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文艺美学论文 >

《散文108篇》英译中“和谐”美学体现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4-16 共6663字

  一、引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表达方式,而文学翻译研究的则是如何完美地传达原作的艺术概念和美感。散文翻译的美学化过程就是不断协调翻译当中遇到的冲突和不协调性。黑格尔曾说过,艺术是形式和内容的整体,基于这样的整体,人们才能欣赏和分析艺术。散文翻译作为一门艺术,涉及形式和内容这两个层面,译者只有兼顾这两个层面,才能创造出散文翻译的美学价值。

  接受理论强调的是读者对文学作品文本的接受程度。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能把自己真实的感觉传达给译作并且根据自己的理解赋予译作丰富的含义,而且还起到了积极的媒介作用。意识是读者作出理智选择的关键,有了意识,他们才能够对译作给出自己的理解和诠释。本文通过分析《散文 108 篇》中的散文名篇来体现读者欣赏文学翻译时的审美感受。文学艺术欣赏具有主观性,因此读者对于文本的回应对其散文翻译和美学价值的实现有很大的帮助。

  散文翻译不仅仅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而是要显示出它形式上和内容上的艺术性和美学特征。只有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翻译才具有欣赏价值、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

  二、翻译美学理论

  ( 一) 和谐理论

  “和谐”理论源自于中国古代的美学概念。在中国的传统美学观中,人们推崇的是“天人合一”的美学概念,这也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古人认为天和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会带给人许多美学体验和感受。早期儒家思想对宇宙活动的诠释背后就包含着和谐的观念,这种和谐的关联性不仅仅关系到如何维持一个国家内部和谐问题,还有如何正确的欣赏美,音乐和大自然。郑海凌提出了“和谐说”,他认为“和谐”兼有中国古典美学和中和的观念,并且曾概括过“和谐”的标准: “翻译的审美关键就在于‘和谐’,译者在研究过全文之后再从细微之处入手,才能把握住文章各个部分的和谐关系及关注文中每个小细节,最终使文章的整体达到既表达准确又相互关联的和谐的关系。”

  [1]郑海凌基于中国传统哲学提出了和谐原则,其中包含了中国文化中的“适度原则”和中国古典美学中的“适度美”。中国传统哲学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中国的美学原则强调的则是精神上的和谐与中和。他提倡的中国美学核心观是所有事物应处于一种和谐状态之中,这种观点也顺应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这不仅影响了中国的文学,还有文学翻译活动。在《文学翻译学》一书中,郑海凌说道,“和谐原则作为翻译的标准,应该要发挥指导翻译实践和评估翻译作品的作用”。他认为,与其他翻译标准相比,和谐原则是文学翻译中最实际的原则。

  ( 二) 接受美学

  20 世纪 60 年代末及 70 年代初之际,德国康茨坦茨大学的学者经研究提出了接受美学的理论,之后该理论风靡整个欧洲和美国的文学圈。其代表人物是姚斯和伊泽尔,姚斯基于阐释学的理论提出了研究文学史的新方法。在姚斯看来,这个新方法主要在考虑读者和文本的互动过程时才有用。在研究过传统的文学理论之后,康茨坦茨大学学者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传统的以作者和文本为中心的研究切断了作品和读者之间的联系,因而忽视了读者的主动性。”[2]自接受美学第一次出现在历史上,其重心就从文本的权威性转到了文本和读者之间的关系上。其理论认为文本的意义是由文本和读者之间的对话组成的。接受美学改变了文学研究的方向,也树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在文学作品美学价值欣赏的过程中,读者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在接受过程当中,读者常常以他们自己对作品特殊的“期望水平”来解读作品。根据姚斯的理论,接受不仅是指作为单方面接受者的读者,还说明他们在完善作品意义方面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不同的期望水平可以指引文学作品趋向不同的合理化程度,也会引导读者产生不同的结论。

  三、《散文108 篇》英译中“和谐”美学体现

  《散文 108 篇》中收录了中国名家的散文及其英译本,本文选取了其中的一些段落作为范例来探讨美学客体的处理过程。散文标志性特征是“形散而神不散”,也就是说,散文语言精练,用词少,内涵深。散文的风格清新自然,它能够给读者和译者带来美学的感受。

