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回到人类建造活动开始的初衷---遮风避雨的居住功能,这一过程历经了由原始的穴居、巢居居住空间到专门住宅建筑的一系列过程演变。居住建筑---作为各式营造活动中最基本的建筑类型,不仅和国民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同时从另一层面上展现了一个国家建筑发展水平。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始于上世纪 80 年代,通过不断深化改革,从 1978 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住宅面积的6. 7m2到2000 年人均住宅面积30 m2,可以看到城镇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关注到城市中低收入这一特殊人群的存在( 据建设部资料显示,但仍有一千多万户城市低收入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 13. 3 m2) ,存在的原因也是多样性的,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产业结构间的调整等,他们依旧居住在无论是面积、周边环境还是交通、基础配套设施远远不达标的城市破旧住宅或是棚户区内。
从社会结构来分析,如同金字塔形状,中低收入者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重,他们构成了社会繁荣与稳定的最基础要素。
而其中住房问题自然成了稳定构成这一要素的首要条件。为了让这特殊群体的生活得到最基本的保障并改善其现有居住条件,我国从 1998 年的房改政策到至今出台的住房相关文件,保障性住房一直作为房改的重点项目来对待,中央和各级政府把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满足群众基本住房需求和实现全民住有所居目标放在首要任务。
1 定位
我国目前的保障性住房供房体系建设日益在不断地丰富与完善,其中包括: 1) 以租赁为主的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 2)以出售为主的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 3) 城市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在经历了保障性住房初期的大规模建设,随着受益阶层的扩大化,现阶段的发展重心放在了以公共租赁房和廉租房为主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并加快各类棚户区的改造。因此本文将要探讨的保障性住房主要指公共租赁房和廉租房。
不同于普通商品类住房,保障性住房受益对象为城市中低收入这一特殊人群,随着受保障阶层的不断完善,“夹心层”---城市新就业职工、大学毕业生、外来务工人员等,也在这一保障范围内。保障性住房不同于普通住房就在于其“保障性”这一特制,属于一种生活“必需品”,不以获利为目的,只在于保障,实现社会公平和保障社会稳定为目标。保障性住房节约型、集约型的特殊性质限制了其套型面积,并不表示该住房是居住性能落后的或是简易的,恰恰相反,其设计标准不应该低于同类的商品住房,应该是具备一定空间品质并且能体现出保障性住房对中低收入人群的关怀。小套型应该在有限的空间内合理组织安排好各个功能空间、生活流线。
2 武夷山市保障性住房特点
2. 1 套型面积规定
于 2007 年出台的《武夷山市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住房管理暂行规定》,新建廉租住房均以小户型为主,建筑面积从 30 m2到 50 m2不等。公共租赁住房面积则控制在 60 m2以下。可以看到,受限于面积要求,套型空间面积十分有限,这就要求在设计时做到“小而精”---功能布局合理,流线分区简洁,使各空间得到最大程度利用。
2. 2 建筑层数以多层、中高层住宅为主
武夷山市所处世界双世遗产地这样特殊的地理环境位置,使得当地建筑有着自己特色。建筑师杨廷宝在规划武夷山景区时提出过武夷山建筑风格的“五宜五不宜”的建筑原则---“宜低不宜高、宜散不宜聚、宜淡不宜浓、宜藏不宜露、宜土不宜洋”,让城市大部分建筑有了一个合理的限高规定。保障性住房也是如此,层高均控制在在 7 层以下,框架混凝土结构,一梯两户或三户套型居多。
3 套型空间设计原则
早在公元前,维特鲁威在其着作《建筑十书》第一书中就提出了建筑的三要素---“实用、坚固以及美观的三个原则”.而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分别与其一一对应,建筑的三要素之间是辩证与统一的关系,不能分开讨论,但要区分关系主次。保障性住房的特殊性首先要求住房要做到功能的实用、适用与建筑技术坚固、耐用并存; 而后方为美观性。
保障性住房建造设计受限于面积、造价、选址等多重因素影响,因此建筑的实用与适用性应该摆在设计的首位。包括:合理的功能分区、空间的精细化设计.
