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文化论文 >

客家传统教育在当代教育中的方式与作用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发布于:2014-06-30 共6209字
  作为汉民族的一脉,被称为“东方犹太人”的客家人在教化上比起“书本上的民族”的犹太民族可以说是毫不逊色。“在客家社会里,崇尚文化,重视教育,以兴学为乐,以读书为本,以文章为贵,以知识为荣,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一个多世纪以来客家人一直受到世人的关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客家人对教育的特殊崇尚,以及在这一背景下客家地区教育的普及和发达。谢重光在《客家文化论述》中认为:“一个地区或一个族群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主要指这个地区或这个族群普遍存在的重视文化教育的价值取向,因而形成的对文化以及文化传播者教师的特别尊重的社会风气。”
  时至今日,客家文化的传播、客家精神的发扬光大依然离不开教育的影响。在客家地区还可以感受到教育兴族的社会氛围和执着行为。但随着经济、文化的深入影响,现代化的教育改变了客家人传统的家庭教育和宗族教育。本文主要以江西省赣县一个古老的客家村落白鹭村为重点,对一个客家古村崇文重教的历史展开描述,同时结合当代社会变迁对客家村落教育带来的影响,认为应积极地吸取古老客家教育的智慧,着力发掘传统客家教育的内涵与方式,探讨客家传统教育在当下客家地区教育环境下的作用与意义。

  一、客家传统教育

  在古代的中国社会,教育的类型可划分为家族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家族教育是一种较为直接和基层的教育方式,它将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等不同内容的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家族”是一个比“家庭”更为重要的社会单位,故而“家族教育”对古代中国人的影响程度亦不容忽视。“聚族而居是客家人传统的生活方式,在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的影响下,家族或宗族对客家的各个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客家基层社会组织的家族化是客家地区教育的主要动因之一。”

  (一)客家崇文重教的传统

  1. 中原传统文化的滋养。客家先民来自中原,多是世家贵胄,书香门第,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他们带走的是中原文化的精髓,其中能使他们开拓创新、民系发达的就是重视教育、发展教育。”对故地的文化犹存不忘,依然存在儒家所谓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传统观念。《江西通志·舆地略·风俗》中记载:“自永嘉东迁,衣冠避地,风气渐开”,“衣冠所萃,文气儒术为盛,闾阎力役,吟咏不辍。”可见,客家地区父教子习、兄弟相长、崇文重教的风尚,与南来的中原士族带来的文化传统是一脉相承的。
  2. 晴耕雨读的传统。土地和书香是客家人亘古不变的两大梦想。他们聚居在交通不便的偏僻山区,山多地少、人口众多。受到地理条件的制约,客家人向外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并且在重农抑商、商品经济欠发达的农业社会中,客家人为了改变自身的命运,便把“耕读传家”作为搏取功名、向外发展的一个出路。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对于农耕社会来说也为农家子弟跻身上层社会提供了机会。非耕即读,耕读传家,靠读书谋发展的观念使客家地区崇文重教风气成为现实的可能。读书入仕,是客家子弟梦寐以求的理想,也是整个客家社会不懈追求的目标。

  (二)宗族教育的形式

  科举时代宗族办学助学非常普遍。一是出于英才教育的目的,为了提高本族的声望,确保宗族的社会地位,所以要尽可能多出人才;二是出于普及教育的目的,传统宗族的基本任务,是以封建宗法道德伦常教育本族子弟,培养正气,提高子弟素质。因此,家族希望通过办学、助学来提高本族子弟的文化素质。客家宗族教育的普及也在相当程度上增强了宗族的凝聚力,巩固了封建宗法制度,增强了客家人的认同感。

  1. 宗族办学

  客家教育是以家族利益和荣耀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由此也引发了家族办学的动力。族学的普遍性,成为客家传统教育的一大特点。在现代教育兴起前,客家是通过宗族教育来传承文化的。客家人聚族而居,为了家族的兴旺与发达,大力创办族学。
  族学由宗族出资延聘教师,学生主要为本族子弟的学校,并且学校大多设在祠堂。法国天主教神父赖理查斯在清末出版的《客法词典》中认为:客家人的每一个村里都有祠堂,那就是他们祭祀祖先的场所,而那个祠堂也就是学校。之所以把族学设在祠堂,是因为祠堂是供奉祖先神位和祭祀的场所。
  客家人认为,在祖先的神位面前读书,能更好的得到祖先的保佑。宗族大都有族产,族产又主要是指族田。族田作为家族的经济命脉,是家族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族田作为家族的内部公共财产,为全族人的利益而服务,根据不同的用途又分为祭田、义田、学田等。祭田用于祭祀,义田用于赈灾,而学田则用于家族办学。因此族田是宗族办学的物质保证。

