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现当代文学论文 >

《家变》在哲学和文化批判层面上的反思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11-17 共6130字
论文摘要

  王文兴的长篇小说《家变》,写了七年之久. 1972 年在《中外文学》发表之后,因为它从内容到形式、情节结构,甚至语言文字,都是"离经叛道"的"异端",在台湾文坛立即引起轰动,为这部作品,开了多次座谈会、发表过多篇文章进行讨论. 目前学界对其对其评论可谓褒贬不一,支持的一方极力鼓吹,认为它是台湾现代派文学的重要收获,如:"我认为《家变》在文字之创新,临即感之强劲,人情刻划之真实,细节抉择之精审,笔触之细腻含蓄等方面,使它成为中国近代小说少数的杰作之一. 总而言之. 最后一句话:《家变》,就是"真". "[1](185)又如:"为了参加这个座谈会,当然要重新看一遍(第三遍)重新挑一挑毛病啦! 再仔细一读. 还是很喜爱它,甚至于要我再读一遍依然兴致不衰. "[1](185)再如:"如果说谈《家变》不习惯,这是很自然的现象. 但是,读者应该试着去习惯王文兴,而不应该要求王文兴来习惯读者. "[1](185)而反对的一方则认为《家变》对家庭制度的看法和描写太过于狭隘,一味的全盘西化而彻底的割裂中国文化的悠久传统是很不明智的行为,或认为《家变》的文字过于怪异,如:"总之,以《家变》为化表的王文兴的作品,坚持其吸收西方现代主义、彻底反叛中国文化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是与此同时,王文兴忽视了一种文化的延续性. 人类物质文明日新月异的发展规律,是在一次次彻底推翻和打破旧有的事物的前提下得以实现的.而精神文明的发展规律,一个民族文化的不断丰富和提高,则是以不断抛弃旧有传统中的糟粕、发扬原有文化之精髓,并吸取人类文化的营养为条件的. 物质财富是以新换旧,而精神财富都是继承革新. "[1](7)笔者认为上述正反两方的评论都有其合理的地方但都没有从更高的层次上把握住这部小说的思想内涵,《家变》所探讨的问题纵然有上述评论者所论述的方面但是它也同样具有哲学层面和文化批判层面上的反思.

  1 难逃的宿命---父子关系的悲剧

  《家变》中的范晔在未成年的时候他眼中的父亲是高大伟岸的,父亲是一个伟大人物,像一棵大树一样庇荫着他,他极其的依赖于父亲,对父亲的习惯进行种种的模仿,对父亲言听计从. 因为在他眼中父亲就是神,其他的都不存在. 在这个阶段范晔的年龄很小,还没有独立的价值判断,同时由于其力量的弱小父亲并未将其视为自己的竞争对手,所以他们之间能够和平共处,而且表现的还很和谐.但是随着范晔渐渐的长大其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他开始效法自己的父亲,企图对家庭里的其他成员进行统治.但他的这种做法马上遭到了父亲的强烈反对,立即对他的这种行为进行了打压.但由于范晔小时候对父亲的崇拜,拥有极强的效仿欲,所以对父亲的打压行为开始不满,渐渐的他开始感觉父亲可恶起来了,感觉到父亲处处和自己对着干. 这个时候他深深地感觉到父亲是自己成为家庭统治者的强大阻力,父亲的打压使其有一种被阉割的感觉.父亲以前美好的形象开始变得面目可憎.他不满自己的母亲对父亲言听计从,他渴望自己的母亲能听自己的意见而不是父亲的,但当他这样去做的时候父亲便给他一种阉割感的思想恐惧. 他有一种要把父亲杀死的冲动. 可是哥哥的前车之鉴不得不使他有所顾忌,由于伦理道德观念的限制他不能杀死自己的父亲.他深深的感到父亲的压迫使他透不过气来.他就在这样窒息的压迫与恐惧中生存着,他苦恼愤恨但又毫无办法. 后来父亲老了,他,范晔成了家里经济来源的主要提供者,他的统治欲望又开始膨胀起来,而且这次与以前不同的是父亲的力量没有以前那样的强大了. 他开始在精神上摧残自己的父亲,他不满父亲的种种习惯,希望父亲按照自己的意念行事,就像小时候他父亲要求他那样. 渐渐的母亲被他掌控起来了,虽然她仍同情父亲却不敢违背儿子的意愿.他成了家里面新的神,父亲从神坛上被拉了下来.父亲不能忍受这样的屈辱,最终选择了离家出走.父亲的离家出走对范晔来说在刚开始的时候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因为他达到了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成功的短暂喜悦过后他开始有种沮丧感,一种成功后的失败感. 他开始自责开始懊恼,并开始了寻父之旅. 但他的寻父并不是想真正的找到自己的父亲,仅仅只是精神上的寻父,只是为了给自己心灵上一种安慰. "父亲在他的虐待下离家出走,范晔内疚地踏上了寻父之路. 这同时也是一种象征,因为范晔不只是寻父,他更是在寻找失落的人性,而这寻找正是为了摆脱善恶对抗的纠缠,不再受外界的扰乱,达到人格的完全独立. 从另一个角度说,这突围也可算是人格的一种自我平衡. "[2](66)他把父亲奉为太上皇,重新将他请回神坛,同时希望自己的后代不要背叛自己,要像自己一样的尊重父亲,父亲出走的事实已经被他消解在他所讲述的历史中了,一轮新的循环又重新开始了.