  毛荣贵在《翻译美学》一书中曾提到“英语的美包括音美,词美,句美和意美。”[3]许渊冲也曾详细论述过三美:“三美论是鉴别翻译文本美感的理论,也就是说好的译文应有意美、音美、形美的特点。三美中,意美最为重要,其次是音美,再次是形美。”三美“齐全为最高境界; ”[4]许氏译论对“三美”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但结合许渊冲的论述进行了总结: “音美是指译作具有原文本在音律上的美感,例如押韵、重复、对偶等; 形美则是保留了结构外形的特点,例如每行字数多少、对仗等; 意美表现的则是原作中的意境之美。按照重要性排列,首要任务是传达意美但不可忽视原文的音美和形美。”

  [4]如要准确把握“三美”,就要对审美客体( 译文) 的属性有所了解。刘宓庆曾对系统论述过翻译审美客体的审美属性。在他看来,“审美客体有两种审美属性: 关系属性和本体属性。”

  [5]关系属性是一种外部属性,审视的是原文美与译文美、原作与译者、原作时代与译者时代之间的关系。而本体属性是内部属性且由两个系统构成: 形式系统和非形式系统。“形式系统包括句段、词语、语音等物质层面的审美信息; 而非形式系统则包括情、象、意、志等非语言的审美信息。”

  [6]下面就从这几个方面分别对《散文 108 篇》中的散文英译本进行分析。

  ( 一) 音美

  乐感指的是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散文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它并不像诗歌一样追求节奏和韵律,但这并不表明散文当中没有韵律。散文中的韵律是一篇文章行文的常用方法。“节拍是声音表达的精华部分,这一点也体现在散文当中。在散文中,节拍总是以波动的形式出现。”

  [7]例如,一篇文章如果想表达比较严肃和复杂的观点,文章就会以比较平稳的步调进行。寻找散文中韵律的关键在于句长和篇章结构。长句节奏进行的速度要比短句慢得多。一般说来,要想实现中英文之间这样的波动转换并不难。

  为了能自由并且忠实地传达他们的思想和情感,作者往往会使用一些相适宜的韵律,这就包括一些叠词的使用。

  这些韵律包括头韵、谐音和尾韵,这样的韵律使用频率较高且比较容易被观察出来。朱自清在其散文《荷塘月色》中就使用了一些词来描绘荷塘附近的景色,这其中就包括了曲曲折折,田田,层层; 还有零星,袅娜,渺茫,斑驳,酣眠,均匀等词。原作中这些词的出现是为了表达乐感和描绘作者所创作出的虚拟世界,在中文里,这些词形成了特殊的韵律。在《荷塘月色》的译文中,译者把这些韵律词翻成了winding stretch,silken field of leaves,layers of leaves,把描写词翻为 dotted,demure bloom,faint singing,profound sleep,busy shadows,evenly 等。从字面上来看,这个翻译是没有韵律的,但原作中这些形容词的意义是这样传达出来的,谐音形容词应由名词性词组修饰。但中文和英文有不同的韵律形式,在翻译时可能会只注重意义而忽略形式。正如朱光潜所说“翻译意义明显要比翻译具有音乐成分的译文容易得多,中文的单音节词更容易组成偶数词组和对偶句”。

  [8]韵律的翻译大多有关诗歌翻译而不是散文翻译。因为诗歌的美主要体现在它的音乐美上,而散文的美则有很多方面,不仅有韵律美,还有词或句子美。本文中和谐理论的应用不仅表现为译者充分还原原作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而且读者在阅读译文的同时也能体会原作中的音乐美。译者用头韵的修辞手法来翻译原文充分体现了汉语叠词所带来的音乐美,读者也能从中体会到荷塘边朦胧的意境美,完善了读者对文章的理解与诠释,丰富了文章的意境和内涵。

  ( 二) 词美

  文字,特别是中国汉字,因兼有形式和结构的特点吸引了许多读者的眼球。汉语是象形文字,与英语相比,汉语在传达美学信息方面更具有优势。汉语常使用叠词,而英语则多注重通过改变形式来达到美学效果。英语中单个的词就包含着很丰富的意义,而汉语则需借助两三个单个的词才能组成有意义的词组。因此汉语中的词语及成语短语十分丰富,但是汉语中词语的丰富含义是由各个单个的词所组成的,一个字或词的含义可能不是十分丰富,但是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形成内涵深刻、表达具有特色的成语。但是英语就不同,英语中的一个单词就具有多种意思,所以在辨析英语的时候常常会有一词多义的现象,并且单个词词性也有很多变化,既可以做名词也可以做动词,所以相比汉语而言,英语在词义上极为丰富。如《冬夜》这篇文章中开头对夜晚的描述是这样的:

