体现出来的“对话新闻学”理论上的一些特征,进而思考其对我国其他新闻媒体的启发意义,视角新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创新度。
本选题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首先,“问吧”的新闻实践是对对话新闻理想模式的有益尝试,有助于探索新闻学理论在新的视野下重新发展的方向。
本论文基于个案分析丰富了“对话新闻学”的实证研究。这是本论文的理论意义。
其次,本文旨在运用对话新闻理论与原则考察“问吧”的新闻实践,从中窥探未来传媒的发展方向,并思考改进新闻报道的策略。同时,它的新闻实践也对当前我国传统媒体的新媒体转型,以及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舆论引导策略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这是本论文的现实意义。
…………由于本文篇幅较长,部分内容省略,详细全文见文末附件
第三章 澎湃新闻“问吧”栏目对话新闻的内容与形式特色
澎湃新闻作为传统媒体的互联网转型之作,在依托新媒体平台提升自身影响力与生存路径的同时,也保留着自身在内容专业性上的优势,它拥有庞大的新闻采编团队与强大的原创内容生产能力,凭借深度报道、思想分析在国内媒体中处于领先的地位。但是,新媒体开放、互动的特性要求传统媒体必须在增强交互性上下工夫,为民众提供一个参与新闻的渠道。因此,“问吧”依托澎湃新闻优质的内容、强大的平台优势,以其强烈的互动性汇聚了互联网世界的各类信息,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开放内容平台”。它将焦点对准国内外时政新闻与思想争鸣,围绕民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议题,不断扩充内容领域。其次,它在创建话题时,注重平衡多方的视角,邀请具有代表性的专家、新闻当事人、记者团队开通话题,拓展了自身的内容来源。再次,它基于问答社区的模式架构,用生活化的语言、口语化的叙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本风格。最后,以上三点内容特色是以“内容+社交”手段的形式开展的以内容为中心的“对话”。本章将从新闻选题、信息来源、文本风格和内容交流四个方面全面总结“问吧”对话新闻的风格特色。
第一节 多样化的选题特点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被海量的碎片化信息所围绕,人们在信息的海洋中变得无所适从,难以获取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受众的思维日益被瞬息万变的信息所支配,渐渐失去了理性思考、深度分析的能力,逐渐形成了不求甚解的阅读习惯。专业记者也面临着网络信息质量参差不齐、难以筛选的困境。一方面,网民需要专业记者为他们呈现更重要信息;另一方面,专业记者也需要在与受众的对话中借助民众的力量确定议题和核查事实。新闻报道再也不是专业媒体独自完成的,而是由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商对话的结果。“问吧”从澎湃新闻的定位出发,聚焦时政思想,将目光投向国内外社会大事,切实把握与公共利益息息相关的话题,在坚持原创内容的基础上通过问答与讨论环节吸引用户,为用户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服务。它汇聚媒体与其他主体的强大智慧,努力构建完整的新闻报道图景。它的选题设置体现澎湃新闻对媒介生态与受众需求的准确把握,传达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与时代使命感。
一、 主打时政思想 关注个性诉求
“问吧”于 2015 年 5 月至 2018 年 12 月期间共生产了 2000 余个话题,它将选题聚焦于时政与思想领域,从公共议题和社会利益出发,通过问答或讨论的形式,对新闻内容进行深度耕耘,专业解读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为受众呈现最原汁原味的新闻。在栏目中,话题细分为十七个彼此独立、全面开放的子栏目,但这些子栏目并没有按照新闻题材进行严格划分,故而其报道领域呈现出交叉重叠的现象。笔者暂将这些话题按照不同题材和类型划分为时政话题、社会话题、经济话题和文体话题四个类型,以方便从整体上把握“问吧”的选题结构。其中,时政话题包括国内外政治动态、军事、法律议题;社会话题包括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环境等公共服务类议题;经济话题则包括商业、投资等题材;文体新闻则包括艺术、文化娱乐、体育、人文社科类议题。“问吧”的选题分布如图 3-1所示:
题的大致分布可以看出,时政和思想是“问吧”集中关注的领域,这也与澎湃新闻的定位保持一致。时政思想类话题占据了话题的绝大部分,社会类话题和经济类话题则相对较少。思想文化类选题重视思想争鸣、传递知识;时政类话题在于解读政策、沟通民意,促进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与合理解决,同时透视国内外政治领域的形势变化。
据《第 4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达 8.02 亿,手机网民使用率达 98.3%,网络已经成为人们了解社情民意、国家政策、国际形势的重要途径。随着国民素质的提升、政治参与意识的觉醒,网民关心国家大事,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高涨,对时政思想类信息的需求呈现井喷之势。
