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宋如海生平简介
宋如海(1890 ~1958),安徽怀宁(现安徽安庆)人,信奉基督教。他毕业于由美国基督教会———卫斯理会创办的南京金陵大学,受近代西方体育精神文化的熏陶,对“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十分崇拜。宋如海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喜欢游泳、足球、体操以及骑马等现代体育运动项目。
金陵大学毕业以后,宋如海于 1916 年来到武汉,并担任了武汉基督教青年会干事一职,1928 年升为总干事,同时也是汉口汉光中学的校长。依据青年会服务社会的理念,倡导推行“体育康乐”,积极致力于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他的努力与身体力行引起了当时社会对体育的强烈反响,促使当时的政府开始重视体育事业,各类群众性的社会体育组织纷纷成立。1923 年,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四省的体育代表集聚武汉,商讨并创建了“华中体育联合会”,后改为“华中体育协进会”,宋如海被选举为协会总干事。在宋如海的积极倡导和组织下,成功举办了第一届、第五届华中运动会,以及第三届全国运动会的大型体育赛事。可见他在体育方面的号召力和领导才能。宋如海主持了在武汉举办的前八届湖北省运动会。1928 年,他以代表团副代表名义参加了阿姆斯特丹奥运会,并被任命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委员。
1930 年,宋如海的《我能比呀? 世界运动会丛录》专着出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介绍奥林匹克运动的书籍。1932年,他向当时的国民政府建议,修建中山公园体育场,并于次年成立了中山公园体育委员会并任董事长,撰写了《二十二年来之中国体育》。1936 年柏林奥运会,国民政府除了派代表团和武术表演队参加外,还派出了中华赴欧洲考察团,宋如海被聘任为考察团干事,考察了德国、意大利、法国和俄国等 10 余国家的青年体育训练和体育活动。抗日战争期间,他陪同国际学生联合会代表团赴延安访问参观,受到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接见,并被授予“抗大荣誉战士”称号。
解放后,宋如海仍然活跃在武汉的体育事业舞台上,至1951 年退休。1957 年当选为湖北省体育分会常委及武汉市水上运动协会主席。1958 年,宋如海去世。
可以说,宋如海的一生是在参与体育活动中度过的。无论是身处怎样的历史时期,他都能够从事自己喜爱的体育事业,来进行体育活动的发动和宣传,乃至举办体育赛事。
二、宋如海出席奥运会的历史背景
弱国无外交,弱国无尊严,弱国当然也与奥林匹克无缘。中国近代受西方列强的欺凌,社会发展缓慢,与国际交流较少。由于留学生的影响和作用,才使我国的近代体育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1922 年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中华业余运动联合会”为中国奥委会,自此中国与国际奥委会即展开了历史性的联系。但由于该协会属于民间体育组织,无法获得官方定期的、充足的经费支持,组织的比赛全依靠筹款来进行。
此时的中国正处于社会动荡时期,内外交困,国家财力、物力及其匮乏,不可能让民间组织出洋参加体育竞赛,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展示我国体育健儿的精神面貌。随着第九届阿姆斯特丹奥运会的召开,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受到举办方邀请,出席该届奥运会。当时体育协进会的负责人王正廷代表协会向奥委会发去电报,祝贺第九届奥运会成功举办。随后,王正廷让中国驻荷公使馆罗忠诒,请他以中国正式代表的名义出席奥运会开幕式典礼。与此同时,王正廷致电给在美国斯普利菲尔德学院留学的宋如海,请他乘坐轮船前往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以中国体育代表团副代表的名义参加奥运会开幕式。这场因财力拮据而导致没有组团参加奥运会的尴尬问题,因此得到化解,宋如海也成为第一位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的正式代表。
三、宋如海见证荷兰阿姆斯特丹奥林匹克运动会
1928 年 7 月 28 日下午 14 时,第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隆重开幕。在贵宾席就坐的宋如海见证了开幕式现场的热烈气氛,内心激动不已,真正体会了奥运开幕式的魅力。不同国家运动员进入会场时,全场观众都会齐声高喊该国的国名,这种气氛让他难以平静自己的内心世界。他边观看入场细节,边嘴中念着“Olympiad,Olympiad,我能比呀!”人山人海的赛场和运动员迸发出的体育精神,让他感受到了各国体育健儿积极进取、争夺锦标的昂扬气势。那届奥运会有 45 个国家出席并参加比赛,除传统体育强国美国、芬兰、德国外,还有 33 个国家在奥运会上取得名次和分数,而与中国临近的日本在该届奥运会上拿到 11 分,占总排名第 17 位。宋如海参加了整个奥运会过程,深刻体会了“国家兴则体育兴,民族强则体育强”的含义,心中更加坚定了发展中国体育事业的决心。
