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理论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理论论文 >

满族式摔跤对中国式摔跤形成的影响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4-13 共2020字
摘要

  前言

  中国式摔跤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中的瑰宝。中国式摔跤是融合了蒙古式摔跤、汉族式摔跤、国外摔跤等众多技术而形成的摔跤技法。其中,满族式摔跤对中国式摔跤形成的影响尤为显着,是中国式摔跤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满族式摔跤的历史演变过程

  明朝末年,满族的祖先——女真人兴起于白山黑水,以摧枯拉朽之势攻灭了明朝,建立了满清王朝,满族的文化也随之进入了中原地区,这其中就包括满族摔跤。摔跤在满语中也被称作“布库之戏”或“演布库”。满族统治者为了提升士兵的格斗能力,曾经大力提倡布库戏。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同时又不断吸收蒙古式、汉式摔跤技法之精华,满族式摔跤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到了顺治年间,满族人的跤技已超过蒙古人,居全国之冠,在中国历史上将摔跤运动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峰。

  康熙 15 岁时曾利用训练布库的方式擒拿权臣鳌拜,夺回了政权,至此之后,康熙更加大力提倡摔跤运动,同时下令清廷政府在宫廷中设置了专门用来培养、训练布库的“善扑营”,以此来提高士兵的身体素质、意志品质和战斗力,并对其中摔跤技术精湛的布库选手予以重赏,以资鼓励。清朝从太宗皇帝开始至高宗乾隆帝,大都雄才伟略,开疆拓土,深知战士强健的体魄、精湛的格斗技术对战场形势、军队战斗力的影响,因而都大力提倡摔跤运动。如康乾时期清廷每年都要在承德避暑山庄款待前来参加木兰秋狝的蒙古各部贵族,其中最为盛大的就是塞宴四事 包括教跳 诈马 相扑 什 shi 榜 , 塞宴四事一个固定的节目就是满洲布库选手之间,或是满洲布库选手与蒙古摔跤手之间较量跤技。由于皇帝对摔跤运动的大力倡导,使满族式摔跤的技艺得到了更迅速的提高。在清军入关后,受统治者倡导满族人摔跤的影响,摔跤运动在民间也为广泛开展起来,一时间京城内外,摔跤成风。到了乾隆年间,由于平定了准噶尔部,统一了新疆,全国疆域归于一统,天下承平。在长时期的和平环境中,摔跤的军事训练色彩逐渐减弱,观赏性逐渐增强,当时所演的布库分为两种,一种是满族的布库戏,另一种是厄鲁特蒙古的角力。清朝中期后满汉之间的融合加快,满族的民族特色逐渐消退,汉化色彩愈加浓厚,满族布库也由此实现了与其它跤法的融合。历经清代两个多世纪的演变,满族式摔跤运动最终发展成为了独具艺术魅力和技术风格的运动项目,并成为中国式摔跤最主要的构成因素。

  2. 满族式摔跤对中国式摔跤形成的影响

  2.1 重视脚下功夫的演练

  表演布库时虽然有手上功夫,但是胜负主要取决与对决双方脚上功夫的高低。在清代后期布库撩跤的招数发展到了“大绊三十六,小绊如牛毛”的程度,在撩跤中使用的绊子的程度达到了空前的境界。与此同时,中国式摔跤的招数也发展到“大绊三千六,小绊多如毛”的境界,并且还有民间流传着的谚语:“手是两肩门,赢人全凭腿。”这就可以看出,中国式摔跤的技术是在继承清代满族式摔跤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发展和提高的。

  2.2 完善而详尽的规则

  清代满族式摔跤是以谁最先倒地来决定比赛的胜负的,而中国式摔跤竞赛规则则是说在比赛时如果将对方摔倒在地时,对方手、肘、膝着地的则得 1 分;如果对方是躯干着地的,而同时自己保持站立姿势则得 2 分;如果对方是后躯干着地或头部着地的,而同时自己依然保持站立姿势的得 3 分。这就不难看出每跤也是以扑地来决定胜负的,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式摔跤的规则是在清代满族式摔跤规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产生的。

  2.3 摔跤名称的固定

  明代时期人们仍然沿用唐宋时期的旧称呼,把摔跤叫做角抵,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到了清代时期,摔跤已经通称为“布库之戏”,译为“撩脚(跤)”、“贯跤”、“摔跤”。角抵改叫撩脚、撩跤、贯跤、摔跤,这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而是由于清代满族式摔跤的表现形式和技术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摔跤一词的产生则是清代满族式摔跤技术的完善和提高的结果。

  2.4 摔跤服饰的延续性

  清代满族式摔跤的跤衣是用白布做的,样式为短衫,窄袖,衣领及前襟都是用七八层的布料缝制而成的,缝制的也是非常密实的。赵翼诗所说“数十白衣白于鹭”,“千条线缝十层布”即说明清代满族式摔跤的跤衣是白布做的,而且是用多层布缝制而成的,密实的针脚也使跤衣非常的坚固。中国式摔跤竞赛规则第六章二十条规定:“摔跤衣用六层棉衣制成,在领襟、胸襟,小袖抓把部位要缝得稍密。”也就是说明跤衣是用多层布料缝制而成的,特别是领口、胸襟处和衣袖处更要缝制得牢固一些。即中国式摔跤的跤衣与清代满族式摔跤跤衣的样式和做法基本上是相同的,同时参赛者在比赛时还都要求必须穿长裤和软底高腰鞋。

  结束语

  综上所述,清代满族式摔跤是中国式摔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文化产物。清代满族式摔跤的兴起及重大突破对中国式摔跤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中国式摔跤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金启孮 . 中国摔跤史 . 呼和浩特 :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6.
  [2] 石燕 . 清代摔跤运动初析 [J]. 兰台世界 ,2012(7).
  [3] 徐玉良 . 清代满族摔跤的兴起及对中国摔跤形成的贡献 [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92(5).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体育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