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绝大多数人能对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为《讲话》) 予以公正的、客观的、积极的评价。然而,也有一些人对其进行有意的贬损和否定,他们要么断章取义、穿凿附会,要么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种观点虽然不占主流,但其影响是恶劣的。他们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误读,其原因在于不能回归到《讲话》的特定历史背景,不能回归到文本本身,不能用发展的眼光来加以审视。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研读《讲话》,还原其本意。
一、毛泽东在《讲话》中阐明的文艺观
1942 年,毛泽东针对当时某些文艺工作者脱离群众、偏离革命的现象,发表了《讲话》。他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为我国文艺的创作与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纵观全文,主要涉及三个具体问题。
(一)文艺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
毛泽东指出,封建时代的文艺是为剥削者压迫者服务的。他认为这种文艺在当时还有颇大的势力。他在《讲话》中提到,“像鲁迅所批评的梁实秋一类人,他们虽然在口头上提出什么文艺是超阶级的,但是他们在实际上是主张资产阶级的文艺,反对无产阶级的文艺的。文艺是为帝国主义者的,周作人、张资平这批人就是这样,这叫做汉奸文艺。”
毛泽东强调,我们的文艺不应该为这些人服务,而应该为人民大众服务。“那末,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我们的文艺,应该为着上面说的四种人。我们要为这四种人服务,就必须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而不能站在小资产阶级的立场上。”
毛泽东强调,“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过去有些同志间的争论、分歧、对立和不团结,并不是在这个根本的原则的问题上,而是在一些比较次要的甚至是无原则的问题上。而对于这个原则问题,争论的双方倒是没有什么分歧,倒是几乎一致的,都有某种程度的轻视工农兵、脱离群众的倾向。……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其他许多问题也就不易解决。
比如说文艺界的宗派主义吧,这也是原则问题,但是要去掉宗派主义,也只有把为工农,为八路军、新四军,到群众中去的口号提出来,并加以切实的实行,才能达到目的,否则宗派主义问题是断然不能解决的。”毛泽东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确立正确的文艺立场,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在中国的统治,为实现社会主义而奋斗。
(二)文艺如何去服务的问题
毛泽东对我们的文艺如何服务于人民这个问题的回答,主要是围绕着普及与提高而展开的,这种回答旨在说明,文艺是通过普及与提高的方式来为人民服务的。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1.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毛泽东指出,普及与提高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二者互为前提。“人民要求普及,跟着也就要求提高,要求逐年逐月地提高。在这里,普及是人民的普及,提高也是人民的提高。而这种提高,不是从空中提高,不是关门提高,而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这种提高,为普及所决定,同时又给普及以指导。”
只有普及才能提高,只有提高才能做到普及。毛泽东指出,专门家是普及与提高的骨干,但专门家“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如果把自己看作群众的主人,看作高踞于‘下等人’头上的贵族,那末,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才能,也是群众所不需要的,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前途的。”
专门家应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普及与提高的良性互动。
2.普及与提高的对象
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文艺,既然基本上是为工农兵,那末所谓普及,也就是向工农兵普及,所谓提高,也就是从工农兵提高。”
对于这段话,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要想普及就要从工农兵而不是从其他社会阶层的需要和便于接受的东西出发,也就是说,要想教育工农兵,就要先从了解和认识工农兵开始。另一方面,要想提高,就要从工农兵前进的方向出发,工农兵前进的方向实质上就是社会主义方向。由此可见,不管是提高还是普及,都是要立足于工农兵。
3.普及与提高的方法
文艺作品是普及与提高的中介和桥梁。因为工农兵“不识字,无文化,所以他们迫切要求一个普遍的启蒙运动,迫切要求得到他们所急需的和容易接受的文化知识和文艺作品,去提高他们的斗争热情和胜利信心,加强他们的团结,便于他们同心同德地去和敌人作斗争。”