宋如海将由阿姆斯特丹奥运会的特约通讯稿通过荷兰邮局邮寄回国内。将 OLYMPIADE 译名为《吾能比耶》。宋回国后,将 OLYMPIADE 改译为《我能比呀》,所着《世界运动会丛录》一书于 1930 年 3 月由上海商务印刷书馆正式出版。
全书图文并茂,32 开本,约有 6 万余字,共有插图和相片 70余幅。插图中有第九届奥运会场全景鸟瞰、运动员宣誓、各项比赛的热烈场面以及优胜运动员决胜时候的照片等。其中的插图还包括 1928 年春季于瑞士圣莫易斯山中举行的冬季奥运会的图片五幅,美国学校体育馆一幅,美国城市公共体育场儿童部二幅。此外,还有五线谱“我能比呀”运动会会歌(英文)等。
宋如海在《我能比呀》末一章的结论中认为:“运动游戏,不仅有益于身心,且可提高道德,维持社会治安,尤能促进国民之精神,发皇国徽,光耀世界运动会场”。并将当年全国教育会议体育提案的各项具体办法介绍于国人。
宋如海发现举办奥运会不仅可以发展本国的体育事业,也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这就是各国积极申办的原因。
宋如海对荷兰奥运会的经济收入进行了粗略的计算。以举办 16 天的奥运会为例,仅奥运门票收入不少于 20 万元。奥运比赛的另一个受益者应当是当地的旅馆业和服务业。而相关的体育产业也可以获得丰厚的收入,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这就是举办奥运会具有发展经济的生动体现。
四、宋如海作为观看奥运第一人的历史贡献
宋如海作为中国正式代表参加第九届阿姆斯特丹奥运会,对当时的中国人了解世界、了解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让中国人真正了解和认识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通过参加世界性运动会确是百闻不如一见,临场的观摩和考察,大开眼界,广增见识。尤其是博览众采,取人之长,为训练我国运动员提供了极有益的借鉴”。在社会层面,当下的中国国内处于水生火热的灾难时代,体育运动的开展受到阻滞。而当时举办体育赛事是依靠一些开明体育人士,政府没有直接参与到体育竞赛中去。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西方体育运动开始逐步传入中国。而中国几千年来因为受传统儒家封建礼教思想的束缚和支配,国人很少进行体育运动。
现代体育活动只在军队和极少数教会学校开展,流行程度较小。随着辛亥革命后,新式学校代替了旧学堂,打开了西方思想的传播通道,为现代体育运动开展提供了条件。但受到中国人的蔑视,许多学校没有把体育课作为必修课,有些学校甚至不开设体育课程。在个人层面,宋如海是一名基督教徒。旧中国的基督教青年会是美国教会开办的社会服务团体,由于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因而有条件、有能力举办一些群众性的体育运动。1885 年传入我国,1911 年在武昌成立青年会。该教会主张在青年中开展德、智、体教育。宋如海自从1916 年任青年会体育干事后,积极在武昌各高、中等学校呼吁重视体育活动,提倡安排体育课程,同时在会所举办各种体育活动。
宋如海在艰难的条件下,能实地考察,认真调查,写出《我能比呀》,在中国近代体育走向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转折关头作出卓越的贡献。从史料上讲,它是我国第一部介绍奥林匹克运动的书籍。在我国的奥林匹克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填补了近代中国体育发展史的空白。从宣传性上来讲,宋如海决心将奥林匹克介绍给中国大众,以激发国民改变落后面貌的民族自信力。该书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来介绍奥运会,让国人了解和普及奥林匹克的一些知识,来弘扬和推动奥林匹克运动,也为后来我国参与到奥林匹克大家庭提供了前提条件。
宋如海在考察奥运会期间,发现了举办奥运会具有经济效应,这一思想为后来的奥林匹克商业化指明了方向。体育没有形成规模产业以前,奥运会的开展捉襟见肘,凭借着个人捐款、该国政府财政拨款和出售奥运会相关发行物等诸多资金来举办奥运会。随着奥运竞赛规模的扩大,奥运开支也不断增加,传统的筹资方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变化。
1984 年,由于萨马兰奇的奥运体制改革,以商业性引入奥运,加上政府拨款和社会筹措资金方式,成为奥运经济运行的新亮点。
【参考文献】
1. 陈晴. 宋如海———中国首位奥运会正式代表的体育理论与实践[J].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8
2. 狄万勇. 中国参加奥运会的第一位正式代表宋如海[J]. 江淮文史
3. 汤铭新等. 简论宋如海《我能比呀? 世界运动会丛录》在中国奥林匹克史中的地位与影响[J]. 浙江体育科学,1999
4. 赵善性. 中国与第 11 届奥林匹克运动会[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8
5. 康志杰. 武汉群众体育运动的发起者宋如海[J]. 武汉文史资料,1997
一、宋如海生平简介宋如海,生于1890年,祖籍安徽怀宁。1903年,他在湖北武昌初次接触基督教就与其产生了不解之缘。1916年,宋如海从教会创办的金陵大学毕业之后,就来到湖北,随后不久,在武昌基督教青年会担任体育部干事一职。受当时基督教青年会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