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心理学硕士论文 >

大学生安全依恋启动对探索行为的作用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作者:袁悦
发布于:2020-02-28 共9969字
  摘 要
  
  依恋理论表明,依恋系统和探索系统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安全依恋被视为个体安全探索世界的基础。本研究采用三个子研究探讨了安全依恋启动对大学生探索的影响, 并考察特质依恋风格是否具有调节效应以及安全依恋启动对大学生探索行为的生态效度以及持续性。
  
  研究 1 通过回忆书写任务启动安全依恋, 采用 3(启动分组:安全依恋启动,积极情绪启动, 中性启动)×3(目标词类型:探索相关词, 探索无关词, 非词)混合实验设计考察了不同启动分组大学生对探索词汇反应时的影响。结果发现, 与积极情绪启动组和中性启动组相比, 安全依恋启动能显着减少大学生对探索相关词汇的反应时间,特质依恋回避与特质探索呈显着负相关,特质依恋对安全依恋启动与探索相关词汇反应时之间的调节效应不显着。

大学生安全依恋启动对探索行为的作用
  
  研究 2 采用被试间设计,考察安全依恋启动对大学生具体探索行为——信息主动获取任务中信息获取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安全依恋启动下的被试在信息获取任务中信息获取的数量显着高于中性启动下的被试, 特质依恋回避与特质探索呈显着负相关,特质依恋的调节效应不显着。
  
  研究 3 采用被试间设计,考察实验室外的安全依恋启动对真实情景中学习行为的影响(学习可视为大学生重要的探索行为)。实验通过连续三天对备考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被试进行 QQ 信息的方式进行安全依恋启动,结果发现,安全依恋启动组被试在第三天学习结束后的学习探索指标(学习任务完成度、学习积极情绪、学习坚持性)的测量中显着高于中性控制组,并且在第四天学习结束后的测量中保持了这种效应。这证明了安全依恋启动对探索行为的促进作用在实验室外的有效性以及多次的安全依恋启动可以带来持续一定时间的积极效益。
  
  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安全依恋启动对探索行为的积极作用,并且验证了安全依恋启动的生态效度以及效应持续性,对于促进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勇于探索,安全探索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安全依恋的拓延–建构环;安全依恋启动;探索行为;大学生。
  
  Abstract
  
  Attachment theory shows that attachment systems and exploration systems are closely related, and secure attachment is regarded as the basis for individuals to safely explore the world.
  
  This research adopted 3 studies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attachment security on exploration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A 3 (priming groups: attachment security,positive mood, control group) × 3 (target type: explore-related word,explore-unrelated word, non-word) mixed experimental design was conducted in Study 1. One week before the formal experiment, 106 college students completed the ECR and EBS scales online. A week later, the participants entered the lab and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hree priming situations to complete the recall writing task. And then all of them finished lexical decision tasks. The results of Study 1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positive emotional priming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safe attachment priming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vocabulary response time of exploration, while the avoidance of trait attachment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pecific exploration. The regulatory effect of trait attachment on the safe attachment priming and the exploratory vocabulary response time was not significant.
  
  Study 2 adopted the active access to information tasks to study the explore t behavior. 61 college students completed the ECR and EBS one week ago. And then they entered the lab and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wo priming groups, respectively for attachment security and control group. Finally, all the college students finished the active access to information task.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participants of attachment security priming group chose more information than control group.
  
  Study 3 explored the effectiveness of security priming via QQ message. On three consecutive days, participants received (secure or neutral) QQ message visualisation tasks. Participants in the secure condition repor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index (learning task completion, positive emotion, learning, perseverance) than those in the neutral condition.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security priming via QQ messages is an innovative methodological advancement that effectively induces exploration, and the positive effect of repeated safe priming is persistent. Study3 representing a potential direction forward for security priming research.
  
  These results revealed that attachment security priming coul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xplor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effect was independent of positive mood priming. Safe attachment priming has ecological validity and effectpersistence. All of these results confirmed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secure attachment on exploratory behavior, which has positiv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college students to have the courage to explore in life .
  
