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混凝土分为普通、饰面和装饰清水混凝土3类,其具有质朴厚实、素面朝天的外观特性,并省掉了抹灰和装饰等工序,被行业内称为“绿色混凝土”[1-4]。清水混凝土已有一定的研究和发展,但多集中在建筑工程领域,且非常注重其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的艺术效果[2-8]。桥梁工程的服役环境、施工工艺等与建筑工程差异较大,一般采用普通清水混凝土,只要求表面平整光滑且无明显色差、气孔等,而对饰面装饰效果没有特殊要求,目前有关桥梁清水混凝土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还较少,不利于其推广应用[4-6]。桥梁结构构造复杂、配筋率高、预应力钢束密集,混凝土应具有很好的工作性能以满足密实施工要求;另外,桥梁不同结构部位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缺乏针对性,设计的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工作性能差异显着,匀质性较差,无法达到工程整体清水效果[4]。
因此,需要根据桥梁工程结构特点,研究桥梁清水混凝土的设计方法与匀质性控制技术,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能,保证构件外观质量,提高结构安全与耐久性,为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1原材料
PO.42.5水泥,主要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天然河 砂,细 度 模 数2.5,含 泥 量1.8%,泥 块 含 量0.3%。石灰岩质碎石,粒径5~25mm连续级配,含泥量0.4%,针片状含量1.7%。V630型清水混凝土专用聚羧酸减水剂。LH-70MR非速溶型纤维素醚,分子量20万。矿物掺合料:I级粉煤灰,细度≤12%(0.045mm方孔筛筛余),需水量比92.6%;硅灰,比表面积2×104m²/kg,SiO2含量90%。拌合用水为自来水。
2配合比设计
2.1设计思路
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的清水混凝土,为了实现低含气量要求,坍落度控制较小,难以满足桥梁工程混凝土密实施工要求。另外,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不同,采用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制备的混凝土工作性能差异大,匀质性差,易出现色差、气孔等缺陷,既影响构件表观质量,又影响耐久性。
实现桥梁清水混凝土高工作性能、高耐久性的设计思路与技术途径主要有:采用基于分子链组成结构设计的专用聚羧酸系减水剂,提高混凝土工作性能,减少用水量,降低含气量。掺优质矿物掺合料,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能,优化孔结构,增加密实度,减小体积变形[9-10]。对于低强度等级混凝土(C40及以下),提高矿物掺合料掺量,适当提高砂率;对于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C50及以上),优化减水剂掺量,适当降低水泥用量和砂率,结合增粘剂[11-16],控制浆体粘度,减小集料相对移动,保持不同密度胶凝材料均匀分散,提高混凝土的匀质性。
2.2配合比与物理力学性能
基于密实骨架堆积理论,根据提出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思路,制备了C30~C50桥梁高性能清水混凝土,配合比与物理力学性能如表2所示。混凝土包裹性与流动性好,初始坍落度在200mm以上、扩展度在500mm以上,1h后坍落度仍大于180mm、扩展度大于420mm,损失较小,工作性能与力学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3匀质性测试分析与讨论
以C30混凝土为基准,分别采用纤维素醚与硅灰作为增粘剂,通过对混凝土含气量、浆体粘度,以及硬化试件3d龄期时上、中、下不同部位显微硬度的测试,探讨增粘剂对混凝土匀质性的影响规律,以实现对匀质性的控制。
3.1测试方法
新拌混凝土含气量采用LC615A型含气量测定仪,按《普 通 混 凝 土 拌 合 物 性 能 试 验 方 法 标 准》(GB/T 50080—2002)进 行 测 试。浆 体 粘 度 采 用DV-S型 旋 转 粘 度 计,按 《粘 度 测 试 方 法 》(GB 10247—2008)进行测试。根据《金属维氏硬度试验方法》(GB/T 4340.1—2009),采用HV-1000Z显微硬度计测试混凝土试件3d显微硬度值,如图1、图2所示。由于粉煤灰活性较低,如其上浮形成富集,则该区域胶凝材料水化相对较慢,整体强度低,表面显微硬度均值较其它区域低。
3.2纤维素醚对匀质性的影响
