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教育学硕士论文 >

社交媒体中的“熊孩子”形象研究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 作者:胡媛媛
发布于:2021-11-04 共6391字

  摘  要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人们对“熊孩子”一词赋予的内涵往往是带负面性质的。随着电子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熊孩子”这一负面儿童形象得到了广泛传播,网络大众的暴力话语更是随着负面儿童形象的传播逐渐成为“熊孩子”形象的衍生品,这无疑给现代儿童观念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本研究选取抖音和知乎两大社交媒体平台,采用内容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方法对社交媒体中的“熊孩子”形象进行研究。研究者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在抖音平台抽取102则带“熊孩子”话题的短视频及视频下的510条评论文本;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知乎平台抽取“熊孩子”话题下50则问题及250条评论文本。借助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对样本进行了编码、分析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抖音中的“熊孩子”形象主要有伤害他人、违反公共场所规则、损坏物品、想要他人的东西、成人化的语言及行为、关心他人、多才多艺七类。其“熊孩子”形象特征有:各年龄段的“熊孩子”主要以负面形象呈现;虚构的视频呈现大量的负面行为;“熊孩子”形象走向泛娱乐化;“熊孩子”的行为多被成人曲解;“熊孩子”内涵逐渐泛化。抖音用户更倾向于包容违反规则的“熊孩子”;对“熊孩子”的评价主要以夸赞为主,所以抖音用户对“熊孩子”更具包容性。

  知乎中的“熊孩子”形象主要有虐待动物、伤害他人、损坏物品、违反公共场所规则四类。其“熊孩子”形象特征有:集中呈现儿童伤害他人的行为;各年龄段“熊孩子”的负面行为较多;负面形象居多;“熊孩子”形象带不确定性“熊孩子”内涵模糊化。知乎中提问者给儿童贴上负面标签;知乎用户倾向于惩治带损他行为的“熊孩子”;对年龄更小的“熊孩子”实施惩治。

  社交媒体在儿童形象建构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抖音中儿童逐渐成为大众娱乐消费的对象;大众媒介通过贴标签传播刻板印象;借助虚构视频传播负面儿童形象。

  知乎中成人与儿童的话语权失衡;大众对暴力惩治话语的缄默甚至支援;知乎社区成为成人与儿童对抗的场所。据此研究者提出以下建议: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舆论的正确引导与监督;科学儿童观的普及。

  关键词:    “熊孩子”儿童形象,社交媒体。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culture,  the  connotation  given  to  the  term"bear children" is often negative.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mediatechnology,  the  negative  image  of  “bear  children”  has  been  widely  spread,  and  theviolent discourse of the Internet masses has gradually become a derivative of the imageof “bear children” with the spread of negative child images. This is undoubtedly Bringshuge challeng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ldren's concepts.

  This study selects two social media platforms, Douyin and Zhihu, and uses contentanalysis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methods to study the image of “bear children” in socialmedia. Researchers used a convenient sampling method to extract 102 short videos withthe  topic  “Bear  Children”  and  510  comment  texts  under  the  video  on  the  Douyinplatform; use a multi-stage sampling method to extract 50 “Bear Children” topics fromthe  Zhihu  platform  Questions  and  250  comment  texts.  With  the  help  of  NVivo12qualitative analysis software, the samples were coded, analyzed and discussed.

1.png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age  of  “bear  children”  in  Douyin  mainlyincludes  seven  categories:  hurting  others,  violating  rules  in  public  places,  damagingobjects,  things  that  want  others,  adult  language  and  behavior,  caring  for  others,  andversatile.  The  ima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ear  children”  are:  “bear  children”  of  allages are mainly presented in negative images; fictional videos show a large number ofnegative  behaviors;  the  image  of  “bear  children”  is  becoming  pan-entertainment;  thebehaviors  of  “bear  children”  are  mostly  Adult  misinterpretation;  the  connotation  of“bear children” gradually generalized. Douyin users are more inclined to tolerate “BearChildren”  who  violate  the  rules;  the  evaluation  of  “Bear  Children”  is  mainly  based  onpraise, so Douyin users are more tolerant of “Bear Childrem”.

