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土木建筑论文 > 市政工程论文 >

封闭居住区的成因、现状及其开放措施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发布于:2014-04-19 共4404字
论文摘要

  一、封闭居住区概念解析
  
  自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封闭居住区的规模和速度都呈现惊人的发展趋势。在2005年以来的新建楼盘中,封闭居住区的比例就占到了80%以上。虽然封闭居住区所占比例很大,但是其概念对于我国,尚属于一个外来概念。目前国内学术界和设计规范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封闭居住区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1997年,美国学者布莱克利和斯奈德在FortressAmerica一书首次提出了封闭居住区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只允许部分人进入的居住区域。在这些区域里,通常的公共领域,如街道和花园等仅向住户开放。这些区域用围墙、篱笆和大门包围起来,住户和访客必须通过某些身份验证后才能进入该区域。

  二、封闭居住区存在原因与适应性
  
  要解答关于封闭居住区的疑问,首先要了解封闭居住区存在的原因。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参考各方专家的观点,可以将其总结为以下几点。
 
  (1)经济产权制度:土地由房地产开发商分别开发建设,开发商拍地后获得的就是一块独立的用地,在商业利益和品牌竞争的驱动下,居住区之间就形成了割裂的关系。基于开发模式,之后居住区物业的管理形式也就独立了,这导致了封闭居住区的形成。
  
  (2)居住文化背景:从中国人的城市居住文化发展历史来看,我们最崇尚的就是以内向型为主体的居住形式,追求居住的私密性和组团性。从“合院式”的居住形式,到“里坊”形式的聚集形式,再到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位大院”,居住区逐渐发展成为如今广泛存在的封闭形式。
  
  (3)外来文化影响:解放后,我国的居住空间组织模式主要源于对前苏联的居住模式的学习和模仿。前苏联的居住区模式,是在“邻里单位”及雅典宪章城市功能分区的理论上发展起来的,其主要形式即为封闭式。

  (4)社会心理导向:当今社会中,人们对于“稀缺价值”有着狂热的占有欲,并以此来体现自己的财富和身份地位。很多高档居住区推崇全封闭的空间和管理形式,并以这种形式作为营销手段吸引高端客户。“越封闭,越高档”,成为了一种不成文的规则。

  (5)规划政策疏忽:目前城市规划对于封闭居住区的关注存在粗疏。城市规划对住宅用地只有容积率、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等硬性指标的规定,而在规划层面上缺少对居住区形态的限定,这就导致了开发商可以任意将居住区从城市中分离出去,最终导致封闭居住区的形成。

  (6)城市设计手法单一:封闭居住区的围合形式缺乏创新,手法单一,大多选用围墙或者栅栏的形式。这样的设计手法没能打造出丰富的适于街道生活的空间,也未能将街道活力注入到居住区的边界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安全,但是却忽视了社区活力的激发。

  三、封闭居住区现状评价
  
  1.实证研究
  北京市东三环地区紧邻CBD核心区域,各类型居住区分布混杂且密度较高。本文以东三环华腾园作为空间层面研究对象,以华腾园、百环家园、首城国际和和谐雅园组成的居住片区作为公共设施和社区生活层面的研究对象,对封闭居住区现状进行研究和评价。根据封闭居住的定义,对这四个居住区进行封闭现状评价,见表1.

  【表1】
论文摘要

  2.入区管理现状评价
  封闭居住区的入区管理制度较为严明,对于居住区内部居民、居住区内部车辆、外来访客、外来车辆都有不同的入区管理制度。一般来说采用居住区内部居民和居住区内部车辆凭卡进入、外来人员登记入内、外来车辆登记入内或禁止入内的入区管理。