  Keywords:   Attachment security priming; Broaden and build cycle of attachment security; Exploration behaviors; College students。
  
  引 言
  
  在生活中,个人通常会将他们的成就归功于家人、恋人、挚友等亲密伙伴的支持,这在各种获奖致辞、书籍和学位论文后的致谢中屡见不鲜。在特殊的生活事件中,人们往往会表达感谢并领悟到这种支持的意义。事实上,这种亲密关系支持的存在或缺失在许多日常环境中也都能感受到,并且可能会影响到个体朝向诸如学习、探索、找到并实现目标和发现人生的意义等这类成长性目标努力的性质和质量。
  
  但是近些年来关于亲密关系的研究往往集中于亲密关系的支持对于个体健康幸福或者身处逆境时作用,而忽略了这样一种情境,在这种情境中,亲密关系可以保护和增进福祉——通过使个人在没有逆境的情况下充分参与生活中成长和发展的机会(Feeney & Collins, 2016)。关于这一事实,亲密关系领域中重要的理论——依恋理论认为这背后反映的是个体天生行为系统中的依恋系统与探索系统之间的紧密联系。本研究将从依恋的角度探讨亲密关系对成年个体成长性目标(探索行为)的支持作用。
  
  1 文献综述。
  
  1.1 依恋与依恋风格。
  

  依恋(attachment)是指个体与生俱来的向重要他人(如父母、伴侣等)寻求亲近和保护的倾向(Bowlby, 1973)。Bowllby 依据动物行为实验结果,认为依恋行为具有生物进化的基础:个体对依恋对象展现依恋行为,从而受到保护免于伤害、得以延续生命,并获得心理安全感。Ainsworth(1989)等人更是进一步指出依恋不仅是一种行为系统,也是个体与依恋对象之间的持久的情感联结(Bergin & Bergin,2009)。这种情感联结源自人类自婴儿时期与特定他人建立强烈情感联结的互动倾向,此倾向是人类本质的基本成分。情感联结的具体内涵包括:依恋对象被视作独特的个人,具有无可取代的特性;渴望与依恋对象维持亲近;分离渴望重新建立亲近与互动,重聚时感到愉悦和满足;无法解释的分离会带来痛苦,关系的永久失落会引发悲伤(Ainsworth, 1989)。在大多数情况下,婴幼儿将父母或主要照顾者视为依恋对象,随着个体进入青春期,依恋对象逐渐转移为同伴或伴侣(Hazan & Shaver, 1994; Zeifman & Hazan, 2008)。个体早期与依恋对象的不同的互动经验会塑造出个体不同的依恋风格,依恋风格在童年早期形成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个体之后的亲密关系也会对其依恋风格施加影响(Arriaga, Kumashiro, Simpson, Overall, 2017)。
  
  研究者最初通过陌生情境法来确认幼儿的依恋风格(Ainsworth, Belhar,Waters, 1978)。先让母亲陪伴幼儿在一个陌生环境里,之后母亲离开,最后母亲再次回到幼儿身边。观察幼儿在母亲在场和母亲离开的反应。研究者发现有些婴儿会在母亲在场时,可以愉快的玩耍玩具,当母亲离去之后幼儿表现得比较沮丧,但是当母亲返回时,幼儿会去主动接近母亲并表现得很愉悦,这样的婴儿被认为与其母亲建立了安全型依恋;有些幼儿当母亲离开现场时显得相当不安与焦虑,当母亲再次回来时,这些幼儿表现出对母亲愤怒又渴求的情绪,母亲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安抚他们,这部分幼儿和母亲建立的依恋风格为矛盾型依恋;此外还有一部分幼儿与母亲的关系是疏离的,他们对于母亲在场或离开表现的并不在意,当母亲离开后再次回来时他们也不会像安全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的儿童那样寻求与母亲的亲近,这部分幼儿与母亲的依恋风格为回避型依恋。
  
  研究者认为在“陌生情景测验中”中,幼儿之所以表现出不同依恋风格,这是源于他们与主要看护者不同的互动经验((Ainsworth, Blehar, Waters, Wall, 1978))。
  