也就是说,要想达到普及与提高的目的,就要有优秀的文艺作品,那么优秀的文艺作品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呢?毛泽东提出了三个基本方法。一是文艺来源于生活。人民的生活是文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来源,古今中外的文艺作品是流而不是源,对于文化遗产我们可以去借鉴,但文艺的创作不能由此出发,而应该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中的生活中去,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去寻找创作的原料和灵感。二是文艺要高于生活。生活是文艺的源泉,“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
三是文艺必须具有民族性。早在 1940 年,毛泽东就强调我们所建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
然而,直至 1942 年,仍然有些文艺工作者看不起工农兵,“不爱他们的萌芽状态的文艺(墙报、壁画、民歌、民间故事等)。”
而这些恰恰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毛泽东在《讲话》中进一步强调,那些深受西方文艺影响的文艺工作者,必须要摆脱已有的那种狭隘的小资产阶级的文艺观,一定要把立足点转移到工农兵群众中间,发展无产阶级的、有民族气派的文艺。
(三)文艺界的统一战线问题
1.建立文艺统一战线的目标
毛泽东强调,文艺应该服从于政治,“今天中国政治的第一个根本问题是抗日,因此党的文艺工作者首先应该在抗日这一点上和党外的一切文学家艺术家(从党的同情分子、小资产阶级的文艺家到一切赞成抗日的资产阶级地主阶级的文艺家)团结起来。”
因为,1942 年,正处在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抗日的成败与否,决定着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为了实现民族的独立与解放,我们需要高扬爱国主义精神,通过文艺改造那些不利于团结的阿 Q精神、奴性和看客心态等国民劣根性,唤起民众的抗战热情,把分散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如果此时的文艺还是为艺术而艺术,沉溺于风花雪月、陶醉于闲情逸致,那么,这样的文艺就是对敌人和国难的妥协与回避。所以,在危难时刻,“文艺服从于政治”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毋庸置疑的。
2.建立文艺统一战线的途径
毛泽东指出,建立统一战线应该通过团结与批评两种方式来实现,二者不可偏废。毛泽东指出“在一个统一战线里面,只有团结而无斗争,或者只有斗争而无团结,实行如过去某些同志所实行过的右倾的投降主义、尾巴主义,或者‘左’倾的排外主义、宗派主义,都是错误的政策。政治上如此,艺术上也是如此。”
毛泽东所指的团结,是以抗日为主线,把那些支持抗日的文艺工作者联合起来。只有团结还不够,还要有斗争的方法。文艺领域的斗争就是通过文艺批评来实现的。毛泽东指出,“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按照政治标准来说,一切利于抗日和团结的,鼓励群众同心同德的,反对倒退、促成进步的东西,便都是好的;而一切不利于抗日和团结的,鼓动群众离心离德的,反对进步、拉着人们倒退的东西,便都是坏的。……按着艺术标准来说,一切艺术性较高的,是好的,或较好的;艺术性较低的,则是坏的,或较坏的。”
毛泽东指出,政治标准不等同于艺术标准,二者是有区别的。但二者又是有联系的,那就是,政治标准是第一位的,艺术标准是第二位的。毛泽东要求艺术作品应该兼具政治性和艺术性。只有艺术性而没有政治性,或者只有政治性而没有艺术性,这样的作品都不是好的文艺作品。
二、当前我国文艺创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毛泽东在《讲话》中阐明的文艺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当时中国文艺的具体现实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光辉典范。从毛泽东的文艺观出发,审视当代的文艺,我们会发现,新时期新时代,我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它们在民众中间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但我们也应理性地看到,某些文艺创作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一)崇高性的隐匿
“在当前的文艺创作和理论批评中, 某些抽象的人性论观念又重新抬头”,这种抽象的人性论往往把人性还原为本能欲望和原始冲动,否定了人的社会性,并冠之以普世价值的名义。持有类似观点的一些文艺工作者,“为了尽快得到市场的认可,纷纷向世俗投降,令艺术全面‘还俗’,艺术中的深度被消解、高度被削平,崇高也几乎找不到容身之地。
所谓的文艺被大肆地娱乐化。打造成视听享受、给人刺激、使人疯狂。”
这样一来,一些文艺作品放弃了对终极价值的关怀,开始大肆渲染人的情欲,以丑为美、以新奇另类吸引观众的眼球,消解伟人、英雄和榜样在民众心中的崇高形象,虚构历史,庸俗、媚俗和低俗之风在局部开始蔓延。这股三俗之风,“它给人类带来瞬间的感官愉悦和满足的同时,却导致心灵的平庸、麻木、空虚、浮躁和奢华。”文艺的崇高性被消解。
(二)政治性的淡化
“新时期文学理论发展过程中,有一些观点以为,‘文艺不能脱离政治’的论点只是概念性的、务虚的,而‘文艺不从属于政治’的论点才是实在的,有实际意义的。这就在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问题上形成片面化认识,乃至于出现‘去政治化’倾向———以为文艺必须脱离政治,只有这样才符合文艺的自身规律,符合文艺的审美本性。”
持有类似观点的一些文艺工作者,他们的文艺作品开始远离政治,主张站在所谓的“人”的立场上进行创作。“他们看似选择的是一种‘客观’的创作态度和近似冷漠的叙事口吻, 但作品深层的建构却完全从感觉出发”,他们试图使自己的文艺超越阶级和国家的界限,使其具有世界性,文艺的政治性,渐渐地淡出他们的视野。