  原文: “冬天,一个冰冷的晚上。在寂寞的马路旁边,疏枝交横的树下,候着最后一辆搭客汽车的,只我一人。”[9]译文: “It was a cold winter night. The street was desert-ed. I stood alone un a tree with an entanglement of bare bran-ches overhead,waiting for the last bus to arrive. ”

  [9]原文中使用了冰冷的,寂寞的,疏枝交横的这样的词来描述街道上冷清的景象,汉语不是以单个的词来表示意义,而是以词与词组合形成的词组来表达情感意义。再看英语中是用 cold,deserted,an entanglement of bare branches 这些词来表达寂寥萧瑟的景象。英语的词含义较为丰富,一个单个词就有丰富的含义,第一句中的 cold 就表现出冬夜里寒冷的环境。原文中是寂寞的马路,也就是说马路上没有人在,译文中用到了 deserted,这个词在英语中是被抛弃的,荒芜的意思。这里说这条马路无人光顾,被人所遗忘,仅用了一个词就传神的表达出马路上空无一人的景象。因为英语为静态语言,英语常常会用一些名词性的词组或句子,如译文中的an entanglement of bare branches 这个名词词组对应的是原文中的“疏枝交横的”,疏枝交横用来描写冬夜光秃秃的树上树枝交叉的景象,而译文则用一个词组 anentanglement of bare branches,就描写出了光秃秃的树枝缠绕在一起的景象,entanglement 原意是指互相交叉缠绕,读者仅读到这个词的时候,就能想象到树枝参差不齐的交缠在一起的形象,不仅丰富了译作的意思,也给予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这里的译文忠实反映了原文,也描写出原文寂寥萧瑟的场景,使译文和原文达到情感上的和谐统一,读者在阅读译文过程中,也能充分体会原作者想表达的情感。

  ( 三) 句美

  “爱用骈偶是汉语的一个特色,这一传统早在《诗经》时代就已形成了。在汉语的发展史上,文有骈文,诗有律体,都是以对仗为其基本要素。”

  [10]因此汉语经常以对偶的句子来表达意义,散文中也会出现一些结构严谨、音韵和谐的句子,用以增强文章气势和句子的语感。而“使用 Paral-lelism 是英语的一大特点。英语中 Parallelism 形式、种类繁多,规模大小不等,虽不求字数的相等,却严格要求组成部分的语法成分一致,或者说,受制于语法或文体修辞规则,该平行的必须平行,不然便视为缺点或错误”[11]。如朱自清的《匆匆》译文当中是这样描写的:原文: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9]译文: “Swallows may have gone,but there is a time of re-turn; willow trees may have died back,but there is a time ofregreening; peach blossoms may have fallen,but they willbloom again. Now,you the wise,tell me,why should our daysleave us,never to return?原文用了三个排比句,三个意象,燕子,杨柳和桃花,来表示时间匆匆的过去,这三个句子的运用增强了句子的形式美,形成了对仗工整的对偶句,都是以”去了,有再的时候“这样的排比形式来描写时间,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体现了汉语句子的形态美。译文中也用了 Par-allelism 的形式,”may have,but there is a time of“的结构,忠实再现了原文的对偶结构,这样译语读者也能充分感受到原文的句型美。排比句读起来有语义上递进和逐渐增强的感觉,能增强表达效果,充分传达情感。

  译者用了 Parallelism 的翻译手段,考虑到了读者的感受,不但忠实反映原文,也带领读者体会原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句型之美。

  ( 四) 意美

  ”一般说来,一部文学作品,例如小说,由结构、情节、人物事件、主题、时间等组成。从文学上看,这些元素构成了一部小说的完整内容。“[12]但从翻译角度上说,译者不能任意增添或删减某些元素,也不能改写原作中的任何成分。

  除此之外,译作应该要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并且保留原作完整的意义。然而,每个人对文章的理解有所不同,译者翻译的作品往往会超出一些准则或标准所规定的范围,不能完全忠实还原原文,但这些细小的偏差都是不可避免的。总之,文学翻译不仅要再现原文中的文学成分,还要再现原文的意义。在散文翻译的过程当中,译者有时会做出一些改写来实现原作意义的转换,不同的译者会根据他们文化背景,美学认知和美学体验的不同作出不同的改写。