  当看护者始终如一地提供帮助、充满深情、积极响应时,就会形成一种安全的依恋风格,从而使孩子变得更容易信任、更善于交际、更自信;当看护人不能始终如一对孩子的需求敏感,不能即时在孩子需要时提供帮助,孩子就会形成一种焦虑-矛盾的风格,孩子会缺乏安全感,表现的更加焦虑和依赖;当看护者冷静、没有反应时,就会让孩子形成回避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的孩子在情感上更加疏远、独立,不愿意表达情感或需求。这样的孩子会防御性地回避很多与依恋相关的事件,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对依恋并不渴求,一项幼儿的研究发现回避型婴儿虽然在母亲离开时似乎其他的活动没有干扰,但是通过测量却发现他们的心率持续升高,这与焦虑-矛盾型依恋反应是类似的(Sroufe & Waters, 1977)。所以回避型个体更多的是压抑了自身对依恋的渴求。
  
  个体由于童年早期与主要照看者多样的互动经验而形成的不同依恋风格,具有相对稳定性。研究者发现安全依恋风格的个体通常表现出更多积极的特征,比如积极的自我认知和他人模型,可以采取正向的基模(Schema)来解释与依恋相关的社会事件,以及更多的亲社会行为(Shaver, 2007)、更少的歧视行为(Saleemet al., 2015)等等。与之相反,不安全依恋个体则除了表现出更多对自我消极看法外,在一些社会行为上的表现上也不如安全依恋者。比如研究者发现焦虑型依恋风格的个体比安全依恋风格比表现出更多的道德推脱行为(Moore, Detert,Trevi?o, Baker, & Mayer, 2012)、更多的欺骗行为等(Boag & Carnelley, 2012)。
  
  依恋系统只是人类为了生存和繁衍的生物学功能服务的行为控制系统之一,使个体拥有更强烈的渴望进行探索,视目标和挑战为重要的、可达成的、值得努力与冒险的,进而引发实际的探索行为(确立并达成个人目标、承担挑战、学习新技能)。当依恋对象是敏感的、可获得的、支持的,婴幼儿才能安心的去探索,因为他们能相信面对未知的世界一旦有任何风险就可以回到基地寻求帮助。
  
  Ainsworth 及其同事的陌生情境范式(Ainsworth, Bell, Stayton, 1973)进一步将依恋系统与探索性系统进行了直接的对比,发现儿童在探索性和接近性行为上表现出不同的模式。当母亲离开时,安全依恋的孩子们很痛苦,但当母亲再次出现时,他们通过与母亲的联系得到了安慰。当母亲在场时,她是孩子探索周围环境的安全基地。相比之下,焦虑和矛盾的孩子在暂时分离后会紧紧依恋在母亲身边。对母亲的关注和对新刺激的恐惧阻碍了探索。回避型儿童母亲不在的时候抑制了他们的痛苦,由于害怕被拒绝,他们拒绝了与母亲的身体接触。然而,他们并没有以无拘无束的探索取代与母亲的接触,他们的玩耍活动表现的僵硬,明显缺乏真正的乐趣(Ainsworth et al., 1978)。简而言之,对于儿童来说主要照顾者不能作为一个稳定的安全基地时,探索性系统就会受损。安全型依恋的儿童比非安全型依恋的儿童更有可能满怀信心和愉悦地研究他们所处环境中的新刺激。
  
  随着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依恋系统和探索系统不断发展和深化,依恋与探索背后的机制也进一步拓展。Feeney(2004)整合依恋理论中依恋与探索系统,提出了“成年期安全感环模式”。这种模式通过支持提供者和支持接受者之间的互动过程,来说明亲密关系中的回应性支持,以及这种支持如何促进探索行为。根据此模式,当个体(即支持接受者)经历压力事件时,引发寻求支持与安慰的渴望、而亲近依恋对象(即支持提供者),依恋对象提供的安全避风港支持,令个体感觉到被支持,促进心理安全感和身心健康。在多次的互动过程中,个体知觉到依恋对象能即时对自己的痛苦做出回应,视之为安全基地,此安全基地使个体拥有更强烈探索意愿,视目标和挑战为重要的、可达成的、值得努力与冒险的,从而引发确立并达成个人目标、学习新技能、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等这类的实际探索行为。即一个安全依恋的人才能拥有良好心态和足够的心理资源去对外界进行安全的探索和游览(玩,工作,学习,发现,创造和结交新朋友),知道如果在遇到困难时他们能够返回舒适、安全基地并且获得帮助。
  
