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在这里居住的少数民族达50 多个,少数民族人口 45 万余人。安徽省少数民族运动会是安徽省一项重大体育赛事,是全安徽省少数民族的一项盛会。从 1989 ~2010 年安徽省已成功举办 6 届少数民族运动会,赛会对促进各民族间的团结,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流,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都起到了不可忽略的巨大作用[1]。
运动会竞赛项目的设置是竞赛组织和管理工作的核心之一,也是保证运动会功能发挥的重要基础[2]。纵观安徽省 6 届少数民族运动会的竞赛项目设置从第 1 届 ~ 第 6 届与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竞赛项目的设置呈一个高关联度的状态,这是由于我国体育制度“金牌至上”的表现,各省民运会的竞赛项目设置都瞄准全国民运会,这必将对安徽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为了使民运会更具特色,更能发挥弘扬与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繁荣少数民族地区和民族地区体育和文化事业[3]。笔者通过研究安徽省民运会竞赛项目设置与全国民运会存在高关联度问题的原因,分析其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建议。
1 安徽省少数民族运动会竞赛项目设置情况分析
1. 1 竞赛项目不断增加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源远流长,它与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劳动相结合,与风俗习惯紧相连,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从表 1 中可以看出,安徽省少数民族运动会,竞赛项目的设置处于一个不断增加的趋势,从起始第 1 届的 3 个竞赛大项到第 6 届 6 个竞赛大项,竞赛项目在逐年增加,分别为 1994 年第 2 届增加蹴球和毽球,删除木球; 1998 年第 3 届增加押加项目; 2006 年增加高教竞速。竞赛项目设置的不断增加,体现出民族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兴旺,人民对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热爱。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使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重视,民族传统体育有着良好的健身价值并蕴含着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促进各民族的团结,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1】
1. 2 竞赛项目变化相对稳定
民运会竞赛项目设置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从 2 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首先,从最初的第 1 届民运会竞赛项目总数与最近 1 届的竞赛项目总数的差值是否较大,大则证明在这段时间内民运会增加了较多的竞赛项目,小则证明其增加的较少。表1 中可以看出,安徽省民运会从1989 年第1 届 ~2010年第 6 届,在这 21 年里民运会竞赛项目由最初的 3 项发展到 6 项,其竞赛项目总数在 21 年间仅增长 3 项。其次,看原有的竞赛项目的删减数与新增竞赛项目数,若原有竞赛项目删减数与新增竞赛项目数较大,虽在竞赛项目总数上看不出存在巨大变化,但在竞赛项目内部却发生了很大变化,反之原有竞赛项目删减数与新增竞赛项目数都较小,则表明竞赛项目内部变化也较小。从表 1 可以得知,在安徽省 6 届民运会中新增竞赛项目数为 4 项,原有竞赛竞赛项目删减数为 1项,在 21 年间发生这样的变化对于安徽省民运会竞赛项目设置的变化分析可以断定为其竞赛项目变化相对稳定。
2 安徽省民运会与全国民运会竞赛项目设置的关联性分析
通过总结宋迪涛《全国民运会竞赛项目设置的历史演变与发展研究》,并整理安徽省历届民运会竞赛项目设置情况,按照时间相近的规律将安徽省与全国对应的民运会进行竞赛项目设置的比较得出( 见表 2) 。【2】
2. 1 安徽省民运会与全国民运会竞赛项目设置的关联性
关联度,在本文的定义是: 安徽省民运会竞赛项目中与全国民运会相同的项目数与安徽省民运会竞赛项目总数的比例。特色性是指安徽省民运会竞赛项目中与全国民运会不同的项目数与安徽省民运会竞赛项目总数的比例。从表2,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安徽省民运会竞赛项目的设置与全国民运会一直存在高关联度的状态。在这 6 届安徽省民运会中,唯一一次与全国民运会关联性没有达到 1 的是第 2 届安徽省民运会,在这一届中安徽省民运会总设置竞赛项目数为 4 项,其中 3 项竞赛项目是全国民运会竞赛项目,故得出安徽省第 2 届民运会与其相对应的第 5 届全国民运会的关联性为 0. 77,但其关联性为 0. 77 也达到了一个高关联度的结果。其他 5 届安徽省民运会与对应的全国民运会竞赛项目的设置关联性都为 1,达到最大值。关联度高,说明了安徽省民运会竞赛项目是参照全国民运会来设置的,这种高关联度竞赛项目设置的原因是受到中国体育竞赛体质“金牌至上”思想的影响,大力发展全国民运会竞赛项目,提高安徽省在全国民运会夺金的实力。关联度高与之相对应的特色性必然就会低,这就表明在本地区一些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但其并非是全国民运会的竞赛项目,固然在安徽省民运会上就不会出现,这对这些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与保护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安徽省民委及体育局为了在全国民运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必将会把大量的资源集中放在全国民运会的竞赛项目中,然而本地区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和传承受到忽视,不利于本地区优秀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
