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 景
近几十年,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语言学研究领域出现了认知转向,认知语言学目前已经成为语言研究的重要的热点领域。与此同时,在文学研究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解读文本的尝试和努力。
Reuven Tsur 的《建构认知诗学理论》一书开认知诗学之先河,在近十多年中,这一学科已经迅速发展,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其研究者既有语言学家和认知科学家,也有文学研究者。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认知诗学的概念界定和理论框架建构都进行了有益的努力,也逐渐对该理论作为新的文学批评流派的优势和不足有了越来越深入的认识。本文在对国内外近三十年对认知诗学的研究进行梳理,特别是对其作为文学批评的流派在目前发展阶段表现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二、发展现状
认知诗学兴起于二十世纪末,在认知科学迅速发展的推动下,这一领域作为文学与语言研究的一个新界面,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兴趣和关注。该学科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 Reuven Tsur 教授的论文《什么是认知诗学》,他的早期研究成果《走向认知诗学》被公认为该领域的发轫之作。另一位代表人物英国诺丁汉大学 Peter Stock-well 教授在《认知诗学导论》( Cognitive Poetics: An Introduc-tion) 中指出,“认知诗学完全是关于文学阅读”,“认知诗学一个最大的优点是把文学的哲学探讨与批评实践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它从哲学层面提供了批评的理论基础,这个基础从现代意义上说是比较科学的”。由于认知诗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自身缺乏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其理论主要来源于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认知诗学导论》一书介绍了该学科主要研究对象、涉及的主要概念和研究框架,并且给出了许多理论联系实际的例子,对初入该领域的学生有重要启发意义。Stockwell 本人主要是从事文学语言学研究的学者,他认为认知诗学是一个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文学理论视角。
国内认知诗学研究的代表学者有四川外国语大学的熊沐清教授、苏州大学的苏晓军教授、清华大学的刘世生教授、北外的蓝纯教授等。熊教授指出,认知诗学是文学和语言学研究的新接面。苏教授指出了西方该领域学者在理论建构方面的不足,他认为,文学认知研究是较认知诗学、认知文体学更为合理的提法。刘教授的研究主要从文体学的角度出发,把认知诗学纳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蓝教授则将认知诗学的重要概念应用于对唐宋诗词和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解读中。在 2013 年 11 月的第四届全国认知诗学研讨会暨首届国际认知诗学学术研讨会上,来自文学批评、认知语言学、二语习得和翻译研究等各领域的学者济济一堂,他们纷纷从各自的专业领域探讨认知诗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可能性,以及该学科对于语言文学、教育教学各领域发展的应用价值。而该理论的本土化则成为他们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此次会议实现了国内外认知诗学领域学者的积极对话,对该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会者年轻者居多,这也预示着这一崭新领域的美好发展前景和未来。
三、优 势
作为一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认知诗学在学科理论方面的多元性、多样性,有利于它的丰富和拓展。( 熊沐清,2011:2) 认知科学尤其是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都可以被及时地应用到该学科的研究实践当中。作为文学和语言学的交叉领域,具有不同理论背景的学者能够自觉地运用自己的学科思维和研究方法解决研究中的实际问题,这无论是对该学科的理论体系建构,还是对丰富文学研究的范式,甚至拓展语言研究的内涵,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从文学研究本身来看,目前传统的文学研究早已经受到来自众多人文社会学科尤其是文化学的强烈冲击,如今的文学研究已经成为一个更加广义的研究范畴,而不仅仅停留在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在这种情况下,有一部分文学批评家认为文学研究开始变得不再纯粹了,传统的对于文学美学维度的关注越来越少,而对于文学作品的社会政治维度的探讨越来越多,似乎违背了文学研究的本质属性。伴随着认知转向的出现,文学研究者开始把认知科学里的有关概念作为工具进行回归文学的本体论的研究。从文学语言学中脱胎出来的认知诗学的诞生与发展恰恰与他们的理念不谋而合,因而受到普遍欢迎。认知诗学把文学研究回归到结构主义的本体研究,它自然而言地与文体学、叙事学、语言哲学等具有相似特征取向的学科相结合,形成文学理论中的一枝独秀。
四、局 限