  Feeney(2004)的模式将婴幼儿的时期的“安全基地”与成人期的“安群基地”做出了区分。Feeney 认为婴幼儿时期的“安全基地”支持来自依恋对象对个体的压力信号做出的回应,其内容和强度会因压力情景和主观压力感受而异,效果是即时性的、随环境变动的、持续时间较短,称之为“安全港”更为妥帖,因为其发挥作用是要求对依恋对象的即时存在的;而成年期的“安全基地”的支持来自依恋关系双方长期互动的结果,形成的心理安全感,作为个体探索发展探索行为的基础,其效果是长期的、持续时间长的。在 2010 年的一项研究中,Feeney 与 Thrush 进一步明晰了安全基地的三个特性:一、可得性,依恋对象在需要基地支持的事件情境中是可得的;二、不可干预性,基地支持不干扰探索活动;三、鼓励,依恋对象鼓励并支持探索活动。
  
  其次,安全依恋个体的内部工作模型更有利于个体做出探索行为。Bowlby(1969 /1982))认为,个体将与照看者的互动经验和相关情绪在头脑中不断积累和抽象,逐步形成有关自我和他人的表征(自我模型和他人模型),并保持时间上的稳定性,这就是内部工作模型(internal working models)。内部工作模型的组织涉及对依恋对象、自我和环境的心理表征等认知成分,这些认知成分源自个体与照看者交往的经验(依恋对象的可获得性和反应性,即照看者是否能有效地提供照顾和保护)(Cassidy, 2008; Main, Kaplan, Cassidy, 1985),这种知觉到的经验会让个体去推测照看者对于自身的态度和信念,从而在潜意识里得到自我是否值得被照顾和被保护,以此发展了对自我和他人的期望(Bowlby,1973 /1980,引自 George,1996)。换句话说,个体的依恋类型可以说是其依恋内部工作模型的外在表现形式。
  
  安全依恋的个体在通过早期与依恋对象的积极的互动经验(及时、一致的照看)以及之后亲密关系的强化塑造出的积极的自我和他人模型,并且他们真实自我表征和自我标准(即理想自我表征)之间差距较小,其自我表征系统更具有组织、更一致,也更平衡(George, 1996; Shaver &Mikulincer, 2009)。他们看待自我更积极,对世界有综合的理解,所以更倾向于以开放的态度以处理新事物,对不可预测性、失序和模糊性具有较高的容忍度(Dykas & Cassidy, 2011),进而更倾向于拥有追求有意义目标的动机,并且有信心去应对生活中的挑战,更多可能的去探索未知寻求成长;相反因为不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因为无法在依恋关系中感知到依恋对对象可获得性和反应性,从而导致他们无法形成对自我、他人和环境的客观的认知( Grififith, 2004),并形成长期不安全的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式不但造成个体潜在的情绪痛苦,还会削弱了其内在动机(成就动机和兴趣)、和面对成就情境时对自己能否完成任务的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感()Wright et al.,2014)、以及影响自身认同什么样成就目标( 掌握目标还是成就目标) 等。而这些特质都是体能否更多更好的进行探索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
  
  1.2.2 从婴幼儿探索到成人探索。
  
  探索行为随着个体的成长,其具体的内涵也经历着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领域到多领域的发展深化。
  
  婴幼儿的探索行为由新奇或复杂刺激所诱惑,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发展新的认知能力或概念。研究者们通常将婴儿期的探索行为操作化为玩玩具(Ainsworthet al., 1978)、与陌生人互动(Sroufe & Waters, 1977)等。安全依恋的婴儿可以在依恋者在场的情况下,安心的玩玩具,与陌生人互动情况也较好;焦虑依恋婴儿因为对在需要时是否能够得到主要照看者和支持的抱有不确定感,所以他们专注于寻求依恋需求的满足,在探索过程中表现出焦虑和分心,阻碍了玩玩具的探索活动;回避型婴儿感觉照顾者是不可得到的,所以看上去也在进行探索活动,但是进一步会发现其探索性活动缺乏真正的兴趣的、僵硬的。总的来说,安全依恋的孩子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表现出一个适当依恋和探索行为的平衡。也就是说安全的个体在感受到威胁时会显示依恋行为,从而引起照顾者的适当反应来缓解痛苦,而在没有受到威胁时,安全的个人能够利用照顾者的提供作为参与探索行为的基地,这可以被认为是扩大和构建循环的一部分(Ainsworth, Blehar, Waters, &Wall, 1978)。不安全依恋者与照顾者的经验(例如,不敏感而没有即时反应的照顾)培养一种不自信的观点,认为别人的观点是不可靠的。这会导致以牺牲他人为代价的不当使用依恋或探索行为,就如焦虑型依恋的儿童在“陌生的情境”中会因为过度依恋而干扰探索行为的实施(Ainsworth et al., 1978)。此外,高度依恋焦虑的个体过度关注负面情绪和关系焦虑(即使用过度激活策略),过度警惕威胁 ( Birnbaum, Orr, Mikulincer, Florian, 1997; Mikulincer & Florian, 1995;Bartholomew&Horowitz, 1991)。在有些陌生聚会情景下,依恋回避的孩子参与过多的探索行为,牺牲依恋行为。然而,这种探索伴随着儿童心率持续的升高,这表明他们仍然不满分离(Sroufe & Waters, 1977),也说明这种探索并非是一种安全的探索。
  