  毫无疑问《家变》是一个巨大的象征,象征着孩子成长过程中父子关系的嬗变和悲哀. 《家变》的主人翁范晔从出生开始依次经历了对父亲的:崇拜---驱逐---寻找,三个阶段.从小说对这三个阶段的叙述中我们并没有发现范晔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范晔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了,王文兴对范晔性格的描写是略之又略,作者的这种处理方法本身就是要告诉我们范晔这个"人"是一个普通的人,他并没有什么独特的心理倾向.王文兴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范晔这个"普通人"来告诉我们:范晔仅仅是一个象征,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范晔,范晔的经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历着,不仅经历着而且还在一代一代的循环着,这就是人类的宿命. 父子关系的矛盾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一代一代的按照范晔的模式运转着,而面对这种荒谬我们却没有好的办法来补救,王文兴通过《家变》向我们展示的正是这种无奈和悲哀.

  但王文兴并没有停留在父子关系这个层面上,面对父子关系上演的悲剧王文兴在《家变》中显然有更深层次的思考,细读文本我们就会发现王文兴认为这种悲剧的上演归根结底都是因为人类的另一个更深层次宿命:人与人心灵间的隔膜.

  2 他人即地狱---心灵上的巴别塔

  《圣经》创世纪中有这样一段故事:"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 他们往东边迁移的时候,在示拿地遇见一片平原,就住在那里.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做砖,把砖烧透了.'他们就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 '耶和华降临,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 耶和华说:'看哪! 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都是一样的言语,如今既做起这事来,以后他们所要做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 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 '于是,耶和华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上,他们就停工不造那城了. 因为耶和华在那里变乱天下人的言语,使众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别. "[3](9)《圣经》创世纪中巴别塔的故事里由于人们的自大而得罪于上帝,上帝因此降罪于人们,使他们的语言不通不能交流,彼此不能交流是人类的一种原罪. 人活于世就是为了赎罪,以得到上帝的拯救. 现代一国或数国之间语言虽相同,但人们心灵间彼此是不能交流的,缺乏理解、缺乏交流使人们痛苦不堪.

  《家变》中的父亲不能理解范晔的哥哥范仑渊,认为儿子找了个陪酒女当女朋友给自己丢了脸,所以坚决不同意他们的婚姻,而范伦渊则认为父亲太懒惰,不顾家,自己从小就没有感受到父爱,接着父子间爆发了激烈的冲突,还差点爆发了父子相残的血案.这件事情最终以范伦渊同父亲断绝父子关系,父亲将儿子驱逐出去而告终.他们的心灵之间不能很好的交流,父亲拿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思想去衡量别人,这种交流显然是不可能的,这种交流使哥哥和父亲之间最终反目.

