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管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管理学论文 >

研究漳州城中村女性体育参与情况及影响关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刘老师
发布于:2014-05-21 共5627字

论文摘要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一方面极大激发了人们的生命活力和参与、权利意识,另一方面也催生了如“城中村”这样的特殊现象。所谓“城中村”,是指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村土地被全部征用,全体农民身份转变为居民身份,但这种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的农民仍在原村居住而形成的村落,也被称为“都市里的村庄”,同时“城中村”也是外来人口的主要居住区,生活与生产设施比较简陋,治安状况比较差[1]。福建省漳州市的“城中村”是中国无数“城中村”的典型代表,它是在厦、漳、泉三地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和厦、漳、泉同城化的过程中漳州市城市中心向外围扩张的结果。作为社会文化一部分的“城中村”体育以其特有的魅力和功能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在完善城中村社区的组织管理功能、引导教导居民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2]。

  相关研究已经表明,虽然中国女性在改革开放以来,体育参与的比例和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和男性的体育参与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种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交织在一起,制约着女性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城中村”中的广大妇女改变了户籍和经济地位,是否也意味着她们的体育参与意识和行为在发生变化? 基于这种考虑,本研究选取漳州这样一个在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问题有一定代表性的中小城市,来研究其中女性体育参与情况及影响因素。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

  以漳州市区的 14 个城中村( 金峰村、下碑村、上墩村、塔后村,西洋坪村,洋筠村,景山村,康山村、岱山村,土坪村,土白村、瑞京村、南坑村、巷口村) 中的现居妇女( 居住时间超过半年) 作为调查对象,将其体育现状作为研究对象。

  1. 2 研究方法.

  1. 2. 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国期刊网,中国博、硕论文等数据库,收集与“城中村”妇女和体育相关的文献资料。

  1. 2. 2 问卷调查法 在文献分析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设计出“城中村妇女体育现状问卷”,经呈送相关专家反复修改,保证了问卷的效度。对漳州市14 个“城中村”的妇女进行走村入户的随机调查,并进行逐项解释说明,力争做到让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城中村”妇女理解问卷并如实填写问卷,以保证回收问卷的有效性,每村各发放问卷 30 份,共420 份问卷,问卷采取当场回收,其中有效问卷 358份,有效率 85. 2%。

  1. 2. 3 数理统计法 将问卷输入统计软件SPSS18. 0,在对问卷调查结果正式统计分析之前,对问卷的信度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将各题目的应答分值和总分的高低相关性不强的题目删除,最后问卷的 Alpha 系数达到0.8153,信度较好,可以进行统计结果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 1 漳州市“城中村”妇女基本情况

  调查结果如表 1 所示,“城中村”妇女大多在45 岁以上,占总调查人数的 63. 1% ,而 35 岁以下的妇女只占 11. 5%,“城中村”环境治理较差,很多年轻妇女不愿意呆在村里,以种种方式搬离了“城中村”。当然“城中村”妇女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小学及以下的占 50. 2%,而专科以上学历的妇女只有 3. 1%。由于“城中村”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低廉的建设成本使“城中村”出租房屋比率相当高,所调查的妇女中有 34. 1% 为外来租户,显示出“城中村”也是外来人口的主要居住地。“城中村”大部分本土妇女靠房屋出租再加上村里的分红收入,过着相当富裕的物质生活,部分家庭平均生活水平超过城市,多数家庭有自己的企业。调查结果显示,“城中村”妇女所从事的职业主要以初级饮食娱乐、交通运输、建筑业、农副产品和蔬菜零售等行业,或是以房屋租赁为主。所调查的“城中村”妇女家庭月收入在 5 000 元以上占 38%,有的甚至更高,高收入的背后意味着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等,月收入在 2 000 元以下的只占 11. 2%。不过“城中村”妇女的每天工作时间在 12 h 以上的占56. 7% ,由于所从事的工作多为餐饮、建筑、农副产品及蔬菜零售业,或自办企业,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

  论文摘要

  2. 2 漳州市“城中村”妇女体育参与现状

  2. 2. 1 “城中村”妇女体育锻炼情况 本研究的体育参与,主要是以直接参与为主,也就是直接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亲身体验。调查结果如表 2 所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城中村”妇女只有 6.7% ,而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妇女有 54. 5% 。

  论文摘要

  2. 2. 2 “城中村”妇女选择的运动项目和每周锻炼次数 “城中村”妇女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主要对其所选择的运动项目和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进行研究。调查结果如表 3 所示: 城中村妇女所选择的运动项目比较单一,且每周锻炼的次数也很少,每周体育锻炼次数在 3 次及以上的 只 有6. 7% ; 偶尔参加体育锻炼的,每周参加锻炼的次数不确定,有的 1 年也不过参与锻炼 1 ~2 次或几次。

  在调查过程中,她们认为看别人锻炼也是自己参与锻炼,所以对调查结果的真实性有所影响。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城中村”妇女多以广场舞为主,其次是散步或跑步。另外“城中村”妇女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晚饭后,其他时间少有人参加体育锻炼。

