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心理学硕士论文 >

短暂控制感剥夺对助人态度的作用探究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卢发仙
发布于:2019-12-25 共6607字
  摘 要
  
  控制感是人类最重要的心理需求之一,人们生活的外部环境总是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个体也随时面临着控制感遭受剥夺的情景。个体一但丧失控制感,就会有重新获得控制感的动机,并且通过各种补偿性行为重新获得控制感,这一过程被称为补偿性控制。目前,对补偿性控制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认知加工、心理健康、消费经济和政治制度等方面。
  
  在以往关于控制感对助人行为的研究中,研究者普遍认为高控制感的个体更容易做出助人、合作、信任等亲社会行为,而低控制感的个体则偏向做出攻击性行为。近年来一些研究者,从补偿性控制的视角,探索了控制感剥夺与助人行为的关系,发现个体控制感遭受剥夺后,控制感水平较低,反而会增加助人行为。这与之前研究者认为低控制感的个体会产生攻击性行为产生了冲突。另一方面以往的研究中笼统的称为控制感剥夺,近期研究者将控制感剥夺分为短暂控制感剥夺和长时间控制感剥夺,发现两种剥夺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应。因而原来的控制感剥夺会增加助人行为这一结论是在短暂控制感剥夺下的现象,还是涵盖了人们长期失控下的心理和行为反应,这需要进一步的揭示。短暂控制感剥夺被证明会引发积极改变环境的首要控制,而长时间控制感剥夺会引发次级控制,并且往往会产生习得性无助。而已有研究发现长时间控制感剥夺会较少利他行为。因此我们很有理由相信低控制感会增加助人行为的研究结果是在短暂控制感剥夺条件下得出的。因此本研究假设助人行为是短暂控制感剥夺下的补偿性行为,并设计了两个实验考察短暂控制感剥夺多对助人行为的影响。

短暂控制感剥夺对助人态度的作用探究
  
  实验一考察了短暂控制感剥夺对外显助人态度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被试间的实验设计,其中自变量采用概念判断范式对个体进行短暂控制感剥夺,因变量采用一个情景问卷测量被试的外显助人态度。研究结果发现,相比于非剥夺组的被试,遭受短暂控制感剥夺的被试有着更高的外显助人态度。
  
  实验二考察了短暂控制感剥夺对内隐助人态度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被试间的实验设计,其中自变量采用概念判断范式对个体进行短暂控制感剥夺,因变量采用IAT范式测量被试的内隐助人态度。研究结果发现,相比于非剥夺组的被试,遭受短暂控制感剥夺的被试有着更高的内隐助人态度。
  
  在关于助人态度和助人行为的相关研究中,大量证据支持助人态度对助人行为有着正向的预测作用。因此,实验结果表明短暂控制感剥夺能够增加个体的助人行为。个体在控制感缺失的情景下,能够通过助人行为来增加控制感水平,助人行为是一种有效的补偿性控制的手段。
  
  本研究从补偿性控制的视角下,深入剖析了控制感缺失下,助人行为产生的心理机制。并且区分两种不同的控制感剥夺方式,从短暂控制感剥夺来研究助人行为的影响,为补偿性控制理论提供了新的实验证据。
  
  关键字:   补偿性控制,短暂控制感剥夺,助人行为。
  
  Abstract
  
  The sense of control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sychological needs of human beings.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people's life is always in the process of constant change, and individuals are also confronted with the deprivation of the sense of control at any time. Once the individual loses the sense of control, he will have the motivation to regain the sense of control, and regain the sense of control through various compensatory behaviors, this process is called compensatory contro l.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n compensatory control mainly focuses on cognitive processing, mental health, consumer economy, political system and other aspects.
  
  In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effect of a sense of control on helping behavior, researchers general ly believed that individuals with a high sense of control were more likely to perform prosocial beh aviors such as helping, cooperation and trust, while individuals with a low sense of control tended to perform aggressive behaviors. In recent years, some researchers have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ivation of sense of control and helping behavi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ensatory control. After deprivation of individual's sense of control, the level of the sense of control is lower,but it will increase the helping behavior. This is in conflict with previous research suggesting thatindividuals with a low sense of control develop aggressive behavior. On the other hand, previous research in general is called the control strip, control deprived recent researchers divided into short control deprivation and long time control deprivation, found that two types of deprivation will pro duce different effect, short control deprivation was proved to cause the primary control, and long time control deprivation can cause secondary control, and tend to produce the learned helplessness.
  
  Therefore,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original sense of control deprivation will increase the helping be havior is a phenomenon under the short control deprivation, or it covers people's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responses under the long-term loss of control, which needs to be further revealed. Ther efore, this study designed two experiment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hort control deprivation on helping behavior.
  
  Experiment 1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the short control deprivation on the explicit helping attitude of the test subjects. The experiment design of the single-factor test subjects was adopted,in which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used the conceptual judgment paradigm to conduct the deprivation of the sense of temporary control on the individual, and the dependent variable used a situationa l questionnaire to measure the explicit helping attitude of the test subjec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non-deprived group, the subjects who were deprived of the short control depriv ation had a higher explicit helping attitude.
  