  2. 宗族助学

  “客家祠堂除办学设校外,还出资帮助族内部分有培养前途而经济困难的子弟继续深造,对有资格参加考试的子弟,还给予重点扶持,奖励族内学有所成的子弟。”客家人利用其宗祠的场所和资产,开展办学、奖学和助学的活动,对提高客家人的文化素质,培养人才起了积极的作用。
  科举考试离不开家族组织的经济支持,“研究表明,清代贫苦农民子弟不仅没有条件读书,甚至连生存都很艰难,贫困农家子弟读书应考,只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因而,在科举时代如果离开家族的支持,很难实现读书成才的愿望。宗族办学或奖学、助学,在社会上形成了尊师重教的风尚,推动了客家社会力量办学。无论是科举时代还是学校教育时代,客家家族在强烈的宗族观念下,都希望本族人才辈出。因而,在传统的宗族社会,客家宗族的奖学、助学活动一直存在,实行“赶考有助,及第有奖”;“入学有助,毕业有奖。”现代的教育体制下,人们的教育权利得到保证,依靠国家的帮助获得教育的机会,宗族不再需要用学田来奖励族内的读书人,但“在当今中国社会的学费日益增加的情况下,人们在接受教育受到困难的时候还是优先寻找家族的帮助,家族也依旧会对学习方面出色的年轻人给予资助和奖励。”不过,在当今社会,客家家族内部仍然有奖学、助学的理念与行为。

