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年国家体育总局根据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下发了《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已经过去近十年.我国农村体育无论在体育设施、场地、赛事的组织与管理、体育资金的投入上都有很大的提高与改善,农村体育得到较大的发展,农村体育的根本在于村落体育的改善,村落体育是发展农村体育的必然.只有村落体育得以改善,农村体育才会更好的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
以四川省通江县村落农民体育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涉及该县诺江镇、瓦室、陈河、广纳、铁佛、平溪、毛浴等 10 个村落的部分农民.
1. 2 研究方法
1. 2. 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维网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百度、成都体育学院图书馆信息平台等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了大量相关的资料,为本课题提供了非常必要的信息支持.
1. 2. 2 问卷调查法
采用入户、田间调查方式对通江县农村村落地区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共发放问卷100 份,回收 91 份,回收率为91% ,其中有效问卷 80 份,有效率为 87. 9% .
1. 2. 3 数据统计法.
用 SPISS12.0 软件对所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 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在被调查农民中,从性别比例看,男性占 60%,女性占40% ; 从婚姻状况看,未婚者占 25% ,离异或丧偶者占 5% ,已婚农民最多,占 70%.年龄比例中,18 - 29 岁的居多,约占32. 5% ,其次是 60 岁以上者,约占调查人数中的 20% ,最少的是18 岁以下的,约占 5%; 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最多,约占 40%,其次为高中/中专/技校约占 28. 8%,最少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约占 12. 5%; 从经济收入情况来看,家庭年收入在50000 元以上的最少,约占 10%,10000 以上~ 20000 元的人数最多,约占 50% ; 居住情况分散居住相对较多占57.5%,集中居住占42.5%.
2. 2 村落农民参与体育锻炼态度
体育态度是指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有的评价、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表现[1]. 体育态度由锻炼认知、情感认知、个人意向认知三个方面构成.本文将围绕这三个不同的认知来分析该县村落农民对体育锻炼的态度.
2. 2. 1 锻炼认知上村落农民体育态度情况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该县农村村落农民在对"全面健身计划、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完全不知道的占 50%,仅仅听说过的约占28. 75% ,了解的占 15% ,而真正了解该工程的仅占 6. 25% .这表明该县村落农民对国家实施的一系列健身计划整体认知度不够高,缺乏对相关政策的了解.42.5%的农民认为体育锻炼是很有必要的,45% 的人认为体育锻炼有必要,12. 5% 的人认为无所谓和没有必要.认为农活等体力劳动是可以代替体育锻炼的人占 37. 5%,不能代替的人占 62. 5%.说明该县村落农民在对体育锻炼认知上还是相对较高.
2. 2. 2 情感认知上村落农民体育态度情况分析
情感成份是个人态度对象在评价基础上产生的情绪情感体现[2]. 村落农民体育情感主要从自愿参与、参与次数、锻炼时间以及是否会一直坚持体育锻炼来直接反映对体育活动的喜爱.调查结果显示,自愿参与体育锻炼占 88. 75%,从未参加占11.25%.一周参与次数在3 次以上的占41.25%,3 次以下的占37.5%,农闲3 次以下,农忙不到3 次的占21.25%.锻炼时间在 30 或 30min 以上的占 68. 75%,30min 以下的占31. 25% .继续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占 76. 25% ,说不清楚的占12. 5% ,不参加的占 1. 25% .调查结果可见,该县村落农民在对体育情感态度上表现非常积极.