纤维素醚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如表3所示。可见,随纤维素醚掺量增加,浆体旋转粘度值与混凝土含气量随之上升,流动性下降,硬化试件表面上、下部显微硬度值之差逐渐减小(如图3)。当其掺量达到5×10-5(占胶凝材料总量)时,混凝土含气量为2.0%,粘度值为1 960MPa·s,坍落度大于180mm、扩展度大于500mm,工作性能较好;试件表面上、下部显微硬度值之差为12.14 HV,显微硬度相当,匀质性较好。而当掺量达到6×10-5时,含气量与浆体粘度显着增加,混凝土工作性能劣化明显,已不能满足桥梁施工要求。
纤维素醚对水泥基材料的增粘效果来自于纤维素醚溶液的粘性[12-13]。纤维素醚分子可以吸附和固化一部分拌合水后膨胀,使拌合水粘度增加。同时,其分子链之间相互缠绕,形成三维网络结构,也能增加溶液粘度。从而使得粉煤灰等移动阻力增加,增强了混凝土拌合物的抗分散能力,防止各组分之间分层、离析和泌水,提高混凝土匀质性。但其掺量越高,粘度越大,排气不畅而导致混凝土含气量增加,且流动性下降,工作性能退化。当粘度过高后,混凝土流动度损失明显,需增加用水量以满足工作性能要求,从而降低混凝土密实度,并对强度造成一定的影响[14],因此,需严格控制其掺量。
3.3硅灰对匀质性的影响
表4为硅灰对混凝土匀质性影响测试结果。研究表明,随硅灰掺量提高,浆体旋转粘度值随之上升,混凝土的含气量则下降,坍落度与扩展度下降明显,硬化混凝土试件表面上、下显微硬度值差也随之降低(如图4所示)。当硅灰掺量为6%时,混凝土的含气量为1.5%,浆体旋转粘度值为1 920MPa·s,粘度适中,混凝土工作性能良好,试块表面上、下部显微硬度值相当接近,匀质性好。而当掺量达到8%时,虽然试块表面上、下部显微硬度值基本一致,但混凝土已十分粘稠,流动性与施工性能很差。
硅灰增强混凝土浆体粘度的关键在于其颗粒形态效应与分散作用[10]。硅灰的比表面积大,颗粒呈球形状,平均粒径细小,约比水泥颗粒粒径小两个数量级,比粉煤灰颗粒粒径小一个数量级,其具有高度的分散性和较大的表面能。因此,硅灰可以充分的填充在水泥与粉煤灰颗粒之间,减少填充水量,降低孔隙率,同时也能堵塞浆体泌水通道,阻碍粉煤灰的移动,从而提高浆体硬化后的密实度与均匀性。硅灰的火山灰活性较强,可迅速与浆体中的水反应,形成较多的絮凝结构,使浆体粘度,降低流动性,增加集料相对移动的阻力,保持混凝土各组分分布的均匀性。
另外,由于硅灰颗粒比表面积大,虽然其掺加减少了填充水量,但同时也需要增加表层水的用量,因此在掺量过多的情况下,致使浆体密度变大,粘度过高,导致混凝土流动性下降明显,工作性能劣化明显。
3.4微观结构分析
分别对掺5×10-5纤维素醚和掺6%硅灰量的混凝土试件进行破碎,取其上、中、下3个不同部位的砂浆样品进行了SEM观测,结果如图5、图6所示。可以看出,在两类试件中集料与水化产物界面过渡区较饱满,结构密实,基本没有微裂缝;上、中、下3个不同部位的粉煤灰分布较均匀,未出现粉煤灰上浮富集现象。可见,通过掺加适量增粘剂,控制浆体粘度,可保持混凝土良好的工作性能,且能有效避免粉煤灰上浮,提高混凝土的匀质性。
4工程应用
四川省遂广高速公路桥梁工程的主梁、墩柱均采用清水混凝土设计方案,施工初期,混凝土设计制备时未进行匀质性控制,墩柱(C30)在混凝土分层浇筑处出现了明显的色差和分层,取混凝土拌合物静置后发现表面有明显深色漂浮物,如图7、图8所示。分析认为,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高且为颜色偏深的二级灰,坍落度较大(>220mm),粘聚性差,匀质性不良,导致振捣后粉煤灰上浮。
根据项目研究成果,采用密实骨架堆积法对集料组成进行设计,适当调整砂率,采用专用外加剂,掺加2×10-5~3×10-5纤维素醚(对已进场的外加剂,复掺5×10-5纤维素醚),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粘度,增强粘聚性与粘结力。并适当延长混凝土拌合物的搅拌时间,实时测试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根据实际情况对外加剂掺量、用水量以及增粘组分掺量进行调整,保持混凝土浇筑时坍落度在160~180mm,且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加强振捣与养护。调整后的混凝土匀质性较好,静置后或浇筑振捣过程中均未出现粉煤灰上浮,墩柱、主梁表面光亮、色泽均一,外观效果得到有效改善,如图9、图10所示。
5结论
1)根据桥梁结构特点,提出了桥梁清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思路与高性能化技术途径,制备出均质性好且工作性能与力学性能优良的C30~C50高性能清水混凝土,并应用于实际桥梁工程。
2)通过对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硬化试件不同部位的显微硬度与微观结构的测试研究表明:对于C30桥梁清水混凝土,当掺5×10-5纤维素醚或掺6%硅灰时,混凝土含气量不超过2%,密实性好;浆体旋转粘度值在1 900~2 000 MPa·s之间,粘度适中,工作性能较好;试件表面不同部位显微硬度值接近,混凝土匀质性好。以纤维素醚或硅灰为增粘剂,可以有效调整浆体粘度,改善混凝土的匀质性,提高密实度。
参考文献:
