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硕士论文 >

装饰画中沥粉贴金工艺的运用探析

来源:湖北工业大学 作者:时安琪
发布于:2020-08-20 共8777字
  摘 要
 
  沥粉贴金工艺是一种古老的装饰工艺,中国古代传统的沥粉贴金工艺多用于重彩壁画与建筑彩绘上。如今由于现代生活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手工艺的不断探索与追求。沥粉贴金工艺不仅仅运用于建筑彩画,此工艺在装饰画中同样具有应用价值。沥粉是通过粉按照一定比例调和后,利用粉兜将粉浆沥落至画面,其沥粉的装饰效果对画面起到一定的立体化美感。在采用沥粉技法的装饰绘画绘制后,对其凸出的沥粉线条进行贴金,经过贴金后的沥粉能够大大提升画面的华贵之美,同时可使装饰画历久弥新。因此沥粉贴金工艺制作周期长,成本高,人力需求大。
 
  作为产品而言,沥粉贴金工艺的装饰画很难在价格上取得优势,沥粉贴金工艺在传承和发展上有很多困难,如今社会发展及政府政策对传统文化、传统工艺的大力扶持,传统工艺不断地吸引着当代年轻人的兴趣,大量新鲜血液踊跃加入传统手工艺的行列。本文通过对沥粉贴金工艺在装饰画中的应用与研究,进行不断地学习、思考、分析及实验。从传统工艺中汲取其精华,使得传统手工艺得到更好的发展与创新。
 
  本文将分成五个部分对沥粉贴金工艺进行阐述,前两个部分宏观的概括了沥粉贴金的历史及此工艺的技法操作要领。本文的第三部分从装饰画形式美的角度对沥粉贴金工艺进行分析与总结。第四部分则以自身实践为例,通过反复的试验,结合本人的毕业设计,在传统的沥粉贴金工艺基础上有了一定的创新,探索沥粉贴金工艺在装饰画中的应用。
 
  关键词: 沥粉贴金,装饰画,传承与发展,形式美

  Abstract
 
  The leaching powder paste gold process is an ancient decorative craf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leaching powder paste gold process is mostly used for heavy-color murals and architectural paintings.
 
  Today, 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life, people continue to explore and pursuecraftsmanship. The leaching powder paste technology is not only used in architectural colorpaintings, but also has application value in decorative paintings. After the powder is blendedaccording to a certain ratio, the powder slurry is leached to the screen with a powder pocket, and thedecorative effect of the bitumen powder has a certain three-dimensional beauty. After drawing thedecorative painting after the leaching process, paste the protruding lines of leaching powder. Theleaching powder after the paste can greatly enhance the luxurious beauty of the picture and make thedecorative painting last for a long time. Therefore,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the leaching powderpaste gold process is long, the cost is high, and the labor demand is large. As a product, it is difficultto obtain a price advantage for the decorative painting of the leaching powder gold-plating process.
 
  The leaching powder gold-plating process has many difficulties in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Nowadays, social development and government policies strongly suppor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traditional crafts Traditional crafts continue to attract the interest of contemporary young people, anda lot of fresh blood actively joins the ranks of traditional crafts.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pplicationand research of the leaching powder paste gold technology in decorative painting, we will continueto study, think, analyze and experiment. Drawing its essence from 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 it hasmade traditional handicrafts develop and innovate better.
 
  This article will be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o explain the process of leaching powder gold. The firsttwo parts summarize the history of leaching powder gold and the technical operation of this process.
 
  The third part of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process of leaching gold powder from theperspective of the beauty of decorative painting. The fourth part takes self-practice as an example,through repeated experiments, combined with my graduation design, has made certain innovationson the basis of the traditional leach powder paste gold technology, and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the leach powder paste gold technology in decorative painting.
 
  Keywords: bitumen paste gold form,decorative painting,Heritage and development,beauty inheritance
 
  目 录
 
  摘 要..........................................................................................................................................Ⅰ
 
  Abstract......................................................................................................................................Ⅱ
 
  目 录..........................................................................................................................................Ⅲ
 
  第 1 章 引 言...............................................................1
 
  1.1 研究的背景..........................................................1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2
 
