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文化论文 >

反思后真相时代网络表情包的文化表征及意义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裴珺
发布于:2020-03-16 共3612字

表情包文化论文参考范文10篇之第四篇:反思后真相时代网络表情包的文化表征及意义

  传播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交媒体的兴起推动着媒介文化意义表达的变革,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网络表情包。近年来,作为网络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网络表情包借助微博、微信以及各种移动客户端在网络空间与社交平台上持续发酵,并在一定程度上获得部分网民群体的价值认同与情感共鸣。事实上,以网络表情包为代表的网络亚文化景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部分受众群体的价值迷茫与精神焦虑现象,也折射出转型时期中国语境下不同受众群体的利益诉求与价值取向,值得探讨与反思。尤其是伴随着后真相时代的到来,反思后真相时代网络表情包的文化表征对于推动和谐网络文化的建构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后真相"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指的是和传统新闻传播理论中追求信息传播的真相相背离的一种信息传播的价值取向。近年来,后真相在媒介领域的泛滥引发了学界、业界的广泛讨论。后真相时代,受众更加关注信息传播中个人意见的表达与情绪的疏解,拒绝严肃的话语表达方式,大量使用娱乐化、戏谑化的表达口吻,使社会热点事件发生以后能够迅速发酵升温进而成为整个社会探讨的舆论焦点。1

表情包

  目前,中国社会处于改革的攻坚期、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各种利益群体的不同诉求容易引发部分社会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意义上以追求真相为目的、以严肃话语为表达方式的社会逐渐远离,一个充满了未知的后真相社会逐渐来临,它是一种传统和现代交织、生机与风险并存的社会形态。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后真相社会的兴起与演变,而以网络表情包为代表的网络亚文化景观恰恰是后真相社会中受众主动消解传统话语表达体系、奉行"娱乐至死"价值理念的真实写照,在后真相视野下审视网络表情包的发展,不难发现其体现出的文化表征具有特定的社会意义。

  风格建构:网络表情包的符号表达

  对于特定"风格"的建构是符号表达的重要意义。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代表人物斯图亚特·霍尔曾指出,对于"风格"的建构与意义解读是当今文化研究中的重要内容。"风格"是特定符号传达的文化标签,是区隔"自我"与"他者"之间不同的特定符号,同样也是维系群体发展的重要因素。霍尔认为社会群体对于特定符号的推崇与过度表达正是体现自身"风格"的重要标志,无论是身着奇装异服的"披头士"一族,还是西装笔挺的精致人士,都将特定的集体符号作为其表达"风格"的主要手段。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生产物,网络表情包的符号表达则更多倾向营造特定社会群体的情感体验场,具有典型的后现代文化属性。2

  通过对网络表情包的分析不难发现,其"风格"的产生主要是通过对特定文字、图片等传统意义上的符号进行选择性挪用以及意义的篡改来表达特定的社会价值观,凸显自我"风格".霍尔认为大多数社会群体可以通过特定符号的意义表达,将"自我"与"他者"进行区分,而文字、图片恰恰是最富有张力地对一切事物的协调或客观化。网络表情包正是通过对文字和图片的再次组合,进行自我话语体系的建构与新意义的再生产,经网民大肆传播以及众多商家的借势营销以后成为网络空间中备受关注的意义表达方式。

  在后真相时代,符号的传播与意义的表达不再主要依赖于文字,图像已经成为影响我们生活的主导性文本之一,并生产出意义、欲望与"风格",建构起全新的表达机制。在媒介技术不断变革、各种社交媒体不断推陈出新的情况下,媒介文化的发展呈现出图像化的传播特点。网络表情包因其形象直观、内容诙谐,充满了自我调侃式的戏谑性,成为网民群体尤其是青少年群体进行信息传播、意义表达的重要传播手段。这种符号式的传播模式,一方面体现了网民追求"风格"的社会心理,另一方面也逐渐演变为网民群体情绪表达与呈现的重要传播载体。

  群体狂欢:网络表情包的传播机理

  文艺理论批评家巴赫金认为狂欢是传统意义上各种特定社会仪式表达出来的一种无意识的集体思维,是社会群体进行意义表达、情绪宣泄的重要传播方式。巴赫金认为狂欢的本质特征在于全民参与性,在特定的社会场合,社会群体加入狂欢队伍中进行情绪宣泄,这种全民参与式的狂欢表达模式凸显了自我价值的重要性,逐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随着时间的积淀逐步成为大众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2