2. 2 安徽省参加历届全国民运会获奖情况
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得出安徽省参加历届全国民运会的项目及成绩( 见表 3) 。【3】
从表 3 可以清楚的看到,第 1 届 ~ 第 3 届全国民运会安徽省并未组织代表队参加竞赛,只是观摩和表演,到第 4 届开始参加竞赛项目,成绩为取得铜牌两枚。到第 5 届安徽省组织代表队参加全国民运会竞赛项目中的 4 个大项的比赛,并在竞赛中表现优秀,取得 3 金、2 银、2 铜的好成绩。至第 5届全国民运会开始,安徽省在全国民运会上参加的竞赛项目是逐年上升的,直到第 9 届全国民运会安徽省代表队参加全国民运会竞赛项目数为 8 项。安徽省参加全国民运会中至第 5 届开始获得金牌,后面几届中除去第 7 届全国民运会上没获得金牌,其他几届均有金牌入库,金牌得数分别为: 第 5届 3 块; 第 6 届 1 块; 第 8 届 4 块; 第 9 届 2 块。从金牌总数我们也可以看出,安徽省在全国民运会上成绩一直在提升,夺金的实力也在不断上涨。另一个能体现安徽省参加全国民运会夺奖实力不断上升的指标为安徽省在全国民运会中取得的奖牌总数。在表 3 中可以明显看出,安徽省参加全国民运会取得奖牌数量的总体趋势是不断上涨的,在第 8 届到第9 届中,其涨幅非常巨大,第8 届取得奖牌总数为9,到第9届获得奖牌总数就达到了 31,超过上一届 22 个奖牌数,其变化是巨大的。也体现了安徽省在全国民运会竞争奖牌的实力的突飞猛进。安徽省参加全国民运会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成绩也是逐年提高,特别是从第 8 届奖牌总数 9 个到第 9届 31 个,这是一个极大的飞跃。这表明安徽省在不断的与全国民运会接轨,安徽省民运会与全国民运会竞赛项目设置的高关联度,促使了安徽省少数民族体育健儿在全国民运会上竞技能力的提高,竞争奖牌的实力不断加强,对安徽省体育代表队在全国民运会的进步和到第 9 届全国民运会上取得的辉煌成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3 安徽省民运会与全国民运会竞赛项目设置高关联性的利弊分析
3. 1 利益
安徽省民运会与全国民运会竞赛项目设置高关联度这一现象对安徽省民运会及安徽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影响。竞赛项目设置的高关联度为安徽省运动代表队在全国民运会上夺金实力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
安徽省民运会竞赛项目的设置,影响了安徽省各县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安徽省民运会上,每个县市运动代表队都想能取得好的比赛成绩,这就注定了在平时训练中,政府和相关人员会着重的把资源放在省民运会的竞赛项目,在平常的体育项目开展中也会更多的去发展省民运会的竞赛项目。因此,某一项目若被设置为安徽省民运会的竞赛项目,其领导重视程度,项目在群众中的普及程度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一个体育项目的发展有了广泛的普及度,受到政府的重视,这一体育项目的竞技水平必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安徽省民运会与全国民运会的竞赛项目设置关联性高,代表着安徽省民运会的竞赛项目多数或者全部是全国民运会其中的竞赛项目,安徽省某一体育项目的竞技水平提高了,其在全国民运会夺金的实力必定会得到增长。
3. 2 弊端
好与坏,利与弊,历来就是一个共同体。利弊会伴随着一个事物的产生一直到消亡的整个过程。安徽省民运会与全国民运会竞赛项目设置的高关联性存在着积极的一面,必然也有它消极的一面。省民运会竞赛项目设置以全国民运会来做参考,是一个体育思想不正的体现,是“金牌至上”体育思想造成的后果,这有失体育原有的本质,对体育事业的发展存在着不利影响。安徽省民运会与全国民运会竞赛项目设置关联性过高,使得政府只会过多的把资源和精力放在发展省民运会竞赛项目中,本省原有的优秀的非民运会竞赛项目的传统体育项目受到忽视,直到最后慢慢的遗失。这一现象造成的后果是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少数民传传统体育文化不断的流失。
4 安徽省民运会与全国民运会竞赛项目设置的启示
4. 1 强化主体观念,淡化奖牌意识
安徽省民运会与全国民运会竞赛项目设置的利弊中要想利益达到一个最大化,就必须使安徽省民运会竞赛项目的设置在保留自己特色项目的同时,又与全国民运会竞赛项目设置达到一个高关联度的结果。各民族和省市在全国民运会运动竞技项目上绝不能简单的为金牌撕杀,必须要将竞赛和少数民族体育精神相统一[4]。把民运会作为一个展现自我民族精神的舞台。安徽省民运会应积极保留和发展本地区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把安徽省民运会举办成为一个各民族娱乐、体育和文化交流的舞台,促进各民族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带动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具体措施在于安徽省民运会应更多的开展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其次少数民族运动体育协会积极招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科研人才对优秀传统体育项目进行研发,把一些本地域特色性较强的传统体育项目挖掘出来,进行推广。