  Bowlby(1988)和 Ainsworth(1990)都明确地认为,最初在婴儿方面提出的依恋——探索的联系(特别是安全基地的概念)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是适用的(“从摇篮到坟墓”)。虽然关于成人依恋的实证研究目前还主要集中在人际关系领域,尤其是亲密关系领域,对依恋和探索的相互作用关注还较少(Reis, Collins,Berscheid, 2000),但还是有研究者关注到了这一主题并做了一些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与婴幼儿比较单一简单的探索行为不同的是,成人期的探索行为形式更为多元, 内容上也更为丰富。与婴幼儿时期相比,青少年和成人的探索行为除了在获取咨询、发展认知能力外,更多了社会性功能,诸如人际交往。社会活动等。总之探索行为不仅出现在婴儿或儿童身上,而是持续一生、且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的行为表现。随着学者对于成人依恋的关注日益增加,关于青少年和成人的探索行为亦渐渐受到重视。然而关于成人探索行为的操作性定义,迄今尚未形成整合性的结论或者共识,仅能保守得知探索行为范围广泛,不局限在特定领域或环境。经过整理可分为认知和行为层面两类:
  
  (1)认知层面。
  
  Mikuliner(1997)在其系列研究中,视好奇心(即主动搜寻信息之倾向)、认知闭合性作为成人探索行为之表征,包括决定走向世界、探索环境、习得有关未知事物的知识,企图从认知观点(如:信息处理方式、态度、评价)区别个体差异。这一认知过程可能与探索有关。Mikulincer(1997)利用自陈式量表测量被试,发现回避型个体相对于安全型和焦虑-矛盾型个体,好奇心较弱,并且他做出综合性的结论,安全依恋的个体会主动搜寻信息,开放基膜以处理新事物,对好奇心引发的行为持正向态度,对于不可预测性、失序和模糊性具有较高的容忍度。回避型依恋者试图以忽视新信息的重要性、避免信息搜寻、压抑好奇心需求等方式,来缓解信息带来的模糊与混乱所造成的潜在威胁;焦虑/矛盾型依恋者一方面具有好奇心、渴望探索世界、主动投入咨询搜寻,另一方面认为好奇心可能会危害人际关系。简而言之,成年人的依恋风格与工作态度和探索的认知伴随相关,比如好奇心。在另一项研究中,发现较于不安全依恋的成年人,安全依恋的成年人不容易在一开始就根据早期信息做出判断而忽略之后的信息,因而一直保有认知上的开放性,善于探索未知事物。
  