  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为我们研究网络文化提供了全新视角。狂欢成为一套专用的话语表达体系,这种感性并且有特定象征意义的表达机制成为以网络表情包为代表的网络文化的内在传播机理。网络表情包是由文字和图片等传播符号组成的多模态话语体系,其自身具有的叙事风格独特、视觉冲击力强的传播特征使其迅速成为当下网民进行话语表达的重要模式。互联网具有的互动性与匿名性等传播特征为网民群体提供了网络表情包传播的"狂欢场域",构成了以传播情绪为主、忽略社会意义的异度网络空间。随着网络表情包内容生产与传播速度的不断加快,"一言不合就斗图"的思维逻辑充满了整个互联网空间,这种"斗图"大战引发了网民群体新一轮的娱乐狂欢。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中,一旦有网民引出特定的一个网络表情包,原本处于潜水状态的社会成员纷纷浮水上岸,主动参与到这种"斗图"大战的狂欢中。事实上,这种集体无意识的狂欢心理是对传统社会中严肃的话语表达方式、严谨的逻辑思维理念的一种挑战,它消解了信息传播的意义表达,是一种去中心化、去权威化、破碎化的后真相时代的文化表征。在这种特定的社会场域中,真相已经变得不再重要,以狂欢化为主导的情绪表达成为后真相时代网络表情包大肆传播的内在机理。

  视觉破碎:网络表情包的传播效果

  后真相时代社会发展的特征之一是信息传播的破碎化而导致"真相"信息的缺失。德国现代社会学家滕尼斯认为社会在由"强关系"向"弱关系"的转变过程中,信息传播的个体化、破碎化在所难免。后现代理论研究学者利奥塔分析了后现代社会中知识体系由宏大转为碎片化的原因。这种破碎化的信息传播模式一开始是由文字传播符号所主导,但随着互联网背景下读图时代的到来,碎片化传播信息的主体也由文字符号转向了以网络表情包为代表的图片符号,并且在传播效果上带来了视觉上的碎片化。

  网络表情包带来的视觉碎片化是图像符号内部的无序拼贴,属于一种混合型的符号表达系统,它可以被网民迅速解码并进行二次创作与传播,加快传播速度,体现了后真相时代文化表征的征候。一方面,碎片化的图像符号传播的泛滥加快了信息爆炸的速度,使网民的价值理念从对统一社会价值体系的追求转变为高刺激性的符号化语言的表达,致使各种不健康的网络表情包充斥于网络空间之中;另一方面,视觉碎片化的传播模式使网络表情包很难成为特定社会群体的有效集体记忆,对信息的传播也只流于表面,久而久之很容易使社会发展步入"弱智肤浅"时代,使网民更加乐意沉浸于网络表情包带来的情绪表达的狂欢中。

  作为新型网络文化的典型代表,网络表情包以其独特的文化表征备受社会关注,对其评价也褒贬不一。有学者认为网络表情包的出现容易让受众陷入网络狂欢的陷阱中,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也有人认为网络表情包只是部分网民囿于现实社会的压力而产生的自嘲行为,是个人情绪的减压阀。(5)事实上,无论网络表情包是好还是坏,其背后引发的社会意义值得反思。网络表情包的过度传播会引发网民思想信仰上的xuwuzhuyi价值观的盛行。网络表情包传播的部分内容呈现出消极否定、颓废不作为的思想,再加上享乐主义与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影响,致使部分网民出现了价值观上的迷茫与虚无,冲击了主流意识形态,与国家宣扬的正能量等话语体系相悖,久而久之会成为马尔库塞笔下顺从于自身发展现状,缺乏批判与反思能力的"单向度的人".因此,对于中国社会的网民来说,应该抓住转型时期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努力提升自身本领,传播社会正能量,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摒弃xuwuzhuyi的价值观,促进自身健康发展。

  此外,网络表情包的兴盛也再次引发我们对于传播技术的深入反思。网络表情包是传播技术发展带来的衍生文化产品,一定程度上帮助网民进行意义表达,有利于推动网络文化的繁荣发展。但是,当网民沉浸于网络表情包带来的娱乐狂欢场域时,其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值得我们关注。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交工具,网络表情包只能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辅助手段,而不能纵容缺乏社会深刻内涵的视觉符号大肆在互联网空间中产生与消费,因为它背离基本的社会道德底线、情操以及传统的审美标准,必然会阻碍网络社交存在的真正价值,影响互联网世界乃至现实世界的和谐稳定。

  由此,网民应该正确认识网络表情包过度传播带来的弊端,使用表情包但不沉迷于表情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表情包的正向作用,逐步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推动网络文化的繁荣发展。

  注释
  1[英]斯图亚特·霍尔、托尼·杰斐逊:《通过仪式抵抗:战后英国的青年亚文化》[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年版,第307、308页
  2(3)訾宇彤:《"巴赫金狂欢理论"视域下的表情包"制作热"》[J],《西部广播电视》,2017年第11期
  3邹文佳:《后现代主义视阈下网络表情包的传播与反思》[J],《东南传播》,2019年第2期

点击查看>>表情包文化论文(推荐10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新闻学院
原文出处:裴珺.后真相时代网络表情包的文化表征及反思[J].青年记者,2019(30):37-38.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