  第 2 章 沥粉贴金工艺综述....................................................3
 
  2.1 沥粉贴金的历史溯源..................................................3
 
  2.2 沥粉贴金工艺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8
 
  第 3 章 沥粉贴金装饰画的形式美特征.........................................12
 
  3.1 沥粉贴金装饰画的形式美法则.........................................12
 
  3.1.1 线性美—“千变万化 灵动自如”................................12
 
  3.1.2 纹样美—“龙凤呈祥 华美精致”................................13
 
  3.1.3 色泽美—“金碧辉煌 绚丽多彩”................................14
 
  3.2 沥粉贴金工艺的审美意向.............................................14
 
  3.2.1 美学意象—“灵动飘逸 意蕴深厚”..............................14
 
  3.2.2 精神意象—“托物寄情 物以载道”..............................15
 
  第 4 章 毕业创作中的沥粉贴金工艺应用.......................................16
 
  4.1 毕业设计的灵感来源.................................................16
 
  4.2 毕业设计的创作实践.................................................19
 
  4.2.1 设计过程.....................................................19
 
  4.2.2 设计探索.....................................................22
 
  4.3 毕业设计的创作感悟.................................................24
 
  第 5 章 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的发展...........................................25
 
  5.1 现代社会发展对传统工艺的冲击.......................................25
 
  5.2 传统工艺在信息时代的应变...........................................26
 
  第 6 章 总结与展望.........................................................27
 
  参考文献...................................................................28
 
  致谢.......................................................................30

  第 1 章 引 言
 
  1.1 研究背景
 
  沥粉贴金工艺作为传统彩画所遗留下来的一项传统工艺,其沥粉后的纹样形成半浮雕式的立体线条。随着当代手工艺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传统工艺被人们所提及,手工匠人不断的开拓和创新。而装饰画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随着艺术观念的不断改变,绘画材料与技术持续更新,装饰画的发展也越来越符合当下发展的潮流。中国早期的沥粉贴金工艺大多只应用于传统壁画、彩画。传统沥粉贴金工艺受限于载体,而现如今艺术家们对于各种材料、技艺的融合,采用新的方式进行创作。在当代传承与拓展沥粉贴金这一工艺,已经成为趋势。
 
  本人在本科学习和研究生学习阶段,因为壁画课程的学习接触到相关工艺,并深受影响,从而开始学习沥粉贴金这一民间工艺。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地试错与改进,深刻地感受到此门艺术所带来的魅力。在追溯沥粉贴金的发展历程时,通过不断的深入的了解,慢慢感悟其中的精华,逐渐掌握此工艺的技法要领。
 
  作为一种民间工艺,中国对沥粉贴金工艺的系统化研究相对较少。由目前研究的文献资料来看,在张琪、王丹谊、王熠主编的《北京手工艺文集 2017》里关于对明清时期建筑彩画的范式研究中讲述和玺彩画时提到了沥粉贴金工艺。学者吴大鞾《法海寺沥粉贴金技法艺术特点解析》及张亚洁所发表的《略论宋金山寺观壁画中沥粉贴金工艺的兴起》中,都是从制作工具或工艺兴起进行研究。其中都没有提到对沥粉贴金工艺的开拓与创新。本文以自己的毕业设计为例,将沥粉贴金工艺应用于装饰画中,以自己生活感悟为灵感进行绘画创作。希望此次的创作能够尽可能突出展现沥粉贴金这一艺术的工艺美。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沥粉贴金是传统工艺技法的其中一种,研究传统工艺不仅仅需要我们结合当代艺术特性,同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工艺,在传统文化中不断地寻求深层次的艺术价值。今天现代工业文明发展迅速,传统技艺艰难前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忽略,对手工艺所承载的情感的漠视,手工匠人们通过技艺制作的工艺品却得不到相应的价值,沥粉贴金这种手工技艺与飞速变化的社会之间已愈来愈远。
 
  基于以上原因,沥粉贴金工艺的相关书面化的总结与归纳的资料较少。本文研究沥粉贴金工艺在装饰画中的应用,以及手工匠人是如何将沥粉贴金工艺作用于当代的艺术中。另一方面则从沥粉贴金工艺在装饰画中的形成语言,以及传统工艺在当代发展的价值和困境进行研究探讨。在此次探讨过程中,我们了解传统沥粉贴金工艺的工序,并在装饰画中沿用其中适用于当代绘画的技法。一些手工匠人积极努力地将沥粉贴金工艺和社会阶段性发展相关联,在当代仍旧能够看到传统的影子离不开这部分传承人的不断努力。传承与发展传统工艺至关重要,如何将此工艺融入大众生活,符合大众审美,让大家喜爱它,了解它,应用它,这些是本人此次研究的意义所在。
 
  1.3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本文的整体思路是以沥粉贴金工艺的学习研究作为基础,梳理了沥粉贴金的兴起发展、材料技法。然后从形式美的角度欣赏了此工艺在装饰画上的韵味,进而分析了目前传统沥粉贴金工艺传承所面临的挑战,最后在创作的装饰绘画中应用了此工艺。
 