3. 1 合理的功能分区
家庭中的众多成员因其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的生活习惯等因素会导致有差异的生活方式、空间使用的习惯和纷繁要求。由此,功能分区按其不同的属性功能可主要分为动静功能分区和生活洁污功能分区。
3. 1. 1 动静功能分区
一户套型设计的优劣,合理的动与静功能分区占到了评价的很大一部分。我们习惯把起居室、厨房、餐厅、以及阳台等家庭成员常聚集到一起参与共同活动的空间划分到动区,而把卧室、书房等常以个体活动为主且活动对声音有一定要求的空间划分为静区。设计时动区一般更接近入口,人流量大的区域;静区则安排在套型更深,隐私性更强的区域。如( 图 1) 套内分区较为合理,动静两区布局最小程度造成相互影响,设有一墙之隔。如( 图 2) 套内布局不如图一合理,北向卧室有更多受面容易受到声音干扰。
4. 1. 2 生活洁污分区
套型内的生活洁污分区设计一般把厨房、餐厅、卫生间或是生活阳台等容易受到水渍、油污杂物污染的空间和其他相对较干爽、洁净的空间尽量划分开来。这样可以保持两个分区内不易相互污染。设计时要注意两个区域布局时尽可能相对独立,减少接触面积,除卫生间外的易造成污染区可以随着动区来进行布置。( 图 3) 洁污功能布局紧凑,合理,套内易受污染图 1 套型一平面布置 图 2 套型二平面布置图 3 集中布置的厨卫空间 图 4 于套型中部布置的厨卫空间区域集中布置在一起,方便卫生清理。( 图 4) 厨房、餐厅及卫生间集中布置,但位于套内中部,整个套内容易受到污染侵散,可考虑集中布置在套内两端。
3. 2 便捷、经济的交通空间
便捷、有效的交通流线布置可以为套型提供高效且实用的生活空间。交通流线把各不同功能空间分区组织、穿插起的同时必须合理控制其所占面积,这就要求设计时把交通面积渗透、分散到各功能区中,以“隐”的方式出现在套内中如( 图5) .一些房型相对独立的交通空间不仅浪费了建筑面积,还造成了其他空间的拥挤,比如就餐、起居空间如( 图 6) .
3. 3 空间的精细化设计
空间的精细化设计体现在套内各空间的方方面面。在我国较早提出空间精细化设计的是清华大学的周燕珉教授,其出版的《住宅精细化设计》一书,从住宅设计的调研到实际项目成果各个方面论述了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精细化设计将会成为设计主流的理念。
4 “小中见大”---例举精细化设计原则
4. 1 兼具多重功能的共享空间
虽然保障性住房面积有限,仅能满足住户最基本的需求,但是这种“限制”恰恰也能激发出空间利用的潜力。“门厅---起居室”和“厨房---餐厅---起居室”是两种常见的共享空间。
4. 1. 1 “门厅---起居室”
调研中发现“门厅”这一原本可以独立的空间,在大多套型中均以和起居室联合起来,共同使用,或是门厅兼顾起居室、交通空间等功能利用。总之,门厅功能在保障性住房中概念已被弱化,方案设计之初就可以规划好此类共享功能区域,高效率使用空间如( 图 5) .
4. 1. 2 “厨房---餐厅---起居室”
同样,用餐空间也受制于面积这个主体因素,被挤压于起居室和厨房之间。个别餐厅只能在 1500mm × 1950mm 不到3m2的空间用餐,再除去交通面积,仅能勉强用餐。因此在设计时我们可以不妨把餐厅与起居室功能融合在一起,这样餐厅、厨房空间同时做了“加法”,人体舒适度得到很大程度改善如( 图 6) .
4. 2 “见缝插针”---提升一次性装修储藏空间
发放的调查问卷中,有近 7 成的住户反映储物空间严重不足问题。保障性住房有限的空间内,在摆放完家具后几乎找不到可放置杂物的存储空间,这也是当下保障性住房设计考虑不完善的地方。市场中的大多家具尺度其实不是很适用于保障性住房,这要求在一次装修时就要考虑好储物空间的安排。
在厨、卧空间内,除了操作台下的储藏空间外,其实它上层的空间往往容易被人忽视,我们争取在套型一次装修时就要设计好这类空间,如上下吊、地柜储物空间,这样就最大程度利用了其上的闲置空间如( 图 7) ; 入户的鞋柜可以在一次装修时统一为衣帽柜设计,或是嵌入墙体式的设计; 对于不封闭式阳台,储物空间可同空调机位结合布置,全封闭阳台则可以在进深面做一面壁柜。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飘窗这一赋予空间变化的元素也逐步出现在保障性住房中。但是设计不到位,反而会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增加空间使用障碍如( 图 8) .柱子出现于转角处,导致西面空间狭小不宜短暂就坐,视野的连续性也受到阻碍。这时如果把此面做成隔断式储藏空间,放置工艺品、书籍或是花草,与一旁的飘窗结合使用,可能提升空间效率,另一番生活情趣于其中。
4. 3 “活化”架空层空间
由于武夷山所处地理环境气候影响,很多建筑首层均采用架空形式处理。但是没有能够充分利用好这个架空层空间,大部分空间闲置、当做车棚使用或是由业主私自搭建封闭处理。
在调整规划策略上,我们可以把景观生态、小型无噪音活动设备融入建筑中,这样在天气不适宜外出时,依然有适合活动的空间提供给住户如( 图 9) .
