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硕士论文 >

聚合类新闻APP内容低俗化现状与应对措施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梁慧
发布于:2020-08-29 共21247字
  摘   要 
 
  伴随着技术的迭代更新,聚合类新闻 APP 已成为我国网络用户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受众中积累了不小的传播影响力以及引导力。然而,新闻资讯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对经济利益过分盲目的追求导致传播者社会责任感逐渐淡化,聚合类新闻 APP 内容低俗化问题日益严重,暴力、恐怖、虚假、色情等低俗信息充斥其中,给新闻资讯行业、受众以及社会带来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如何解决此类低俗化问题,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当前聚合类新闻 APP 内容低俗化问题主要表现在成为自媒体滋生低俗内容的“温床”、沦为不雅直播的“流量掮客”、催生“标题党”
 
  式吸睛报道、形成粗鄙化传播评论区这四个方面,且明显具有新奇外表难掩空泛内涵、隐晦场景引发情欲联想、碎片表达嵌入灰色文本、机器算法制造不良“茧房”等特点。这类内容低俗化问题的危害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冲击主流意识形态、消解媒介公信力、降低公众认知水平、引发“群体极化”现象等方面。探索其原因,主要是由经济利益的驱使、技术为先的偏向、对受众非正当需求的迎合、监管机制的不完善等因素造成的。对此,必须提出对策,标本兼治:通过精进算法技术、推荐人机结合,提高准入门槛、加强自媒体建设,培育优质内容、构建良性生态等方式,建立高效严格的客户端发展机制;从紧跟媒介发展、完善规章制度,借力智能手段、改进管控方式,实施源流同治、杜绝死灰复燃三方面入手,形成系统先进的政府管理体系;同时,优化举报渠道、鼓励用户监督,制定行为准则、树立行业规范,引导审美取向、提升媒介素养,以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共治氛围,从而推进聚合类新闻行业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有序的传播生态。
 
  关键词:聚合类新闻 APP;低俗化;治理对策 
 
  ABSTRACTA
 
  ccompany  with  the  iterative  update  of  technology,  the  aggregatenews APP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way for Chinese online usersto  obtain  news  with  unspeakable  power  of  communication  and  rapiddevelopment.  However,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newsand information market and the blind pursuit of economic interests led tothe gradual dilution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disseminators. The problemof vulgar content keeps appearing, which i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the  news  industry,  seriously  damaging  the  traditional  values  and  moraloutlook,  and  confusing  audience’s  judgment  and  cognition  of  the  realworld as well. The vulgarization of APP content in aggregated news hasbecome  increasingly  serious.  Violence,  terror,  falsehood,  pornographyand other vulgar information are flooded with them, which has a seriousnegative  impact  on  the  news  and  information  industry,  audiences  andsociety.  How  to  solve  this  vulgarization  problem  is  undoubtedly  animportant  issue  that  needs  to  be  solved  urgently.  There  is  no  doubt  thatit’s urgent to solve such vulgarization problems.
 
  At  present,  the  vulgarization  of  APP  content in  aggregated  news  ismainly  manifested  as  "hotbed"  of  bad  content  from  the  media,  "flowbroker" of indecent live broadcasting, eye-catching report of "Title Party",and  formation  of  vulgar  dissemination  commentary  area,  which  has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novel  appearance,  hard  to  concealconnotation, erotic association caused by obscure scenes, vulgar "genes"carried by fragmented texts, and vulgar "cocoon house" built by machinealgorithm.  The  vulgarization  of  this  kind  of  content  is  very  harmful,which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four aspects: impacting the mainstreamideology,  eliminating  the  credibility  of  the  media,  reducing  the  level  ofpublic awareness, and triggering the phenomenon of "group polarization".
 
  By carefully analyzing the reasons for the vulgarization of APP content inaggregate news, we find that it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driven byeconomic interests, technology-first bias, catering to the audience's unfairneeds,  and  imperfect  regulatory  mechanism.  In  view  of  this  situation,three ways were put forward to provide governance ideas for the healthydevelopment  of  convergent  journalism  industry,  rebuild  healthy  mediatemperament, and rebuild a green and harmonious media communicationecology.  The  media  autonomy  can  be  achieved  by  improving  algorithmtechnology, recommending man-machine combination, improving accessthreshold, strengthening self-Media construction, cultivating high-qualitycontent  and  building  a  benign  ecosystem.  The  government  supervisioncould be strengthen in three aspects: keeping u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media, perfect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using intelligent means, realizingcomprehensive  governance,  intensifying  supervision  and  eliminating  theresurgence  of  death  and  ashes.  The  social  co-governance  could  be chieved  by  optimizing  reporting  channels,  encouraging  users  tosupervise,  formulating  codes  of  conduct,  establishing  industry  norms,guiding aesthetic orientation and enhancing media literacy.
 
  Key words: aggregate news APP; vulgarization; governance suggestions

  目   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II
 
  第一章  绪  论 ........................................................................................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
 
  一、研究背景 ........................................................................ 2
 
  二、研究意义 ........................................................................ 5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分析 ........................................................... 6
 
  一、媒介内容低俗化相关研究 ............................................ 7
 
  二、聚合类新闻 APP 相关研究 .......................................... 9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2
 
  一、研究内容 ...................................................................... 12
 
  二、创新点 .......................................................................... 13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 14
 
  一、聚合类新闻 APP ......................................................... 14
 
  二、低俗化 .......................................................................... 16
 
  第二章  聚合类新闻 APP 内容低俗化的表现形式与特点 .................. 20
 
  第一节   聚合类新闻 APP 内容低俗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 20
 
  一、成为自媒体滋生低俗内容的“温床” ...................... 20
 
  二、沦为不雅直播的“流量掮客” .................................. 24
 
  三、催生“标题党”式吸睛报道 ...................................... 25
 
  四、形成粗鄙化传播评论区 .............................................. 28
 
  第二节   聚合类新闻 APP 内容低俗化的特点 ....................... 30
 
  一、新奇外表难掩空泛内涵 .............................................. 31
 
  二、隐晦场景引发情欲联想 .............................................. 32
 
  三、碎片表达嵌入灰色文本 .............................................. 33
 
  四、机器算法制造不良“茧房” ...................................... 34
 
  第三章  聚合类新闻 APP 内容低俗化的危害与成因 .......................... 36
 
  第一节   聚合类新闻 APP 内容低俗化的危害 ....................... 36
 
  一、冲击主流意识形态 ...................................................... 36
 
  二、消解媒介公信力 .......................................................... 38
 
  三、降低公众认知水平 ...................................................... 39
 
  四、引发“群体极化”现象 .............................................. 40
 
  第二节   聚合类新闻 APP 内容低俗化的成因 ....................... 41
 
  一、经济利益的驱使 .......................................................... 42
 
  二、技术为先的偏向 .......................................................... 43
 
  三、对受众非正当需求的迎合 .......................................... 44
 
  四、监管机制的不完善 ...................................................... 46
 
  第四章  聚合类新闻 APP 内容低俗化问题的治理对策 ...................... 48
 
  第一节   建立高效严格的客户端发展机制 ............................ 48
 
  一、精进算法技术   推荐人机结合 .................................. 48
 
  二、提高准入门槛   加强自媒体建设 .............................. 51
 
  三、培育优质内容   构建良性生态 .................................. 52
 
  第二节   形成系统先进的政府管理体系 ................................ 53
 
  一、紧跟媒介发展   完善规章制度 .................................. 53
 
  二、借力智能手段   改进管控方式 .................................. 54
 
  三、实施源流同治   杜绝死灰复燃 .................................. 55
 
  第三节   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共治氛围 ................................ 57
 
