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教育学硕士论文 >

小学教师关怀行为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来源:长春师范大学 作者:王慈
发布于:2021-12-28 共5253字

  摘     要.

  关怀教育始源于 20 世纪末的美国,是立足于教育学的视角对人的认识,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亦既教育的回归与本真,对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关怀教育的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教师以关怀者的身份展现在被关怀者面前,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对学生给予关心和爱护,而被关怀者应该接受教师给予的关怀,并作出相应的回应。教师对学生的关怀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增进与他人的沟通,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我国,对小学教师的关怀行为的研究是不充足的,为了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关爱和健康的发展,我们需要对小学教师的关怀行为进行透彻的思考和研究。

  笔者在一些学者对教师关怀行为分类的基础上,对尽责性关怀行为、支持性关怀行为、及时性关怀行为以及包容性关怀行为进行了梳理,对 S 市的一所小学的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并整理了教师关怀行为现状,依此找到教师关怀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概况为:师生对关怀的需求与回应、关怀认知与自我定位、以及教师关怀行为表现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找出相应的对策。

  最后笔者根据问卷中所分析出来的小学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关怀行为中所出的表现出的问题,从教师的自身关怀素养、师生的关怀关系、校园教育教学环境、社会氛围四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关怀教育中关怀行为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关怀能力,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关键词 :    教师关怀素养;关怀行为;现实状态 .

  Abstract

  Caring education, origina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t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is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pedagogy to understand people, is a new way of thinking, isalso the return of education and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has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the educational circle. As the two subjects of caring education -- teachers and students,teachers  show  themselves  in  front  of  the  people  who  are  cared  for  as  caregivers.

  Teachers  should  understand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o  givecare  and  love  to  students,  and  the  care  should  accept  the  care  given  by  teachers,  andmake  the  corresponding  response.  Teachers'  care  for  stud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enhance  communication  with  others,  and  improvestudents'  mental  health.  In  our  country,  the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caring  behaviorresearch  is  not  sufficient,  in  order  to  make  students  get  better  care  and  healthydevelopment,  we  need  to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caring  behavior  thorough  thinkingand research.

  In  some  scholars  on  the  teacher's  care  behavior  classific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responsible  care  behavior,  supportive  care  behavior,  timeliness,  caring  behavior,  andgeneralizes  the  inclusive  caring  behavior,  to  S  in  a  primary  school  student  and  teacher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and  sorting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ers'  caringbehavior, to find a teacher care behavior problems and reasons, situation is: the teachersand the students needs and response to care, care cognition and self-image, and teachers'caring behavior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n this basis to find out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1.png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caring  behavior  in daily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nalyzed  in  the  questionnaire,  the  author  puts  forwardcorresponding  solutions  from  four  aspects:  teachers'  self-caring  accomplishment,teacher-student  caring  relationship,  campu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environment,  andsocial  atmosphere.  The  study  of  caring  behavior  in  caring  education  is  helpful  toimprove teachers' caring ability and promote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    Teachers' caring quality; caring behavior; realistic state 。

  引言

  (一)研究背景 。

  教育的人性化是在教育实践中以人性的关怀全面体现,唯有此才能做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做好奠基。同时,关怀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对于如何培养“仁爱之心”的教师,这就需要关怀教育理论的支撑。

  1.  教师发展的需要。

  随着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和科学水平的提高,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以及教师教育教学的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教育鼓励学生“学习关心”,却忘记教师是否学会了关心。每一位学生都需要教师的监督和指导,诺丁斯指出:每个人都有被关怀的需求,尤其是在教育领域;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的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这样单一传输知识的形式,更需要双轨制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在教授课内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学生的德育与修养教育,更要培养具有关怀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学生。今天,虽然以考试为导向的教学问题尤为严重,即使一个教师有优秀的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教学成果,他也不能被称为是优秀的教师。教学是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进行的,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中进行的。

  ②研究表明,许多教师将关怀和责任的重要性理解为他们的专业精神的重要作用③。可以看出,在教育教学中,理性和感知是密不可分的,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不仅是教学的要求,也是教师关怀质量的要求。

  作为学校教育责任的主体,教师面临重重的角色,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多样化的学生,教师应该具备尊重学生、关怀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思考等能力。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不应局限于学习,而应侧重于学生的生活。目前,教师未能从整体和宏观角度看待学生,仅仅作为一名单一传授知识的教师,不能从根本上探求学生的个性化基于学生的内心,以学生为主导来面对学生、面对教育,这致使部分教师在对学生的关怀理解中出现了偏差,导致教师对学生的关怀行为出现偏差,最终致使学生难以接受和回馈教师的关怀。提高教师的关怀素养和关怀品质,有利于教师帮助学生的成长,有助于促进教师的终身学习,形成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责任感。

  2.  学生发展的需要。

  由于年龄和身心的发展,小学生经常需要更多的关怀。事实上,教师的形象在学生们的脑海里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教师的目光或关心他人的行为可能会在学生的心中激起共鸣。

  如果在教育过程中,所有的教师都以身作则,真心实意地关怀学生,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关怀,从而学会关怀他人,可以说这是对关怀价值的尊重。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学生的视野和接触面越来越大,自身价值观也越来越复杂,教师的关怀行为对学生人格和品格的完善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体上讲,在教育教学中,作为引领者的教师不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更是学生的榜样,教师应该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将关怀带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用心去爱护学生,致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全方位人才。

  【由于本篇文章为硕士论文,如需全文请点击底部下载全文链接】

  (二)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问题

  1.理论价值

  2.现实意义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问卷调查法

  3.访谈调查法

  一、核心概念界定与关怀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2.教师关怀行为

  3.关怀教育理论

  (二)关怀教育的核心内容

  1.榜样

  2.对话

  3.实践

  4.求证

  (三)关怀教育的意义

  二、小学教师关怀行为的现状

  (一)调查工具

  1.问卷设计

  2.访谈设计.

