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此后,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的农村体育研究日益增多。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提出,将此类研究推向新高度,随后便出现新农村体育研究热潮。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当前该领域的研究进行梳理,以了解研究进展,发现研究不足,明确努力方向。鉴于此,笔者通过中国知网,以“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体育”作为题名与主题进行专业检索,对新农村建设提出后至今较高被引频次的论文进行归类、整理、综述,为今后农村体育研究的深入开展奠定基础。
1、相关概念的梳理与说明
卢元镇教授指出,农村体育是在县及县以下广大农村开展的,以农民为主要参加对象,以增强体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与之相关的还有一些概念,如“农民体育”,胡科从理论与体育工作实践层面进行分析,指出该称谓不合适;“村落体育”被定义为是在农村村落环境下,以村民为主体,以自在的或混含着娱乐消闲、健体为目的所进行的非生产性的身体运动的统称;“小城镇体育”是生活在小城镇的农村居民在本地基层体育组织和体育社团引领下,利用本地体育资源开展的与健身休闲行为相关的体育活动的总称。对于小城镇体育与村落体育孰轻孰重,学者们意见不一。吕树庭认为,小城镇是农村体育发展的战略重点,罗湘林则认为农村体育的主体是村落体育。
综上分析可知,农村体育是一个地域概念,农民体育则是一个身份概念,以上两种称谓在以往研究中常被混用,这也给研究带来一定的麻烦。从规范角度讲,农村体育的称谓更合适。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体育研究,既要考虑小城镇体育的战略重点地位,又要顾及村落体育的主体地位。因为在农村体育体系中,小城镇体育具有现代体育的拓展优势,成为现代体育走向村落的基地;村落体育具有乡土活动的文化特色,是地域特色体育的源泉。
2、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体育的关系
周君华以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来解析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体育的关系,指出生产发展使农民体育价值观发生改变,生活宽裕为农村体育发展提供经济基础,乡风文明为农村体育文化传播提供阵地,村容整洁促进农村体育设施建设,民主管理使农民体育权利得到保障。吴建强从新农村建设的角度来考量农村体育,认为农村体育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和发展目标,对新农村整体建设具有无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朱文富认为,农村体育能增强农民体质,促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完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系,促进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综上可知,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体育发展息息相关。从辩证的角度来看,新农村建设为农村体育发展带来新机遇,促其更快、更好发展;农村体育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可以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促进农民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的提高,推动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体育研究的主要内容
3.1农村体育文化研究
有学者运用其他学科理论知识展开研究。肖伟运用文化分层理论,从物质、制度、行为、观念四个层面解析农村体育文化结构体系内涵,并给出相应建议。刘梅英基于非均衡发展理论,提出物质优先于精神、节日优先于日常、竞技优先于群众、现代优先于传统的农村体育文化发展思路。
也有对农村体育文化的具体研究。如姚磊认为农村体育文化服务存在对象流失严重、指导力量薄弱、供给主体单一与缺乏针对性等困境,提出增强各类主体服务意识,加强服务队伍建设,实现服务主体多元化,根据农村社会和人口结构开展体育文化服务等建议。
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文化建设成为当下热潮,农村体育文化研究也已成为焦点。总体来讲,运用文化学、社会学、民俗学、哲学、历史学等学科理论,对农村体育文化进行深层次研究还较为鲜见。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下,诸如农村体育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管理、文化引导等问题还有待体育界和农村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们给予关注与重视。
3.2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研究
顾民杰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效性进行实证分析,指出其目的是提高农民的身心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吕高飞指出,体育健身指导、体育健康信息是目前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瓶颈,构建以体育组织服务、设施服务、健身指导服务为支撑的初级农村体育服务体系是解决问题的首选。司荣贵从制度性、物质性、行为性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层面分析了苏州、无锡、常州三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提出后,此类研究逐渐成为焦点,大多数研究采用个案法,主要是对当地健身工程、健身设施运营状况的调查,有关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过程的动态考察极少,如健身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与使用等。
3.3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研究