2. 2. 3 个人意向认知上村落农民体育态度情况分析
意向成份是个体对态度对象意欲表现出来的行为,它是由认知和情感成份决定的[3]. 为了从个人意向认知研究体育态度,本文主要从村落农民农闲时间、每年在体育健身方面的消费意向进行分析.农闲选择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的占37. 5% ,选择麻将、棋类、扑克的占 50% ,与亲朋好友闲聊的占16. 25% ,参与体育锻炼的占 8. 75% ,其它的占 12. 5% .分析看出在农闲时体育锻炼是排在最低的,选择麻将等棋牌相对较高,这一结果反映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生活水平无论在物质、精神上都显着提高,这部分农民选择了"电视、报刊"等媒体,以及选择"麻将、扑克、棋牌"等娱乐项目,而极少人选择体育锻炼,这可能与当地体育部门宣传力度不够,体育场地、体育器材短缺等有关,同时也反映出,在新农村建设后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在体育活动参与意向上还十分滞后,并非随着经济物质水平提高而就越高.
村落农民在体育消费中,愿意消费在 1 ~ 100 元的占50% ,消费在 100 ~ 300 元的占 16. 25% ,消费在 300 元以上的占11.25%,不愿意消费的占 35%.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该县村落农民在体育消费意识态度上相对较高,说明该县农民在经济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说明,体育消费活动是以当地经济为基础,只有当地经济基础提高了,村落体育才能更好的开展.
2. 3 村落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外在因素
2. 3. 1 村落农民参与体育锻炼需求态度分析
该县村落农民在体育锻炼认知上相对较高,那么该县村落农民参与体育锻炼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 本文通过调查主要从: 参与体育锻炼目的、参与形式、体育项目、活动场地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村落农民以锻炼身体为目的占41.25%、以身心娱乐为目的占28.75%、以打发时间为目的占21.25%、其它占8.75%.
可见村落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目的十分明确,随着新农村的建设村落农民能够意识到身体锻炼的重要性.体育运动参与形式,以个人独自锻炼相对较多占58.75%、其次是与亲友或邻居一起锻炼占22.5%、相对比例较少的是参加政府部门组织的体育活动仅占7.5%、其它形式占 12.5%,该县村落农民参与的形式还是以个人独自锻炼为主,而有组织参加锻炼的较少,这说明多数农民参加体育活动,是在非体育组织的情况下自发进行的,体育组织较为薄弱,这可能与当地农村基层经济较低、体育场地、专业体育指导者匮乏等因素有关.在体育运动项目中散步的相对较多占到38.75%,选择麻将、扑克、棋类的站到31.25%,选择兵乓球、羽毛球、篮球的分别占 11.25%、8. 75%、10%; 可见该县村落农民在体育项目参与上还是以简便易行、对运动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的体育项目.在活动场地中主要集中在自己家房前屋后占45%,其次是山间田野占 20%,附近学校场地,公路分别占10% 、15% 、其它占 10% .这说明新农村建设使村落农民体育锻炼场地在逐步改善,但还远远满足不了村落农民的需求,特别是较为偏远,较为分散的村落在场地、健身器材不足的情况下,农民只有选择房前屋后与山间田野.
2. 3. 2 村落农民对体育场地设施的满足态度分析
在村落农民体育设施满意度调查中,完全满足的体育设施占8.75%,不能满足体育锻炼占到41.25%,基本满足的占40%,基本没有体育设施的占10%.体育基本设施是参与运动锻炼的基础,从调查中发现当地村落农民对体育设施的需求相对较大、现有的体育设施已经不能满足村民的需要,说明当地村民在体育锻炼意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实施"四川省农民健身工程"的重点与难点中,就是要将最根本的体育设施落实到最基层的村落当中,这是村落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必然载体.
2. 3. 3 相关政府部门对开展村落体育锻炼的分析
"全面健身纲要"与"农民健身工程"的颁布和实施是我国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反映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我国体育重点的某种转移[4].然而在村落问卷调查中完全不知道的占 50%,仅仅听说过的约占28. 75% ,了解的占 15% ,而真正了解该工程的仅占 6. 25% ; 在当地政府或村委会对体育的宣传程度调查中,从不宣传占52. 5% 、很少宣传占 30% 、为应付检查时才宣传占 10% 、经常宣传仅占7.5%; 当地政府或村委会对体育活动的组织开展情况调查中从不组织占 60%、很少组织占 23. 75%、经常组织为12. 5% 、为应付检查时才组织占 3. 75% ; 政府或村委会在节日和农闲期间是否有必要组织体育活动调查中,很有必要占51. 25、有必要占 38. 75% 、无所谓占 8. 75% 、没必要 1. 25% .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地相关政府部门在农民健身宣传力度不够,体育赛事组织严重不足,村落农民对节日和农闲时,组织体育赛事的意愿非常高.该县相关政府部门没有真正的将"全民健身纲要"、"农民健身工程"落实到农村的最基层.
