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离婚》是当代著名女作家王海鸰于 2004 年创作的一部家庭伦理剧。在这部作品中,王海鸰塑造了林母、林小枫、肖莉、娟子四位女性形象,通过她们对各自婚姻所持的不同的态度来展现中国老、中、青三代女性的婚姻状况及各自所面临的危机。
王海鸰从女性的角度通过虚实结合的创作方式来分析现实婚姻中女性的尴尬与无奈。该电视剧上映后引起强烈的反响,无论是剧中人物形象还是家庭与婚姻状态都引起了人们对现实婚姻、家庭的深切思考; 说明当前人们对当下婚姻、家庭的热切关注。
一、林母———传统爱情的坚守者
林母是贤妻良母的典型,是中国传统型女性的代表; 她温柔、善良、大度,她拥有所有传统女性所具有的美德。面对丈夫的背叛,她没有去和丈夫吵闹而是采取了隐忍、宽容; 为了保全自己的家庭,她不仅原谅丈夫的背叛,还抚养自己丈夫与别的女人所生的孩子(林小枫) 。她认为孩子是无辜的,她不仅无微不至地照顾林小枫; 在林小枫婚后,她还常用自己的行动去教育女儿为人妻的义务。对于林小枫的生母,林母也很宽容,没有去责怪她、恨她,反而还很同情她。林母认为她也是个受害者,还允许她与自己的女儿联系。林母的这种大度、宽容,让身为男性的林父汗颜、愧疚,于是赢得了丈夫的回归,也给自己带来了幸福; 从林母的身上,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女性的伟大。
剧中的四个女性,林母是唯一一个与丈夫幸福生活而没有离婚的女性。但是,在林母与林父看似幸福美满的婚姻背后,我们应看到林母身为女性所承载的痛苦与无奈。20 世纪70 年代,朦胧派诗人舒婷在《致橡树》中发出了新时期女性的爱情宣言: “我必须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粘在一起。”时已至 21 世纪,面对林母和林父的婚姻,与其说他们很美满不如说他们很不幸,因为现实爱情、婚姻中幸福与否不是靠一个人去衡量的。林母用自己宽阔的胸怀去包容自己的丈夫,保全了家庭的声誉和完整; 但让林父身上一直带着背叛的烙印,让他一辈子生活在对妻子、对家庭的愧疚之中,这种不对等的男女关系也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家庭关系,是不会真正幸福的。
二、林小枫———现代爱情的迷失者
林小枫是当今社会中典型的现代女性知识分子的形象;她接受过大学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认知能力辨别能力。但是她身上却呈现双重特征: 一是她接受先进文化教育,具有现代女性独立的意识; 二是她深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她还拥有中国传统女性所具有的善良、忠贞、务实、孝敬长辈等,但也有着强烈的“夫贵妇荣”的传统观念。
林小枫婚后不满足丈夫宋建平在医院拿那微薄收入,她认为丈夫有能力改变家庭的现状。宋建平医术精湛,又懂英文,曾经有几家著名的外资医院聘请他,但他有着强烈的官本位思想,不愿辞了公职去赚钱。但是林小枫认为丈夫这样会错失大好机会,因此她极力劝说丈夫跳槽到工资高的外资医院。后来宋建平职称评比失败后下决心去了外企,经济收入增加了,家庭条件也极大改善。但是丈夫却忙于工作无暇顾家,于是林小枫就义无反顾地辞去自己喜欢的工作,在家当全职太太,全力以赴支持丈夫的事业。林小枫把整个家庭的幸福完全寄托在了自己丈夫的身上,认为丈夫是支撑这个家庭的唯一支柱,丈夫完全成为维系这个家庭的唯一经济源泉。这是她受传统观念影响,骨子里的“夫贵妇荣”传统观念在作祟。
但是当她为这种观念付出行动,完全以丈夫为中心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贤内助”的时候,她已经不是一个真正独立的人了。所以当宋建平因工作繁忙而对她的忽视让她感到紧张、不安全、危机四伏,她开始对丈夫多疑,怀疑丈夫的忠诚; 因琐事和丈夫争吵、监视丈夫,直至其婚姻直接破裂。
究其婚姻破裂的原因,源于丈夫宋建平内心的冷漠与自身的男权意识,更源于林小枫在婚姻道路上的自我迷失,即是现代女性仍深受传统婚姻家庭观念的影响,在婚姻家庭里没有实现真正的独立、平等。这样的婚姻不会有真正的和谐,所以不管丈夫是否背叛婚姻,一旦婚姻出现问题,对于在经济上已经失去独立并身处于一个不对等地位的女性而言无论是选择继续维持这样的婚姻还是提出离婚,都无法摆脱痛苦无奈的悲剧。