  二、白鹭村家族办学助学与奖学的情形

  江西赣州被誉为客家的摇篮,教育一直是赣南客家地区最值得骄傲的地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科举时代,赣南客家教育非常鼎盛。唐至五代十国,赣南有 3 名进士,宋朝赣南有进士 234 人,这大大超过了与之毗邻的地方。白鹭古村则是赣南客家地区教育成果非常显着的地方,直到现在人们依然对其先祖曾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
  白鹭村人杰地灵,90%以上的人都姓钟,当地的祠堂大都是钟姓祠堂。在新式教育出现以前,族学教育在当地很发达,据白鹭村钟氏清光绪壬寅七修宗谱序中的记载:“吾族自始祖舆公由竹坝迁鹭开基,迄今八百余载。”
  可知白鹭祖先在宋代绍兴年间,钟姓开基祖钟舆由兴国竹坝迁到白鹭建村,自此,钟氏一族在白鹭开枝散叶、繁衍生息。白鹭钟氏从明朝末年始盛,至清康熙十四年﹙1705 年﹚钟元祜首开科第,成为白鹭第一名举人,他的成功使钟氏宗族更加看到科举之路的希望,于是纷纷以办学、助学、勤学求功名为荣。
  在传统的宗族社会中,宗族办学多为义学,不收学生费用,专为族内贫寒子弟提供读书机会。义学,又称义塾,产生于北宋期间,始于名相范仲淹,是一种专门为民间孤寒子弟所设立的学校。这类学校,有的是一些官员、地主出资在家乡所开办,也有以祠堂地租或私人捐款而设。在白鹭村的王太夫人祠中,记载她在祠堂一楼建立了专为贫寒子弟读书的私塾,兴办义学的善举。她在家人的支持下,设立义学,将家中空闲房屋改成教室,把周边赤贫子弟集中到一起,请私塾先生教他们读书识字。如果这些赤贫子弟学成后没有盘缠参加科举考试,王太夫人又送给他们盘缠参加科考,以完成他们学成入仕的梦想。王太夫人的这一壮举一直影响着后人,人们把她的义学称为白鹭最早的“希望小学”。
  历史上,白鹭村祖先助学的功绩早已有之,表现为公堂助学。在康熙二年至光绪元年﹙16631875﹚200 多年间,恪守孔孟之道的白鹭村人深知光富不贵、有钱没官还不足以荣宗耀祖。要做官,就必须走科举之路;要科场夺魁,必须大力重教兴学,培养子孙成才。白鹭村大、小公堂的公田、公山,遍布四面八方,每年收进的租物数以千计,除了祖宗祭祀、兴办公益事业的支出,还专门设立了子孙读书的支出:用稻谷补助子孙升学。每个房派的钟氏祖堂,对于入学和考取功名的子孙优礼有加,制定了一套固定的族规。一个拥有功名桂冠的人,每年除了可以领取朝廷的俸禄,还可以额外获得宗族公堂的重赏,保障其物质生活无忧无虑。这个族规,维持到民国时变为:考取小学的免除学杂费;考取中学的,每人每学期补助 800 市斤稻谷;考取大学的每人每学期补助 1 000 市斤稻谷。大公堂给这个数,小公堂等量追加。传统儒学家教的精神激励,加上丰厚强烈的物质刺激,钟氏后代不少人搏击寒窗、竞技科场,明清两朝白鹭钟氏家族涌现出大批读书人。例如,钟崇宝的 10 个儿子竟有 3 个考取举人,7 个成为秀才,留下了“一门三举人、十子十成名”的佳话。
  据族谱统计,在明清两朝,白鹭村共考取秀才 568人;文武举人 17 人;进士 2 人;担任知县、知州 6 人;担任知府 2 人;担当县志主修、分修者 2 人;国子监“正蓝旗教习官”1 人。取得这样高的成就与客家人对读书的重视是分不开的。
  2013 年 3 月 16 日,笔者在白鹭村进行了实地考察,在王太夫人祠中张贴着关于白鹭村教育基金会的简介与基金捐款公告了解到,“白鹭村教育基金会”于2004 年12 月由钟世民、钟东云、钟明显、钟健、钟飞鸿等有识之士在广东东莞市长安镇成立,其旨在振兴教育事业,以奖励和资助白鹭世昌公后裔就学人员为主,是非盈利的公益团体,经费全部来自捐助。当时,募集资金 10 000 元左右。2005 年正月,在白鹭村钟汉民书记的支持下,开展捐助和受捐活动,资助大学生 1 名,贫困中学生 3 名,贫困小学生 6 名,当年 9 月奖励大学生 3 名。2007 年,召开基金会会员大会,推举钟先英、钟虽德、钟汉民、钟烈生等为理事会负责人,将“白鹭教育基金会”发扬壮大。2008 年基金会共收到募捐资金 49 260 元。

  三、客家传统教育在当代教育中的方式与作用

  “客家教育文化是一个多元文化的集合体,其主体是儒家传统教育文化和现代教育文化的融合体。”现在在客家地区还可以强烈地感觉到教育兴族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传统教育方式有利的一面,这对当代客家地区教育的推动与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

  (一)客家传统教育的方式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学校,更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正是有了家族教育才有了客家教育的骄傲。客家传统教育主要集中在家族教育,强调族群文化认同,强烈的祖先崇拜意识使客家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认为与祖先可能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追求的是祖祖辈辈遗留下来的习惯、规则与风俗。客家家族教育的具体形式主要有:以祭祀仪式为主要内容的直接参与式教育、族谱等文书资料为主要内容的间接学习式教育。

  1. 家族利用祭祀活动对其族内子弟进行教育

  “祭祖”,也就是对自己祖先的祭拜仪式或活动,这是客家人最重要的民俗活动。“草鞋脚上、灵牌背上”,即使漂泊万里、居无定所也要背负祖宗灵牌随时供奉。客家人的祭祀文化有着明显的家族教育功能和文化教育功能。在祠堂里举办的祭祀活动族人全体参加,族中老人要现场讲述祖先的功绩,展演祖训家规。这种生动形象的言传身教的教育方式,一方面增进了宗族成员之间的了解,使家族的凝聚力得以增强;一方面也让族人了解祖先的艰苦创业历程,使家族精神得以传承,激励后代子孙奋发图强。祭祀就是对族内成员进行家族史的教育,灌输同族意识,实现对己族的集体记忆的延续。