  翻译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好的翻译就等同于创作并且有超越原作的可能性。译者有责任把原文中的信息忠实传达给目标语读者并且在译入语中重现原文的信息。因此,鉴于目标语读者的反应,译者很有必要用英语来重现原文信息。艺术的概念是图像和情感的统一体,情感与场景的融合在文学作品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我们怎样才能在文字之间传达情感呢? 最基本的原则就是用情感来翻译情感,也就是移情。移情指的是为了突出某种强烈的感情,写说者有意识地赋予客观事物一些与自己的感情相一致。移情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译者要想象自己与原文作者有着同样的情感和想法并且能够理解作者的情感状况。二是译者在进入作者的心理状态或是模仿他的美学感受时,会把自己的情感带入原文散文中的客观意象中并且给这些意象贴上译者的标签。这个目的就是为了与原文作者的美学情感构成移情。不管在翻译过程中有没有用到移情,这都关系到整个译文的质量。茅盾的《黄昏》一文中是这样描写太阳的:

  原文: ”哦,哦! 我已经尽了今天的历史的使命,我已经走完了今天的路程了! 现在,现在,是我的休息时间到了,是我的死期到了! 哦,哦! 却也是我的新生期快开始了! 明天,从海的那一头,我将威武的升起来,给你们光明,给你们温暖,给你们快乐! “[13]译文: ”Oh! Oh! I have completed today's historic duty;I have finished today's journey! Now,now,my time to resthas come; my time to die is here. Oh! Oh! And yet,it is alsomy rebirth that will soon begin! Tomorrow,from the other endof the sea,I shall bravely hoist myself up,give you light,giveyou warmth,give you joy! “[9]这一段描写的是太阳完成了历史使命,即将日落的场景,译文中用了‘historic duty'; 'rebirth'; 'give you light,give you warmth,give you joy’这样几个词意在刻画夕阳壮美的形象,为抒发夕阳的壮丽的宣言进行铺垫。给夕阳赋予了崇高的抱负、博大的胸怀、坚定的信仰。在这里,黄昏只不过是夕阳”今天的历史革命“的完成在茅盾的笔下,夕阳再不是颓废、没落、自暴自弃者的化身,而是朝气蓬勃、充满自信、充满理想、充满希望的战斗者的象征。”

  [14]它寄寓的再不是颓败、消沉、沦落的思想,而是激昂、奋斗、前进的理想,作者给夕阳塑造了一种崭新的意境。通过最后几个短语 give you light,give you warmth,give you joy,读者能充分感受到夕阳带给人的正面形象,是温暖,积极向上的。也能体会到作者在面对大海,面对夕阳时的那种胸襟开阔,焕然一新的感觉,充分体会到了原作的意境之美。

  在目标文本中,译者用通感的方法来描写原文作者的情感,然后从自己的角度把作者传达的感情和情感翻译成英语。译文中一些词的使用表明译者充分理解了作者的情感,而且这些动词生动地表达了译者的移情。译者由于审美角度不同对文章会有自己的一些见解,虽然译者也竭尽全力不在译文中留下自己翻译的痕迹,但是或多或少都会显现出译者的情感。译者不但要传达出原作者的情感还要实现译作心理上的和谐统一。好的译文就能实现人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环境的平衡,并且使读者领略到原着的风采和美感,这里的译文就营造出了原作中的意境之美,使读者在阅读译文的时候能够体会到夕阳西下的那种壮丽形象,虽然太阳完成了一天的使命,但是它带给人们积极向上的影响是不会结束的。

  四、结语

  原文文本、译者、译文和读者在翻译和欣赏译作的过程中要达到和谐统一。译者和读者在进行美学处理的过程中体现出和谐原则。译者用自己的技巧来翻译原文,不管他们使用怎样的方法,他们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和谐原则的引导。因此,译者应该充分考虑散文的原文本、作者还有读者,不仅仅要翻译散文的形式和内容,还要考虑到它的意义和美学价值。“为了翻译出一部好的作品,译者首先要理解原文的意思,然后体会其中的美学成分,才能忠实翻译出一篇让译者、读者和作者都满意的译文。”[1]如果对这一文体类型的特点有所了解,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就能更好地驾驭这篇文章,为我们呈现出更好的译作。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文艺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