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土木建筑论文 > 建筑设计论文 >

全生命周期理论下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探究

来源:建筑 作者:王艳飞
发布于:2017-06-27 共2986字
  我国建筑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大约消耗 35% 的能源,48% 的水资源,排放 35% 的温室气体以及 40%以上的固体废料。要使钢筋混凝土堆砌起来的城市建筑“绿”起来,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应运而生。
  
  1 绿色建筑“深绿”设计。
  
  所谓绿色建筑“深绿”设计,是“深层次”“绿色建筑设计”的简称。它是针对于市场中出现的建筑节能技术的“浅绿”或“假绿”而言的。建筑从原始的穴居发展到今天的恒温恒湿的环境,应该说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其发展并非是完美的。
  
  传统建筑群体布局形式、建筑的自然采光与通风、建筑遮阳、防潮与防噪等技术手段在现行建筑设计中进行创新应用较少,大量的节能技术是“冷拼”与“叠加”的,为技术而技术,为绿色而绿色的现象比比皆是。不能因地制宜地采用节能技术措施,使得实践中的绿色建筑千篇一律,加之工作人员的施工水平,节能技术细节部位处理不到位,节能效果大大降低。
  
  在建筑节能技术应用的实践过程中,要让建筑节能设计持续发展,需要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即全过程、全角度的“深绿”设计。
  
  2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建筑深绿设计措施。
  
  2.1 规划设计是深绿设计的核心。
  
  规划设计是建筑全寿命周期的起点,也是核心点。一个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是否与现实相匹配,关键就是看建筑在设计中,是否尊重了环境,是否采用了最佳的建筑构造措施以达到最大限度的节能。
  
  2.1.1 尊重环境,体现“中国式”的建筑节能理念。
  
  “中国式、老百姓式”的深绿建筑设计,其实是引导一种正确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绿色建筑的设计旅程中,基本被大众理解成它是一种“高端的”“贵族化”的,在老百姓关心的房价中,也可以看出,称呼为“绿色建筑”的房价单价基本是普通房价的 1.5~2 倍,前期投入过多,运营成本高,阻止了绿色建筑的发展步伐,也违背了国家要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的初衷,无形中阻碍了人们的购买热情。
  
  其实舒适的节能建筑不是高成本的,从我国舒适、节能的民居建筑中就可以清晰地看出深绿设计的方向。就像布赖恩·爱得华兹(Brian Edwards)在《可持续建筑》一书中写道 :“人类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应当遵循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便是向过去学习-重视和理解乡土建筑的结构和风格,使用当地采购的材料,当地供应的能源和当地的传统工艺。”
  
  民居是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结合当地的气候、人文习惯形成的,体现出了诸多绿色建筑设计理念,都是“老百姓式”的。陕西窑洞,就地取材(土窑、石窑、砖窑)说明它的成本并不高,但它做到冬暖夏凉。透过它的设计理念看绿色建筑,完全可以当地材料低成本地建造“老百姓式”的绿色建筑。土楼是福建、广东等地客家人的住宅,土楼材料选用“黄土”“杉土”都是可以重复利用的。北京的四合院,以南北纵轴对称布置和封闭独立的院落为基本特征,这种“老百姓式”建筑设计,是尊重了北京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冬季春季风沙较多的气候特点。
  
  从中国传统民居中汲取营养,设计“中国式”的绿色节能建筑,是建筑节能设计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做到能源消耗最少,资源利用最佳、环境负荷最小,即做到了深绿设计中对环境的尊重环节。简单说,就是利用当地的建筑材料,利用周边环境的有利条件以及建筑群自身互相遮挡,目的是不仅让建筑在夏天隔绝太阳辐射而且在冬天则要尽可能多地吸收太阳辐射,应达到良好日照和土地利用的最优组合。
  
  2.1.2 项目全方位设计是绿色建筑“深绿”设计的基石。
  
  一个节能项目,包含了诸多单位工程,而单位工程又包含了很多分部、分项工程。通俗讲,一栋完美的绿色建筑,如同一个高尚的人一样,要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点点滴滴做到深绿的节能设计,一个环节不到位,就会影响整栋建筑的节能效果,而一栋建筑的不完善会波及到整个项目,一个项目又有可能会波及到一个城市。目前建筑的节能构造设计,在材料的选用,维护结构的节能措施选择上,应注意其完整性。从地下室的墙体、底板到上部维护结构的墙体、楼板、门窗、屋顶各个环节,都需要进行细部设计及节能效果的测算。
  
作者单位:
原文出处:王艳飞.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深绿”设计研究[J]. 建筑,2017,(09):54-55.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建筑节能论文
返回:建筑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