4. 2 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与全民健身计划合理结合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一个群众基础扎实,人民参与度较高的一项体育运动。其高度的娱乐性与较高的健身价值对人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全民健身计划是通过群众参加体育运动来提高我国国民身体素质的,促进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群众对于体育项目的热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这也直接影响到全民健身计划开展的好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从古至今在人民群众中都有着良好的普及度,人民喜爱这种既能健身又有较强娱乐性并蕴含着浓厚的民族文化的体育项目,把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与全民健身计划合理结合,不仅促进了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也为本省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建立起更为结实的群众基础,推动特色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
4. 3 积极推进安徽省优势项目进入全国民运会
安徽省民委和体育局应牢牢抓住民运会是各个少数民族进行体育文化交流和展现自我民族体育精神的大舞台。所以应积极的开展和挖掘特色和优势的传统体育项目的工作,把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积极的向全国民运会推进。全国民运会立项,必须是某项目在全国民运会表演项目中获得一等奖才有申请立项资格。在次基础上,安徽省可以不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全国民运会竞赛项目中,对全国民运会表演项目可以增加开展力度。使表演项目在安徽省民运会上作为竞赛项目,带动其发展和成熟的步伐,再积极的项全国民运会申请立项,这既能保持安徽省民运会与全国民运会竞赛项目设置的高关联度,又不会使本省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在这种“金牌至上”的恶劣体育环境竞赛中流失。
参考文献
[1]张旭,丁亚波,等. 湖南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竞赛项目设置的思考[J]. 民族论坛,2010,( 11) : 63 -64
[2]宋迪涛,龙佩林,等. 全国民运会竞赛项目设置的历史演变与发展研究[J]. 浙江体育科,2012,34( 2) : 20 -38
[3]宋迪涛,龙佩林,等. 全国民族运动会竞赛项目的特征及未来设置的设想[J]. 贵州体育科技,2011,( 1) : 23 -25
[4]冯宏鹏.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设制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报,2010,33( 9) : 139 -141
[5]倪东业,张辉.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发展趋向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 8) :119 - 125.
摘要国际羽毛球联合会1939年通过了各会员国共同遵守的《羽毛球竞赛规则》,标志着羽毛球从游戏正式转变为竞技运动。在这将近一百年的发展过程中,羽毛球运动逐渐成为大众必不可少的娱乐运动项目,并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随着羽毛球运动竞赛与人们的社会...
2文献综述2.1羽毛球运动相关研究综述。2.1.1羽毛球运动的起源。在14至15世纪的日本,在那时候拍是木制的,球是樱桃核粘上羽毛,两人对立击打。但是由于球的载体太重,而且飞行速度快且飞行方向不好掌握,所以这种游戏没多久便消失了。在18世纪...
随着新疆第八届民运会的闭幕,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再一次被世人所关注。新疆民运会作为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载体,在传承运动项目,创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模式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新疆的复杂形势下,新疆民运会的成功举办是民族团结的又...
4.4竞赛规则演变带来的影响分析4.4.1竞赛规则的演变促进了运动员技战术的发展,综合实力的提高。技术指的是为了完成体育动作所使用的方法,而战术的定义为为了获取胜利在比赛中所采用的计谋和策略.[61]当今的羽毛球运动竞赛,运动员在场上不仅要具备最基...
4研究结果与分析4.1竞赛规则演变过程概述。4.1.1场地、器材和服装的演变。4.1.1.1场地。划线:1972年(包括1972年)以前的《羽毛球竞赛规则》中对于羽毛球运动场地划线宽度规定为3.8cm[39-43];1972年以后出版的《羽毛球竞赛规则》中对于场地划...
5结论竞赛规则是竞赛活动的准则,是每一个参与者都必须服从的法则。竞赛规则的产生是竞赛活动发展的客观需要;竞赛活动的出现,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竞赛规则的出现。随着竞赛活动的日益普及,竞赛规则逐步形成,逐步规范化、完善化。竞赛规则也经历了一个在发...
发球在网球技术中是唯一由运动员自己掌握的一个环节,它可以不受对手制约的重要技术,能够较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特点,用来控制对方,从而为自己的进攻创造条件并且在发球时是一个心理与战术的运用....
课外运动竞赛作为学校课外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利用课余的时间,根据规定的要求,争取优胜作为直接目的,内容是相关的运动项目来进行个人或集体在体力、心理、技艺方面的相互较量的体育活动。1课外运动竞赛的意义1.1普及方面作为活动校内外群众性体育...
4.2竞赛规则演变遵循规律分析4.2.1竞赛规则的演变更加强调公平性、科学性和合理性。一般来说,公平、科学、合理是运动竞赛最基本的要求,只有确保公平竞争,比赛才会有意义,运动员才会积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