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完善法制,依法行事。法之所以正国,犹称之于轻重,犹绳墨之于曲直,犹规矩之于方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一代伟人再有才能,也不可能统治国家万世之长久,国家现代化的实现靠的是法治,而不是人治。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人民和政府之间的契约书。对言论自由权的规制必须以宪法和法律的明文规定为前提,没有法律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限制他人的言论自由,否则,即为非法。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的含义就是己制定的良法获得普遍的服从65.我们知道,只有以法律的形式对公民的基本权利予以确认,权利的行使才具有强制力,才能实现有应然权利到实然权利的过度,而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才有可能得到有效地救济。假如没有法律作为保障公民言论自由的依据,就算有说话的能力,你能自由地说话吗?言论自由权的保障应先从立法上对其进行完善,以解决我国言论自?由权保障“有宪可循,无法可依”的窘境,进而使其在执法和司法上得到尊重与保护.英国宪法学家戴雪曾说:法律的全部精神注意救济方法。只有法律真正得到了落实,其下的应然权利方可化成实然权利B7.如果没有司法救济,言论自由权的保障就只能成为当权者的恩赐而毫无意义68.因此,我国应尽早建立违宪审查机制,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司法保障公民言论自由权、维护社会正义的重要作用。
其次,注重落实,明确确立自由开放的言论管制原则。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言论自由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政治统治合法性的来源,更是民主政治的基础。政府应切实转变职能,改革自身弊端,打造透明政府,明确确立言论自由的管制原则,加强监管,注重法律的执行,以更好地保护公民的言论自由。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要强权不接受监督和约束,在话语权、体制和资源方面处于弱势的一方就无法从不公和无力感中解脱出来,社会正义就得不到彰显,底层人士也就会不断地反抗。只有让人民对自己的政府有信心,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建立健全而有效的违宪审查机制是实现基本人权的重要制度保证,是防止公权力滥用的惟一途径,有利于保障公民言论自由权的行使。
汤武以谔谔而昌,桀纣以唯唯而亡。周公说:从殷王中宗到高宗到祖甲再到文王,他们都施政明哲。如果有老百姓怨恨他咒骂他,他们会说“我的过错的确像这样”,不敢心怀一点怒气,而且很愿意听到这样的话。如果政府工作人员听到老百姓的怨恨、诅咒,不敞幵自己的胸襟,不多考虑国家的法度,就胡乱惩罚没有罪过的人,滥杀无辜的人,那么,老百姓的怨恨就会汇合在一起,社会就不会稳定,国家也就不会长治久安。因此,政府应拓宽利益表达渠道,广开言路。政府可以限制集会、游行、示威者的行为,但不应限制其所要表达的思想。如果在集会、游行、示威等请愿活动中确实存在迫切的危险,那么法律可以在对于维护社会和平、安全、稳定等公共利益有所必要的程度上对其时间、地点和方式进行一定的限制,但不能仅因少数人的暴力倾向而削弱这些权利。坚持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损害要赔偿,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依宪依法严格约束自身,明确确立自由开放的言论管制原则,划清权力界限,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调,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切实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权。
4.3.2改革文化管理体制
文化是社会的灵魂,而灵魂的本质就是自由。我国目前的文化管理体制已经对公民的言论自由权造成了侵犯。对文化的审查应遵循一定的程序,把握好一定的限度,不宜一味上纲上线。
改革有困难,不改革会更困难。因此,在没有他国成例、前人经验作为参照的条件下,我们应以幵创性和探索性的精神,积极推进我国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还言论自由于公民。
首先,有重点地循序推进,要有弹性。切实保障新闻和出版自由,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现代社会资讯发达,媒体成了社会生活最敏锐的“侦察者”,充当着公众了解社会百态的“眼睛”,是社会舆论的“扩音器”.人们通过媒体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媒体对此进行报道可以为公众以及政府争取最佳解决时间,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但同时也极易以点概面、夸大事实。为了吸引眼球,不惜有选择性的进行报道,大肆宣传负面信息,对社会心态产生恶劣影响。因此,在信息化时代,媒体的导向作用变得更加重要,在事关主流意识形态,事关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重要方面,政府需要引导其向着促进社会和谐的方向发展。在公民的隐私权、社会公共利益和新闻言论自由之间,有一个可以衡量的利益标准。我们不能一味地为保护某些权利就事先限制新闻、出版自由,但也不应该完全倾斜于新闻、出版自由而任意践踏公民、社会的其它权益。