  The image of “bear children” in Zhihu mainly includes four categories: cruelty toanimals, harm to others, damage to objects, and violation of rules in public places. Thecharacteristics  of  the  image  of  “Bear  Children”  include:  concentrated  presentation  of children's  behaviors  of  hurting  others;  “Bear  Children”  of  all  ages  have  more  negativebehaviors;  most  of  the  negative  images;  “Bear  Children”  image  with  uncertainty  and“Bear Children” connotation obscured . Zhihu asks questions on children with negativelabels;  Zhihu  users  tend  to  punish  “bear  children”  who  harm  his  behavior;  and  punishyounger “bear children”.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in the image construction of children in social media:

  children  in  Douyin  gradually  become  the  objects  of  mass  entertainment  consumption;mass  media  spread  stereotypes  through  labeling;  and  use  fictional  videos  to  spreadnegative  children's  images.  Zhihu's  discourse  power  is  imbalanced  between  adults  andchildren;  the  public's  silence  and  even  support  for  violent  punishment;  the  Zhihucommunity has become a place for adults and children to confront each other. Based onthis,  the  researchers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establish  a  correct  view  ofchildren;  correct  guidance  and  supervision  of  public  opinion;  popularize  the  scientificview of children.

  Keywords :     “Bear Children”   Child Image   Social Media。

  1、绪论

  1.1、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熊孩子”负面儿童形象借助大众媒体广泛传播

    “熊孩子”一词最初来自中国北方方言,主要指怯懦、能力低下及能惹事的孩子,或是长辈对晚辈的爱称。近年来,“熊孩子”一词被频繁使用。研究者从网络上搜索了解关于“熊孩子”的使用情况,在人民网搜索“熊孩子”,得到高达4578条查询结果,新华网有310条查询结果。可见“熊孩子”正逐渐成为大众心中很重要的一种儿童形象。

  随着“熊孩子”一词在网络上风靡,其内涵也在不断扩大。当前,“熊孩子”逐渐被网友们界定为“那些乱翻东西、搞破坏、不守规矩的孩子”。网友还根据“熊孩子”的“杀伤力”划分了三个等级的“熊孩子”:第一级别是3~5岁和小学一到三年级的“熊孩子”,他们对一切充满好奇,同时又可以仗着自己不懂事为所欲为;第二级别是1~3岁和小学四到六年级的“熊孩子”,1~3岁还较小,破坏力不强,四到六年级则处于逐渐懂事的年纪;第三级别是婴儿、初中、高中的“熊孩子”1。

  社交媒体的发展助长了“熊孩子”负面形象的广泛传播,这些带有负面性质所指的“熊孩子”形象逐渐深入到广大观众心中,虚拟网络空间中天真无邪的儿童逐渐被放逐了,留下的只是等待被摧毁、打败的“熊孩子”2。

  1.1.2、暴力言语逐渐成为“熊孩子”形象的衍生品。

  伴随着“熊孩子”刻板印象与负面形象的固化,针对“熊孩子”的暴力话语亦随处可见。例如,在近年新兴的社交新媒体APP——抖音——中,以“熊孩子”为话题的相关短视频播放量就高达206.3亿次,包含的视频内容包罗万象,网友的评论更是让人始料未及。抖音上一则“我也要吃棒棒糖”的短视频记录了一位小孩在公共场所看到别的姐姐在吃棒棒糖,于是大哭大闹着也要吃棒棒糖的事件,引发大量网友评论,其中排列较前的言论无不认为“这小孩太坏了”,并纷纷提出“这种小孩就该打”之类的暴力言论。此类暴力言论在知乎、微博等媒体平台中亦随处可见。

  由此可见,一些网络媒体平台不仅仅成为“熊孩子”形象的传播平台,亦逐步发展成“熊孩子”暴力言论滋生的土壤。

  【由于本篇文章为硕士论文,如需全文请点击底部下载全文链接】

  1.1.3、“熊孩子”儿童形象给现代儿童观念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1.2、核心概念界定

  1.2.1、 社交媒体

  1.2.2、“熊孩子”

  1.2.3 、儿童观

  1.3 、文献综述

  1.3.1、对儿童观的认识

  1.3.2、 社会建构论视角下的儿童形象

  1.3.3、 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儿童形象建构

  1.3.4、 大众媒介下的儿童形象建构

  1.3.5、“熊孩子”儿童形象的相关研究.