  论文摘要

  城中村”妇女选择体育锻炼的场所和体育消费情况 考虑到“城中村”妇女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如将题目复杂化,对调查问卷的结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将她们在家里看电视和在村里公共场所闲聊等都算上选择活动的场所,而不是真正锻炼的场所。调查结果如表 4 所示,漳州市“城中村”妇女选择锻炼的场所主要是村里的公共活动场所,占 57. 8%,事实上,有一部分人是在村里公共场所闲聊、打牌等。但由此可以看出,“城中村”妇女活动的场所比较少,娱乐性活动内容也少。
  “城中村”妇女的年体育消费非常低,有 79. 3% 的“城中村”妇女全年的体育消费几乎为零,其余 20.7% 即使有体育消费,基本上也都在 50 元以下,主要是用于购买廉价的运动服饰,属于体育的微消费[3]。

  论文摘要

  2. 2. 4 “城中村”妇女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 调查结果如表 5 所示,在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的“城中村”妇女中,有 75. 4% 是因为“没时间”。

  由于“城中村”妇女的工作时间大多在 12h 以上,且都是一些强度比较大的工作。由于妇女还要承担家务和教育子女等任务,家务繁重,根本没有时间再去锻炼; 11. 2%的妇女认为没有场地,9. 5% 的妇女认为不好意思,3. 3%的妇女不喜欢体育锻炼,只有 0. 6%的妇女认为不会锻炼等。

  论文摘要

  2. 2. 5 “城中村”妇女对体育活动的需求 “城中村”是城镇化过程中的产物,兼具城市和农村两种性质。城市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城中村”的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活动组织,管理上也处于落后状态。“城中村”妇女对体育活动需求的调查表明,31. 0% 的妇女认为“城中村”应增加场地器材设施,8. 9% 的人认为应该请人指导一下体育活动,60. 1% 的妇女没啥需求。由此可见,“城中村”妇女对体育的需求不高、体育观念不强等( 见表 6) 。

  论文摘要

  2. 3 影响漳州市“城中村”妇女体育锻炼的因素作为现代社会生活方式之一的体育运动,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部分深受传统文化和宗教习俗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宗教和传统习俗禁止女子参加体育活动,阻碍了女性体育的普及[4]。当然除了宗教和传统习俗对妇女体育参与的影响外,影响妇女体育锻炼的因素还有年龄、工作时间、受教育程度等。

  2. 3. 1 年龄 居住在“城中村”的妇女多以年长者为主,但在锻炼目的方面,“城中村”妇女除了个别参加体育活动是为了增进健康外,有其他妇女参加体育运动主要是就是为了好玩,或者是把参与体育活动看成是邻里之间交流的一种方式( 见表 7) ;由于“城中村”妇女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而对于花钱进行体育消费的观念还难以接受。而不同年龄段对是否参加体育锻炼,每周参加锻炼的次数、运动项目的选择则影响不显著,因为在“城中村”的体育活动主要以广场舞为主,且她们也没有更多项目可以选择,这项运动目前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城中村”,都是开展比较普遍的运动项目,且参与者几乎都是女性。不同年龄“城中村”妇女在体育锻炼的目的和体育消费的影响显著。年龄越高参与体育的目的以增进健康和与乡邻交往为主,在体育消费方面,年龄越小,年体育消费较高.

  论文摘要

  2. 3. 2 工作时间 调查结果显示,“城中村”妇女的每天工作时间大都在 12h 以上,工作时间较长。

  受传统观念影响,妇女除了工作外,还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劳动和教育子女等任务,闲暇时间较少,无暇参加体育锻炼。尤其是外来务工的妇女,出钱租房,每月工资还要寄给家里,补贴家用,经济压力大,没时间也没心情参与体育锻炼。调查过程中的走访发现,外来务工妇女有的是在做钟点工,同时兼几份工作; 有的是跟随丈夫在建筑工地做,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即使有心锻炼,下班后也没时间和体力了。表 8 显示,时间对“城中村”妇女是否参加体育锻炼、参加体育锻炼目的、每周锻炼次数、选择运动项目、年体育消费等方面具有显著性影响,工作时间越长,越没时间参与锻炼。

  论文摘要

  2. 3. 3 受教育程度 教育是影响女性对体育认知的关键。女性对体育的认知源于孩童期间的体验,这个过程就是体育社会化过程[5]。此次调查的“城中村”妇女的学历普遍较低,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占 77. 6%,专科及以上的只有 3. 1%。受教育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个人的社会认知水平,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对体育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也影响其体育行为。由于调查对象学历普遍不高,受教育程度对“城中村”妇女“年体育消费”方面具有显著性,而在是否参加体育锻炼、参加锻炼目的、每周锻炼次数、运动项目选择方面的影响没有显著性( 见表 9) 。