  一、优化举报渠道   鼓励用户监督 .................................. 57
 
  二、制定行为准则   树立行业规范 .................................. 58
 
  三、引导审美取向   提升媒介素养 .................................. 59
 
  结  语 ....................................................................................................... 61
 
  参考文献 ................................................................................................... 63
 
  致  谢 ....................................................................................................... 71
 
 第一章   绪   论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与方式在不断改变,信息的载体形式也在发生变革,作为一种新型移动新闻客户端,聚合类新闻 APP 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新闻资讯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对经济利益过分盲目的追求导致传播者社会责任感逐渐淡化,聚合类新闻 APP 内容低俗化问题越来越严重,暴力、恐怖、虚假、色情等低俗信息充斥其中,给客户端本身、受众以及社会均带来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聚合类新闻 APP 日益严重的内容低俗化问题无疑成为大众传播领域的一颗毒瘤,清除这颗毒瘤已是刻不容缓。要想重塑健康的媒介形象、重构绿色和谐的媒介环境,就必须厘清其表现形式与特点,梳理其成因,找到切实可行的治理对策。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新闻资讯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对经济利益过分盲目的追求导致传播者社会责任感逐渐淡化,聚合类新闻 APP 借助其成本低廉、覆盖面广、交互性强、参与度高等特点,迅速成为媒介内容低俗化的重灾区,其内容低俗化问题日益严重,暴力、恐怖、虚假、色情等低俗信息充斥其中,给客户端本身、受众以及社会均带来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对聚合类新闻 APP 内容低俗化问题进行治理,重塑正面、积极的媒体气质,如何以更加自由、主动、先进的方式去引导聚合类新闻 APP 的发展,重构绿色、健康的媒介传播环境,已成为一个广受社会关注、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研究背景 
 
  1.  聚合类新闻 APP 已成为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方式
 
  新闻资讯行业伴随着技术的发展,主要历经以下三个阶段:第一,在传统的媒体时代,电视、广播、纸质报纸和期刊等是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传播及时性较弱,传播范围受到一定限制。第二,随着 PC 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传统媒体时代的信息滞后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优化,人们可以通过电脑随时获取全球各地的新闻资讯。第三,当发展到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资讯行业再一次得到进步和发展,用户可以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获取最及时且最符合个人兴趣和需求的资讯内容。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统计可知,截止到 2017 年 12月,我国网民总量达到 7.7198 亿,全年新增网民人数为 4073 万;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 55.8%,较 2016 年提升了 2.6%,如图 1-1①所示。庞大的网民数量为新闻资讯行业积累了坚实的用户基础,随着移动互联网渗透率的稳步提升,新闻资讯行业得到更深入的发展。截止到 2017 年 12 月,我国网络新闻资讯的用户总量达到 6.4689 亿,年增长率达到 5.4%,网络新闻使用率达到 83.8%。其中,手机网络新闻用户总量达到 6.1959 亿,手机网络新闻使用率达到 82.3%,年增长率为8.5%,具体情况如图 1-2②所示。我国网络新闻用户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取新闻资讯:门户类网站 PC 端网页、门户类网站移动端 APP(如“腾讯新闻”“网易新闻”等)、移动端网页、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等)、聚合类新闻 APP(如“今日头条”“一点资讯”“ZAKER 新闻”“UC 浏览器”等),如图 1-3③所示。
 
  由图 1-3 可知,聚合类新闻 APP 已成为我国网络新闻资讯用户获取新闻最主要的方式,有 34.5%的用户选择该渠道来获取新闻资讯。
 
  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大数据统计调查可知,2018 年中国网民(含移动互联网)数量达到 7.2 亿人,整体人数仍然呈现较快增长的趋势,全年网民绝对数增长近 4000 万,相对增速为 5.3%。中国网民相对整体人口的渗透率为57.4%,未来仍然有较大的增长空间。①中国网民数量的绝对值庞大,并呈现平稳增长态势,这为移动互联网中的新闻和资讯内容提供了庞大的受众基础,而聚合类新闻 APP 具有方便查阅、内容更新快、便于传播和分享、边际成本低等特点,成为网民接收、学习和消化各类信息的主要方式。参考艾瑞咨询的调查报告可知,2018 年聚合类新闻 APP 已成为我国网络新闻用户获取新闻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其使用人数占比为 39.6%。②
 
图 1-1 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


图 1-2 网络新闻/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及使用率 


 
 
  2.  聚合类新闻 APP 内容低俗化问题严重 
 
  虽然聚合类新闻 APP 在近几年积累了较高的用户使用率,获得了较大的市场占有率,发展迅速,但是其依旧面临着内容低俗化的问题。聚合类新闻 APP是一种大众媒体,承担着教化大众的社会责任,因此新闻报道需要认真考虑其是否能实现新闻价值。杨保军教授在其着作《新闻价值论》中提到这样一个基本观念——“方向是有正误的,效应是有正负的,二者之间是互动的。”①这就告诉我们,要想实现新闻的价值并取得正向的效应,就必须把握好报道的方向。但是,在经济效益的驱使下,聚合类新闻 APP 为了吸引用户,往往弱化甚至放弃了这种社会责任。暴力恐怖、涉性不雅、虚假炒作等负面消息充斥其中。2017 年 12月 29 日,国家互联信息网办公室指导北京市互联网办公室,针对“今日头条”APP 持续传播涉性不雅等违规内容的情况约谈其负责人,并责令整改。  “今日头条”APP 所开设的“推荐”“情感”“热点”“娱乐”“社会”“图片”“问答”“养生”八个资讯版块于 2017 年 12 月 29 日下午 6 点至 2017 年 12 月 30 日下午 6点暂停更新 24 小时。2018 年 11 月 16 日,国家互联信息网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针对自媒体乱象,开展了“自媒体集中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对“百度新闻”“腾讯新闻”“新浪新闻”“搜狐新闻”“网易新闻”“今日头条”“UC 头条”“一点资讯”“凤凰新闻”“知乎”这十家新闻资讯客户端的自媒体平台进行了一次集体约谈,就这些平台存在的自媒体乱象,责成平台企业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按照全网一个标准,全面自查自纠。国家互联信息网办公室要求各平台立即对平台自媒体账号进行一次“大扫除”,坚决清理涉低俗色情、“黑公关”、炮制虚假信息、“标题党”以及刊发违法违规广告、插入二维码或链接恶意诱导引流、恶意炒作营销等问题账号;同时,要求坚持标本兼治、长效治理,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清存量、控增量,全面清理僵尸号、僵尸粉,修订账号注册规则,改进推荐算法模型,完善内容管理系统,健全各项制度,坚决遏制自媒体乱象。①。
 