三、娟子———唯美爱情的追求者
娟子可谓是新时代女性形象的代表,她单纯、聪明可爱、活泼开朗,给人一种充满朝气的感觉; 她热情洋溢,思想开放,渴望唯美爱情。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期女性所具有的青春与活力; 她与刘东北情投意合,真心相爱,她深深爱着刘东北,可以为他做一切事情; 娟子一开始就不想要孩子,可为了刘东北改变自己的初衷,心甘情愿地怀上孩子。她对婚姻又极为认真,容不得对方一丝的背叛。当她得知丈夫背叛自己时,她并没有听从刘东北所谓的“三种背叛”理论即:“男女间的背叛可分为身体的背叛,心的背叛,身心的背叛。
通常人们在意的是第一种和第三种,对第二种基本上是忽略不计,这真是一种悲哀,婚姻的悲哀,男女关系的悲哀,人类的悲哀。因为,心的背叛的严重程度远在身体的背叛之上———一夜之欢算得了什么? 谁能保证自己一辈子没有一时冲动偶尔走火的时候? 尤其是对男人来讲。只不过他们不说,或者说隐藏得比较好罢了。”
而是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婚,并在没有和丈夫商量的情况下打掉了七个月大的胎儿。
在她的观念里,婚姻只有爱情是不行的,虽然她依然很爱自己的丈夫刘东北,但她无法忍受丈夫对自己的感情的不忠和对自己的背叛; 固然,她一时冲动地扼杀了一个小生命,但她只是不希望孩子出生后就有一个不负责任的爸爸,不希望孩子生活在一个有阴影的家庭里。她身上洋溢着新时期女性的活力与完美,她渴望拥有美满的婚姻却不委曲求全,更不会降低自己的人格去乞求丈夫的从一而终。当然,我们也看到她在处理婚姻问题时不理智的一面,孩子是无辜的,是夫妻双方共同感情的结晶,她却因一时冲动选择堕胎,这也暴露了新时期女性在自我成过程中的一些不足。
四、肖莉———独立意识的觉醒者
肖莉是当今社会真正具有妇女解放意识的形象代表。
她是作为与林小枫相对面的女性形象存在,是《中国式离婚》中最具主体性、独立性也是最具明显个性特色的女性。肖莉是位美丽、坚强的女性,当她发现丈夫有外遇时候,犹豫过到底要不要离婚。当她经过深思熟虑,并发现自己的婚姻无法挽回时,她毅然决然地跟丈夫离婚并带走自己的女儿。对待婚姻,她不像林小枫那样为了破碎的婚姻苦苦的挣扎、苦苦的挽留,也不像林母那样为了维护家庭完整而选择默默隐忍,默默承受着丈夫出轨给自己带来的痛苦。从丈夫背叛她的那一刻,她便醒悟到自己的丈夫不再忠于自己、忠于家庭,而她也不愿委曲求全地去死守那残缺的婚姻,于是她选择了离婚。
家庭生活的苦痛并没有让她对生活失去信心,相反她更加乐观开朗、积极上进、稳重理智; 工作中她精明、干练不输于男性,并在评“正高”时打败了强劲的对手宋建平。肖莉可以说是婚姻家庭破灭后,独立、成功女性的典型; 但是,我们透过其洒脱的表面,洞观其内心世界时,她的独立与自强却掩饰不了一个女人内心的脆弱、孤苦与辛酸。她失去了丈夫的疼爱,其实她内心深处仍然渴望丈夫的关怀与疼爱,渴望扮演真正属于自己的作为女性的角色。而今为了让女儿能够健康快乐成长,她要肩负起父亲与母亲的双重责任去呵护自己的女儿。诚如英国作家劳伦斯说: “一旦女人得到了男人的理想,学会了男人的技艺,一旦她能自立于男人的世界,她就不再是女人了。”
肖莉从她离婚的那刻起,她就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女性了。
总之,从四个形象鲜明的女性身上,我们清晰地看到中国已婚女性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轨迹: 从林母在传统婚姻家庭的桎梏下委曲求全到林小枫徘囿于传统婚姻而在现代爱情中迷失; 从娟子大胆追求自己的幸福到肖莉的自我独立意识觉醒。王海鸰通过对肖莉、娟子的塑造,表现了她对当今社会传统婚姻观念的批判,彰显了现代女性逐步挣脱传统文化观念的束缚,要求实现男女两性对等的婚姻状况,具有明显的反传统性。但总的来说,从《中国式离婚》中我们看到了当代男女在婚姻中的不成熟性,男性在婚姻中的不负责任与女性面对婚姻的迷茫。中国女性要实现婚姻美满,必须经受男权文化的洗礼,做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才能与男性携手共进,共建和谐美好的婚姻家庭,才能避免《中国式离婚》的悲剧。
参考文献:
[1]王海鸰. 中国式离婚[M]. 北京出版社,2004.
