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环境已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和地位日趋凸显,改善与优化城市的生态环境,是体现城市文明程度和环境质量的一项重要标志。完善城市生态结构,能够促进生态城市建设,提高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天水,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随着“三城连创”工程、“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为天水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了尽快实现天水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提升城市品位与内涵,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扩大城市发展空间,从而以良好的城市形象和投资环境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推动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因此高度重视城市园林绿地建设,对加快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天水城市绿化概况
天水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市区平均海拔高度为1100 米。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全年平均气温为10.5℃。物种资源丰富而古老,区系成分复杂,遗传变异种所占比例高,单种属、特有属多,在全球同纬度范围内,生物资源十分突出。优越的自然条件和逐步增强的经济实力,为天水市的城市绿化提供了保障和基础。近年来,围绕建设国家园林城市城、陇东南中心城市、西部最佳宜居环境城市的目标要求,城建部门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修编了《天水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天水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等规划,为城市绿化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了法律保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投资力度,完成了天水湖、生态园、人民公园扩建改造、藉河南路景观工程 ;新建改建了多个城市出入口、街心花园;完成了20 多条道路的绿化工程,使全市公共绿地面积显着增加,建成区城市绿地率 24.5%,绿化覆盖率 28.98%,人均公共绿地 6.92 平方米。
二、天水城市绿地建设中的问题
尽管全市的城市绿化近年来在各方面的重视下取得了丰硕成果,使得城市形象得到了较大改观,城市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指标要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城市绿化标准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一)系统不完善,结构不合理
城市绿地建设尚未完全纳入城市的整体规划,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缺乏强制性。所以城市园林的发展滞后于城市的发展速度,有的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建设缺乏前瞻性。
(二)侧重美化效果,忽略生态效能
广场、公园等城市公共绿地在设计阶段缺乏对植物群落概念的认识以及对生态效益指标的量化控制,只在其美化功能上做文章,过度追求“艺术”,强调平面效果,结果是建成后的城市绿地植物品种单一,植物群落的生态效益发挥不了。
(三)生态群落简单,树种选择单一
绿化层次结构过于简单,缺少季相变化,在植物选择上对乔木和灌木两个层次考虑的较多,而对于中间层次的植物考虑较少,很难形成合理的绿化模式及立体空间效果,从而导致了当前城市绿化中自然生态环境布局分散,生态结构简单脆弱,环境效能低下看,使城市园林生态系统在生物多样性、持续稳定性以及再生能力等方面表现不好。(四)缺乏整体环境的综合规划设计。。
公共绿地显得相互不够协调,相互之间的联系性不够突出,植物的配置也不够协调,且显得杂乱,使得公共绿地景观的构成缺乏主题或是主题不突出。
(五)绿化管养明显滞后
目前在绿地的规划、建设、管理中存在各自为政现象,缺乏一支专业的园林绿化管理养护队伍,很难对城区的绿化进行科学合理的养护。
三、天水城市绿地建设的完善
(一)严格执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要根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确定的绿地界线范围,严格实行城市绿化“绿线”管制制度,所有建设项目要按规定搞好绿化配套建设,并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设计、建设和竣工。凡违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或不符合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规定的建设项目不得审批,不得办理建设项目的开工或竣工手续。
(二)转变为美观而种树的观念,造园与造林结合
目前在城市绿地建设普遍存在着为了美观而种树,给人一种造作的感觉。城市绿地建设要从根本上改变观念,抛弃为美观而种草种树的陈旧思路,通过生态学理论与园林景观艺术的有机结合,大胆地把森林生态建设设计到城市绿化建设当中,变造园为造林,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佳的效用。不能只重视“艺术性”而忽略了城市绿化的多种功能。
(三)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
城市绿化是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融合自然的生态游憩空间和稳定的绿地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技术,借鉴地带性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以植物群落为绿化基本单元,科学而艺术地再现地带性群落特征的城市绿地。城市绿化不能只追求美观,应根据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尽可能地选择地方色彩浓郁、抗病虫害能力强、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辅以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外来树种,使乔、灌、草相结合的人工植物群落模式形成最和谐的生态关系,达到理想的绿化、美化、净化效果,让城市绿地发挥最佳的生态功能。
(四)体现绿地的生态效益和美化效果
合理配置乔、灌、草的比例,形成自然的、功能完备的植物群落,是既能体现美感又能带来最佳的生态效益和功能的基本手段。植物种植结构的有效配置与植物自身的生理特性及种植地点的自然特性是紧密相关的,能够形成植物合理有效的配置,努力创建生态型与节约型园林。
(五)加强城市绿化科研工作
加强对城市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针对城市行道树品种和公共绿地植物新品种的研究和开发,及时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加强植物病虫害的防治研究和相关养护管理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应用,提高城市绿化植物的存活率。同时,要注重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提高城市绿地建设的科技含量和艺术水平。
(六)强化城市绿化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创新城市绿化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建立一支专业的园林绿化队伍全面负责城市绿化建设和日常的管理养护。在城市绿化建设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城市绿化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认真贯彻城市绿化技术标准和规范。加强城市绿化行政管理和执法工作力度,坚决查处各种侵占城市绿地和乱砍滥伐、破坏绿化成果的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城市绿化成果和生态环境,对严重的违法行为要严厉处罚。
四、结语
城市绿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公益事业,离不开全体市民的广泛参与和各部门的协调和配合。以开展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活动为契机,努力把天水建设成为“两山青翠、碧水中流、功能完善、生态良好、干净整洁”的城市。对促进天水城市绿地景观建设和城市和谐发展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地被植物的概念地被植物是指那些株丛密集、低矮,经简单管理即可用于代替草坪覆盖在地表、防止水土流失,能吸附尘土、净化空气、减弱噪音、消除污染并具有一定观赏和经济价值的植物。它不仅包括多年生低矮草本植物,还有一些适应性较强的低...
园林造应遵循的原则、配置的方法、后期的养护管理等等几个方面,就园林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配置框架思路构建做要点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