  二、研究意义 
 
  长久以来,媒介内容低俗化问题一直是伴随媒介发展的难题。早在 20 世纪末,美国报业就出现了黄色新闻浪潮,涉及凶杀、暴力以及色情的新闻报道占据报纸的重要位置和大量篇幅,引起了美国新闻界的关注,最终针对这一现象制定了新闻报道的相关准则。自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随着我国传媒市场化的推进,一些电视节目为了追求高收视率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其社会效益,低俗内容被搬上电视荧幕,并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而正当电视节目低俗化问题被业界重视并为其展开积极讨论时,新媒体借助其成本低廉、覆盖面广、交互性强、参与度高等特点迅速成为媒介内容低俗化的重灾区。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在不断发生改变,信息的载体在发生着变革。作为一种新型移动新闻客户端,聚合类新闻 APP 在人们获取信息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根据艾瑞咨询公司提供的“众媒渠道下移动资讯 APP 媒体价值研究”数据可知,2017 年 6 月,新闻 APP 在移动端的渗透率达到了 56.1%。根据艾瑞咨询公司提供的“2017 年中国互联网用户获取新闻资讯最主要的途径选择”数据可知,互联网用户获取新闻资讯最主要的方式是通过聚合类新闻 APP。因而,聚合类新闻 APP 成为备受瞩目的一类新闻 APP。聚合类新闻 APP 是一种大众媒体,它承担着教化大众的社会责任,因此新闻报道需要重视是否能够实现其新闻价值的问题。要想实现新闻的价值并取得正向的效应,就必须把握好报道的方向。但是,目前聚合类新闻 APP 在经济效益的驱使下,为了吸引用户,往往弱化甚至放弃了这种社会责任。新闻资讯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对经济利益过分盲目的追求导致传播者社会责任感逐渐淡化,聚合类新闻APP 内容低俗化问题越来越严重,暴力、恐怖、虚假、色情等低俗信息充斥其中,给客户端本身、受众以及社会均带来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如何对聚合类新闻APP 内容低俗化问题进行治理,重塑正面、积极的媒体气质,如何以更加自由、更加主动、更加先进的方式去引导聚合类新闻 APP 的发展,重构绿色、健康的媒介传播环境,已变得刻不容缓。
 
  一方面,希望通过对聚合类新闻 APP 内容低俗化问题的研究,丰富新媒体低俗化问题在移动新闻客户端领域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对聚合类新闻 APP 内容低俗化问题的研究,总结其表现形式、特点、危害及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治理对策,为聚合类新闻 APP 内容低俗化问题的治理提供有益参考。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分析 
 
  通过梳理、总结相关文献资料可知,目前还未有针对“聚合类新闻 APP 内容低俗化问题”的系统研究。但是“聚合类新闻 APP 内容低俗化问题”是一个综合性论题,其涉及“媒介内容低俗化”以及“聚合类新闻 APP”两个层面,国内外均有对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和论述。这些论述为本文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一、媒介内容低俗化相关研究 
 
  国外关于媒介内容低俗化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早。法兰克福学派基于文化研究的视角,将媒介内容低俗化现象视为大众文化的异化,并对此进行批判性研究。他们认为,“文化工业化对精英文化的解构,以及统治阶级对愚化受众的需求造成了大众文化的异化。”①尼尔·波兹曼在其着作《娱乐至死》中提到,“越来越多的娱乐性、低俗性内容使得受众的认知日益肤浅,使得我们逐渐丧失对于信息的理解与判断能力。”②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在经过大量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发布了一篇名为《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的报告,指出“大众传媒应该认真履行社会责任。”③该报告催生出大众传播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社会责任论”,强调媒介对于公众具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新闻自由不应该是一种绝对的自由,社会责任是对新闻自由的一种良好约束。
 
  虽然起步较晚,但是随着媒介市场的不断发展,媒介内容低俗化问题日益严重,我国已有许多学者对媒介内容低俗化问题进行相关研究。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以及梳理分析,从以下三个角度,对我国媒介内容低俗化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
 
  第一,因媒介载体不同而带来的内容低俗化问题的研究。媒介载体的多样性使得媒介内容低俗化问题呈现出不一样的表现形式。媒介内容低俗化问题的研究维度正随着媒介载体形式的不断丰富而逐渐增加。当前,我国媒介内容低俗化问题的相关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广播电视节目、传统新闻报刊、网络文学、网络直播等媒介载体。章译文④等在《电视节目低俗化与“污名化”》中基于文化研究的角度探讨电视节目低俗化的问题,采用辩证的方法分析 “何为低俗?”“低俗何过?”以及“如何免俗?”这三个问题。何志妹①在《都市报低俗化现象剖析》中基于对《合肥晚报》以及《江淮晨报》的内容进行文本分析,总结出都市报纸的低俗化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恶性事件报道失当、新闻语言失当、新闻图片运用失当以及涉性及婚恋事件报道失当。焦亚楠②在《出版传播视角下网络文学低俗化的影响及治理对策研究》中指出网络文学的低俗化问题主要表现为:过度渲染暴力血腥、色情内容俯拾皆是、奢侈享乐风行、娱乐至死、颠覆经典。傅苪③在《消费文化视域下映客直播的低俗现象研究》中通过对“映客直播”APP为期十四天的观测,从视觉、语言、环境以及弹幕四个维度,发现网络直播平台内容低俗化的元素主要为暴力以及色情。
 
  第二,对媒介内容低俗化形成原因之差异的研究。张筱荣等④在《网络文化低俗化论析》中认为网络文化低俗化是传媒低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低俗内容的产生从一定程度上是源于受众的反精英情绪,这其实是“大众文化”对于“精英文化”的反叛。余筱瑶⑤在《新媒体内容“低俗化”现象之反思与伦理重构》中指出新媒体内容低俗化的根源在于媒体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对受众片面迎合。段炼⑥在《媒介文化视野下的媒介低俗化现象研究》中结合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理论分析出媒介内容低俗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文化工业蓬勃发展导致的,是大众文化的异变。
 