  Experiment 2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short control deprivation on implicit helpfulness attitude.The experiment design among the subjects with single factor was adopted, in which the independe nt variable was deprived of the individual's transient sense of control using the conceptual judgmen t paradigm, and the dependent variable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implicit helpfulness attitude of the subjects using the IAT paradig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non-deprived group,the subjects who were short control deprivation had a higher implicit helping attitude.
  
  In previous studies on helping attitude and helping behavior, a large amount of evidence suppo rts that helping attitude has a posi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helping behavior. Therefore, the experim 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ransient sensory deprivation of control can increase the helping behavior of individuals. Helping behavior is an effective means of compensatory control. In the absence of se nse of control, individuals can increase their sense of control through helping behavi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ensatory control, this study deeply analyzed the psychological eff ect of helping behavior, profoundly reveal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ense of control and helpin g behavior, and provided new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the theory of compensatory control.
  
  .Key word:    Compensatory control , Short control deprivation , Helping behavior。
  
  1  文献综述
 
  
  1.1  控制感概述。

  
  对控制感来源的追溯,最早于1966年,由社会心理学家Rotter提出的控制源的界定,也被称为控制点理论(locus of control theory)。这对后来心理学届的学者对控制感的研究有着里程碑的意义。Rotter用控制源来描述个体觉知自己能够掌握命运的程度,他认为控制源是个体对自身能力水平、努力程度等内部因素对影响和决定外部事件发展过程中所引起的作用的评估和判断。并根据个体维度的差异将控制源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外控型个体相信成败祸福是由于他人、机遇和运气等外部因素造成的。而内控者认为所有结果都是取决于自身行为。Rotter还提出了预期-价值模型,内控者相信努力能够影响结果,因此对待外界刺激积极主动。而外控者认为运气影响结果,常常表现得被动,产生消极的预期。所以外控者常常与负性情绪相联系。
  
  班杜拉(1982)年在自我效能机制在人类机能中的中心地位中首次提出了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是否有能力实现某一行为目标的信念或信心。班杜拉认为人们的这种信念对其自身的调节系统起着主要作用。自我效能感是决定个体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重要因素,能够影响个体对行为的选择和对行为的坚持程度,影响个体对待困难时的态度,影响情绪反应,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期望较高,对面困难能够勇于接受挑战,处事冷静。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在困难面前畏首畏尾,惧怕失败,不能承受压力。
  
  斯金纳(1988)年分别从能力和归因两个角度对控制感进行了阐述。从能力角度定义控制感,控制感是一种信念或预期,是对具体某一能力领域的控制;从归因角度来定义控制感,控制感则是一种认知建构,是一般化、泛化的控制感概念。斯金纳综合上述这两种角度,提出控制感是人们关于自身在产生结果中发挥作用的信念,以及对手段与结果、主体与手段之间相关性的信念。
  
  我国学者也提出了对控制感的界定。高伟娟(2005)认为控制感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能够影响所期望的结果的出现和避免不期望的结果,而这种影响是由个体自身所决定的,而不是外部的因素,例如命运、强有力他人等决定的感知与信念。郭永玉,贺金波(2011)认为控制感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或者多大程度掌控事件的一种主观感知。张锋等人(2017)认为控制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体验到的对外部事件和对自身行为、情绪、认知与信念等方面的控制知觉。人们普遍认为控制感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信念,它与客观控制是相对应的。
  
  1.2  控制感与首要控制。
  
  1.2.1  控制感和首要控制。

  
  Triandis(1989)认为首要控制在强调人类主宰命运、征服自然,成败取决于自身,个体独立于社会环境的文化中处在非常重要的地位。个体积极主动的采取各种认知或者行为策略等来改变环境,来减少内心的负性心理效应来重新获得控制感。研究人员认为,个体主要是遵从自己内心的期望来采取控制策略去影响外界环境,个体感知到控制感与首要控制具有更强的关联性。
  
  Zhou(2012)认为感知控制更多地与首要控制相关,而非次级控制。人们所理解和感觉到的控制是指他们能够随心所欲地改变环境的能力。Morling和Evered(2006)认为作为实现自我与环境之间的契合,次级控制并不是真正的控制。Skinner(2007)对于次要控制是否应该被归为控制的问题上,他认为次级控制包括几种不同的现象,其中一些属于控制,另一些不属于控制。事实上,因此,我们有理由假设对于控制的感知主要是关于首要控制的。当人们在感知控制上有缺陷时,通常是因为个体努力去实施首要控制的过程遇到了阻碍。个体的反应可能是寻求首要控制,即重新树立他们改变环境的能力。如果失败,个体可能会转而接受和调整,接受并不等同于重新获得控制权,调整可能涉及控制,但它相当不同于改变外部环境以适应自己。总的来说,首要控制是控制感的主要部分,当个体失去控制感,个体首先寻求首要控制,当首要控制没有办法满足的,个体转而寻求次级控制。
  