5 结语
本文总结了本市保障性住房的基本特点并归纳出适宜于保障性住房套型空间的设计原则,通过空间的共享、一次性装修储藏空间设计和活化架空层设计等手段来全面提升改善保障性住房的性能,给居住者在有限的住房面积内提供最佳、最适宜的住房品质。保障性住房建设已经是国家住房建设系统中的重点建设项目,武夷山市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刚起步不久,希望本篇能为今后住房设计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周燕氓。 对北京市公租房建设相关政策的探讨与建议[J]. 建筑学报。 2013( 04) .
[2]周燕氓。 中小户型住宅套内空间配置研究[J]. 装饰。 2008( 03) .
[3]刘瓒。 基于精细化理念下的厦门保障性租赁房套内空间性能优化设计初探[J]. 南方建筑。 2013( 06) .
[4]周燕氓。 住宅精细化设计[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5]胡仁禄,周燕氓。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6]彰国社( 日) . 集合住宅实用设计指南[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7]雅克·斯布里利欧( 法) . 勒·柯布西耶导读系列( 马赛公寓) [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在我国,在民用建筑中实行节能设计是指在对建筑的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等都达到一定要求的同时,减少在保证这些条件满足时消耗的能源.节能建筑指的是在建筑规划分区时,根据气候来进行设计和节能.群体、单体,以及在朝向和间距等多种外部条件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到...
摘要近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的各项改革开放政策不断深化,特别是建筑工程这一行业已经成为改革步伐最快、改革力度最大的行业之一,业已全面完成了由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由市场主导的商品经济体制的转变,使得建筑业迅速成长为国家经济体系中主要支柱产业之...
月吐吕众所周知,无论是多么知名的建筑师对于建筑的设计都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思考、酝酿及策划等,而不是建筑设计信手拈来建筑策划与建筑的设计之间关系紧密,同时建筑策划也对建筑设计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在建筑策划中策划人员常常需要对建筑工程提出一系列的...
0引言酒店的建筑设计与其他的建筑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之处,为了达到更好的建筑效果,对于酒店的建筑设计应当考虑多重因素,主要包括经济性与舒适性、交通以及商业性与文化性这三个主要层次.1经济性与舒适性1.1经济性考虑到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由此而产生了严重的污染问题,给城市的正常发展和人们的生活环境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城市污染主要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其中噪声污染是最易发生和最难解决的问题.各种工业设备的运转、家用电器的使用、交通...
1前言。1.1动线调研方法。动线调查的方法是行为观察法的一个重要方法之一。动线的概念和方法首次在日本人编著的《应用于建筑城市规划的调查分析方法》一书中提出来。在环境行为学理论中,动线调查主要是调查人(或者物)的行为活动的移动路线,借助动线...
随着城市人口和城市规模的日益膨胀,城镇形态产生了明显变化.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随之而来的是地域和城镇特色渐渐被削弱甚至消失。如美国旧金山1958到1983年城市立体轮廓的变化,从曾经非常有特色的城市、地表肌理,被新建的公路划分得四分五裂,被高楼大...
前言.变革传统的建筑理念,使建筑具备环保、节能、工业化即绿色建筑的特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建筑科技进步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类的共同理想.与传统的住宅建筑结构形式相比,钢结构是一种最符合绿色建筑特征的结构形式.它最容易实现设计的标准化、构配件生产的...
0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人们的出行范围也随之不断扩大,机动车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在方面人们出行,拉近彼此间距离的同时,也使得高速公路的交通流量大大增加,给高速公路的建设和使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作为高速...
我国一直以来都是能源消耗大国,现在经济发展的更加快速,对能源的需求量更加的大,为了更好的发展经济,同时做好节能工作,一定要在各行各业都做好节能工作.建筑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量是非常大的,为了更好的发展建筑行业,同时也为了更好的做好节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