  1.3.6、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1.4、研究设计

  1.4.1、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研究方法.

  2、社交媒体中的“熊孩子”形象建构

  2.1、 抖音中的“熊孩子”形象建构.

  2.1.1、借助大量虚构视频传播儿童负面形象

  2.1.2、 通过分享真实记录的儿童日常建构

  2.2、知乎中的“熊孩子”形象建构.

  2.2.1、借助儿童公共事件广泛传播

  2.2.2、提问体现成人对儿童的压制.

  3、社交媒体中的“熊孩子”形象及其特征

  3.1、抖音中“熊孩子”形象编码分析

  3.2、抖音中的“熊孩子”行为分析

  3.2.1、伤害他

  3.2.2、违反公共场所规则

  3.2.3、损坏物品

  3.2.4、想要他人的东西

  3.2.5、成人化的语言及行为

  3.2.6、关心他人

  3.2.7、多才多艺

  3.3、抖音中的“熊孩子”形象特征

  3.3.1、各年龄段的“熊孩子”主要以负面形象呈现

  3.3.2、虚构的视频呈现大量的负面行为.

  3.3.3、“熊孩子”形象走向泛娱乐化

  3.3.4、“熊孩子”的行为多被成人曲解

  3.3.5、“熊孩子”内涵逐渐泛化

  3.4、知乎中的“熊孩子”形象的编码分析

  3.5、知乎中的“熊孩子”行为分析

  3.5.1、虐待动物

  3.5.2、伤害他人

  3.5.3、损坏物品

  3.5.4、违反公共场所规则

  3.5.5、关心他人

  3.6、知乎中的“熊孩子”形象特征.

  3.6.1、集中呈现儿童伤害他人的行为.

  3.6.2、呈现的负面形象居多

  3.6.3、“熊孩子”形象带不确定性

  3.6.4、“熊孩子”内涵模糊化

  4、受众对“熊孩子”的看法

  4.1、抖音用户对“熊孩子”的评价

  4.1.1、抖音用户对“熊孩子”评价的编码分析

  4.1.2、抖音用户对不同“熊孩子”的评价

  4.2、知乎用户对“熊孩子”的评价

  4.2.1、知乎用户对“熊孩子”评价的编码分析.

  4.2.2、知乎用户对不同“熊孩子”的评价.

  5、社交媒体在儿童形象建构中存在的问题

  5.1 、抖音在儿童形象建构中存在的问题

  5.1.1、儿童成为大众娱乐消费的对象

  5.1.2、大众媒介通过贴标签传播刻板印象

  5.1.3、借助虚构视频传播负面儿童形象

  5.2、知乎在儿童形象建构中存在的问题

  5.2.1、大众媒介中成人与儿童的话语权失衡

  5.2.2、大众对暴力惩治话语的缄默甚至支援

  5.2.3、知乎社区成为成人与儿童对抗的场所

  6、讨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讨论

  6.2.1、“熊孩子”与儿童性恶观点的比较分析.

  6.2.2、社交媒体建构的“熊孩子”与传统儿童形象的建构方式比较分析.

  6.2.3 、社交媒体中“熊孩子”形象与传统建构的儿童形象的比较分析.

  6.3、 建议

  6.3.1、 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6.3.2、舆论的正确引导与监督。

  6.3.3、科学儿童观的普及

  6.4、研究不足与反思

  6.4.1 、研究取样的不足

  6.4.2、研究分析的不足。

  在使用NVivo 12质性分析软件进行编码分析时,由于研究者能力、精力有限,已倾尽所能对社交媒体中的“熊孩子”形象进行了分析,但是目前研究者仍觉得有继续思考和分析的空间。在社交媒体对“熊孩子”形象的建构方面,由于研究者未学习过相关的传媒知识,所以在社交媒体对“熊孩子”的建构这章仅从目前已有的能力来进行分析,尚比较薄弱。但是未来是可以经过学习进一步深入分析的。在对社交媒体中的“熊孩子”形象及特征方面的分析,研究者仍然觉得还不够全面,还需要深入思考和分析,呈现更全面的社交媒体中的“熊孩子”形象。