(三)民族性的不足
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了众多体现中华民族气派和中华民族风格的文艺作品。但也有一些文艺作品缺少民族性。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汉语受到外语的挤压。“使得外来语引用的速率逐步加大,汉语的使用中出现了诸多中西语言文字混用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一些文艺工作者汉语水平有所下降,进而影响文艺作品的质量。二是某些文艺理论打上了西方的印记。有学者认为“,中国文论百年来的建设呈现出一个西化的历程”。
当前,有些文艺批评理论带有心理学倾向,比如精神分析批评理论和原型批评理论,它们大多都是绕开经济和政治,注重根据人的心理来分析文艺问题。一些文艺批评家以此为标志来衡量和鉴别文艺作品的优劣,进而对文艺创作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三是某些文艺创作方法是对西方的盲目效仿。一些文艺工作者对中国传统文艺创作方法知之甚少,一味地跟踪、模仿和复制西方的文艺,缺少原创性和民族性。
三、毛泽东文艺观的当代启示
新世纪新阶段,从继承与发展的角度重新研读《讲话》,学习毛泽东的文艺观,探究文艺规律,对解决当前文艺创作中的具体问题,促进当代文艺的建设和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面对西方世界的和平演变,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立场国内某些文艺工作者,耻谈政治,认为只有回避和远离政治,才能回归艺术本身,保持艺术的纯洁性。他们没有看到,“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
由此可见,文艺所传达和表述的思想,必然要符合统治阶级的政治立场,如果与其不符,必然要受到制约与管制。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这政治是阶级的政治、群众的政治,不是所谓少数政治家的政治……正因为这样,我们的文艺的政治性和真实性才能够完全一致。”
对于我国而言,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坚持文艺的政治性,就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立场,只有如此,才能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因为从 20 世纪的 50 年代开始,西方就社会主义国家展开和平演变,西方的和平演变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实现的。一种是思想渗透,一种是分化瓦解。西方的和平演变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所以,对于西方的和平演变的这两种手段,我们要高度警惕。作为文艺工作者,尤其要关注西方通过文艺对我国的思想渗透。相对与其他方式来讲,文艺比较容易改变人的原有的思想与信仰。考察人类历史的演进,我们会发现,在社会形态更迭的过程中,往往是文艺先行,如西方的文艺复兴和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文艺作品承载思想,营造舆论。正像毛泽东所言:“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
当前,西方的文艺作品涌入中国,对中国的青少年的政治观、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可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作为文艺工作者,应该有一种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明确自己文艺创作的立场,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从事文艺创作,尤其要关注工人和农民的生活,因为他们是中国社会的主体;要坚守社会主义的方向,坚决抵制以新自由主义为代表的西方思潮的侵蚀。政治立场问题是我国文艺创作的根本原则,背离这个原则,即使有再高的艺术性,也是对民族无益、对国家无益、对社会无益的空中楼阁。
(二)面对文化全球化的趋势,文艺工作者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民族立场
经济的全球化促进了文化的全球化,与前者一样,后者也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的。他们把本民族的思想观念说成是普世价值,并通过文艺加以传播。中国的民族文化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外来文化对我国本民族文化的冲击是随处可见的。不少青年吃着肯德基和麦当劳,看着美国好莱坞电影、日本动画片、韩国电视剧,听着欧美的摇滚乐,跳着韩国的街舞,过着西方的情人节和圣诞节……。针对这种现实,我们要坚守两个原则。一是要洋为中用,避免完全西化。西方文艺发展有不少成功的经验,比如美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既弘扬了他们的文化,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我们不应该以西方的价值标准来指导中国的文艺发展,丧失自己的民族性。早在 20 世纪 30年代,鲁迅就告诫国人,对外来文化我们要坚持“拿来主义”的原则,也就是说,不能一味接受,要有所选择,然后融会贯通,最终实现民族文艺的创新。只有如此,他山之石方可攻玉。二是要古为今用,避免复古主义。“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历史证明,没有对古代文化的继承,就难有文艺杰作的问世。我们所熟知的文学大家,比如鲁迅、郭沫若、朱自清等人,他们都有深厚的古文功底,所以,他们的文章,既有白话文通俗易懂的特点,又有文言文凝练而富有意境的风格。而今天,在英语的挤压之下,国民汉语水平在一定程度有所下降,这必将影响汉语言文学的水平。