  (二)信度效度分.

  1.信度

  2.效度

  (三)调查现

  1.基本情况.

  2.教师关怀行为的现状

  三、小学教师关怀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师生对关怀的需求不同,对关怀回应产生偏差.

  (二)教师对关怀认知匮乏,缺乏精准自我定位

  (三)教师的关怀行为表现不佳.

  1.教师的关怀缺少尽责性

  2.教师的关怀缺少支持性

  3.教师的关怀缺少及时性

  4.教师的关怀缺少包容性

  (四)教师对 待学生具有差异性

  (五)外部环境造成教师关怀困难

  1.学校制度对教师产生影响

  2.家长态度对教师关怀行为的影响

  3.社会环境对教师关怀行为的影响

  四、促进小学教师关怀行为的对策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关怀素养.

  1.树立正确的关怀教育理念.

  2.掌握正确关怀行为方法和技巧

  (二)尊重学生人格,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学校创造良好的关怀环境

  1.创设家校一体化的关怀环境

  2.完善教师考核制度和管理细则.

  (四)营造良好的社会关怀氛围

  结 语

  我们想念的教师经常是那些给予我们照顾和温暖的人。教师的关怀让我们感动不已,但实际上,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怀,教师在关怀学生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成为我研究的初衷。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大多数学者仅针对课堂上的教师对学生的关怀行为和课堂反馈行为研究,本研究则从教师、学生多角度出发,针对学生日常生活、课堂状况、心理状态等多方面,来了解教师的关怀行为。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很多教师并没有在第一时间给予学生关怀,往往在学生最需要关怀、关心、鼓励、安慰的时候忽视学生没有及时给予关怀,导致错失关怀的最佳时机,使关怀效果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本文也在教师关怀行为的及时性上予以研究,以期达到教师关怀的最佳效果。这项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在研究过程中,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对于研究非常重要。特别是我们需要深入课程中进行观察和访谈,但是由于现实的局限性,笔者无法进行课堂观察,而选择采访教师。

  行为是外显的,内心意图是真实的,我们不能仅通过从外部所看到的来判断行为的好与坏。我们希望每位教师都能随心所欲地关怀学生。不幸的是,关怀是视情况而定的,关怀来自人们的内心。在教育中,我们依靠真诚和善良来维持关怀关系。由于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局限性,笔者未能观察到小学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况,缺乏更多的真实案例,由于作者能力的限制,对教师关怀行为的分析过程不够深入,作者希望通过此研究提高教师的关怀行为,同时笔者将继续研究教师的关怀行为。

  参考文献

  (一)着作

  [1]  Noddings.  Nel.  The  Challenge  to  Care  in  Schools: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Education[M].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2,37.

  [2]  Nancy,Freeman  &  Kevin,  Swick.  A  Caring  Curriculum  Within  an  Early  Childhood  [M].New York:Teacher Education,1999:120.

  [3]内尔?诺丁斯.关心伦理和道德教育的女性路径[M].武云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23.

  [4]内尔?诺丁斯.关心:伦理和道德教育的女性路径[M].武云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3.

  [5]大河内一男,海厚宗臣等.教育学的理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47.

  (二)学术期刊

  [6]  Hargreaves,  A  .The  emotional  practice  of  teaching[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1998,(14):835-854.

  [7]  Barber,  T.  A  special  duty  of  care:  Exploring  the  narration  and  incidence  of  teachercaring[J].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2002,23(3):383-395.

  [8] Thompson,Audrey.Surrogate Family Values:The Refeminization of Teaching,Educational Theory,[J].Summer97,Vol. 47 Issue 3,p315,25p.

  [9] Garza, R. (2009). Latino and white high school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caring behaviors: Are weculturally responsive to our students?[J]. Urban Education, 44: 297-321.

  [10] Wentzel, K.R. Student motivation in middle school: the role of perceived pedagogical caring[J].Journal of Education Psyschology, 1997,(89).

  [11]  Brandelyn,T.  Gender  and  Race  Differences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CaringTeacher Behaviors [J].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s,2010,(3):145-151.

  [12] Patricia.C.King.Teachers,and students’ Percepeptions on Teachers’ Caring Behaviors[J]. PaeperPresentde at Gear 36th Annual Meeting, 2011:4-18.

  [13]   Maria Hjalmarsson & Annica Lofdahl. Routledge[J].Vol.26, No.3,280-292, 2014.

  [14] Garza, R. (2009). Latino and white high school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caring behaviors: Arewe culturally responsive to our students?[J]. Urban Education, 44: 297-321.

  [15] Dalton, J., & Watson, M. (Eds.)(1997). Among friends: Classrooms where caring and learning prevail. Oakland, CA: Developmental Studies Center.

  [16]  Patricia.C.King.  Teachers’and  Students'  Perceptions  on  Teachers'  Caring  Behaviors[J].PaperPresented at GERA 36th Annual Meeting, 2011:4-18.

  [17] Minseong K, Diane L. Building car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a teacher and students in a teachepreparation  program  word-by-word,  moment-by-moment[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11,(27):1059-1067.

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原文出处:王慈. 小学教师关怀行为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21
点击下载全文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