  第三,对治理对策的研究。余哲西等⑦在《广播电视节目低俗化治理》中对比分析了美、英、日三国对广播电视低俗节目的治理对策,提出建立以行政规范为主,社会监督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治理方式。戴姝英①在《电视节目分级》中详细阐述了美国具有特色的低俗内容监管方式——节目分级制度,为我国媒介内容低俗化问题的治理提供了有益参考。王芃②在《新媒体内容低俗化现象治理建议》中借鉴域外经验,提出“宽容自律”以及“严格监管”的两大治理原则,并建议构建新媒体内容分级制度。而王新刚③在《论抵制低俗现象的四维向度》中从文化治理的角度提出应向公众塑造正确的审美导向,从根源抵制低俗现象。
 
  通过分析总结国内外媒介内容低俗化问题的相关研究,本文发现:第一,多数研究均是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展开,这说明媒介内容低俗化问题属于文化研究问题。第二,随着媒介载体形式的不断丰富、媒介传播方式的不断发展,媒介内容低俗化现象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不同的媒介载体因其传播特点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低俗化表现形式。第三,相比之下,对媒介内容低俗化的系统深入研究不够。目前尚无针对聚合类新闻 APP 这种媒介载体的内容低俗化系统研究。第四,法规治理以及文化治理是目前针对媒介内容低俗化问题最普遍的解决方式。
 
  二、聚合类新闻 APP 相关研究 
 
  由于国外 RSS 订阅技术发展成熟,且使用时间较长,已被受众所接受和习惯,加之国外严格的版权保护制度,导致聚合类新闻 APP 这种媒介形式在国外的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因此,国外关于聚合类新闻 APP 的研究并不多,且主要集中于 APP 受众满意度以及个性化推荐功能。Anonymous④指出,新社交杂志的内容相关性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用户对 APP 所推送的资讯信息的满意程度。Darroch 等⑤通过大量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新闻资讯的通俗性与可读性直接影响着用户对于聚合类新闻 APP 的满意程度。《环球报》的数字产品总监 CraigSaila①指出,拥有个性化推荐功能是数字化新闻产品发展的大势所趋。
 
  虽然我国聚合类新闻 APP 的出现时间较晚、发展时间较短,但是其在新闻传播领域引发的一系列变革吸引了许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和讨论。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以及梳理分析,发现国内当前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角度展开。
 
  第一,从传播方式变革展开的研究。聚合类新闻 APP 作为一种较为新型的媒介形态在传播方式方面呈现出其独特之处。郭丽霞②在《我国聚合新闻客户端研究》中指出,个性化推荐功能是聚合类新闻 APP 传播方式的一种变革。徐北春③在《聚合新闻客户端传播的五大变革》中提出,聚合类新闻 APP 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正在进行五大传播方面变革——技术驱动与媒介组合、主体多元与传播高效、媒介使用与媒介满足、信息丰富与长尾效应、平台媒体与综合运营。任慧珍等④在《聚合类新闻资讯 APP 的传播策略》中通过对“ZAKER 新闻”以及“今日头条”的传播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出聚合类新闻 APP 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多平台互利合作、充分挤占碎片化时间的传播策略。吴晓霞⑤在《聚合类新闻客户端的个性化新闻推荐研究》中就聚合类新闻 APP 个性化推荐策略的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析。张璇⑥在《新闻聚合类 APP 的内容生产与传播路径研究》中以“ZAKER 新闻”作为研究案例,分析了其传播策略的主要特点以及创新点。聚合类新闻 APP 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与传统媒介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是因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化电子设备增大了内容的传播速率和渠道的裂变速率,使得标题标新立异、观点特立独行的内容更容易获取用户的点击,从而使得内容的生产者获取更多收益。此外,传统门户网站的内容更新频率低于“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聚合类新闻 APP 的更新频率  ,这是因为聚合类新闻APP 通过算法和大数据分析,能够快速自动迭代和更新内容,并精准地推送至用户的移动电子设备,即使用户连续刷新移动客户端,也能够持续获得大量精准定制化的内容。
 
  第二,从盈利模式创新进行的研究。由于聚合类新闻 APP 运营背景有别于传统媒体,大多是由科技公司开发和经营的,其盈利模式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是否能够在竞争激烈的新闻资讯市场迅速占据一席之地。陈卓①在《聚合型新闻客户端的盈利模式及创新》中从广告、佣金和营销增值方面对其盈利模式进行探析。田甜②在《浅析聚合类新闻客户端的发展策略》中提到,平台与广告市场的有效对接以及多平台多媒体合作共赢式的流量导入是聚合类新闻 APP 盈利模式的创新之处。姜琳琳③在《新闻客户端盈利模式探析》中谈到付费订阅以及流量变现是聚合类新闻 APP 重要的盈利模式。
 
  第三,对版权问题的探讨。因为聚合类新闻 APP 是通过计算机爬虫技术抓取新闻资讯的,这使得其版权问题纠纷不断。所以学术界对于聚合类新闻 APP的版权问题展开了较为积极的探讨。孟祥沙④在《新闻聚合 APP 着作权侵权及行为规制的研究》中提出“坚持平衡原则”以对新闻聚合类 APP 的侵权问题进行长期、有效的规制。王翠萍⑤在《新闻聚合类 APP 面临的版权问题及其解决之道》中通过对典型的新闻聚合类 APP 的侵权诉讼案件的分析,从深度链接、作品归属等角度,给此类侵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些参考建议。王国柱⑥在《新闻媒体融合发展的着作权之维》中呼吁结合聚合类新闻 APP 的媒介特征,提出版权制度的规则创新。通过分析总结国内外聚合类新闻 APP 的相关研究,本文发现:第一,聚合类新闻 APP 之所以能够在激烈的新闻资讯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其独特的传播模式功不可没。“内容+技术+平台”的传播方式,使得其能够快速适应用户的需求。第二,由于其商业性的运营背景,其盈利模式比起传统媒体更加多样化。
 
  第三,聚合类新闻 APP 的着作权侵权问题较为严重,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和讨论,法制法规治理是目前提出的针对该侵权问题最普遍的解决方式。第四,当前以聚合类新闻 APP 为对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展策略、用户体验、盈利模式、传播模式、版权问题等方面,并没有针对其内容低俗化的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本文以聚合类新闻 APP 内容低俗化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对该问题的表现形式、特点、危害与成因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从建立高效严格的客户端发展机制、形成系统先进的政府管理体系、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共治氛围三大方面,贴合聚合类新闻 APP 的媒介特点,详细且具有针对性地提出具有可操作性和一定借鉴意义的治理对策。
 