  本文采用的方法如下:
 
  (1)文献分析法。
 
  在研究阶段,在学习图书馆查阅所需文献书籍,在知网中阅读了大量的相关论文,以及去省图书馆和文华书城等地收集资料。本人对于理论书籍的参考,分析,对比和梳理,阅读过程中学习并概括归纳出异同之处。最终在梳理构建过程中,力求在论述中有充足的理论依据进行支撑。
 
  (2)学科交叉法
 
  除了分析沥粉贴金技法之外,还选择从漆艺、建筑等多种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和借鉴。
 
  (3)探索性研究法
 
  通过查阅沥粉贴金工艺的已知资料、信息,在掌握其操作要领的基础上,发挥自身感悟能力和创新能力,创作出独特兼新颖的作品。
 
  可行性分析:
 
  在沥粉贴金工艺方面,具有独特创意性的创作形式不多。沥粉工序表现为“凸”
 
  出于画面的“线”,贴金工序则是将金箔或金粉覆盖于沥粉之上,形成“金线”。
 
  将具有立体美“金线”应用于本人的创作中,着力凸出其浅浮雕的视觉效果。沥粉贴金工艺与装饰画的结合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
 
  第 2 章 沥粉贴金综述
 
  沥粉贴金工艺作为一种中国传统制作工艺,呈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沥粉贴金工艺是沥粉与贴金两种工序融合的整个过程,一般应用于传统壁画、彩画、雕塑及建筑装饰等艺术形式中。
 
  2.1 沥粉贴金工艺的历史溯源
 
  沥粉贴金工艺的历史起源并不明晰,并无详细的文献资料考证,后世根据沥粉贴金工艺技法表现的成熟度来推测其发展的历史。沥粉技法最早发展于建筑漆绘。古建筑大多由木头搭建而成,涂漆的目的是为了防潮防腐。随着人们审美的提高,不再追求单一的功能性。在涂漆的基础上进行彩绘,从而装饰美化建筑。
 
  沥粉技法和漆艺中的堆漆1技法及其相似,堆漆是指将漆与瓦灰混合形成的腻子膏(如图 2.1)进行堆砌。因此许多沥粉贴金艺术的研究学者认为,沥粉是由堆漆工艺(如图 2.2)演变而来。
 
 
  图 2.1 腻子膏
 
  (资料来源:中国知网)


图 2.2 堆漆
 
(资料来源:中国知网)
 
  “沥”字,传统意义上指液体滴落,故沥粉是能滴落的膏体。沥粉技法包括单纯的沥线和沥粉贴金技法。沥粉与贴金工艺是两种工艺,在传统的壁画中一般不会单独出现。沥线技法是沥粉工艺其中一种,沥粉工艺通过沥线来表现。在画面中将沥粉混成的泥子浆滴落成线,此技法称之为沥线。除了沥线技法,还有一种是用堆粉的方式和沥出来的线条相结合来达到浅浮雕的效果。此堆粉技法应用较少,对于手工艺者的技术要求过高,难度较大,不易完成。山西的崇福寺(图2.3)壁画中有些许表现。


图 2.3 山西崇福寺

(资料来源:百度图库)

  隋唐时期是沥粉贴金发展的初期阶段,随着壁画活动的发展,大量的佛教壁画及建筑装饰中出现了金银等金属色的应用。在敦煌石窟的初唐 57 窟和盛唐 45窟中佛像的头部及衣物上都呈现出凸起的“金线”,以此说明此时沥粉贴金已经逐步开始运用于唐代壁画。宋代壁画中沥粉贴金工艺已发展的十分娴熟。宋代高平开化寺的壁画中将此工艺体现的淋漓尽致。画面中宋代宫廷人物穿戴服饰都用沥粉贴金工艺的技法精心描绘。沥粉贴金工艺的应用不仅烘托了太子荣归图的喜庆气氛,同时体现了宫廷大殿的雍容华贵。随着沥粉贴金工艺在彩画中的发展日趋成熟,对元、明、清的工艺发展也产生了积极作用。


图 2.4 开化寺太子荣归图

(资料来源:中国知网)
 