  2. 通过族规家训对族内子弟进行教育

  客家人有着极强的谱系意识、慎终追远的习俗。客家家谱是客家家族史最重要的载体。在族谱中一方面将儒家经典文化纳入其中,将深奥的儒家文化变得通俗化,并使之内化、渗透在每个家族成员的意识中,这既弘扬了儒家文化的精华,又使客家精神代代相传;另一方面又体现在族谱中的家训家规对宗族生活的规范,治家要父慈子孝、长幼有序,持家要勤劳简朴;对子女的教育方面,客家家训认为教育子女要有正确的方法,要让子女树立远大的志向,强调自强自立。

  (二)客家传统教育对现代教育的作用

  客家文化以保留传统文化见长,当代教育注重现代观念,二者的相互结合能够使传统的客家教育方式在新时代的教育环境中焕发出新的光彩。如何使客家优秀的文化传统和客家精神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已经成为教育客家子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1. 家族教育有规劝族内子弟加强学习的作用

  在客家地区,伴随着现代化教育的普及,客家子弟上学读书的比例越来越高,并且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也不断地提高。新时期客家地区在现代都市文化的影响下,传统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流动使得客家村落大部分劳动力外出打工,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通过对白鹭村学校的调查统计,发现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在缺少家长和学校的监管下,在完成了义务教育后,大多不再继续深造。在这种形势下,家族教育在规劝族人学习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对家族观念的强调使得客家人对祭祀和族谱极为重视。白鹭钟氏族谱中的家训六则之“课子弟”中所载:“金在熔而成百炼之钢;玉因琢不遗半圭之器。但曾经就塾即知礼义之防,若业已能文,便可儒林之选。古谓与子黄金满? ,不如教子一经,此其义也。今为尔训,义方则偏溺之私,绝爱不忠劳仁至,则因心之意生友能笃,庆体休和而远顺善贻,厥以观成几在秀良,早应门而称后属,闻提命,亦寡过,以淑身。如是,则荀陈之子,孙代传羔雁,庾谢之群从世美风流,近即目前,远昭后嗣,安在古今人之不相及也。”在这一则家训中,可以看到白鹭宗族对族内子弟的教育是非常重视的。

  2. 宗族教育在宣扬民族传统美德方面的积极作用

  客家作为汉族民系的一支,秉承了中华传统文明的精髓,几乎在所有的客家宗族的族谱里,都有大量的篇幅来阐述这些传统美德。宗族教育对宣传和发扬这些传统美德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家训家规,宗族教育能达到教育本族子弟学习和实践这些美德。例如,提倡勤俭持家,戒骄戒躁;提倡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忍让宽厚;批判社会恶习,并禁止族中子弟沾染这些坏习气。宗族教育的这些道德教化能引导着族内成员,将宗族传统的伦理道德精神的标准内化成为生活中具体的行动活动准则,形成一个共享的隐性的规则和秩序,并形成普遍的约束力。

  3. 宗族教育在立业方面对族人所起的教育作用

  客家人的历史是一部迁徙史,也是一部奋斗史。千百年来客家人凭借着双手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在客家人的族谱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务本”,不管是士、农、工、商都要各业其业、各尽其务。在今天,我们有必要向客家传统教育学习,教育子弟首先要考虑让其自食其力,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其次要注重子弟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培养一技之长,不能不读书,也不能只读书。
  综上所述,客家教育包含了知识、人格、正义感、责任感、生存能力、拼搏精神等内容,它注重言传身教的方式,并形成了代代相沿的传统。从客家文化、教育事业的蓬勃兴旺且长盛不衰来看,客家宗族的文教功能在当代依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希张. 客家风华[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527.
  [2] 谢重光. 客家文化论述[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07.
  [3] 王东. 社会结构与客家人教育[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127.
  [4] 唐超. 客家教育创新精神与河洛文化渊源[J]. 韶关学院学报,2011,﹙1﹚.
  [5] 林晓平. 客家祠堂与客家文化[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4﹚.
  [6] 张杰. 清代科举家族[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7778.
  [7] 周云水. 重入“祖荫”:客家宗祠助推教育的文化资本探析[J].教育文化论坛,2013,﹙1﹚.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