我们要继承民族文化,但不应矫枉过正,走向复古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不加甄别的解读与传播,就容易走向复古主义。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农业文明的产物,而在工业化时代,传统文化中的某些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剔除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思想观念,比如等级观念、官本位思想和重农抑商的思想。要继承那些适应时代发展的民族精神,比如爱国主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崇尚和谐的精神。我们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继承与发扬民族精神。
(三)面对文艺的市场化倾向,文艺工作者要坚持深入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立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正在逐步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向社会诸多领域渗透,传统的管理方式和经营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时期,文艺的发展也面临着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文艺的市场化已经成为文艺发展的趋势之一。诚然,文艺的市场化以民众需要为出发点来开展文艺创作,客观地推动了文化的产业化和大众化。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人的需要是有层次之分的。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一般来说,越是底层需要,要求满足的愿望就越强烈,反之就越微弱。
如果文艺一味迎合受众,就容易停留在追求感官刺激和消遣娱乐的低级层次,不利于国民树立远大的个人志向和崇高的社会理想。古往今来,那些文艺的经典之作,不仅能满足人民的娱乐、审美和认知的需要,而且能够为解决社会问题探索出路、给人予智慧的启迪和价值观的引领。比如,鲁迅的小说批判了封建主义的那种“人吃人”的本质,倡导中国应进入一个“尊个性而张精神”的“第三样时代”。萨特通过小说《苍蝇》和《间隔》,揭露西方人精神的虚无与萎靡,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重要观点,倡导通过自由选择确立人生的存在感和意义感。研究这些中外的文艺名家,我们不难认识到,卓越的文艺工作者不仅能深入人民的生活,满足人民的需要,而且能提升人民的需要,使其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对于当代中国的文艺工作者,要想使自己的文艺作品高于生活,就应该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是要我们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去观察世界,观察社会,观察文学艺术,并不是要我们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写哲学讲义。”
在这样一个大众文化兴起、精英文化隐退的时代,文艺工作者更应该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尤其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只有这样,文艺工作者才能走在时代的前沿,通过优秀的文艺作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众摆脱低级趣味,树立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为社会发展提供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选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徐克瑜.当前文艺创作和理论批评的价值观迷失问题[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2):100-105.
[4]朱斌,魏江虹.对当代文艺中“崇高”的反思:失落与重建[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108-112.
[5]郭亮,胡明霞.从文艺创作的“三俗”之风看主流文化的传播困境[J].文化学刊,2011(2):144-149.
[6]李志宏.新时期文学实践昭示下的文艺与政治关系[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8(2):127-134.
[7]董丽.试论中国转型期文艺与政治的疏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202-204.
[8]郝晓静.汉语西化现象浅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05-108.
[9]曹顺庆,邱明丰.中国文论的西化历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229-236.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