  范晔和父亲之间同样心灵上缺乏交流,他们都希望对方接受自己的观念,都希望对方按照自己的习惯去做事,他们看不见彼此的心灵.《家变》中反复的在渲染随着范晔年龄的增长对父母的厌恶,尤其是父亲的一些生活习惯,如:饭后用热毛巾捂脸、打嗝时先把筷子交叉放在水杯上然后再喝水杯中的水、父亲剥香蕉时总是把皮剥净之后拿着白色的香蕉吃……都令长大了的范晔厌恶不已,可是他从来没有从父亲的角度考虑过问题,他从来没有想过父亲为何会这样,父亲为何会意识不到自己的这些在范晔看来的令人厌恶的小毛病. 人的一些细小的生活细节大部分都是在童年时形成的,范晔从来没有考虑过父亲的生活习惯的形成是和自己的生存环境有关的,他只会从自己的角度自私的去考虑问题. 范晔的思维永远是单一的,他认为父亲的行为很令人厌恶,却从来没有考虑过父亲的感受.人总是惯于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去考虑问题,这是人的天性.范晔父子间关系的恶化最主要的原因是范晔不能很好的去体谅自己的父亲,而父亲也不能体谅儿子的苦衷,从来不注意自己的脾气和生活习惯,因为他们都认为自己是没有错的,错的是对方.范晔认为父亲的错误在于顽固不化,父亲认为范晔的错误在于不孝,他们都没有设身处地的为对方考虑过. 最终酿成了父亲离家出走的悲剧.

  语言的交流和心灵的交流是有隔阂的,每个人的心灵只有自己才能够理解,任何试图深入别人心灵的尝试都是徒劳的.可生活在社会上的人们又需要交流,人存在于大大小小的各种集体之中,不交流就不能成为集体. 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彼此不能交流的人却需要交流. 我们平常所谓的交流都是不平等的,都具有压迫性,他们都期望着自己的观点被别人所接受,那么别人为什么要去接受你的观点呢?难道别人不想让你接受他的观点吗?这种潜在的不平等性决定了平等交流的不可能.由此,人类的各个集体是建立在荒谬之上的,我们所追求的相互理解都是徒劳的,根本不可能达到的目标我们却在盲目的追求.人生是荒谬的,整个世界本身是荒谬的.面对不能改变的宿命,王文兴在《家变》中并没有悲观消极,他在感叹命运的同时也在努力的寻找解除这种"家变"的药方,《家变》中对家庭制度的反思就是王文兴思考的结果.