  一、研究内容 
 
  本文共分为四章,在介绍研究背景与意义、进行文献综述与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本研究的创新点,并对文中的重要概念进行界定。就聚合类新闻 APP 内容低俗化问题的表现形式、特点、危害、成因以及治理对策进行详细的论述和分析。以下为本文具体研究内容:
 
  第一章,绪论。分析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研究内容分析,考虑和设计了本文的研究内容,阐述了可能取得的创新点,对“聚合类新闻 APP”和“低俗化”这两个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
 
  第二章,聚合类新闻 APP 内容低俗化的表现形式与特点。结合内容低俗化的案例梳理和分析出聚合类新闻 APP 内容低俗化的四种表现形式——成为自媒体滋生低俗内容的“温床”、沦为不雅直播的“流量掮客”、催生“标题党”式吸睛报道、形成粗鄙化传播评论区。并针对这些表现形式概括和总结出内容低俗化的四个特点——新奇外表难掩空泛内涵、隐晦场景引发情欲联想、碎片表达嵌入灰色文本、机器算法制造不良“茧房”。
 
  第三章,聚合类新闻 APP 内容低俗化的危害与成因。联系内容低俗化问题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从社会、媒介自身以及公众等几个角度探析出聚合类新闻APP 内容低俗化问题的四种危害——冲击主流意识形态、消解媒介公信力、降低公众认知水平、引发“群体极化”现象。同时,深入剖析出问题的成因,可概括为以下四点:经济利益的驱使、技术为先的偏向、对受众非正当需求的迎合、监管机制的不完善。
 
  第四章,聚合类新闻 APP 内容低俗化问题的治理对策。从建立高效严格的客户端发展机制、形成系统先进的政府管理体系、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共治氛围三个角度对聚合类新闻 APP 内容低俗化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治理建议,以期为聚合类新闻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治理思路。在建立高效严格的客户端发展机制方面,提出要精进算法技术,推荐人机结合;提高准入门槛,加强自媒体建设;培育优质内容,构建良性生态。在形成系统先进的政府管理体系方面,提出要紧跟媒介发展,完善规章制度;借力智能手段,改进管控方式;实施源流同治,杜绝死灰复燃。在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共治氛围方面,提出要优化举报渠道,鼓励社会监督;制定行业标准,树立行业规范;引导审美取向,提升媒介素养。
 
  二、创新点 
 
  在大量阅读文献,并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梳理的基础上,对聚合类新闻 APP 内容低俗化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相应切实可行的治理对策,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以及研究的综合性和系统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
 
  第一,研究对象的选择。目前,学术界对新媒体低俗化问题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成果,但均是对新媒体这个整体进行的全局分析;而对作为新媒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聚合类新闻 APP 为对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展策略、用户体验、盈利模式、传播模式、版权问题以及与传统媒体的媒介融合等方面,并没有针对其内容低俗化的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本文与以往研究相比更具有集中度,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聚合类新闻 APP 内容低俗化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针对聚合类新闻 APP 自身的传播特点,界定了其低俗化的概念。
 
  第二,以聚合类新闻 APP 内容低俗化的表现形式、特点、危害、成因以及治理对策五个点联系为一个系统研究。梳理国内外有关媒介内容低俗化以及聚合类新闻 APP 的文献,总结聚合类新闻 APP 内容低俗化的现象与表现形式,分析该问题的特点,阐述该问题所带来的危害,剖析低俗化的成因,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治理对策,丰富了新媒体低俗化问题在聚合类新闻 APP 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
 
  第三,对聚合类新闻 APP 内容低俗化现象具有自己的思考。紧跟聚合类新闻 APP 独特的内容生产方式——运用计算机爬虫技术抓取、整合传统专业媒体的新闻报道与平台自媒体生产的资讯消息相结合,贴合其有别于传统新闻媒体的运营背景和方式,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对内容低俗化的特点进行分析,结合传播学理论知识剖析该问题的成因。从建立高效严格的客户端发展机制、形成系统先进的政府管理体系、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共治氛围三大方面,贴合聚合类新闻 APP内容低俗化问题的特点,详细且具有针对性地提出具有可操作性和一定借鉴意义的治理对策。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概念”是思维形式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是命题构成的最根本要素,是后续研究的基础。相关概念的界定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论文的研究方向,决定着论文的研究价值与内涵。因此,在研究聚合类新闻 APP 内容低俗化问题之前,必须明确界定“聚合类新闻 APP”以及“低俗化”这两个概念。
 
  一、聚合类新闻 APP 
 
  目前国内对于“聚合类新闻 APP”概念已有一定的理解与定义。第三方数据信息服务平台——易观智库在其调查报告中只是对“聚合类新闻 APP”概念进行了一个简单、粗略的界定。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聚合类新闻 APP 是通过计算机爬虫技术整合多家媒体的资讯内容,运用计算机推荐算法向用户进行资讯推送的新闻客户端。聚合类新闻 APP 自身不具备生产新闻内容的能力。”①徐春北在其文章《聚合新闻客户端传播的五大变革》中指出,“聚合新闻客户端是以用户浏览记录和阅读偏好为基础,对用户精准推送整合于传统媒体平台的资讯内容的一种产品。”②郭丽霞在其硕士论文中也对“聚合类新闻 APP”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她指出,“聚合类新闻 APP 是由互联网科技公司研发和运营的,根据受众偏好,个性化推荐聚合内容源的产品形式。”③但这些定义都不够权威、全面和确切。目前,对于“聚合类新闻 APP”的内涵还没有严谨、统一的学术界定。
 
  从字面意义对“聚合类新闻 APP”进行拆分,可将其分为“聚合”和“新闻APP”两部分。首先,需要明确“新闻 APP”的概念。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总结可以发现,目前行业和学术界对“新闻 APP”的定义都较为清晰和一致,所谓“新闻 APP”,即专门为用户提供新闻资讯信息服务的移动端应用软件。接下来,需要弄清“聚合”的含义。“聚合”,顾名思义,是聚集、整合的意思,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将网络中的信息进行聚集、挑选、归类,最终将所选信息进行高效整合的过程。通过对“聚合类新闻 APP”关键词的拆分和重组可以发现,聚合类新闻 APP 所传播的资讯内容实质是“聚合新闻”。下面探讨“聚合新闻”的内涵。
 
  “聚合新闻”来源于一种信息聚合技术——RSS 技术,即使得站点和站点之间能够进行简单的信息传输的一种技术。④该技术有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是简易信息聚合,第二是站点摘要,第三是详细站点摘要。狭义的“聚合新闻”是指用户通过一个站点就能阅读其他支持 RSS 订阅服务的站点的信息,这些信息均由计算机爬虫技术抓取获得。在用户使用该服务时,会留下历史记录,计算机算法技术对这些浏览记录进行计算,分析出用户的阅读偏好和兴趣偏向,为之提供较为精准的个性化推荐服务。随着新闻资讯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仅靠计算机技术抓取以及整合专业、传统媒体的新闻资讯已经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自媒体内容生产应时而生。这使得“聚合新闻”的内涵有所拓展,形成了广义的概念。广义的“聚合新闻”既包括通过计算机技术聚集、整合得到的专业媒体的新闻资讯内容,也包括平台自媒体所提供的丰富内容。
 
