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定价论文研究参考范文10篇之第十篇:提高我国期货市场的定价权的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开放, 我国市场与国际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但是, 作为一个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 我国却一直是大宗商品国际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商品期货市场已经成为现行大宗商品定价体系的核心, 因此, 我国必须加强自身商品期货市场建设, 提高商品定价话语权。对于提高我国期货市场的定价权, 应从多方面入手, 一是加快打造全球性的贸易金融中心;二是加强期货市场的框架建设;三是鼓励各方参与, 提高期货市场的流动性;四是促进期货经营机构发展, 提高市场参与者的操作水平。
关键词:定价权; 期货市场; 大宗商品;
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开放, 我国市场与国际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作为一个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 我国对于大宗商品的需求一直居高不下。对于一些对外依存度高的大宗商品, 我国一直是国际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 而对某些我国大量拥有且出口的稀有资源, 我们也没有相应的定价权。大宗商品定价权的缺失使我国企业在大宗商品交易时只能被动接受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由于商品产地产量、期货市场过度投机、大宗商品卖方垄断和国际政治博弈等原因, 许多大宗商品的价格经历了大幅度的上涨与下跌, 已经偏离了基本的供求关系定价。近年来, 某些进口大宗商品价格的暴涨引起了我国企业成本的巨幅攀升, 导致其利润空间缩小, 决策失误, 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 上游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导致中下游一系列产品的价格上涨, 增加了相关产业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性, 削弱了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危害我国的经济安全。
所谓国际大宗商品的定价权, 是指某国家或某区域汇集该商品的全球相关信息, 并形成被全球贸易市场广泛接受和参考的基准价格的能力。在现行国际贸易体系中, 大宗商品的定价权直接体现为该国在该种商品全球市场中的国际影响力。现行的大宗商品主要是以期货价格为基准加一定的升贴水的方式来定价。由于商品期货市场具有集中交易、交易成本低、信息容量大的优点, 已经成为现行大宗商品定价体系的核心, 商品期货的价格已经成为相应大宗商品品种国际现货贸易定价的基准。
期货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是一国拥有国际定价权的前提, 现阶段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期货市场已主导了大宗商品的定价权, 国际市场上几乎所有的大宗商品都已经形成了其定价中心, 国际期货市场格局已基本形成。在我国参与国际期货交易方面, 由于中国企业在进入国际期货市场前要经过审批, 现只有二十几家国字头的大公司取得了进入国际期货市场的通行证, 大部分企业不能参与其中。由于中国公司企业风险管理能力不强, 对国际期货市场的交易规则不甚熟悉, 对从事国际期货交易的人才储备严重不足, 使得我国参与国际大宗商品交易规模很小, 不能规避相应的风险, 且总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困境中。对于国内, 我国期货市场起步较晚, 发展过程一波三折, 经历了无序发展和治理整顿的时期, 现阶段发展比较保守,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还没有完全融入到国际市场中。现在中国的期货市场完全是国内市场, 虽然在价格发现过程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其价格依旧是由国际市场传导的, 没有形成独立的价格形成体系, 主要大宗商品, 如原油、大豆、铜等的定价, 依旧由伦敦或纽约市场决定。
应该认识到, 由于国际期货市场格局已基本形成, 我国想要谋取大宗商品的国际定价权将是一个漫长且艰难的过程, 不能一蹴而就, 而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对于提高我国期货市场的定价权, 应从多方面入手, 逐步发展, 扩大影响。
一是加快打造全球性的贸易金融中心。
首先, 要成为某种商品世界性的定价中心, 这种商品应该是在该国或该地区大量生产、大量消费或大量贸易的商品, 大量的现货贸易也在该地完成。大宗商品的定价交易基本上是由即期现货交易演变成远期交易进而发展成具有标准合约的交易所期货交易的。因此, 该种大宗商品的贸易流通要在期货交易地形成相当的贸易流通规模。
其次, 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金融环境是决定其是否成为定价中心的最根本的条件。经济基础是决定该国或该地区能否建设定价中心的关键。现在, 中国的某些城市已经成为一些大宗商品的集中贸易中心, 但距离全球性的金融中心还有很大的差距。国际上的期货交易所都是建立在开放的金融体系下的, 资金的流动基本不受限制, 许多厂商和投资者都积极参与该品种的交易, 并且众多厂商愿意以该市场的价格为基准贸易价格。因此, 要努力提高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 加快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步伐, 以适应我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要求。应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在商品期货交易所建立人民币结算机制, 以削弱或摆脱期货市场价格受霸权美元的影响。逐步放开外汇管制, 加强中国的经济实力, 努力使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