3 结论与对策
3. 1 结论
1. 整体而言,在新农村建设中该县农民的经济收入有所提高,但相比经济发达地区的村落农民相对较低,村落农民受教育文化程度较低,这无疑将影响体育参与认知态度.
2. 该县村落农民在体育锻炼认知、情感认知上相对较高,能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反映出该县村落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下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到很大提高.但在个人意向认知上真正参与到体育锻炼的人相对较少,这与当地体育设施匮乏有必然的联系.
3. 该县村落农民体育锻炼的外在因素,集中反映在锻炼活动单一化、一般以简单易行的活动为主; 村落体育场地与体育器材的严重匮乏,以至选择房前屋后等场地进行锻炼.
4. 政府部门对"全面健身计划"、"农民健身工程"宣传力度不够,主流媒体的"曝光度"相对较少.落实不到位、体育发展组织不健全、体育专业人才的匮乏、村落体育资金投入较少.
3. 2 建议
1. 关注民生,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体育消费水平,激发农民融入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中.大力发展该县村落特色经济,以此带动村落的整体经济,为村落农民体育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 采取积极措施,提高村落农民受教育文化水平,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顺利推进.
2. 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加大体育资金投入.大力开展村落的传统体育活动,以民俗体育活动为龙头,带动村落农民体育具有潜在优势.该县应加大村落体育设施的投入建设,但在"举国体制"这种体育体制中,体育经费来源单一,仅靠有限的国家财政拨款,以不能满足村落农民锻炼的需求,面对这样的困境,可以拓宽财源,多渠道向社会筹集体育经费,如企业赞助、利用农民健身工程所具有的社会效益、广告效应、品牌效应来吸纳社会资金.
3. 相关部门应加大运用传统媒介的力度.如制作农民健身工程的专题宣传报道,使农民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来了解认识农民健身工程; 通过学校体育专业教师进行运动科学知识讲座; 利用体质测试仪器,现场对农民进行体质测试,等活动使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更加贴近农民生活.
4. 健全农村村落体育组织; 以学校体育带动农村村落体育全面开展,以体育教师为骨干,积极开展村落农民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 祝蓓里. 体育心理学新编[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 马启伟. 体育心理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 张虹,郭敏刚,胡庆山.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西部三省农村农民体育之社会学探析[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 2) .
[4] 柳若松,郑文海. 我国西北地区农民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 体育科学,1999,( 3).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建设也成为了当今的热门焦点。近些年中,国家对农村的发展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同时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惠农政策。农村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体育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我国现代化体育建设的发展进程。为了论文的实...
5结论与建议5.1结论5.1.1巴彦高勒镇村民消耗闲暇时间的方式主要是娱乐消遣、做家务活这俩方面,在提高身心发展的体育健身活动方面花费的时间很少。在被调查农民中,多数人的想法过于偏激,认为农作劳动就是体育锻炼活动。5.1.2巴彦高勒镇村民交往的方...
本文通过对湘西村落体育精准扶持进行多维度分析, 了解湘西村落体育发展的现状, 分析湘西村落体育精准扶持的实践困境, 为湘西村落体育精准扶持提供路径选择, 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
1前言1.1选题依据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运行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国家这个多元文化的统筹内,地方文化是一大亮点。其代表着一个种族,一个区域的发展特色与模式。区域是区域文化产生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同时区域文化也是一个地方区域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