  本文研究的沥粉贴金工艺盛唐时期发展迅速,而在宋元明代趋于成熟,早期的沥粉贴金工艺大多都为寺庙祠堂的建筑彩画中应用,到了清代建筑彩绘有了和玺彩画2和苏式彩画3。和玺彩画大多以龙凤云纹为主,以此体现出皇家气派,雄伟壮观。而法海寺(图 2.5)的壁画中沥粉贴金多用于人物的璎珞、钏镯、铠甲、头饰及群带上。法海寺(如图 2.6)壁画中的采用了矿物质颜料,并将此与纯金纯银相结合。对于皇家画匠,他们可以采用比民间画匠更加高的手法技艺和材料,所以至今法海寺的壁画仍然栩栩如生。法海寺的壁画与建筑结合了藏传佛教的特点,尤其是富有特色的藻井4纹样,画中的人物也皆有许多西藏唐卡的风格。
 
图 2.5 法海寺壁画

(资料来源:百度图库)

图 2.6 法海寺壁画

(资料来源:百度图库)
 
  沥粉贴金工艺在中国有着很长时间的发展史,沥粉贴金使得装饰画作更具艺术性和工艺性。沥粉后大多与金箔并用以覆盖贴合,形成不一样的华丽富贵之气。金箔一般是由纯金加少量合成材料制成,黄金的稳定性极强,不容易变色。圆明园中大量的建筑彩画都使用了此工艺,例如圆明园芝天日永牌楼沥粉金琢墨龙枋心彩画(如图 2.7),其中大量使用了沥粉贴金工艺,例如枋心龙及边缘楞线等。传统的沥粉泥浆是由滑石粉与具有一定的粘稠的动物胶混合。而随着技术的发展,研制出的泥子膏,由滑石粉或立德粉与白乳胶按比例混合,白乳胶比动物胶更具有粘性。用此材料的腻子膏所沥的线不易脱落而且防潮,将此泥子膏用类似于细管的容器或裱花袋的粉兜盛住,并按压使泥浆沥落与画中成线。沥粉贴金工艺一般是先将画作中所需要沥粉的线条或区块沥落粉浆,待其干燥后再将画作添上色彩,这时候沥粉的线条并不仅仅是条装饰线,更多代表了一种艺术语言。
 

图 2.7 圆明园田日永牌楼殿式彩画

(资料来源:《圆明园的建筑彩画》)
  
        2.2 沥粉贴金工艺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1)画板制作
 
  沥粉贴金工艺对于画板有着特殊的要求,将白乳胶均匀、平整的涂在画板上,再将亚麻布铺在画板上,压平刮紧实,确保画面无凸起,四角装订起来。亚麻布画板完成(如图 2.8)。
 
  (2)基底处理
 
  准备好白乳胶和滑石粉按照一定的比例 1:2 进行均匀搅拌,用刷子将沥粉膏平涂在亚麻布的画板上,一遍涂完带干透后再涂,涂至基底有一定的厚度,待干燥再用砂纸进行打磨,直至表面平滑。沥粉基底(如图 2.9)制作完成。


图 2.8 亚麻布画板              图 2.9 沥粉基底
 
(资料来源:本人自摄)         (资料来源:本人自摄)
 
  (3)沥粉沥线
 
  沥粉时常用握笔姿势的手法,将粉兜握住,通过挤压将沥粉膏挤出,此时要注意用食指和中指夹住裱花嘴,控制住力度和走向。
 
  (4)打磨画面
 
  由于沥粉搅拌过程,容易产生颗粒,导致沥粉线条表面粗糙,将沥粉的线条表面用砂纸打磨,为之后的贴金工序打下基础,打磨后的线条整洁平滑,可提高贴金表面的光泽度。
 
  (5)涂贴箔专用粘合剂
 
  使用拖胶的方式,将粘合胶剂用小刷子均匀的涂在沥粉表面,注意涂侧边沥粉线条时要细致。
 
  (6)贴箔
 
  待一小时后,用手摸上去有粘黏感,此时用镊子将金箔覆在其上,前后线条需做到排列整齐,用毛刷轻扫多余的金箔。贴金工艺需要极其细致,细微之处都可提高整体工艺的品质。
 
  (7)喷面漆
 
  待 24 小时后,将贴金表面喷上面漆,一般使用水性漆。
 
  沥粉工具一般由粉尖、老筒、粉兜组合而成。粉尖和老筒都是由铁皮焊制而成,粉兜则可用猪膀胱做成。粉尖指的是沥粉的细长圆锥体部分,分为单尖和双尖如(如图 2.10),一般粉尖的尖嘴直径大小为 2.5mm 至 5mm 之间。老筒(如图2.11)则是起到连接的作用,连接粉尖与粉兜,通常筒长 50mm。粉兜也可用布制作,一端开个小孔,将粉尖与老筒套进其中扎紧(如图 2.12)。然后将粉兜中装入沥粉膏,再将另一头用绳子扎紧,即可挤出沥粉膏。