***同志指出:做好社会舆论引导工作,一定要把握好“时”、“度”、“效”.社会就像一辆列车,“负能量”犹如劣质汽油,会对列车产生伤害,甚至引发故障。只有不断灌注“正能量”,列车才能平稳、顺利、安全地驶向目的地。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权,社会组织尤其是主流新闻媒体应担当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积极传递“正能量”,消解社会“负能量”,让人对社会重新燃起信心,打破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坚冰,以建构社会信任体系。过激则生变。事有急之不白者,宽之或自明,勿操急以速其忿;人有切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勿操切以益其顽。任何极端的激进行为虽表面上痛快一时,但其对社会和他人造成的后果往往很严重。新闻媒体应坚持诚信原则,实事求是,客观报道,引导公众理性地看待问题、认识问题。对于现存的社会问题,不能总是冷嘲热讽、幸灾乐祸,一味抱怨谩骂、诅咒牢骚,而应多一些理性,多一些思考,多一份责任,多一则建设性的意见。政府对媒体进行限制时,也应考虑公共利益损害的大小、概率和紧迫性,区分公共利益与政府私利,区分公共场合与私下场合,区分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不能为了管制而管制,也不是为了道德正确而管制,是为了避免伤害他人的自由和权利。
其次,积极正面引导。对公民言论自由权进行合理的限制,本质上也是对言论自由权的更好保障。限制只是保障的一种手段,保障是限制的根本目的。谗言不可听,听之祸殃结。夫妇听之离,兄弟听之别,朋友听之疏,亲戚听之绝。新闻媒体应加强行业自律,客观、理性地宣传报道,积极传递“正能量”,对于一些“负能量”可以向理性政府的专门机构举报。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71.”对坏事情一味地进行宣扬,就会使事情变得更坏,使其充斥着整个社会,带动更多的人变坏。此时,政府就不得不出面对事情进行干预,从而使得限制更多,限制越多人的压力也就越大,做坏事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媒体再进行宣扬,事情变得更坏,政府再进行限制,如此循环,最后人的自由越来越少。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对好事情进行宣传,会使人进行效仿,做好事的人也就越多,社会风气会变得越来越好,社会环境越来越宽松,会有更多的人放下顾虑去做好事,做善事,媒体再进行宣传,这样进行下去,限制会越来越少,人们的自由会越来越多。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孰好孰坏、孰优孰劣,不言自明。对于一些重大突发事件,可以先由理性政府按照之前制定的法律或紧急预案加以应对,最后再由新闻媒体进行再宣传,以起到惩恶扬善的警示和表彰作用,营造友爱和睦的社会氛围,引领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构建贫而有志、富不失礼的自由社会。
4.3.3加强公民法制意识
政治文明的进步离不幵一种宽松的舆论环境,离不幵公民个人的积极参与。要想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得到最好的保障,就必须加强公民自身的力量,必须从思想观念入手。因为一切行为都是观念的外化。人既是思想人,又是行为人。人的认识过程总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对事物认识了,了解了,一个人才能发自内心地对其认同、固守,甚至不惜用生命去扞卫,才能真正做到“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才会将其放在心里而永不忘记。
固然,法律不能不健全,但令人主观上不去犯法的却不是法律,而是人们的敬畏之心。如果等到有了纷争再去解决,则为时已晚,就像摔碎的玉石,无论再怎么粘合在一起,也还是有裂痕的,因此,先从思想观念上使人相信法律,相信自由,才是上策;防患于未然,则是中策;纠纷已经发生,损失已经造成再去处理,则是下策。汉密尔顿曾说,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不在于纸面上的法律规定,而应铭刻在他们的头脑里72.如前所述,我国公民言论自由权保障的障碍之一就是公民权利意识淡薄,因此,政府应着重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培养公民对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理念的信仰,彻底破除传统法制的影响,做一个现代人,一个世界公民。因为信仰是一个社会的灵魂。没有了信仰,社会就会失去方向,社会本身也就不可能稳定和长久,就像建在沙堆上的大厦一样,迟早会倒塌。