  1.2.2  首要控制和次级控制。
  
  研究者普遍一直相信个体需要获得自身行为与外界环境变化的统一,控制感缺失则会使个体产生被动、退缩、服从等一系列非适应性行为。Rothraum(1982)则认为改变客体不是带给人控制感的唯一途径,这些非适应性行为看似是放弃控制的表现,实则也是一种对控制感的追求。并创造性地把次要控制纳入到控制的范畴,提出了首要控制和次要控制的概念。人们为了自身的需要、期望而采取的改变周围环境的各种行为即为首要控制,即个体通过自身努力来影响环境来重新获得控制感的过程就是首要控制(primarycontrol)。首要控制又称为初级控制。Triandis(1989)认为首要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个体通过某一行为策略来控制事件,改变其出现的时间地点,或降低强度,或减少其出现的概率,既包括对消极事件的控制也包括对对积极事件的控制,个体通过这样的策略获得的控制感就是一种初级控制方式。当然除了行为控制是一种首要控制方式之外,认知控制也是一种较常见的首要控制方式。认知策略指用不同的认知看待一件事,多关注事件好的一方面。例如:当生活觉得很艰难无法坚持继续的时候,不妨换个角度,现在如此艰难,是因为您正在爬坡,在咬咬牙就能到达山顶看到最美的风景。
  
  次级控制(second control)指个体经过努力仍然没有办法获得控制需求满足,而停止努力,接受现实并调节自身来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Rothbaum总结了次级控制的四种表现形式:预测性控制指选择放弃或主动退出完成某件任务来避免完成任务过程中产生的失控感;幻想性控制指通过幻想把外界机遇,运气等强大力量与自身的情况相结合来获得自身控制感;替代性控制指通过与有权利的他人联系来获得自身控制感;解释性控制,指发掘情景和事件中的价值来获得自身控制感。
  
  首要控制是使得环境的力量依从自身的愿望,而次级控制则是将自身的愿望从属于环境的力量。次级控制理论认为,当个体对某一事件有一个预判,即个体认为不管自己如何努力,都不会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时,个体就不会产生焦虑。将努力控制分为两个阶段,首要控制被认为是发生在第一阶段。个体在第一阶段将采取首要控制,如果不断失败或者认为失败的概率较大,个体才会做出次级控制。首要控制和次级控制都是个体为了获得控制需求做出的努力,具有相同的控制意愿的动机。
  
  Heckhausen和Schulz(1993)认为,对个体适应而言,首要控制的功能大于次级控制。相比于次级控制,首要控制更受个体的青睐,而且也能对个体的发展产生更大的价值。次级控制也被认为是包含在首要控制的概念之内,其主要作用是辅助首要控制并减少损耗,保持和增加现有的初级控制水平。Schulz(1988)等人认为次级控制在功能上是首要控制的补充,后续的研究中支持了这样的观点。国内学者郭永玉(2012)认为,次级控制是对个体运用首要控制失败后的补充。
  
  【由于本篇文章为硕士论文,如需全文请点击底部下载全文链接】
 
  
  1.3  补偿性控制的研究.

  1.3.1  补偿性控制定义.
  1.3.2  补偿性控制的研究领域
  
  1.4  控制感剥夺的研究.
  1.4.1  控制感剥夺的实验范式
  1.4.2  两种不同的控制感剥夺方式
  
  1.5  助人行为的研究
  1.5.1  助人行为的定义.
  1.5.2  助人行为产生的理论研究.
  1.5.3  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
  1.5.4  助人行为的测量
  
  1.6  控制感剥夺与助人行为的相关研究
  
  1.7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2  问题提出

  
  2.1  问题的提出
  2.2  研究假设.
  2.3  研究意义
  
  3  实验1:短暂控制感剥夺对外显助人态度的影响.

  
  3.1  被试
  3.2  实验设计.
  3.3  实验程序和材料.
  3.4  数据处理.
  3.5  结果与分析.
  
  4  实验2:短暂控制感剥夺对内隐助人态度的影响.
  
  4.1  被试
  4.2  实验设计
  4.3  实验材料和程序
  4.4  数据处理
  4.5  结果与分析
  
  5  讨论
  

  5.1  短暂控制感剥夺与助人行为的分析,
  5.2  外显助人行为测量和内隐助人行为测量.
  6  结论

  本研究的两个实验具有层层递进的关系,研究结果均验证了研究假设,并得出以下结论:

  (1)研究一的结果表明,在外显助人态度上,相比没有遭受控制感剥夺的被试,遭受了短暂控制感剥夺的被试,表现出了更多的助人意愿。

  (2)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探讨了短暂控制感剥夺对内隐助人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对照组,遭受了短暂控制感剥夺的被试,内隐助人态度更加积极。

  (3)综合研究一和研究二的结果表明,短暂控制感剥夺能够增加助人行为。

  参考文献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原文出处:卢发仙. 短暂控制感剥夺对助人行为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19.
点击下载全文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心理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