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论文写作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论文写作 > 本科论文写作 >

关于同专业团队毕业设计论文案例介绍

来源:未知 作者:万老师
发布于:2021-12-29 共3119字

  为改变传统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模式,促进同一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扬长补短、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加强学生的实际工作配合能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等,采用团队协作开展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各项工作尤为重要。以团队为单位开展的高职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一种全新的形式和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措施,它是以常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为基础的创新和发展,既要遵守学校毕业设计(论文)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同时又对选题、指导、答辩等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同专业团队毕业设计(论文)案例。

  选题类型:基于技能竞赛团队的选题,项目平台一化工仪表维修工技能大赛的DCS系统运行与调试实操项目

  团队组建: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

  团队选题:基于DCS液位、温度控制系统改造升级团队毕业设计总报告(部分)

DCS系统.png

  1.项目背景

  化工仪表维修工技能大赛的DCS系统运行与调试实操项目参赛平台为CS2000 DCS控制系统,但现有技能大赛平台为AE2000A DCS控制系统,同时结合生产实际要求,对系统进行整体升级和改造。

  以AE2000A为过程装置的DCS控制系统,是以浙大中控的JX-300XP集散控制系統作为设计平台,能够进行液位、温度、流量、压力等基本工程量的控制方案的模拟实现。

  基于技能比赛平台及实际应用要求,在系统运行中发现:

  在温度测量方面,由于AE2000A锅炉内胆温度测点采用一点测温,使锅炉内胆温度测量值与介质实际温度值存在较大偏差,使系统温度控制精度较低,控制效果不理想。

1.png

  在系统构成方面,在液位、温度等基本工程量测量控制准确的基础上,考虑整个系统控制灵活性。图5. 10是现有五套DCS系统的布置图,每套系统都是采用一套操作站(多台工业PC机,由操作员站和工程师站构成)通过一台JX-300XP控制站完成对- -套生产设备AE2000A过程装置工程量实施系统组态、监测和运行维护等工作,即单对单DCS控制系统,存在着灵活性不足、资源投入较大等问题。

  在系统构成方面,考虑生产装置控制的可靠性、稳定性要求,如果可以利用多套操作站对几套生产装置都可以实施控制,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的精确性,也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同时对系统以及现场设备的安全性提供了一定保障,如果某套装置的操作站发生故障,其他装置的操作站立即投入运行,保证整个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2.总体设计架构

  温度测量准确性较差、装置控制灵活性低、装置控制可靠性差的问题,构成团队项目"基于DCS液位、温度控制系统改造升级"课题。针对这三个问题,团队成员以浙大中控的JX-300XP集散控制系统作为设计平台,通过AE2000A过程装置模拟工业控制现场,完成系统硬件组态;以AdvanTrol-Pro作为软件设计平台,完成软件组态,结合软硬件系統完成系統测试。图5.11为团队项目设计架构图。

2.png

  3.项目任务分配

  团队任务由三部分组成,层层紧扣,层层递进,组建由3人组成的课题团队,按团队子课题分别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共同完成团队项目,具体任务安排如表5.2所示。

3.png

  子课题不同,具体任务有不同的内容安排及要求,如图5. 12所示。

4.png

  4. 子课题设计架构

  (1) 子课题1----控制装置温度系统准确性设计

  包括四项设计内容:课题设计方案、系统离线软硬件组态、仿真调试运行和设计效果比对。

  针对每一项设计内容图5.13中给出该阶段所需达到的设计要求和完成这个项目的工作流程。

  (2) 子课题2--单对多DCS控制系统灵活性设计

  包括课题设计方案、硬件系统网络连接、软件系统组态实施和综合调试。

5.png

  针对每一项设计内容图5. 14给出该阶段需达到的设计要求和完成这个项目的工作流程。

6.png

  (3)子课题3--多对多DCS控制系統可靠性设计

  包括课题设计方案、系統网络互联和综合调试。针对每一项设计内容图5.15中给出了需达到的设计要求和完成这个项目的工作流程。

7.png

  5.团队课题总结(部分)