  3 文化的魔咒---家庭制度的反思

  《家变》中王文兴旗帜鲜明的对存在于中国社会已经几千年了的家庭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他说家庭所赖于存在的孝道是由于其创始人孔子早年丧父缺乏父爱所造成的. 家庭制度的本质是经济问题. 家庭是父亲为了养老而建立起来的,我们所奉行的孝道,所处于的家庭,实际上是在没有经济来源后从子女那里获得经济来源的一种工具而已.在这个家庭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且彼此不能交流,生活在里面的人痛苦不堪. 在小说主人公范晔和父亲发生冲突的一天晚上的一篇日记里他义愤填膺的写到:"家! 家是什么? 家大概是世界上最不合理的-种制度! 它也是最最残忍,最不人道不过的一种组织! 在一个家庭里面的人们虽然在血统上攸关密切, 但是同一个家庭里的构成的这一摄人历来在性格上大部都异如水火---怎么可以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把他们放在共一个环境里边? 强把一家三个人都迫他们集中住一块,就仿佛象是令三头族类根本不相同的恶兽---例如猛虎,戾狮,怒豹---齐囚在小小一只兽篮的里面.大凡一切的入-艇其所无可忍受的不仅独有辱侮;凡是人也一样地不能忍受蠢笨---我的父母亲偏偏就是这样,而我的父亲尤其如此. 在他们说来好象都是我虐待他们,我常常发脾气,事实上其实应该视作他们虐待了我了才是对的. 家庭的生活可以说比起即使是军队里面一个班编制的集体生活犹要叫人无法忍度,此因为一个班的编制还最大可能不过是三年五年,而一个家庭却是继续不断的连连下去的. 为什么要有家庭制? 这个制度最初到底是谁无端端发明出来的? 人类在开始的时候也许是出自'需要',至需要靠一家的团结来拒对外患,可是时至今日我们显然悉已经必定不会有外凌的伤害,想不到居然反而是一家人自相内部互相的相残! ---兹是依照这样来看值今此一家庭定制它是不是还有教它存在的'需要'? 事实上如果我们开眼看一看人家其他的异种西方国家文明, 看看其他的高等文明, 就会知道根本就不认为什么'孝'不'孝'是重要的东西,在他们的观念里边好象完全历来就没有注意过是有这样的一个需要. "[1](170-171)作为台湾当代现代派的一员,深受西方思想影响的王文兴借范晔之口道出了他对中国存在了几千年的家庭制度的真实看法."中国传统孝文化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关于孝的经典论述都表现了农业文明的传统与保守. 《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父段观其行,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 '又《论语·里仁》:"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 《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4](121)在中国,孩子赡养自己的父母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而这种道德上的要求可以上溯到先秦时代的孔子那里.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都是建立在孔子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伦理制度之上.这种家庭伦理关系经过几千年的绵延其实已经转化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深深的扎根于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意识深处,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应该这样做可是很少有人反思过为什么要这样做. 即使有人反思过也没有人敢于轻易的否定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 那么这种家庭制度在当今社会的合理性究竟怎么样呢? 美国着名人类学家摩尔根在其巨着《古代社会》中早已阐明了人类社会家庭制度的发展历程,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家庭制度经历了:血婚、伙婚(群婚)、单偶制、父权制和专偶制几种类型.而这几种家庭类型是存在前后继承和演变的关系的,人类每一个社会发展时期都有一种家庭制度和它相适应,每一种新的家庭制度都是在前者不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之后而被迫采取的应变措施.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家庭伦理制度有很多的优点,但当今的社会早已不是孔子所处的那种类型的封建社会(尽管封建思想在当今仍有大量的遗存),在当今社会这种制度是有待改革的. 其实,当今社会的很多令人束手无策的问题都根源于家庭伦理制度问题.比如说政府官员腐败问题,试问有几个贪官揽钱是为了自己现世的享受呢?他们想的更多的是自己的孩子,他们把自己的孩子当成自己生命的延续,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是他们贪污腐败的根源所在. 所以,要解决贪腐问题必先转变官员们之思想,要转变其思想必先改革家庭伦理制度. 西方社会的民主之所以能够成功和西方民众的家庭伦理观念同中国的截然不同有很大的关系.难道西方的伦理观念就没有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吗? 家庭悲剧其实也可以说就是家庭制度的悲剧,如果这种制度没有这样的残酷,如果国家的社会福利度能够普及开来,这样的悲剧还会出现吗? 可悲的是,这种家庭伦理制度在中国太顽固了,就连挟夹着欧风美雨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都没有对它的根基有丝毫的动摇. 王文兴通过范闵贤的悲剧无情的批判了这种不合理的家庭制度.

  王文兴不仅仅是批判这种他认为极不合理的制度,他在生活中也是身体力行的. 王文兴坚决抵制婚姻,虽然后来迫于各方的压力结了婚但现在他仍坚决不要孩子. 这种身体力行的精神当然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但是完全的西方化这条路能走的通吗? 西方社会中的家庭制度自然有其令人羡慕的一面但是中国传统家庭中的那种脉脉温情难道就该丢弃吗?

  4 结语

  父子关系的悲剧、心灵上的无法交流和根深蒂固的家庭制度像宿命一样自从我们被抛入这个世界就成了我们沉重的枷锁. 它们已经成了我们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面对着这些先祖们留给我们的"遗产"我们究竟该何去何从?抛弃就意味着背离了自己的文化,屈从就意味着悲剧一代一代的循环演绎.也许正是在这种深刻的矛盾之使王文兴的《家变》具有了一种奇特的张力,令人百读不厌. 但是王文兴并没有彻底的解决这个难题,这仍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我们究竟该何去何从?

  参考文献:

  [ 1 ] 王文兴 . 家变 [ M ] . 辽宁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88.

  [ 2 ] 黄 蜜 . 迷 惘中的人性 - 评台湾作家王文兴的作品 《家变 》[ J ] . 美 与时代 ,2003(1):65-66.

  [ 3 ] 圣 经 [ M ] . 南 京 :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 ,2007.

  [ 4 ] 丁 进 . 从父慈子孝到家变王文兴 《家 变 》与王朔 《我是你爸爸 》之比较 [ J ] . 作 家评论 ,1995(2):119-123.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现当代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