正是由于从事认知诗学研究的学者的来源背景迥异,且该学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历程相对较短,研究者在术语使用的规范性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文学研究者对于源自认知科学的相关理论难以充分驾驭,毕竟这些理论是建立在严格的实证研究和抽象推理基础之上的。以体验哲学为基础的认知语言学能够给文学中的本体研究提供语言哲学上的指导,对于诠释文本运作机制和作者的认知心理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文学的文本世界具有远远超出语言结构和心理机制以外的更加丰富的意蕴。在这个意义上,认知诗学对文学文本的阐释力是相当有限的。实际上,文学研究领域出现的认知转向,与语言学的认知转向有着类似的理论背景,所不同的是文学研究具有审美的指向性和哲学的思辩性,而语言学研究则着眼于逻辑层面的抽象分析和基于实证方法的理论应用。
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理论,认知诗学不应该仅仅是认知语言学的应用。具体理由如下:
1. 认知诗学不仅仅是对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和方法的应用,它还综合运用了认知心理学、文体学、叙事学以及传统文学批评等多学科的方法。
2. 作为一种新的“诗学”,认知诗学不是仅仅停留在对语言结构的分析上,它也注重情感、美感和社会层面上的分析,而这些已经超出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范畴。
3. 仅就“认知”而言,早在认知诗学兴起之前,就已有学者从认知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
尽管 Stockwell 等人在着作中论及了意识形态、想象、情感、美感等一般文学理论范畴,但都只是略加分析,未能深入、充分地加以论述并应用到文本分析的实践中去。然而,对照卡勒的“文学能力”定义,我们能够发现,国外的认知诗学家关注的主要是语言的认知能力,而并非文学能力,这就使的认识诗学的理论建构缺乏一个文学的语境。( 孟胜昆,2012: 2) 国内认知诗学研究者虽然普遍认为认知诗学是一门新的诗学,但是他们没有从根本上推究其所为“诗学”的阐释力。
认知诗学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 1. 学科理论不完备。尽管 Stockwell 在其着作中宣称,认知诗学是一种文学理论,但它仅仅关注阅读即读者反应这一个方面,如今文学理论的发展已流派纷呈,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已使文学阅读甚至已经变成了一种动态的交互的过程。认知诗学的理论还仅仅是提供了一种文本分析的方法,其在用于文本意义的重构方面形式是很单一的,对作品的解释力也尚显单薄。2. 研究目的缺乏独特性和一致性。认知诗学鼻祖 Tsur 认为认知诗学只是一种分析方法,即与认知文体学等同,那么它在研究目的上就缺乏自己的独特性了。实际上该领域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并不能清晰界定认知文体学和认知诗学的差异,二者往往被混为一谈。正因为认知诗学在学科理论上的局限性,它往往在很多的程度上受限于文体学的范畴以内。3. 研究方法不够完备,且偏重语言学。由于认知诗学在研究方法上尚无法同文体学区分开来,它还无法完成作为文学理论所应承载的任务。值得肯定的是,由于认知诗学的研究方法是具有美学和哲学指向性的,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如果能够在理论建构方面加大其在这两方面的功能,就能够有力地推动其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流派的发展。
五、总 结
综上所述,纵观认知诗学在近几十年的迅速升温走向独立的发展历程,我们首先应该充分肯定其独特的学科地位。
毕竟认知诗学的出现为文学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解读文学作品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它的出现在另一角度上也是对现有文学批评理论的反思的产物,提醒文学研究者在借助各种人文社科理论开阔研究视阈的同时,也不应忘记回归文学本体,从传统的哲学美学维度中汲取新的营养。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作为一门方兴未艾的崭新学科,认知诗学的固有缺陷也会制约其朝着独立的文学理论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它与文体学的依赖关系,对其作为文学理论的阐释力造成了极大的限制。因此,认知诗学的学者迫切需要加强对认知诗学研究方法的确立以及对研究术语的统一和规范工作。另外,鉴于国外学者在认知诗学理论建构上存在的不足,我国学者在引入该理论促进其本土化实践的过程中应当更加注意从学理的角度修补这些理论上的漏洞。
【参 考 文 献 】
[1]Gavins,Johnna,Gerard,Steen. 2003. Cognitive Poetics inPractice[M]. London: Routledge.
[2]Stockwell,Peter. 2002. Cognitive Poetics: An Introduction[M]. London: Routledge.
[3]蒋勇军. 试论认知诗学研究的演进、现状与前景[J]. 外国语文,2009( 4) .
[4]刘立华,刘世生. 语言·认知·诗学———《认知诗学实践》评介[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 1) .
一、文化艺术品的商品属性和价值决定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健康、快速的发展,文化艺术品市场也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其中的一个突出现象就是艺术品价格的飞速上涨,这在拍卖市场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张大千的《石榴》,2009年10月以2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