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1 体育运动塑造的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品质特征。
特质心理学强调人的社会适应性的人格特质根源,强调人格基本特质对社会适应行为特性的决定作用。
无论人们的社会适应行为怎样千变万化,纷繁复杂,在不同的社会适应的情景中,其最终都会从人行为背后的基本人格中透射出来,并由其特质所决定。[17]
本研究所选取的被试是体育大学生,他们是大学生中较为独特的一个群体,体育大学生不仅接受了较为系统的体育训练并达到了一定的竞技水平,而且他们还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尽管本研究所界定的社会适应性内涵以及所使用的测量工具都与以往的研究有所不同,但是通过对体育大学生与非体育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体育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明显高于非体育大学生。这一结果与已有研究中较为公认的结论相一致的,再次验证了体育运动对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积极影响[12].而这一积极影响的产生是与体育教育教学所具有的独特功能有着密切关系的,体育运动的学生在体能训练、运动技能掌握以及运动中的竞争与合作的人际互动中,不断发展和健全了自我意识,也能够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以及挫折耐受力。通过与非体育大学生的比较可以看到,体育大学生所表现出的更好的社会适应性行为特质有以下 6 个方面。
1) 更强的开放自信度。其表现为体育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内在个体自身所具备的心理动力系统。当个体具备了较强的心理动力时,就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他人或者外在环境对其施加的各种刺激和影响,有较大的接纳和承载度。
2) 更高的客观现实性。体育大学生在理解与接纳社会现实方面所表现出的客观和理性反应。当个体接收到外部社会刺激或信息时,其内部将经历一个信息加工过程并据此作出反馈,这种加工和反馈应该是对社会信息判断和分析的客观与理性。
3) 更高的自尊自主感。体育大学生的自尊与自主感表现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能基于自我客观和理性评价而形成的一种自重、自爱、自我尊重,并要求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体验。
4) 更强的压力应对力。随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挑战不断增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身处其中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并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体育大学生在应激状态下比非体育大学生会有更加良好应对能力。
5) 更广的情境调控源。其表现为体育大学生所具有的指向外部世界的、更加积极的调整与控制行为方式。人对于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接受和顺从,而是积极地去选择和改变。包括对环境资源的把握和利用; 与他人交往合作; 领导影响他人等。
6) 更多的豁达宽容率。其表现为体育大学生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具有更好的心理弹性和心理能量的复原力。它能够使得体育大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和谐融洽的心理环境,也是其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人格特质。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以上 6 个维度的特质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地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开放自信度是个体适应社会的前提; 客观理性的社会认知能力是的适应社会的基础; 社会适应的核心则表现在积极的自我体验、和谐完善的自我意识; 而社会适应的关键则是个体需要具备对其行为进行有效调节与控制的能力。
4. 2 体育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特征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启示。
4. 2. 1 体育需要回归到对人格培养的本源。
体育教育不应以提高运动竞技成绩为目的。本研究结果发现,体育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在性别和运动成绩级别上均不存在显着差异。仅从这一结果来看,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从事体育运动都会对其提高社会适应性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体育运动对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影响效果并不取决于其运动竞技能力所体现的运动成绩的高低。由此看来,体育运动对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的影响是由其参与者在从事体育运动的过程所带来的,而非有其参与者在体育运动中所取得的竞技成绩的等级所决定的。从这个层面上我们应该反思体育的真谛,特别是学校体育的功能和定位,检讨我国体育教育和发展体育运动中的锦标主义倾向,使体育回归其以人为本的宗旨。
4. 2. 2 体育应注重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性。
本研究从体育运动的不同项目特点出发,比较了田径、篮球、竞技体操 3 项运动专项体育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特征,发现其既具有共同特征还存在显着差异。篮球项目大学生的自尊自主均值最高,其次是开放自信; 竞技体操项目大学生的开放自信均值最高,其次是自尊自主; 田径项目大学生的开放自信均值最高,其次是情绪调控; 鉴于田径项目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各个维度均值都大于其他 2 类项目体育大学生,由此可以确定,开放自信、自尊自主是这 3 个项目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共性特征。这一结果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田径、篮球和竞技体操这 3 个项目尽管从运动分类和运动训练特点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但是它们却同样能够通过提升和激发大学生自信开放度和自尊自主感,从而促进大学生获得更好的社会适应性。无论是什么样的运动都会从客观上激发个体的生命动能,在各种体育运动过程中,个体都能够生动地体验到自我愉悦的感受,从而提升自尊和自主性。
从其社会适应性的差异性来看,田径项目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的总均值及在开放自信、客观现实、情境调控 3 个维度上的均值都高于篮球和竞技体操项目大学生。这一研究结果说明,不同运动项目训练对个体的社会适应性的影响是有所不同的,田径成为对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影响最显着的体育项目,究其的原因大概是与这一运动项目特点及对参与者的基本要求分不开的。作为体能主导类项目的田径运动被称为“运动之母”[18],其运动特点主要体现为体能性特征,它是从事其他所有运动项目和提升运动技能的基础。它对人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的锻炼是比较全面和深入的,尤其是对人的开放自信、客观现实的个性和情境控制感更具有提升作用。这一现象也提示我们,学校体育教育需要重视运动基础训练,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全面提升。
4. 2. 3 体育只是促进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途径之一。
本研究结果显示: 体育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在年级上存在显着差异,四年级体育大学生在自尊自主和压力应对这2 个维度上的均值低于其他 3 个年级。这种降低的现象可能有其特定的原因,需要认真加以分析。
从本研究所使用的测量工具来看,《大学生社会适应性行为量表》为自陈式量表,其得到的测量结果是被试对其社会适应性的自我评估。尽管在校园学习生活期间体育大学生所表现的社会适应性比非体育大学生更好,但是随着进入毕业阶段,在面临进入社会的求职就业压力,其社会适应性的自我评估会有所下降也是在情理之中的。由此说明社会适应性的自我评价与其面临的社会境遇是有关的,面临巨大压力下人的社会适应性会下降。因此,体育运动只是促进和改善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一种途径和方法,要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还需要多方面多途径的措施来实现。
社会适应性不仅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更是个体在社会上生存发展所必备的素质,人的身心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体育与人的心理成长和个性完善密切相关。体育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明显高于非体育大学生的事实有力地说明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体育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甚至应该引起各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基础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高等学校不仅注重加强要面向全体学生真正开展德、智、体三个方面的教育,还要注重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促进其大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全面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