时政新闻作为反映社情民意、沟通政府与民意的重要桥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赋予新闻传媒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新角色,时政新闻必须为“实现社会各阶层与群体之间的沟通对话提供可能的渠道与平台”。“问吧”为实现社会群体之间的广泛协商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为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问吧”秉承着为推进民主建设与公共利益服务的原则,专注于时政新闻中有价值、有思想的题材,通过互动的方式吸引用户广泛参与。这种问答与讨论类似于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它将题主与用户置于平等的地位,以平民视角代替传统时政报道的官方视角,注重专业信息的个性化讲述,重视用户体验与个体诉求,向民众传达深度的时政内容和思想讯息。
一方面,政策解读的平民视角反映了“问吧”以人为本、贴近民生的理念。
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传统媒体必须执行“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国家的法律、法令,保证政令畅通,并用来指导人民的思想、工作。”“纠正图解政策的做法。”“问吧”摒弃传统时政报道自上而下的做法,从用户的个体需求入手自下而上审视政策,既尊重了人民主体地位,也促进了民众对公共政策的理解。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成为社会面临的重大难题,社会老年保障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切身利益,但很多家庭对此却不甚了解。在话题《我是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唐钧,关于中国社会老年保障的问题,问我吧!中,问答双方就养老方式、养老保障机制、老年人的情感问题、社会人口结构等一系列问题深入沟通,题主深度剖析养老高潮到来的深层原因、社会影响与政策走向,为民众解决了心中的疑惑,促进了人民对政策的了解。
另一方面,对政策的专业解读体现了“问吧”关注用户的个性化诉求。个税起征点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更关乎低收入人群的生活质量。七年没变的个税起征点,在 2018 年两会中再次成为热点,很多人强烈要求提高个税起征点。
“问吧”邀请全国政协委员张国俊入驻,推出《讨论|关于个税起征点的动态调整,你怎么看?》,征求广大网友的观点。对于个税改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网友们的提问范围亦从个税起征点延伸开来,有人认为起征点应大幅上调,有人主张个税征收应注重地区发展差异,也有人主张纳税应以家庭为单位,有人主张税收浮动征收机制,题主针对问题做出一对一的解答。总之,用户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对公共政策表达着自己的诉求。
二、 追踪新闻热点 延伸报道议题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鲜及时是新闻生命力的保证。“问吧”同样注重新闻时效性。“对话新闻学”将新闻报道视为一个多方对话交流的过程,“问吧”中专家、记者、新闻当事人及时地与用户展开交互沟通,将事件的最新进展和现场状况及时更新,保证了时效性。它以澎湃新闻报道为蓝本,选取具有重大社会意义、涉及民众普遍利益的热点新闻事件进行追踪,策划专题报道,将话题组成合集,醒目地呈现在首页“精选”页面。这些合集把相同主题的话题合成专题,方便用户查看不同视野、不同角度的内容。比如,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 2018 年 11 月 5 日—10 日在上海举办,“问吧”不甘于人后,主动出击,引领报道议题。自 2018 年 7 月 27 日开始,它相继发起了十九起话题,连续不间断的从全方位解读进博会,直至进博会结束后亦持续关注盛会后续影响及意义,话题讨论热度高,有效地吸引了用户注意力,达到了追踪热点的目的。
同时,“问吧”在“专注时政与思想”的同时,也不断扩展自身的报道领域,将镜头转向社会民生与商业投资领域,它遵循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原则,从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议题中发掘有价值的素材,通过邀请相关专家解决民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一问一答中彰显澎湃新闻的人文关怀与责任担当。长期以来,性教育一直是中国父母讳莫如深的话题,父母想说但又不知如何开口。但是在网络开放与信息泛滥的时代,孩子容易受到网络信息的误导而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家长必须主动出击,适时掌握孩子性教育的正确方法。“问吧”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女童性侵案为新闻背景,邀请心理学专家开设《我是儿童与青少年性健康教育讲师郝永莉,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问我吧!》,从孩子的身心特点和教育理念出发,为广大家长传授科学的性教育方法,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观念。
在“进博会”专题报道(表 3-1)中,在进博会倒计时 100 天之际,“问吧” 邀请上海大学教授张敏对进博会给上海及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进行了前瞻,让民众对首次在中国举办的国际盛会有了初步了解,之后又陆续邀请进博会作家入驻;同时,进博会期间交通出行、展会服务、执法管制等情况如何,是参会人员关注的焦点,它及时开通相关话题,邀请交警大队、服务热线、司法局、城管执法局、车站和人民法庭等人员入驻,全方位讲述展会情况与注意事项,为参会人员提供完善优质的公共服务信息;此外,进博会将会有哪些重要的参展商,也是人们关心的焦点,它邀请苏宁、3M、雷蛇、纪梵希和天猫国际等国际知名公司入驻,为用户展示最新产品,展望行业发展;它邀请“上海外国投资促进中心”
