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戏曲乐队,我们首先要简说中国戏曲。中国戏曲是以唱曲为主,辅以表演,念白,器乐演奏等手段来表现故事情节的综合艺术形式,极有民族特色。王国维先生着《宋元戏曲考》,是为戏曲史专着之滥觞。其中定义“戏曲”,谓之“以歌舞演故事”也。所以后世学人才有“戏曲戏曲,各占半壁”——也即“一半戏一半曲”之说。从中也可以看出来“曲”的重要性。
戏曲艺术是有别于歌剧艺术的音乐戏剧,戏曲乐队的构成是以民族乐器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偶尔会有部分西洋乐器加入来弥补某些音乐频率上的缺失和不足;而歌剧艺术的乐队构成是以西洋管弦乐器为主,在现代偶尔加入少量电声乐器来制造特殊氛围。不同地方戏曲的音乐演奏,都运用能强化演唱风格的主奏乐器(如昆腔用曲笛,皮黄腔用京胡,梆子腔用板胡等)。虽然每个地方戏曲曲种的主奏乐器不同,但是所有戏曲乐队的构成都大致相同,每个戏曲乐队,无论昆曲、京剧、评剧、越剧都由民族乐器的文场武场组成,而同一样的乐器在不同曲种的乐队中也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从而我们更应该结合戏曲曲种来学习乐队中各种乐器的拾音方式与扩声技巧。
一个调音师要想调整好戏曲乐队的音响效果,就应当了解所在曲种乐队的构成,其次是针对乐队中不同的乐器来选择合适的拾音话筒和拾音方式,对于乐器拾音的话筒来说,主要分为大振膜电容话筒、小振膜电容话筒和乐器用动圈话筒,而这三大类话筒的性能和技术指标各不相同,所以针对的拾音对象也不尽相同。
本人从事评剧调音工作多年,总结出一些工作经验,愿与大家分享。在评剧乐队中,打击乐器(所谓的武场),包括:板鼓、锣、鼓、镲。由于打击乐声压级较高,音频信号动态范围过大,在空间受限制的情况下,尽量不要使用话筒来直接拾取打击乐器的声音,可以借助周围的乐器拾音话筒来拾取,或者可以通过乐队整体的声相大振膜电容话筒来拾取,这样既能减少由于声压级过高而导致信号过载失真的频率,也能使观众从听觉上感受到空间感和纵深感增大增强。但,板鼓的声音最好用一支单独的乐器用动圈话筒来拾取,因为这类话筒的灵敏度相对于电容话筒的灵敏度较低,拾音区域集中,指向性强,即可有效减少其它打击乐器的信号传入,也可在整体中突出板鼓的音量,使演员能够清淅的听到伴奏音乐的节奏。
戏曲乐队中的文场主要由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吹奏乐器组成。以评剧乐队文场乐器来说,有板胡、评二、二胡、中胡、低胡、扬琴、琵琶、笛、笙等。后来又增加了大瓢胡、贝司、铜管、大提琴、小提琴等。其中,板胡是整个评剧演出的中的主奏乐器,所以,用 1-3 个大振膜电容话筒拾取拉弦乐器声部的声音,这样,既能体现出自然的混响空间感,也能体现出各种拉弦乐器的完美融合,拾音的效果自然、大气。同时也应该用一支单独的乐器用动圈话筒在板胡琴筒的斜上方 45 度,距离10-15 厘米来单独拾取板胡的声音,以便突出主奏乐器的音量、音色,使演员能够听清伴奏音乐的旋律和节奏。
建议:如果在演出中,除了主奏乐器外某个乐器会有一段独奏,也应该采用一支单独的乐器用动圈话筒在该乐器独奏时来突出声音,达到主次分明的效果呈现。
吹奏乐器的音色是各不相同的,中国民族吹奏乐器的声音动听与否,主要取决于演奏时的吹奏技巧。对吹奏乐器扩声时,首先要注意保持声音响亮透彻;其次要注意清晰辽阔;再次要注意它们各自的独特音色。比如,笙和唢呐要明亮欢快,管子和笛子就要悠扬辽阔,箫则悲伤忧郁。
吹奏乐器与话筒的距离要根据演奏时的实际状态来分别调整。笛子要用远距离拾音方式;萧则要用近距离拾音方式。同时还要注意处理好演奏员在吹奏乐器时的“喷口”噪声。
以上是我多年从事戏曲乐队调音工作的一些经验。其实,对于任何乐器来说,没有一种绝对正确的话筒摆放方式,只不过是把话筒摆放到你所希望听到的音质平衡和房间混响总量时的那个点。要相信自己的耳朵,如果通过你对音响效果的调整,获得了各种乐器的优美音色,那么你已经学会了最好的拾音方式与扩声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