[1]李强,李辛民,孟闻远,等.我国清水混凝土技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建筑技术,2007,38(1):6-8.Li Q,Li X M,Meng W Y,et al.Development status of finishconcrete technology in our country and its existing problemsand countermeasures[J].Architecture Technology,2007,38(1):6-8.(in Chinese)
[2]陈晓芳.高性能饰面清水混凝土及其施工技术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3]Hurd M K.Avoiding arguments over architecturalconcrete[J].Concrete Construction,1990(9):28-30.
[4]黄路.城市高架桥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08.
引言安全系数和技术标准差距较大,是当前我国建筑业中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另外,还有结构设计和实际建造过程中的人为误差,关于耐久性的结构设计问题,关于安全检测中存在的问题等。对于以上这些问题,通过提升技术的标准,加固安全系数,加固...
1分析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某地会展中心原浆混凝土的外墙特点是明缝分格、蝉缝分块,成型后外墙表面不作修饰施工,把混凝土自然面貌作为饰面,突出它的自然肌理,对于这个会展中心工程设计者的目的是尽可能表现原始状态.该工程的外墙饰面效果由分隔条、螺栓孔、凹...
0引言我国目前很多工程上都使用了膨胀混凝土,通过多个项目的实践证明了膨胀混凝土在施工质量方面所具有的优点,在膨胀混凝土的施工过程当中,如果能够对于施工的各个环节给予较好的控制,并对施工的技术水平不断创新与提高的话,就能够实现对于浇筑部位混...
在建筑中,混凝土裂缝属于一个普遍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种。在建筑工程中,一旦产生裂缝,就会造成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分析裂缝形成的原因,然后加以控制。1混凝土裂缝的分类1.1收缩裂缝收缩裂缝主要由混凝土收缩产生,例如自身收缩、塑性收缩、干...
混凝土在高温或局部高温环境下,往往因性能劣化或爆裂而遭到严重的破坏,力学性能大幅降低,因而对混凝土材料高温后力学性能的研究十分必要.目前,国内外对于混凝土高温后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较多,根据影响混凝土高温性能的因素,试验中的变量主要有以下几类:骨料...
防屈曲支撑正在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我国既有建筑结构的抗震加固和新建建筑的地震防御。与日本、美国等抗震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在将防屈曲支撑应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方面进行了更多的工程尝试。然而,由于混凝土构件具有局部抗拉性能差的特点,在将钢制防屈曲...
1前言如图1所示,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因为在板中设置一定数量的预制永久性薄壁箱体或筒体而形成的新型空心楼板体系,使得楼板不仅具有较大的抗弯刚度和承载力,而且能有效的降低结构自重和工程造价,可有效的解决大跨度实心楼板因自重大而使用受限这一工...
1引言据统计,钢筋锈蚀已成为导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失效的首要原因,而沿海地区的混凝土结构长期处于荷载和氯盐的双重作用下,由于这些混凝土结构通常是带裂缝工作状态,这为氯离子侵蚀钢筋提供了便利条件,进而造成混凝土结构一系列劣化。对处于正常使用阶...
钢筋混凝土结构分析分为整体式、组合式、分离式三种有限元模型。分离式模型计算精度高,但是该模型需要将钢筋布置在混凝土单元边界,网格要求高,计算时间较长。该模型多用于混凝土构件的力学分析。如田力等利用分离式模型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柱在冲击荷载作用...
针对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的阐述,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第一个方面是框架结构工程技术中的钢筋工程;第二个方面是框架结构工程技术中的模板施工;第三个方面是框架结构工程技术中的混凝土工程。通过这三个方面的介绍,可以很清晰的描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