  这样的管理方式能够对来访人员的身份进行筛查,在保证居住区的住户安全以及设施和资源专属性的基础上为管理带来便利。但是,在实际过程中,也引发了很多问题。城市交通方面,封闭式管理造成了早晚高峰短时间内的车辆和人员在有限出入口的集中聚集,形成“城市肿块”.城市空间方面,周围居民难以穿行,造成绕行和城市肌理的割裂。行人访客方面,进入居住区时等待时间被延长,且登记设置存在漏洞,不能完全保证详细、真实地记录访客身份。外来车辆方面,车辆只能在路边非法停车,或者交纳高昂的停车费,造成了小区门口的停车管理混乱。社区生活方面,收废品人员和维修人员等社区服务者进入时存在很大阻碍,经常与物业发生冲突。以上问题都是对封闭居住区的开放模式进行研究时需要关注的问题。

  3.公共设施现状评价
  从服务范围来划分,居住区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为居住区内部服务的,包括托幼所、小型零售和居委会等,这些较为适宜设置在居住区内部供住户使用;第二类是为区域服务的,包括商业设施、休闲娱乐设施、康体设施、银行邮局、社区诊所等,这些则较为适宜开放,供城市居民共同使用。封闭居住区大多将商业设施、休闲娱乐设施、康体设施和公共活动场地封闭在居住区内部。公共设施不能共享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进而引起设施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另外,由于每个封闭居住区的空间限制,现有的公共设施也难以满足居民需求。

  以小型商业分布举例来说,开放居住区能够吸引更多的商户聚集并形成良好的商业气氛,而封闭居住区内的商业很难形成气候,大多商户都在经营过程中被淘汰。商业在开放居住区的密集也造成了使用过度的问题,对开放社区的环境、交通各方面都造成影响。

  4.社区生活现状评价
  (1)街道安全与安全:在住宅外,街道安全主要靠邻里监视来实现。足够数量的步行者和丰富的街道生活是保证住宅区外道路安全的主要手段,而封闭居住区的安全问题在这里就暴露出来了。居住区边界上多用围墙和栏杆与城市隔离,缺少友好的界面以及邻里监视发生的基础。此外,封闭居住区尺度较大,通常一条400m的封闭边界上,只有一两个入口,很难形成活跃的街道生活。

  (2)社区生活:割裂的城市空间衍生出了居住区之间的社会隔离和排挤。百环家园作为较为开放的居住区,承载了居住片区内的很多功能,但是其他居住区的住户在分享该居住区的资源的同时,也对这种开放式的居住区存在一定的心理排挤。这种既在客观上需要又在主观上排挤的矛盾心理,引发了很多住户之间的矛盾与不满。“越封闭,越高档,只占有,不付出”,成为了住户的普遍心理。

  四、封闭居住区开放模式探究
  
  1.空间形态改造
  (1)从封闭到流动--转强势的封闭空间为带状的流动空间适用于城市空间的基本形态主要有面状和带状两种形式。面状空间具有静止的静态特征,即封闭居住区的现有空间形态;而带状的空间形态则具有流动的动态特征,有利于空间内部的连通和人群的交往。基于封闭居住区现有的面状空间形态,开放应该是逐步进行的。首先应该打破居住区之间的内向封闭空间,然后再将带型空间引入,形成具有街道活力的居住区形态。

  (2)交通与尺度--完善与适宜封闭住宅区横跨于两条干路中间,这样大的封闭单元像一块“肿瘤”一样阻碍了城市道路网的顺畅。在巴黎,每个十字路口之间的距离在100~200m左右,这样的道路网密度可以给出行者提供更多的交通选择,因此虽然巴黎小汽车数量庞大但却堵车并不严重。北京道路间距一般在500~700m,中间还被封闭住宅区割裂。如果充分利用居住区道路并将其与城市主干道结合形成合理的路网密度,那么交通状况可能会有很大好转。通过小街区和快速路裁剪出更多小的行车街道,既方便了交通,同时也增加了一个城市的商业价值。