  且由于研究呈现了抖音和知乎两大社交平台的“熊孩子”形象,从得出的分析结果能看出二者是有一定差异的,但是就研究者目前的能力而言尚不能分析对比两种媒体的意义何在,并且究竟是何原因造成的这种差异,所以研究者未具体呈现二者的差异。

  以上就是本研究的遗憾之处,未来研究者仍可以继续从这些方面入手去深入学习、努力完善。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1]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菲力浦阿利埃斯儿童的世纪一旧制度 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M]沈坚朱晓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4]皮亚杰儿童的语言与思维[M]傅统先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

  [5] 熊秉真童年忆往一 中国孩子的历史[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 1986.

  [7]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8]洛克人类理解论[M]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59.

  [9]洛克教育漫话[M].杨汉麟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10]威廉A:科萨罗.童年社会学[M]程福财等,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11]艾莉森詹姆斯,克里斯简克斯,艾伦普劳特童年论[M]何芳,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

  [12] 大卫帕金翰.《童年之死》[M]张建中,译.华夏出版社,2005 .

  [13]卜 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M]新华出版社,2002.

  [14] 艾莉森詹姆斯,克里斯简克斯,艾伦普劳特.童年论[M]何芳,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

  [15]陈映芳图像中的孩子[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16]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000:334.

  [17]彭增军媒介内容分析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18]丹尼尔里夫,斯蒂文赖斯,弗雷德里克G菲克媒介信息量化研究技巧(第2版)[M]嵇美云,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19]米歇尔福柯.权力的眼睛[M].严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0]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1]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狱[M]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2]常锐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及其治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20]

  [23]张娟“熊孩子”到底“熊不熊”一-从“ 熊孩子”现象探析幼儿社会性发展[J]科教导(上旬刊, 2019(07).

  [24]刘建华“熊孩子”语义新探[]语文知识,2014(02):12-13.

  [25]李阳,曾彬从“熊孩子”现象看学前幼儿的社会化教育[]扬州教育学院报,2016,34(01):91-94.

  [26]闫玉峰张强基于社会性发展视角的“熊孩子”现象探析[J].教育观察,2019(42).

  [27]杨艳萍新媒体环境下儿童污名化形象探析一以知 乎“熊孩子”话题为例[凹]科技传播,2020,12(04):8-10.

  [28]安超读懂"熊孩子”关键在于读懂这个时代[J]中国德育,2016(1)8.

  [29]潘翠兰基于“熊孩子”现象谈家长教育策略[]教育观察,2019 ,8(09):127-128.

  [30]董玉玲鲁迅笔下的儿童形象[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 :67-69.

  [31]王友缘童年研究的新范式一新童年社会学的理论特征、研究取向及其问题[]全球教育展望,201 4(01).

  [32]余姣儿童形象的时代变迁一基于儿童电影作品的一种社会学研究[凹]学习与实践,2010,(09):107-113.

  [33]吴其南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儿童形象[P]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3):1-8

  [34]王海英20世纪中国儿童观研究的反思凹]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 (02) :16-24.

  [35]王康宁,于洪波东方文化关于“儿童是谁”的历史先声一一《老子》 儿童观探析[]学前教育研究,201 5(7) :247.

  [36]俞金尧西方儿童史研究四十年[J]中国学术,2001(04)298 36.

  [37]张娜,陈佑清.现代儿童观及其对学前教育课程设计的意义[J]全球教育展望,2013(3).

  [38]施义慧.近代西方童年观的历史变迁[J]广西社会科学2004(1)143-146.

  [39]刘国雄方富熹学前儿童朴素情绪理论的发展[]中国德育,2010,5(03) 94

  [40] 王蕾从“小”成人到“大”儿童一 西方儿童观发展历程谫议[].济宁学院学报,2008(02):83-86.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原文出处:胡媛媛. 社交媒体中的“熊孩子”形象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1.
点击下载全文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