勾画外国投资商的活动轨迹;此外,为每一位参会人员提供便捷服务的志愿者团队亦是展会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的活动轨迹与个人体验如何,同样值得关注,“问吧”邀请志愿者代表葛学政现身同广大用户互动,为广大用户近距离接触进博会的人和事提供了独特的视角,用户可以“间接”的体验一次志愿者的经历。
由此,“问吧”对于进博会的关注便形成了专家、政府、企业、社会机构和新闻当事人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报道矩阵,让人们在问答中充分参与到进博会的讨论中,继而引发全民关注,增强进博会报道的关注度与影响力。
在追求时效性、追踪新闻热点上,“问吧”擅于扩展社会热点的报道视角,作为原有新闻报道的补充,扩展了用户理解新闻事实的视野。它不局限于表层事实的呈现,而是以原有新闻报道为底料,通过互动问答扩展新闻深度与广度,深度剖析事件的前因后果、社会影响和后续进展等信息,挖掘新闻背后的价值,以满足受众全面了解社会热点的需求。
“问吧”对时效性的追求还体现在它对新闻报道议题的延伸,延长了新闻议题停留的时间。在互联网对新闻时效性的强烈要求下,它在新闻报道发出之际发起相关的话题,为民众提供新闻之外的互动服务,使新闻议题长期处于活跃状态,为新闻社区的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容输出。如图 3-2 所示,在 2018 年底时,状态为进行中的议题占全部议题的39.4%,2018年进行中的话题占比高达90.2%,2017 年则为 68.8%,“问吧”大部分话题的互动持续时间可达半年以上,远远高于传统评论区的活跃度。
以 2015-2018 年间具有代表性的四起热门事件为例:2015 年的“低价旅游团事件”、2016 年的“10G 裸条事件”、2017 年的“江歌案庭审事件”、2018年的“平昌冬奥会”,以“传统评论区”和“问吧”互动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它们在议题持续时间上的差异,如图 3-3 所示:
传统留言区以用户反馈为主,缺少记者与用户的双向互动,待事件冷却下来,用户会将注意力转移至其他话题,事件讨论迅速下滑,话题活跃时间基本维持在1 个月左右;而“问吧”的“新闻问答”注重内容交流,通过建立人际关系加深主体之间的联系,延长了新闻互动的时间,只要用户对一个话题依然有兴趣,依然期待答主的回答,这个话题便能延长活跃时间,一些热门话题持续时长可达一年之久。新闻议题的延伸和持续时间的延长也给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面与参与空间,提升了用户参与的自由度。“问吧”通过延伸报道议题,加深各方的对话交流,深度挖掘事件细节,有利于全民参与与知识共享,以促成对新闻的共同理解与协调一致。
参考文献
一、中文专着
[1] 彭兰.社会化媒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 喻国明.媒介革命[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
[3]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4] 史安斌.国际传播研究前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5]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6] 田中阳,肖燕雄.传播学基础[M].长沙:岳麓书社,2009.
[7] 彭兰.网络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8] 邵培仁.媒介理论前沿[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9] 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0] 喻国明.变革传媒[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二、中文译着
[1] [日]佐佐木俊尚.策展时代:点赞、签到,信息整合的未来[M].沈泱,等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5.
[2] [美]比尔·科瓦奇,汤姆·罗森斯蒂尔.真相:信息超载时代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M].陆佳怡,孙志刚,刘海龙,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3] [美]查尔斯·斯特林.大众传媒革命[M].王家全,崔元磊,张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4] [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曹书乐,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5] [美]克莱·舍基.认知盈余:自由时间的力量[M].胡泳,哈里丝,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6] [美]克莱·舍基.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M].胡泳,沈满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