图 2.10 单双粉尖

(资料来源:中国知网)



图 2.11 老筒

(资料来源:中国知网)
 
 
图 2.12 沥粉工具组合过程

(资料来源:中国知网)

 …………由于本文篇幅较长,部分内容省略,详细全文见文末附件
 
  第 6 章 总结与展望
 
  沥粉贴金工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传统彩画的沥粉贴金工艺的产生没有明确的时间节点,它作为一种装饰型工艺,独立性较弱,研究的文献资料并不多。传统沥粉贴金工艺是民间手工匠人自己摸索和制作的沥粉工具及贴金材料进行作画。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工艺的材料不断更新,这样的发展趋势为艺术工作者在交流与发展此工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沥粉贴金工艺的装饰画呈现出立体的视觉效果,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及一定的审美韵味。本人通过查阅大量的书籍和文献资料,欣赏前人所保留下的作品时,不由对当时的手工匠人产生钦佩,敬仰之情。几千年来,无数个能工巧匠的经验积累,通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秉承着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传递着传统文化与情怀。传统沥线贴金工艺能够在装饰绘画中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
 
  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沥粉贴金工艺能很好的应用于装饰画中。沥粉贴金技法不能完全照搬传统,需要找寻适应于当代的审美趣味,从而适应当代人的精神需求。随着当代人审美观念的不断进步,沥粉贴金工艺作为一种独特的装饰工艺正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张明玉.对现代装饰画教学中材料和技法运用的几点探讨[J].河北:大众文艺,2016.
  [2](美)詹姆士?特里宁.装饰艺术的语言[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6.
  [3] 王文彬.沥粉、贴金在壁画中的应用[A].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1990.
  [4] 朱向东、朱华俊.山西古建筑装饰中金饰工艺的初步研究[M].安徽: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5] 蒋广全.古建彩画实用技术(三)[J]. 北京:古建园林技术出版社.1986.
  [6] 杨纯渊.岩山寺金代壁画赏析[J].五台山研究,1987.
  [7] 张驭寰.圆明园的建筑彩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8] 王山水.传统沥线技法在现代装饰画创作中的拓展性应用[D].扬州大学硕士论文,2011.
  [9] 琛蓉.略论岩山寺文殊殿西壁界面[J].美术观察,2011(9).
  [10] 杭间.中国工艺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11] (瑞士)约翰尼斯?伊顿.朱国勤译.设计与形态[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
  [12] 鲍慧庆.源于传统推陈出新-沥粉画创作感悟[J].上海工艺美术,2005.
  [13] 李波.当代装饰画在环境设计中的创新与发展[J]. 美术教育研究,2018.
  [14] 申维辰.山西古代壁画展壁画精品[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15]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16] 杨俊芳.大同华严寺研究[D],山西大学,2006.
  [17] 张昕.山西风土建筑彩画研究[D],同济大学,2007.
  [18] 张雁.岩山寺壁画风格研究[D],山西大学,2010.
  [19]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6).
  [20] 郭华.关于资寿寺金代壁画的考证[J].名作欣赏,2011.
  [21] 胡潇泓.山西繁峙县岩山寺文殊殿西壁壁画色彩初探[J].美术大观,2012.
  [22] 王岩松.岩山寺文殊殿金代壁画中所表现的山水画[J].长沙: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2.
  [23] 吴功正,建构中国美学史的学科体系[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4.
  [24] 夏名采、冀浩臻.龙兴寺佛像彩绘贴金工艺初探[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1.
  [25] 张亚平、赵晋樟.山西繁峙岩山寺的金代壁画[J],1979(02).
  [26] 杨博贤.法海寺壁画[M].中国民族摄影出版社,2001.
  [27] 金维诺.北京法海寺[M].北京石景山区文物管理所,2001.
  [28] 金维诺、罗世平.中国总价美术史[M].江西美术出版社,1995.
  [29] 王定理.中央美院中国画传统色彩教学[M].吉林美术出版社,2005.
  [30] 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31] 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32] 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33] 黄颢.在北京的藏族文物[M].民族出版社,1993.
  [34] 柴泽俊.山西古代寺观壁画之艺术价值[J].文物季刊,1999.
  [35] 华彬.中国宫廷绘画史[M]李安宁美术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原文出处:时安琪. 沥粉贴金工艺在装饰画中的应用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20.
点击下载全文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艺术设计硕士论文
返回: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