  (3)边界设计--多元丰富居住区的边界就如同掌管物质交换的薄膜,它的设计会直接影响到内外资源、信息和情感的交流与交换。边界设计可以拓展为以下三种形式:一是以实墙、渗透墙、玻璃墙或三种形式为主的边界形式;二是以树、水、坡、人行道、公园和广场等景观形式为主的边界形式;三是以为社区服务的公共设施与公共建筑为居住区边界的设计形式。以上的边界设计手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单独或者结合使用,这样有利于营造出丰富且具有韵律的围合形式。

  2.公共设施改造
  (1)公共设施的开放程度--分级分类开放从综合关系来看,居住区功能组织的合理实现和有效运作,是以城市居住用地同联系密切的相关绿化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为基础的。通过调研和总结,将公共设施进行分级和分类,得到以下三类。一是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设施,其中包括大型集中商业服务设施、大型集中文化活动中心、金融邮电设施等。这类设施主要开放给居住区住户、社区住户与城市居民使用,属于开放型的公共设施。二是基本生活设施,其中包括托儿所、社区医疗设施、社区管理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基础商业服务设施与文化活动中心。这类设施为开放公共设施,主要供居住区住户与社区住户使用;三是组团级的基层服务设施,其中包括组团绿地、便民店、组团休憩场地、组团健身设施和停车场等。这一级别的公共设施主要为居住区内部居民使用,属于封闭类型。公共设施分级分类开放的模式可以有效地满足内部使用与外部使用,化解两者之间的矛盾,形成使用的明确界限,避免无序使用造成的社区混乱或资源闲置浪费。

  (2)公共设施的布置--逐步开放要确定公共设施的位置,首先要了解中心和边缘的关系。限定形成的空间具有中心和边缘两方面的构成要素,中心和边缘的有无联系是空间形成差异区分的重要标志。当公共设施在中心区域时,空间之间的界限感和封闭感就会加强;而当公共设施在边缘位置,甚至是在角落位置时,公共设施的开放程度就会增强,进而居住区的封闭感就会降低。将传统的向心布局转变为沿边沿角布局,就能增强公共设施的使用效率,使其和城市社会环境进行接触,进而与城市形成密切联系。

  3.社区生活的丰富
  居民的居住质量和生活水平是衡量其居住生活水准的主要参考因素。居民的社会意识与心态同居住区的空间场所和环境条件具有潜在的联系。以开放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心态意识具有接纳和宽容的特点,而以封闭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心态意识具有排挤和排斥的特点。以交往为主要特征的公共行为是在社会中促进人们相互关系,达成彼此关照的重要条件。通过交往,能够满足人们心理上的需求,具有消除冷漠的作用,同时也是引发其他相关活动的重要因素。居住生活会因交往活动而显得丰富多彩,居住功也能伴随交往活动而得到充实和实现的。

  五、总结与建议
  
  中国封闭社区的出现与流行是历史因素、社会经济转型和经济全球化的结果,因其满足了现代城市居民的多种需求,它的存在和流行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是,封闭社区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将城市视为一个巨型有机生物体,那么封闭居住区就可以看作是一种功能不全的寄生体,其围墙相当于一层半透膜,过滤和阻挡着能量与物质的交换交流。由于自身功能缺陷,封闭居住区必须依赖于外界功能器官才能正常运转。而对于开放和封闭的探索,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估,才能全面客观。只有从空间、社会、文化多个角度一起引导,才能实现由盲目封闭到理性开放的合理转变。封闭与开放不是简单的“开”与“关”,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条件的开放,有选择的封闭,才能最终找到封闭居住区的可能出路。

  参考文献
  [1]张建,沙鸣娜。住区:由封闭走向开放[N].中国建设报,2011.
  [2]宋伟轩,朱喜钢。中国封闭社区-社会分异的消极空间响应[J].规划师,2009(25)。
  [3]刘志强。城市居住区开放型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4.
  [4]何蕾。城市设计视角下的封闭住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
  [5]吕彬。城市居住区开放性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市政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