言论自由是个人的内在需要,对于维护人的尊严至关重要。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是一种最低的“道德”.政府应保障人的伦理独立,保障公民个人能根据自己的理性,对事物进行是非善恶的判断,并根据自己的判断自由地做出个人的行为选择,而不应过多地干涉位于法律之上的公民个人的道德自由。如果政府过多地作为,那么公民权利的末日便到来了。对于公共人物,可以适当放宽公民言论自由的限度,将官员、公众人物的与公共利益相关的事项置于社会的批评监督之下,防止言论者被冠以“诽谤罪”而遭受牢狱之灾。法律对公民的言论自由进行限制时,应考虑信息对公共交流的必要性,公共人物与普通人的区别,信息是否为合法获得,并区分名誉权的主体和言论的内容。
另一方面,不要问集体给了你什么,先问问你为集体奉献了什么。先贤有言,知止近乎勇。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73.我们应加强自身修养,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身的义务,不可把自己的正义感扭曲为发泄自身不满情绪的快感,做一个理智而独立的人。
摘要外国人在华就业,主要是指取得在中国居留许可、就业许可的外国人,依据法律规定在我国工作并获得工作报酬的就业行为。根据我国《出入境管理法》规定,在源头上,我国对外国人在境内就业实行的是就业许可制度,外国人欲到中国就业应先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第四章完善新疆快递行业监管法律制度建设的思考在快递行业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新疆快递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美国、德国和英国快递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的比较分析,总结出了对新疆快递行业监管的启示。以下将从完善新疆快递行业监管法...
结束语对于社会稳定来说,基本要素就是婚姻家庭的稳定,而夫妻关系的基础为夫妻财产制度。所以,对于社会的良性发展来说,妥帖的夫妻财产制度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对夫妻财产制在中国成立后的演变进行了回顾,对其有待健全的地方进行了分析,强调了我国...
第3章在国际贸易支付法律关系中信用证开证行的法律地位3.1信用证业务下银行参与国际贸易的原因与作用3.1.1银行参与到国际贸易中的原因有形商品的国际贸易一般包括买卖、运输、保险、支付及争议解决五个环节(其中争议解决并非必经环节)。货物买卖是其他...
五、结语我们应当看到,新刑事诉讼法与原来相比确实对监视居住制度作出了重大的改变,但是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不论在定位上或者适用的细节上确实存在问题,新法实施以来,实践中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仍然较少适用,即使适用了也大多按照以前的方式执行,正如96年刑...
结束语舆论监督和司法独立是两个不同领域的概念,近年来,舆论监督和司法独立的冲突也一直受到世界各国司法界和新闻界的关注,因为这是一个跨学科的问题,它的涉及面广,涉及范围大,因此对其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两者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舆论监督...
第四章儿童家庭权利保护的对策和法律路径对广大儿童的父母来说,尊重和保护孩子的权利,是抚养教育孩子的底线和基本内涵,这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家庭教育中应当强化的新理念。一、儿童家庭权利保护的对策我国虽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但迄今为止我国并...
对司法规律的认识论思考导言一、问题的提出2016年,司法规律一词第一次出现在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向全国人大的工作报告当中。学界对这一官方用词的变化高度重视。我们应当如何正确理解司法规律?以及司法规律在司法改革中的基础作用究竟如何?所有这些问题...
引言一、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2010年冲突法领域产生诸多重大成果,其中之一就是美国俄勒州颁布并实施的《侵权及其他侵权及其他非合同请求法律选择法》(以下简称《侵权及其他非合同请求法律选择法》),另一个则是中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
2中国梦与理想教育的理论概述2.1基本概念的阐述2.1.1理想教育2007年,陈万柏、张耀灿主编的《思想教育学原理》指出: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对未来的一种向往和追求,是有实现可能的人生奋斗目标。理想教育,是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理想教育。在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