  论文摘要

  2. 3. 4 职业 调查表明: “城中村”妇女所从事的各类职业基本上工作时间都很长,每天工作时间都在 12h 以上,有的更长。在体育活动参与、体育消费方面除了具备一定的经济外,还必须有一定的时间来保障。职业不同,工作时间也就不一样,建筑业、各种零售业、交通运输业等这些行业都需要付出很长的劳动时间。结果表明,职业对“城中村”妇女的体育是否参加体育锻炼、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每周锻炼次数、运动项目的选择、年体育消费方面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 见表 10) 。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2. 3. 5 家庭月收入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群众体育发展的基础,更是影响个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基本条件[6]。体育是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和安全需要后的高层次的需求。对于“城中村”中外来务工妇女而言,体育是她们生活中的奢侈品,她们要养家、要付房租水电等,有时遇到老板拖欠工资,连房租都交不起,甚至还要为农村老人孩子的生活费发愁,哪里还有心情去参加体育锻炼。

  “收入少”限制了“城中村”女性的体育消费,同时也由于多年的贫困生活某种程度上养成了农村妇女节约的理性,验证了傅振磊的结论: 节约理性限制了农村体育设施多样化的现代化需求[7]。而对于本土妇女来说,家庭收入比较高,不需要外出工作,时间较充足,参加体育锻炼既可以度过闲暇时间,又锻炼了身体,当然也有个别家庭富裕的妇女,有时间宁肯去打牌或做其他与体育无关的娱乐活动。家庭月收入反映一个家庭的经济水平,也对一个家庭的生活消费结构产生重要影响[8]。表11 显示,“家庭月收入”对“城中村”妇女是否参加体育锻炼、参加体育锻炼目的、每周锻炼次数、运动项目选择和年体育消费方面具有显著性影响。家庭月收入越高年体育消费相对较高、运动项目的选择上也多以游泳、小球类等项目为主,而家庭月收入低的“城中村”妇女,年体育消费几乎为零,基本上不参加体育锻炼,即使是参加体育锻炼也是以不需要花钱、更多时间、力气的运动项目。

  3 结论与建议3. 1 结 论( 1) 漳州市“城中村”妇女的体育观念淡薄,体育参与率低,仅有 6. 7% 的妇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而超过半数的妇女从不参加体育活动。

  ( 2) 参加体育锻炼的漳州市“城中村”妇女中,选择项目以广场舞、散步和跑步为主; 多数每周锻炼 1 ~2 次; 时间多为晚饭以后; 锻炼地点主要是公共场所和家中,近 80%的妇女没有体育消费。

  ( 3) 从超过 75% 的不锻炼者来看,“没时间”是影响她们锻炼的主要原因,11. 2%的妇女是由于没有场地而缺席体育参与,只有 0. 6% 的锻炼者是因为不会而不去锻炼。但在对未来的体育需求上,却有超过 30% 的妇女认为应增加体育场地器材,8. 9% 的人提出应请人指导。这和她们所列的影响因素有一定反差。

  ( 4) 影响漳州市“城中村”妇女体育参与的因素较多。其中年龄对锻炼目的和体育消费有显著性影响; 工作时长和受教育程度对是否锻炼锻炼频率有显著性影响; 职业因素对参加锻炼的规律性有显著性影响; 月收入对是否锻炼、项目选择和体育消费有显著性影响。

  3. 2 建 议

    ( 1) 加强对“城中村”妇女体育观念的塑造和引导。体育、文化等部门及妇联、村委会等组织应积极宣传教育,转变“城中村”妇女的体育认知,树立正确的体育观,鼓励妇女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 2) 增加“城中村”体育活动场地设施的投入。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城中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投入,在扩大现有活动场地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适合女性参与体育的场地设施。

  ( 3) 规范锻炼点,派专人进行技术指导。体育参与既需要树立较牢固的体育价值观,更需要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规范“城中村”妇女体育锻炼点,通过专人进行技术指导不仅可以引导女性的体育参与,而且可以活跃“城中村”的文化生活。也可以通过竞赛来营造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氛围。

  ( 4) 通过协调,待遇不变情况下适当缩短妇女工作时间。居委会或妇联部门协调当地劳动部门,适当缩短妇女的务工时间,同时“城中村”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农民工妇女其他权益的维护,如子女入学补贴、妇女务工补助等。也可通过采取奖励、鼓励等相关政策,鼓励妇女参加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 城中村.

[2] 肖素霞,解奎龙,潘小玲. 广州市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体育发展现状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 4) :50 -54;59.

[3] 杨铁黎. 体育产业概论[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09.

[4] 喻丙梅. 女性在奥运会中的角色转换[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 4) :64 -67.

[5] 熊 欢.中国城市中产阶层妇女的体育参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8) :1042 -1044.

[6] 吴筱洁. 武汉市女性体育健身现状的调查研究[D]. 武汉: 武汉体育学院,2006:54.

[7] 傅振磊. 论农村体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理性[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2( 5) : 51 - 54.

[8] 周传志. 厦门漳州泉州城市白领休闲体育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13( 5) :20 -22.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体育管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