[2]罗婷. 原型批评: 劳伦斯笔下的女性形象[J]. 湘潭大学学报: (社科版) ,1994(5) .
[3]王海鸰. 对婚姻中的女人批评比同情更重要[N]. 北京青年报,2005 -04 -27.
[4]马为华. 男权观念下的感情悲剧———解读《中国式离婚》》[J]. 妇女研究论丛,2005(2) .
[5]刘惠丽. 女性视角下的男权意识———再评《中国式离婚》》[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8(1) .
[6]马藜,孙有志 .《中国式离婚》中的女性形象解读》[J].湘南学院学报,2007(1) .
[7]黄永林,张君玲. 婚姻需要情感,更需要理性———对电视连续剧《中国式离婚》婚姻主题的思考[J]. 高等函授学报,2005(3) .
[8]吕乐平. 婚姻背叛叙事中的性别视角———从电视剧《中国式离婚》说起》[J]. 中国电视,2004(12) .
第一章乡村家庭伦理关系的变异费孝通认为,在家国同构的乡土社会,家庭结构呈现的是以己为中心向外不断延伸的差序格局.家庭成员间的尊卑有序需要一定的伦理道德来维系,儒家孝悌思想则被视为家庭伦理道德之本。结合传统儒家思想及费孝通的相关论点,本文重...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的作者山田宗树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关注女性尊严和生存状态,希望以作品促进提高日本女性的自我意识和自由意识,追求社会的平衡协调发展。...
目录中文摘要Abstract绪论第一节传统乡土伦理的特点及内涵第二节选题意义及研究现状第三节孙惠芬的乡土情结及乡土世界第一章乡村家庭伦理关系的变异第一节尊卑失序的孝悌关系第二节冲突升级的婆媳关系第三节琴瑟失和的夫妻关系第二章乡...
T.W.阿多诺在《道德哲学的问题》一书中有这样的表述:Moral(道德)这个词来自于拉丁文mores,我希望你们大家都知道这个词,mores就是Sitte(伦理,道德)的意思。如果人们不是从一开始就想完全抽去伦理这个概念的内容,而不至于使自己对这个概念根本做不出...
莫言1985年发表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自此引起文坛关注。小说描写一个没有姓名的黒孩,失去亲生父母的关爱,遭受后娘的虐待。缺少关爱的黒孩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再开口讲话。小说描述了黒孩在采石场工作期间所发生的事情,反映了动乱年代的农村面...
第二章乡村人情伦理的异化与重建人情既包括亲属之间的亲情,又包括乡邻之间的乡情以及通过交往确立熟人关系而形成的人情。因在家庭伦理关系一节中已重点讨论了亲属之间的人情即亲情,这里便不做赘述,只论述家庭之外的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人情.在世态常居的传...
第三章游离在城乡之间的生存伦理费孝通先生在概括农耕社会的乡土本色中曾经指出,乡下人离不开土地,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简单最直接的谋生办法。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大多是历世不移的,安全第一的生存伦理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生存保障。在以市场经济为...
迄今关于《骆驼祥子》的通行说法,都把关注点集中在悲剧根源的探讨上,未能摆脱原因和结果相互指责、相互推诿的无效循环,对小说细节和人物的理解也不尽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