  (2)行为层面。
  
  Hazan 与 Shaver(1990)以成人的日常活动现象作为观察点,认为提出工作是成年人的一种探索,他们认为“成人的依恋支持工作活动,就像母婴依恋支持婴儿探索一样”。他们通过一项广泛的调查来测量依恋类型和工作态度。结果表明不同依恋类型会影响工作表现以及对于工作的评价与内在需求:安全型依恋者容易在工作上获得成功与满足感,不会过度害怕或担心工作表现和同事评价;而回避型依恋者,他们偏好独自完成工作而非与他人合作,时常以工作当作借口,避开与他人互动的机会,即把工作当成回避社会互动的手段, 所以他们虽然可能投身于工作,但却对工作持更消极的态度;焦虑/矛盾型依恋者偏好与他人共事而非独立作业,他们更害怕工作失败,自尊受到伤害,更在意同事的评价,想获得他人的认可。但是同时 Hazan 和 Shaver(1990)也承认,当工作任务具有高度可预测性和常规性时,工作可能不是探索的有效衡量指标。因此,在他们的研究中,他们包括了几项利用休闲活动的项目(例如,社交,锻炼)以及从这些活动中获得的好处(例如,改善健康,减轻压力)。令人惊讶的是,大多数这些项目的答案并没有因依恋风格而有所不同。研究人员推测,也有可能所使用的问卷方法和邮寄的问卷形式不敏感或不可靠,不足以识别依恋风格对休闲活动的差偏好的影响(Hazan &Shaver, 1990; Mikulincer, 1997)。综上所述,Hazan 和 Shaver发现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比非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对工作有更积极的态度,在感情和工作之间有好的平衡。然而,依恋类型预测休闲活动态度的证据还是模棱两可的。
  
  对于大多数的高中生、大学生来说,学校为其主要的生活环境和活动场所,他们面对来自课业、人际等方面的新信息或陌生环境刺激,在校内投入心力所从事的各类学习和团体活动可视为其探索行为的表现。Feeney 与 Thrush(2010)则认为探索行为涉及的活动范围广泛,包括冒险、发现、学习、挑战、追求目标、自我提升等。有依恋风格与大学生学习情况关系的研究表明,焦虑和回避依恋的个体在学习焦虑的得分要显着高于安全依恋的个体(Aspelmeier, Kerns, 2003)。
  
  在具体的研究中研究者还会在实验室中人为创设一些探索任务。比如让参与者完成演讲以及计时计算等富有挑战性的活动,测量他们对这些活动的热情作为其衡量探索行为的指标;让被试先感受较低温度的冷水,再询问他们愿意参加冰水挑战任务的意愿(冰水比冷水低两度),这个把接受挑战或新奇任务的愿望或渴望作为探索的指标(Jakubia& Feeney, 2016),结果表明在感受到支持情况下的被试,参加冰水挑战任务的意愿更高,且在任务过程中感受到的生理疼痛更小;还有一类探索任务,在信息搜索任务中查看信息的数量被视为探索行为的衡量标准。比如在评估校园膳食计划时,参与者愿意选择查看评估信息的数量(Payne,1993),以及在回答一般知识性问题后,愿意查看答案以及补充信息的数目(Nelson & Narens, 980),研究者发现安全依恋的个体较于不安全依恋的个体,会选择更多的信息查看。
  
  总之。无论对于幼儿了解环境、玩耍、参与和外界互动的简单探索活动,还是成人学习、社交等复杂的探索活动,研究都表明相对于不安全依恋的个体,安全依恋的个体可以更多更好的进行探索活动(Ainsworth , Blehar ,Waters, 1978;Green, & Campbell, 2000)。即从某种程度说,良好亲密关系不仅满足了我们情感需求,还是使我们探索世界的基础。
  
  【由于本篇文章为硕士论文,如需全文请点击底部下载全文链接】
  
  1.3 安全依恋启动
  1.4 特质依恋风格的作用
  1.5 安全依恋启动持续性和生态效度
  
  2 研究问题与假设
  
  3 研究创新与意义
  
  4 研究 1 安全依恋启动对大学生探索态度影响

  
  4.1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小结
  
  5 研究 2 安全依恋启动对大学生探索行为的影响
  
  5.1 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小结
  
  6 研究 3 安全依恋启动大学生探索行为效应的生态效度和持续性
  
  6.1 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3 小结
  
  7 总讨论
  

  7.1 安全依恋启动与大学生的探索行为
  7.2 特质依恋风格与安全依恋启动对探索行为的独立影响
  7.3 安全依恋启动对探索行为的生态效度及持续性

  8 研究展望

  9 结论

  (1)安全依恋启动可以显着提高大学生的探索行为,并且这种积极效应独立于积极情绪。

  (2)大学生特质探索意愿得分与特质依恋回避呈负相关,特质依恋、特质焦虑在安全依恋与探索行为之间不起调节作用。

  (3)通过 QQ 信息来进行的重复安全依恋启动对大学生学习探索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且这种影响有一定的持续性。

  参考文献.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原文出处:袁悦. 安全依恋启动对大学生探索行为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19.
点击下载全文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心理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