  "基于DCS液位、温度控制系统改造升级"毕业设计团队课题,根据项目研究背景、进行了三个子课题的任务划分,形成如图5. 16所示的设计框架。

8.png

  团队课题已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完成了过程装置AE2000A的DCS系统的改造升级,实现了该控制系統锅炉内胆温度测温较高准确性、提高了控制灵活性、加强了控制可靠性,形成了一个测量控制准确、灵活、可靠的网络型DCS控制系統,为工业实践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设计成果总体如图5.17所示。

9.png

  二、子课题毕业设计(部分) --子课题1 (控制装置温度系统准确性设计)

  1.子课题介绍

  "控制装置温度系统准确性设计"是整个系统改造的前提和基础,温度是企业生产过程控制中常见的工艺参数,其控制的精度、可靠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许多工艺过程都是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的。现有AE2000A过程装置锅炉内胆温度由于对同一介质温度测点设置较少,温度准确性依赖性过强、可比性。

  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课题设计主要任务- - --新增锅炉 内胆温度测点,不仅可以提升锅炉测温精度,而且减少单一的依赖性,从而实现系统双重测控效果,并为子课题2、子课题3开展奠定设计与实施基础。

  2.设计方案

  通过查阅多种类型工业生产过程装置对温度的控制要求,比较温度传感器的参数与特点,选择了Pt100铂电阻作为新增测点的温度传感器,利用Pt100 电阻阻值与温度之间的良好线性关系,从而达到提升精度、减少测量误差的目的。

  同时以垂直接近方式,靠近原锅炉内胆温度新增加炉顶温度测点一个,此方式减少了受感温体相互之间的影响,确保了温度测量的准确性。

  将Pt100铂电阻安装在锅炉的炉盖上,通过炉盖上的新增测点和原锅炉内胆溫度测点实现锅炉内胆的的双重测控,改造方案如图5. 18和图5.19所示。

10.png

  3.子课题成果

  (1)硬件装置

  将Pt100销电阻安装在炉盖上,对锅炉内胆温度新增测溫点,图5.20、 图5.21所示为改造前与改造后的对比效果图。图5.22为改造升级后对锅炉内胆温度的双重测控实物图。

  (2) 硬件接线

  根据P1100 铂电阻的工作原理及其特性,按照原有控制系統特点,绘制新增测点的Pt100铂电阻硬件电路接线图如图5. 23所示。

14.png

  通过对系统进行分析,为方便系统综合调试和日常维护的故障排查,将炉顶温度、锅炉内胆温度、锅炉夹套温度、换热器热水出口温度、纯滞后温度、涡轮流量计流量、电磁流量计流量、上水箱液位,中水箱液位,下水箱液位等10个1/O测点的接线逐一地引到新的端子排上,如图5.24所示。图5.25为改造前信号端子排上各个测点分布情况。

15.png

  (3) 系统分析

  根据软硬件综合调试结果,对改造前与改造后锅炉内胆温度测量的精确性进行测温效果比较、分析。所处的环境温度、所选的AE2000A系统、卡件型号、IP设置和组态过程完全一致,并将改造前与改造后锅炉温度分别加热到30C、40C和50C.

  从监控画面中观察锅炉温度的变化情况,当锅炉内胆温度控制温度设定为30C时,锅炉内胆温度测点测量的温度值为27. 3C,将其数据记录下来。根据以上的操作步骤,分别将锅炉温度加热到40C和50C,观察锅炉内胆的温度值,并将数据记录汇总到表5.3中。

16.png

  通过新增锅炉内胆温度测点一--炉顶温度,与原有的AE2000A装置锅炉内胆温度测点---内胆温度,来实现对锅炉温度的双重测控。

  当锅炉内胆温度上升至30C时,从流程图监控画面中,分别记录炉顶温度与内胆溫度的数据参数。此时,锅炉内胆测量温度是通过对炉顶温度与内胆温度进行计算得到的平均值,如图5.26所示。

  分别将锅炉温度加热值设定为40C和50C,观察流程图监控画面中炉顶温度与内胆温度的数据参数,并将其数据记录到表5.4中。

17.png

18.png

  通过表5.3和表5.4温度偏差进行分析,表明通过新增锅炉内胆温度测点--炉顶温度的装置改造后,使用两点测温,使锅炉内胆温度的测量与控制准确性和精度较之前系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以上就是"关于同专业团队毕业设计论文案例介绍"的全部介绍,希望大家参考这一类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时有所帮助。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本科论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