  综上所述,能够对“聚合类新闻 APP”的概念做出这样一种界定:聚合类新闻 APP 是互联网技术公司运用计算机爬虫技术聚集、整合传统和专业媒体的新闻资讯信息以及展示平台自媒体的创作内容,根据用户浏览记录和阅读偏好,采用计算机算法技术提供个性化推荐服务的移动端资讯类应用软件。
 
表 1-1 “整治网络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办公室对“低俗”的界定 

表 2-1 “标题党”式报道常用搭配语汇编

 
…………由于本文篇幅较长,部分内容省略,详细全文见文末附件
 
 
结   语 
 
  伴随着技术的迭代更新,聚合类新闻 APP 已成为我国网络用户获取新闻最主要的方式,其传播力量不容小觑。然而,新闻资讯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对经济利益过分盲目的追求导致传播者社会责任感逐渐淡化,聚合类新闻 APP 内容低俗化问题越来越严重,暴力、恐怖、虚假、色情等低俗信息充斥其中,给客户端本身、受众以及社会均带来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如何对聚合类新闻 APP内容低俗化问题实行全面的治理,重塑健康、积极的媒体气质,如何以更积极、更先进、更高效的方式引导聚合类新闻 APP 的发展,重构绿色、和谐的媒介传播环境,无疑是一道迫切需要求解的重要课题。
 
  为了更好地讨论这个问题,本文给出了“聚合类新闻 APP”概念的界定。鉴于我国对“低俗化”概念的激烈争论和广泛争议,本文梳理和罗列了工具书、学术界、政府相关部门对于“低俗化”概念的解释,并为了论文相关论证的顺利展开在充分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聚合类新闻 APP 研究视角下的“低俗化”概念的定义。
 
  并针对这些表现形式概括和总结出内容低俗化的四个特点——新奇外表难掩空泛内涵、隐晦场景引发情欲联想、碎片表达嵌入灰色文本、机器算法制造不良“茧房”。联系内容低俗化问题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从社会、媒介自身以及公众等几个角度探析出聚合类新闻 APP 内容低俗化问题的四种危害——冲击主流意识形态、消解媒介公信力、降低公众认知水平、引发“群体极化”现象。同时,分析和深入探究出问题的成因,可概括为以下四点:经济利益的驱使、技术主导的缺陷、受众消费需求的偏差、监管机制的不完善。
 
  对聚合类新闻 APP 内容低俗化问题的治理对策是本文的关键部分。针对上述分析,提出通过精进算法技术、推荐人机结合,提高准入门槛、加强自媒体建设,培育优质内容、构建良性生态的方式建立高效严格的客户端发展机制;从紧跟媒介发展、完善规章制度,借力智能手段、改进管控方式,加大监管力度、杜绝死灰复燃三个方面形成系统先进的政府管理体系;以优化举报渠道、鼓励用户监督,制定行为准则、树立行业规范,引导审美取向、提升媒介素养的方式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共治氛围,以期为聚合类新闻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治理思路。
 
  聚合类新闻 APP 内容低俗化问题亟须得以正视。正如王蒙先生所言,“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用俗来剪裁一切、排斥一切高尚高雅,或者使世俗向低俗方向发展。”①期望在各界的重视和积极治理下,聚合类新闻 APP 内容低俗化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本文实质是在聚合类新闻 APP 这一新领域对新媒体内容低俗化问题的初期探索,由于精力与能力的局限,仍有诸多不足。希望未来的学术研究能够从更多的视角对聚合类新闻 APP 内容低俗化现象进行更加深入的剖析,挖掘现象背后更深层的原因,以提出更加完善的治理对策,为和谐有序的传播生态的构建点灯引路,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一、着作 
 
  [1]  埃弗利特?E.  丹尼斯,  约翰?C.  梅里尔.  媒介论争:  19 个重大问题的正反方辩论[M].  王纬,  译.  北京: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4.
  [2]  丹尼斯?麦奎尔.  受众分析[M].  刘燕南,  李颖,  杨振荣,  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143.
  [3]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心理哲学[M].  北京:  九州出版社, 2006.
  [4]  傅守祥.  审美化生存[M].第一版.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 96.
  [5]  广播电影电视部《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编委会.  2016 中国广播电视年鉴[M].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社, 2016.
  [6]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7]  郭玉锦.  网络社会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8]  胡正荣,  段鹏,  张磊.  传播学总论[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8.
  [9]  凯斯?桑斯坦.  网络共和国:  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  黄维明,  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10] 陆扬,  王毅.  文化研究导论:  修订版[M].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5.
  [11] 尼尔?波兹曼.  娱乐至死[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12] 尼古拉斯?卡尔.  浅薄:  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M].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10.
  [13] 尼克?史蒂文森.  认识媒介文化[M].  上海:  商务印书馆, 2001.
  [14] 皮埃尔?布迪厄.  关于电视[M].  许钧,  译.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0.
  [15] 邵培仁.  传播学导论[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7.
  [16] 王蒙.  王蒙自述:  我的人生哲学[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17] 杨保军.  新闻价值论[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18] 伊尼斯.  传播的偏向[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19] 虞达文.  新闻心理学[M].  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01: 241.
  [20] 张开.  媒介素养概论[M].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
  [21] 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编辑部.  世界各地广播电视反低俗化法规资料选编[M].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
 