随着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农村公共服务问题关注的升温,近些年来有关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研究也日趋增多。卢文云指出,镇(乡)村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地位低、供给水平低、缺乏针对性及供给机制缺陷是西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要解决此类问题需从数量、质量和持续性三方面入手。王小娟认为按服务主体、经济发展状况、服务内容、创新思维分类才适合不同特点、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新农村多元化公共体育服务形式。刘守君以北京市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高校与农村结合”的双赢模式。齐立斌从内容体系、保障系统、运行机制三方面架构了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理论体系。
政府职能的转变,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研究带来了契机。另外,公共服务与产品供给息息相关,围绕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财务管理、供给模式、体制机制、资金筹集与使用等应用领域的研究,需要运用政治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制度经济学和政策学等其他学科理论知识,以便加深研究的深度,扩大研究的范围。
3.4农村体育人力资源研究
此类研究主要集中于人力资源的开发、组织与管理等方面。刘睿以大学生村官群体为例,构建大学生村官体育指导员的培训与维持机制,探讨农村体育人力资源管理。魏志英认为人力资源是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提出转变观念、政府支持、发展教育、组织管理的开发策略。
罗湘林认为,农村社会体育人力资源的稀缺具体表现在农村社会体育指导的管理、组织、技术三方面缺位,从精英引导、组织建设、文化传承层面分析后,提出培育和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体系,构建具有农村特色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标准和保障激励制度。人力资源包括资源配备、开发、培训、激励、保护与整合众多方面。现有文献多局限于开发层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研究,其他方面的研究较为匮乏。
3.5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研究
王辉指出,我国公共财政投入力度不够,由中央提供的公共财政投资政策难以落实。杨驰认为,加快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需要,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存在数量不足、种类单一、设施陈旧等问题。依托城乡一体化建设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具有较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公共财政投入、灵活的融资模式和合理的资源配置等方面。
据此分析可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建立保障机制和融资模式等方式才可以解决相应难题。
此类研究多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法对场地设施及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进而指出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不足、场地分布不均、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农村体育各项基础设施实质属于农村基本公共产品范畴,提及公共产品不得不谈到公共服务。然而,现有研究却很少从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角度对其进行考量。当前,农村公共服务问题已经成为学界探讨的焦点,从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视角审视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很有必要。
3.6农村体育组织管理研究
张铁明在分析制约村落体育组织发展的体制性和结构性困境后,提出村落体育组织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的多种实践模式。周建新认为,我国农村体育组织管理体系的科学化发展,已经初步具备物质条件和制度优势,政府应积极引导农村不断进行体育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探索多种农村体育组织类型。李琛认为,农村体育从计划色彩的组织依托到现当代特征的社团依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符合农村体育组织的发展要求,领导重视、制度支撑、组织网络化、骨干力量带头、相关部门配合助力的多位一体化发展模式,是农村体育组织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体育活动的开展与组织工作密切相关。缺乏组织正确、合理的引导,农村体育活动难以开展实施;反之,体育活动开展得好坏也反映出当地农村体育组织管理方法是否得当。由于农村体育社会化与现代化远未形成,导致农村基层体育组织较为薄弱,构建农村体育组织与管理体系将是一项复杂和长期的工作。
3.7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
肖伟从理论基础、政策依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实现途径等方面,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小城镇体育模式促进农村体育发展的思路。罗湘林认为,农村体育存在不同类型的结构特点,提出共生系统下的农村体育发展模式,即寄生共生模式、偏利共生模式、对称互惠共生模式。尹伟从构建政府农村公共体育资源供给机制、实行“两端延伸”路径以及建设农村数字体育工程的层面提出有序发展策略。