二是加强期货市场的框架建设。
期货交易所要想具有国际化的信誉、影响力和市场辐射能力, 离不开对期货市场的整体框架进行完善合理的设计, 在制度设计和硬件配置上双管齐下。
首先要完善期货交易所的交易规则, 引入国际通用标准机制, 改进不合理的标的条款, 减少交易费用, 做到交易环境透明, 合约及交割条款设计清晰合理, 并适应市场需求增加交易品种和交易类型。现今成熟的期货市场都涵盖期货合约、期权合约、掉期合约等交易品种, 还包括多种价差合约和复杂的结构化产品, 而目前我国期货交易所中的交易类型还较为单一。如果商品期货交易品种或交易规则规定不合理, 则或者会被市场交易者蓄意利用, 导致期货市场出现金融风险事件, 使交易被迫停止;或者会导致合约交易量稀少, 市场活力不足, 最终无人问津, 市场逐渐萎缩甚至消失。如1995年底, 我国苏州商品交易所的红小豆期货合约, 由于交割条款的缺陷和持仓头寸的限制, 被市场多头利用, 蓄意在96系列红小豆合约上逼空, 造成市场空头损失惨重, 许多套期保值者爆仓出场, 最后导致证监会发文通知, 停止苏州交易所红小豆期货合约。又如美国新奥尔良棉花期货市场, 由于联邦政府棉花价格政策的实施, 棉花现货的价差范围很小, 棉花商人失去套期保值需求, 使得棉花期货在20世纪50年代消失。
其次, 要有健全的监管体系和完善的金融法律法规。确定中国证监会、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以及期货业协会三者的分工, 明确其权责界限, 实现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交易所内部监管三位一体的监管模式, 避免监管漏洞或权利重叠, 提高监管效率和效果。健全关于期货交易的法律法规, 确保其全面涵盖所有的期货交易活动, 避免法律漏洞并确保制定的法律法规符合市场运行的规律, 不能靠主观臆断干扰市场正常运行。
再次, 期货交易所要加强能够实现相应交易的配套硬件设施建设。大宗商品的期货交易需要具有相应现货商品交易的库存场所、交割场所, 要加强交割仓库的管理, 使其具有相应的库存规模、准确的计量条件和运输条件, 保证交易的最终实现。而面对大量的资金流动和交易仓单, 其资金结算和交易平台都需要具备足够的安全性、便捷性和稳定性, 避免网络的故障或瘫痪。
三是鼓励各方参与, 提高期货市场的流动性。
数量众多和不同层次的投资者是期货市场定价形成的主要参与者。历史经验表明, 当一个交易品种其交易者结构合理化、普遍化之时, 它才能有定价的权威性, 而一个以散户交易为主的市场永远无法形成定价权。此外, 应在条件具备时欢迎国外资本进入我国的期货市场交易, 增强期货市场的活力和国际影响力。许多国家的商品期货市场建立起来之后由于参与度不高, 辐射性不强, 效果并不成功。如在争夺亚洲石油定价中心过程中, 日本、新加坡都曾在本国建立起响应的期货市场, 但是新加坡交易所推出的中东原油期货运行两年之后即停止交易, 日本东京工业品交易所于2001年推出的中东原油期货合约交易量只在2003年超过四千万手, 其后便一直萎缩。因此, 不仅要继续鼓励套期保值交易, 还应该鼓励理性投机和行业性、专业性的机构投资者入市, 引入境外投资者, 优化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 提高市场流动性。
四是促进期货经营机构发展, 提高市场参与者操作水平。
一个交易所能否具有足够的发展后劲和强大的辐射力, 也取决于其会员机构是否强大。期货经营机构是联接交易所和投资者的纽带和桥梁, 是提高交易所辐射力的基础力量, 只有期货公司不断开发市场、推广交易所品种、增加客户数量, 才能实现期货交易所的影响力。要探索建立以套期保值和风险管理为目的的专业交易商制度, 支持金融机构、产业客户发展成为专业交易商, 鼓励期货经营机构做大做强。此外, 逐步推进期货经营机构对外开放, 鼓励外资参股境内期货经营机构, 支持期货公司为境外机构参与境内期货市场提供交易结算服务, 支持期货经营机构在境外设立、收购公司等活动。同时, 中国要想提高国际大宗商品的定价能力, 必须拥有大批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从事期货市场管理工作或交易操作, 没有专业人才的期货市场必定是一个无序、混乱的市场。期货交易者需要具备多维度的知识结构, 要强化期货交易和期货分析方面的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 建设一支具有相应的商品生产流通、金融及国际关系等知识的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郝玉柱, 闫英英.我国商品期货市场国际地位研究[J].国际商贸, 2013 (1) .
[21] 张日.争夺大宗商品定价权路漫漫[N].国际商报, 2012-05-09.
[3] 张一伟, 高源.对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的思考[N].期货日报, 2011-03-31.
[4]张宏民.石油市场与石油金融[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9.
[5]张雨后.中外商品期货交易所失败原因的理论思考[J].四川省情, 2005 (2) .
[6]黄河, 谢玮, 任翔.全球大宗商品定价机制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结构性权利的视角——以铁矿石定价机制为例[J].外交评论, 2013 (2) .
点击查看>>商品定价论文(优秀范文10篇)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