  二、期刊文献 
 
  [1]  Anonymous.  Flipboard  acquires  Ellerdale  to  boost  content  relevancy  in  newsocial magazine[J]. ProQuest, 2010.
  [2]  Huang  Y  P,  Pan  H.  Livelihood  News  "Aesthetic  Vulgar  Phenomenon"  and  thePublic  Review  Aesthetic  Vulgar  Rights——Analysis  of  aesthetic  contactinformation of livelihood news[J]. Journal of Yantai University, 2012.
  [3]  陈卓.  聚合型新闻客户端的盈利模式及创新[J].  青年记者, 2016(17): 106-106.
  [4]  Anica  K,  Williams  M  J.  Scientific  yellow  journalism[J].  Small  Gtpases,  2012,3(4): 201-201.
  [5]  巴晓芳.  提升大众传媒的文化品位——关于媒体低俗之风的思考[J].  新闻前哨, 2009(2): 27-29.
  [6]  曾轶.  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受众心理探析[J].  东南传播, 2007(5): 86-87.
  [7]  陈勇.  个性化推荐还是共性化推送?——论聚合类新闻客户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  中国出版, 2017(3):49-51.
  [8]  陈占彪,  段晓辉.  何谓低俗和低俗文化[J].  上海文化, 2015(10): 109-116.
  [9]  陈卓.  聚合型新闻客户端的盈利模式及创新[J].  青年记者, 2016(17): 106-106.
  [10] 戴姝英.  电视节目分级——美国特色的低俗内容监管[J].  新闻界,  2008(6):164-166.
  [11] 丁尔纲.  正确认识文化生产、文化产品的社会属性与商品属性[J].  理论学刊,2002(1):114-116.
  [12] 管成云.  低俗节目的常规特征及收视心理——关于电视节目低俗化的公众访谈研究[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 41(5): 140-145.
  [13] 郭光华.  论网络舆论主体的“群体极化”倾向[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4, 33(6):110-113.
  [14] 郭晓丽.  台湾娱乐节目低俗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J].  新闻爱好者,  2010(17):108-109.
  [15] 国翔宇.  论专业性网络论坛的运营发展[J].  新闻研究导刊, 2015(6): 122-123.
  [16]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课题组.  河北省新闻业者道德意识及现实状况调查报告[J].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4(2): 83-90.
  [17] 胡连利,  白树亮,  彭焕萍.  传媒低俗化:  受众中心论下媒体对受众的迎合与误读[J].  新闻知识, 2010(9): 15-18.
  [18] 黄楚新,  王丹丹.  2017 年中国新媒体发展状况、特点和趋势[J].  新闻战线,2018(1):13-16.
  [19] 纪大伟.  试论网络直播监管如何让新媒体更规范[J].  新闻研究导刊,  2017(14):215-216.
  [20] 姜琳琳.  新闻客户端盈利模式探析[J].  新闻论坛, 2016(3): 18-21.
  [21] 李骞.  《新华国际》国际新闻聚合平台研发探索与实践——浅谈我社新媒体业务的流程再造的技术支撑[J].  中国传媒科技, 2013(15): 64-65.
  [22] 李希光.  新闻自由与思想控制[J].  国际新闻界, 1999(3): 9-16.
  [23] 李雪昆.  深圳 ZAKER 开辟媒体融合新路径[J].  中国报业, 2016(19): 53-53[24] 刘怡彤.  新媒体类手机新闻客户端的现状——以“今日头条”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 2016, 7(22):220-220.
  [25] 刘志毅.  今日头条如何用算法打击“标题党”[J].  传媒, 2017(8): 16-17.
  [26] 栾轶玫.  解析电视节目低俗化——定义、表象与动因[J].  今传媒,  2008(6):45-47.
  [27] 吕云虹.  新闻聚合趋势下传统新闻媒体的发展转型[J].  新媒体研究,  2016(2):54-55.
  [28] 綦星龙,  卓光俊,  张小强.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类 APP 的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J].  科技与出版, 2013(10): 86-90.
  [29] 任慧珍,  程丽蓉.  聚合类新闻资讯 APP 的传播策略[J].  新闻世界,  2016(5):64-66.
  [30] 石义彬,  刘骏.  传媒业的媒介融合实践:  一种“聚合”的视角[J].  新闻世界,2016(2): 3-9.
  [31] 孙洁.  “娱乐文化”现象浅析[J].  中国西部科技, 2010, 09(2): 80-81.
  [32] 孙宣君,  孙飞.  我国大众传播低俗化现象透析[J].  新闻界, 2005(4): 55-57.
  [33] 陶文昭.  互联网群体极化评析[J].  思想理论教育月刊, 2007(9): 9-12.
  [34] 涂凌波.  互联网传播中“标题党”现象的根源、影响与规范[J].  编辑之友,2017(4): 44-48.
  [35] 王翠萍.  新闻聚合类 APP 面临的版权问题及其解决之道[J].  新闻研究导刊,2016, 6(6): 104-104.
  [36] 王国柱.  新闻媒体融合发展的着作权之维——以聚合类移动新闻客户端为分析样本[J].  编辑之友, 2015(9): 85-89.
  [37] 王芃.  新媒体内容低俗化现象治理建议[J].  出版广角, 2018(310): 64-66.
  [38] 王四新.  许可与自由: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核心概念解读[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7(09): 136-141.
  [39] 王晓宁.  论网络媒体公信力的塑造与维系[J].  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40(6): 154-158.
  [40] 王新刚.  论抵制低俗现象的四维向度[J].  广西社会科学, 2013(4): 122-126.
  [41] 邬力久.  聚合类新闻 APP 如何黏住用户[J].  中国报业, 2016(12): 12-13.
  [42] 吴小国.  治理新媒体内容低俗化的分级制设想[J].  中国出版, 2017(19): 63-65.
  [43] 徐北春.  聚合新闻客户端传播的五大变革——以“一点资讯”和“今日头条”为例[J].  传媒, 2017(5): 47-49.
  [44] 徐小立,  刘赞.  传媒低俗化原因探析[J].  神州民俗, 2008(6).
  [45] 闫伟娜.  基于媒介生态学视野的新媒体内容低俗化问题研究[J].  中国出版,2017(19): 59-62.
  [46] 严双咏,  刘长红,  江爱文,  等.  语义耦合相关的判别式跨模态哈希学习算法[J].  计算机学报, 2019(1): 24-31.
  [47] 杨嘉晨,  李庆本.  中国美育研究 2018 年度报告[J].  美育学刊, 2019(1): 36-38.
  [48] 杨同庆,  杨景越.  论对传媒低俗化的治理对策[J].  今传媒, 2010(12): 153-154.
  [49] 犹骥.  区县新媒体如何避免“低俗化”[J].  中国地市报人, 2016(9): 68-69.
  [50] 余湉湉.  Apple  News 的新闻理念与传统媒体新机遇[J].  中国记者,  2015(12):19-21.
  [51] 余筱瑶.  新媒体内容“低俗化”现象之反思与伦理重构[J].  中国编辑, 2018.
  [52] 余哲西,  管成云.  广播电视节目低俗化治理——基于美、英、日三国的比较研究[J].  云南社会科学, 2013(5): 188-192.
  [53] 张琳,  郭玉真.  新媒体时代大众传播功能的消解[J].  东南传播,  2014(10):32-36.
  [54] 张筱荣,  朱平.  网络文化低俗化论析[J].  甘肃社会科学, 2015(2): 230-233.
  [55] 张惺.  传媒媚俗化原因解析[J].  新闻传播, 2002(7): 17-18.
  [56] 章译文,  郑欣.  电视节目低俗化与“污名化”[J].  新闻界, 2012(10): 24-30.
  [57] 赵红全.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道德视角[J].  理论月刊, 2004(3): 39-40.
  [58] 郑欣.  语境变迁与祛魅解读:青少年视角下的电视节目低俗化[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1(11): 70-74.
  [59] 郑兴刚,  葛亚坤.  媒体恶俗文化泛滥的成因、危害及治理[J].  天府新论,2011(1): 120-122.
  [60] 周星.  强调文化本性,  传媒才能发展——传媒的精神文化质问[J].  新闻与写作, 2007(12): 33-35.
  [61] 朱邦凌.  今日头条低俗的背后是流量变现利益链[J].  青年记者, 2018(3): 5.
 