总体来讲,此类研究多是理论性的宏观分析,对具体发展模式实效性的探讨并不多见。笔者认为,目前关于农村体育发展模式与策略的研究,由于缺乏与时代背景的紧密结合,导致理论性研究的深度不够,研究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较差。为此,结合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社会变迁及体制与机制改革等现实背景,以新形势下农村学校为据点,以小城镇为要点,将是今后此类研究的创新点和亮点。
4、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体育研究展望
4.1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
罗湘林在对“农村体育”与“村落体育”概念的界定中指出,农村体育的主体是村落体育,村落体育的主体是农民。可见,农村体育的主体就应该是农民,那么理所当然要突出农民在农村体育研究中的主体地位。然而,不少研究对农村体育研究对象的把握有所偏差,不走群众路线,脱离与农民群众的密切接触,这在一些个案研究中表现得较为明显。由于缺少对农民的观察与实地调查,使得研究的可信度大大降低。笔者认为,今后农村体育研究要密切围绕乡村居民展开,并保证其主体地位不变。
4.2加强实证研究
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各地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差距较大,导致不同地区的乡村之间甚至是同一地区的乡村之间的体育发展状况也存在显著差异。因而,各地区农村体育发展模式必然不同。针对当地农村体育发展实际情况做个案调查与分析更具有针对性。梳理现有文献资料不难发现,很多文章都是以某地、某村为对象的个案研究。实证研究中的观察法与谈话法,在农村体育现状调查研究中,理应引起专家、学者们的高度重视。因为,对乡村居民采用观察法与谈话法可以直接获取信息,能有效规避调查问卷不适用的问题。另外,采用观察法与访谈法做实证研究,可以深入农村社区与村落,不至于脱离群众与实际,对农村体育可以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4.3丰富研究新内容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经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也应进入农村体育研究的视野。
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农村体育产业崛起带来的经济效益,又为新农村体育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鉴于此,经济学视角下农村体育产业研究前景广阔;政治建设表现在对新农村体育相关政策法规的制订与实施上;文化建设尤其是“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文化强国”的提出,为农村体育物质、制度、行为、观念文化的研究带来了契机,乡村居民体育观念与行为等应该成为今后农村体育文化研究的重点;农村社会建设包括农村体育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建设等内容,“十八大”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的提出,为小城镇体育与新型农村社区体育研究提供了更多研究热点。
4.4提升研究质量
农村体育的研究属于社会学与管理学的范畴。如若将社会学、管理学、人类学、评价学等学科理论知识,运用于农村体育研究领域,会大大丰富农村体育的内涵和研究手段,必将提升其研究质量。具体来讲,管理学中的行为科学与决策、社会学中的社会资本与公平、文化学中的文化分层与变迁等理论,都值得农村体育研究的借鉴。进而可以研究农村体育的发展历史,探讨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作用,为其健康发展指引方向。还可以运用评价学理论和方法,科学、合理、客观地评价新农村体育各项事业。
立足农村体育发展实际,灵活、合理地运用相关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多学科理论知识的运用可以让体育界专家、学者走出农村体育研究的围城,通过运用“围城外”的研究成果,解决“围城内”的现实问题。这必将提升农村体育研究的学术水平,引发农村体育研究的质变。
4.5开拓研究方向
历史经验表明,每次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出台,都将引发农村体育研究的新动向。如今,“服务型政府”“新型城镇化”“农村城镇化”“新型农村社区”等一系列社会热点问题的出现,为农村体育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学者们应从社会学角度考虑,分析这些社会热点与农村体育发展的内在关联,进而引领农村体育研究的新方向。
4.6更新研究思路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农村大量劳动力输出的状况仍将继续,农民工、农村留守老人与儿童等现实问题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依然存在。为此,在全民健身大背景下,有关农民工、农村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健身问题值得体育界学者们深思。农民工兼有农民与工人的特殊身份,应该将农民工体育作为一个特例,纳入城市体育圈这一环境进行深入探究。从社会福利的视角来观照农村留守老人与儿童的健身问题,也可以成为今后该类研究的一种思路。
参考文献:
[1]卢元镇.社会体育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43.
[2]罗湘林.村落体育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5.
[3]宋昱,邹玉玲.统筹城乡体育发展视域下的“小城镇体育”与“农民工体育”[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25(3):206-209.
[4]周君华,于军.农村体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融合发展[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3):26-29.
乡村节庆体育活动是一种传统的、民俗的活动,它主要是结合当地农村风俗习惯及生产劳动等特点,以实现人与人、人与周围环境等和谐发展为目的,具有历史性、群众性、健身性等特点,并具有民族文化及地域性的特性,同时它寄属于传统节庆文化之下,是人们日常生...
自然休闲体育不仅仅是一种塑造肢体美、身心美的练习,更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一种宝贵的精神载体,一种愉悦的娱乐方法,一种坚实的财富基石,适合于不同层级、不同区域、不同程度和不同年龄性别种族人群。不仅是城市人追求健康的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