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管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管理学论文 >

武术课程学习中常见损伤成因及防范措施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4-05-29 共2683字
论文摘要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突出攻防技术,讲究身心统一与内外统一,其内容丰富多彩,运动形式多种多样。学习武术,可提高素质,健体防身,锻炼意志,培养品德。在我国许多高校,武术成为必修课程之一,受到学生的喜爱,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在日常教学中,一些运动损伤较为常见,某种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如何正确认识习武过程损伤部位的损伤机理,做好预防措施,尽量避免学生受伤,值得我们充分思考、分析、总结。

  一、损伤机理

  运动损伤是指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伤。其损伤部位与运动项目以及专项技术特点有关。日常武术教学中,经常会有弓步、马步等下盘动作,以及一些由静态突发旋转或者练习者由动态立即制动进入静态等动作,很容易造成肌肉、关节、韧带拉伤,甚至可能发生局部骨折。首先,在武术套路练习过程中,腰部、膝部、大腿、小腿、踝部、臀部等部位易发生损伤,其中腰部损伤最为常见和多发,如发生急性腰扭伤、椎间盘损伤等。其次,从人体结构分析,由于人体脊柱由椎骨、骶骨、尾骨借韧带、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的链状结构。脊柱有灵活的运动功能,运动方式包括屈伸、侧屈、旋转和环转等,运动幅度以腰段最大。脊柱背侧主要为肌肉,脊柱周围的肌肉可以发动和承受作用于躯干的外力作用。武术套路中许多步型及定式须进行半蹲位长时间、静力性练习,使练习者肌肉的感觉增加,动作趋于稳定,这样一来,膝关节的局部负荷过大,易导致损伤发生。此外,一些负重弹跳练习、跳跃动作、腾空落地定式练习等,均可使胯部、膝部、踝部负荷量增大;绕环、屈伸、仰翻等练习,也可引起关节、韧带局部负荷过大。

  二、常见损伤发生原因

  1.准备活动方面。准备活动为了使人体能够有准备地从相对的静止状态转入紧张的活动状态,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加强体内物质、能量代谢活动,克服生理惰性,提高肌肉、韧带和关节的弹性、灵活性及韧性,使人体的各个系统发挥最大效能。准备活动是教学中一重要环节,未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不合理,都不能充分调动中枢神经和内脏器官的兴奋性,肌肉的生理机能也就不能达到适应运动所需的状态,粘滞性大,肌纤维的弹性和伸展性欠缺,易发生运动性损伤。

  2.武术专项技术方面。各类运动项目均有其自身技术特点,从事某一专项训练,对负荷重的部位会造成各种运动损伤。武术套路动作由诸多技术动作组合而成,其动作技术较为复杂、难度较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专项技术训练不够,动作要领掌握不好,条件反射未完全形成,运动损伤就容易发生。

  3.体能方面。完成武术套路动作,经常需要靠局部肌肉、韧带等发力,需要练习者使用身体某个部位完成动作,加上过度练习,造成过度疲劳,也很容易造成损伤。当代高校学生体能下滑非常明显,体能下降会因肌肉力量较弱,注意力不够集中,反应迟钝,身体协调性下降,产生疲劳,可直接引起重心不稳、动作发生变形等后果,进而发生运动损伤。

  4.其他方面。场地、设备、服装、天气等因素也是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运动场地不平,有小碎石或杂物;运动时服装不符合体育卫生要求;气温过低,易出现肌肉僵硬,身体协调性下降而引起肌肉拉伤等。

  三、预防措施

  1.做好准备活动。做好准备活动是预防运动损伤的最有效手段。但是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学生普遍对做准备活动满不在乎,很多人认为是浪费体力和时间,甚至认为准备活动对即将进行的体育活动无任何帮助。而且个别体育老师惯用慢跑两三圈,做广播操的体育课准备活动模式,千篇一律,不能根据课堂内容有针对性地将准备活动做到位。这种模式,让学生产生了准备活动无用的错觉,不但不能使学生产生兴趣,而且会造成思想上的麻痹大意。无针对性的准备活动失去了准备活动的实际意义,也造成了运动损伤机率的大为增加。因此,体育教师必须足够重视准备活动,使学生认清准备活动的目的与作用;体育教师必须掌握准备活动的各种内容和运用手段,并在每节课前有针对性的选择准备活动的动作及形式。教师应带领学生充分做准备活动,尽可能地使关节和肌肉韧带活动开,并且需安排合理,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可在常规准备活动基础上,进行项目针对性准备活动,内容应全面、丰富、形式多样,可徒手、器械相结合;单人、双人或多人相结合;一般与模仿、诱导性辅助相结合等。但同时应注意量的把握,如果运动强度过大,可能会造成未练习动作,学生就产生疲劳感,影响教学效果。

  2.规范技术动作,针对性练习易损伤部位。教师应充分了解武术运动规律,并且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武术基础技术,充分练习掌握武术动作的基本功,由易至难,由分解至完整,最后组合成完整的武术技术动作。错误的武术技术动作往往给身体某部位加重负荷,超强负荷已超越机体生理机能承受范围,发生各种损伤就在所难免。如腾空摆莲动作技术,包括起跳、摆腿、空中姿态、落地等。此外,教师可根据武术运动的特点,加强武术运动中薄弱部位锻炼,预防运动损伤,如仰卧起坐、侧卧起坐等运动。

  3.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练习。身体素质是指人运动时以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和柔韧等方式表现出的身体机能能力。身体素质的强弱,是衡量一个人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身体素质的发展,对增强人的体质和健康,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成绩,实现大学时期体育与健康教学目的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身体素质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其机体肌肉的抗击打能力、柔韧性等。

  4.普及运动损伤常识。大学生在课上课下体育活动中,经常会发生各种扭伤、摔伤、撞伤、拉伤等运动损伤现象,不管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多渠道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常识,对于武术课,应使其懂得如何预防武术套路练习时发生运动损伤,运动损伤发生后如何应对,积极采取措施治疗,最大限度较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发展。

  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之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着极高的健身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应尽量减少损伤的发生,让学生安全、安心学习、练习武术,将武术精神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马剑,邱丕相.武术的中华性———以“武技”、“中国(中华)武术”的视角[J].体育文化导刊,2007,(7):48-50.
  [2]秦志明,张峰岩,臧威.论高校武术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搏击.武术科学,2009,6(2):24-25.
  [3]龚云峰.地方高校武术教学中运动损伤现状与对策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3(11):20-21.
  [4]张建东,袁洪杰,郭娜.武术运动中膝关节损伤的生理学及生物力学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21(3):126-128.
  [5]赵树奇,韩文清,王贵成.浅谈运动前的准备活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2,10(34):54-56.
  [6]徐立阳.辽宁医学院武术套路课程开展情况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3,10(3):59-62.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体育管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