  三、报纸文献
 
  [1]  方卿.  多管齐下治理文化市场“低俗病”[N].  人民日报, 2016-02-22, B04.
  [2]  宋晖.  修复网络生态,  清新网络空间[N].  人民日报, 2016-03-17, B03.
  [3]  赵赛坡.  渐变的互联网,  不变的社会[N].  新京报, 2016-07-02, B05.
 
  四、报告文献
 
  [1]  艾瑞咨询. 2017 年众媒渠道下移动资讯 APP 媒体价值研究报告[R].  北京:  艾瑞咨询集团, 2017.
  [2]  艾瑞咨询. 2018 年众媒渠道下移动资讯 APP 媒体价值研究报告[R].  北京:  艾瑞咨询集团, 2018.
  [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 4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8.
  [4]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R].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8.
 
  五、会议文献 
 
  [1]  Darroch  I,  Goodman  J,  Brewster  S  A  ,  et  al.  The  effect  of  age  and  font  size  onreading text on handheld computers[C]// Proceedings of IFIP TC13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Rome, Italy, 2005.
  [2]  Wei G, Agnihotri  L,  Dimitrova N. TV program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face  andtext  processing[C]//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  Expo.,2002.
  [3]  杨同庆.  对传媒低俗化的理论思考[C]//全国广告学术研讨会, 2005.
 
  六、学位论文 
 
  [1]  陈秀.  论我国娱乐新闻炒作现象[D].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08.
  [2]  单丹.  中国新时期新闻传媒低俗化问题研究[D].  长沙:  湖南大学, 2007.
  [3]  段炼.  媒介文化视野下的媒介低俗化现象研究[D].  重庆:  四川外语学院,2010.
  [4]  傅苪.  消费文化视域下映客直播的低俗现象研究[D].  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
  [5]  郭丽霞.  我国聚合新闻客户端研究[D].  锦州:  渤海大学, 2016.
  [6]  何志妹.  都市报低俗化现象剖析——基于《合肥晚报》与《江淮晨报》的考察[D].  合肥:  安徽大学, 2013.
  [7]  焦亚楠.  出版传播视角下网络文学低俗化的影响及治理对策研究[D].  北京:北京印刷学院, 2017.
  [8]  李佳音.  基于个性化推荐系统新闻客户端的“信息茧房”效应研究——以“今日头条”为例[D].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 2017.
  [9]  李静修.  全媒体视野下的受众审美心理研究[D].  吉林大学, 2013.
  [10] 吕弘毅.  传播学视阈下的移动新闻客户端研究[D].  南宁:  广西师范学院,2014.
  [11] 孟祥沙.  新闻聚合 APP 着作权侵权及行为规制的研究[D].  广州:  暨南大学,2016.
  [12] 吴晓霞.  聚合类新闻客户端的个性化新闻推荐研究[D].  哈尔滨:  黑龙江大学,2017.
  [13] 吴振宇.  大众传媒低俗化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南宁:  广西民族大学, 2013.
  [14] 张璇.  新闻聚合类 APP 的内容生产与传播路径研究——以“深圳 ZAKER”为例[D].  重庆:  西南政法大学, 2017.
 
  七、网络文献 
 
  [1]  艾媒咨询.  2013  上半年中国手机新闻客户端调研报告[EB/OL].  [2018-08-02].http://wenku.baidu.com/view/8880dc3e581b6bd97f19eaa7.html?from=search.
  [2]  艾媒咨询.  2016—2017 中国移动资讯市场研究报告[EB/OL].  (2017-02-16)[2018-08-02]. http://www.iimedia.cn/48828.html.
  [3]  吕洪.  新闻莫被算法、流量和点击量绑架[EB/OL].  人民网——观点频道.(2017-07-30)[2018-11-28].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7/0730/c40606-29436894.html.
  [4]  全国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 [EB/OL].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9-01-14)[2018-07-21].  http://www.gov.cn/gzdt/2009-01/14/content_1204871.htm.
  [5]  搜 狐 新 闻 .  震 惊 ! 李 湘 在 大 街 上 被 人 强 行 拖 走 [EB/OL].  (2017-03-21)[2018-08-28]. https://www.sohu.com/a/129561807_349287.
  [6]  网易新闻.  标题党全是套路,  留条后路吧[EB/OL].  (2017-04-17)[2018-08-28].http://news.163.com/17/0417/00/CI6EJIED000181TI.html.
  [7]  文 化 部 .  互 联 网 文 化 暂 行 管 理 规 定 [EB/OL].  (2003-05-10)[2018-07-21].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428/201207/138771.html.
  [8]  新华网.  国家网信办专项行动处置近万自媒体账号[EB/OL].  (2018-11-13)[2018-11-20].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11/13/c_1123706812.htm.
  [9]  新华网.  新闻客户端不能成为低俗直播的“流量掮客”[EB/OL]. (2017-04-19)[2018-08-10].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4/19/c_1120834399.htm.
  [10] 新 浪 科 技 .  Twitter 推 出 新 功 能 可 提 示 敏 感 内 容 [EB/OL].  (2018-02-16)[2018-09-21]. https://news.sina.com.cninfo/467940f3cf8af275a96dfdbd61.html.
  [11] 央广网 .  留日女生遇害案告破,犯罪嫌疑人为其室友前男友 [EB/OL].(2016-11-24)[2018-08-28]. http://society.cnr.cn/news/20161125/t20161125_523.
  [12] 易观智库.  中国移动新闻资讯应用市场综合研究 2016[EB/OL].  [2018-08-02].http://www.imxdata.com/archives/10118.
  [13] 羽生.  二评算法推荐:  别被算法困在“信息茧房”[EB/OL].  人民网——观点频道. (2017-09-19)[2018-11-28]. 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7/0919/c[14] 羽生.  评算法推荐:  不能让算法决定内容[EB/OL].  人民网——观点频道.(2017-09-18)[2018-11-28].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7/0918/c1003-29540709.html.
  [15] 中国网 .  刘正荣谈“淫秽”“色情”“低俗”相关标准的界定 [EB/OL].(2009-02-25)[2018-07-21].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09-02/25/content_17328676_2.htm.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原文出处:梁慧. 聚合类新闻APP内容低俗化问题及其治理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点击下载全文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出版硕士论文
返回: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