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物资管理论文 >

部队后勤物资管理中物联网技术的运用

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 作者:张文军,刘亚东,张爱民
发布于:2017-02-14 共6139字
  摘要

        0 引 言

  
  近年来,随着 RFID、传感器技术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物联网已经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一个焦点,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革命。物联网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全球定位、激光扫描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将各类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具有信息感知自动化、连接传递无缝隙、聚合处理智能化等优势,可以广泛应用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后勤物资管理是我军后勤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将物联网技术引入我军部队后勤物资管理中,可以有效提高我军后勤物资管理信息化水平。
  
  1 物联网关键技术
  
  与物联网相关的关键技术很多,在这里仅对与部队后勤物资管理应用紧密相关的物联网技术进行基本论述,主要包括物资编目技术、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定位技术、智能技术等。
  
  1.1 物资编目技术
  
  物资编目技术是采用标准化方法规范物资分类、命名和描述,实现物资数据采集、存储、标志和交换的统一。借助于物资分类、命名和描述的规范,可以梳理出物资归属关系,并为实现物资供应链信息化提供一种通用性语言,是军事后勤保障供应链信息化重要的基础性工具之一。
  
  1.2 识别技术
  
  识别技术是物联网技术体系中的典型技术,物联网技术的本质就是实现物与物之间的交流,而识别技术就是对每个物体进行标识,确保物体的唯一性。其中物体识别技术以 RFID 技术、二维码技术为代表,在这里主要对 RFID 技术进行分析。RFID 是 射 频 识 别 技 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的 缩 写,它是物联网技术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它兴起于 20 世 纪90 年代,是一种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自动识别技术。 20 世纪40年代雷达的改进和应用催生了早期射频识别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射频识别技术逐渐奠定理论基础,并通过不断地实验和应用尝试,至 20 世纪末,射频识别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部分。 RFID 技术的主要核心部件是电子标签,通过相距几厘米到几米甚至上百米距离内读写器发射的无线电波,可以读取电子标签存储的信息。 RFID 标签具有体积小、容量大、寿命长、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可支持快速读写、非可视识别、移动识别、多目标识别、定位及长期跟踪管理。
  
  1.3 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是能够把特定的被测量信息(如温度、湿度、运动,以及其他各类物理、化学变化等信息)按一定规律转换成某种可用信号(电信号、光信号等)的器件或装置。传感器技术作为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可对各种参量进行信息采集和简单加工处理,为物联网提供最原始的信息,是物联网信息采集不可缺少的手段。
  
  1.4 定位技术
  
  定位从作用范围可以分为全球定位和区域定位两部分;从使用场合可以分为室内定位和室外定位。室内定位或区域定位主要应用于小范围、短距离的跟踪定位,主要技术包括红外线室内定位技术、超声波定位技术、蓝牙定位技术、射频识别定位技术、Wi-Fi 定位技术、Zig Bee 技术等;而全球定位技术或者室外定位技术主要包括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美国全球定位系统 GPS 和欧洲伽利略导航卫星系统等。
  
  1.5 智能技术
  
  物联网所需的智能技术是海量信息的智能分析与控制。海量信息智能分析与控制是指依托先进的软件工程技术,对物联网的各种信息进行海量存储与快速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实时反馈给物联网的各种控制部件。智能技术是为了有效达到某种预期的目的,利用知识分析后所采取的各种方法和手段。通过在物体中植入智能芯片,可以使得物体具备一定的智能性,能够主动或被动的实现与用户的沟通。智能技术主要包括人工智能理论、人机交互技术、智能分析与控制系统等。通过一系列的智能分析与控制使物联网赋予物体“智能”以实现人与物交互、对话,甚至物与物交互、对话,从而完成各种功能。
  
作者单位:
原文出处:张文军,刘亚东,张爱民,熊林伟. 浅析物联网技术在部队后勤物资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01):159-163.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后勤管理论文
返回:物资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