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戏剧论文 >

壮剧《螺丝姑娘》的原型及民族特色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发布于:2014-08-07 共2320字
论文摘要

  一、壮剧《螺丝姑娘》的取材由来

  《螺丝姑娘》取材于流传在富宁县一带的壮族民间传说,有一年春天壮族赶“陇端”螺丝姑娘趁阿甲在普厅河上打鱼时,私自出水面来与阿甲相见,互相倾诉衷情,产生爱慕,后来结成情侣,相亲相爱,共享百年。富州土司残暴贪色,无恶不作,已有妻妾十三房而不满足,见螺丝姑娘美丽出众,妄想霸占为他的第十四房太太。螺丝姑娘坚决不答应,土司便施展阴谋诡计,出了“织布”、“造酒”、“养猪”、“称头”等几道难题,企图难倒螺丝姑娘。哪知,螺丝姑娘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妙的解决了这几个难题。狡猾的土司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又用“蚂蚁穿鼻子”、“灰搓绳子”、“颜色染山”等难题来要挟螺丝姑娘,并要她在一天之内做完。螺丝姑娘在众乡亲的帮助下,又巧妙的做完了这三件事,使土司的阴谋全部落空。于是,土司恼羞成怒,凶相毕露,要动武抢走螺丝姑娘。螺丝姑娘忍无可忍,搬来普厅河水,淹没了土司府衙,淹死了吃人害人、欺压壮族人民的土司。从此,她与阿甲和乡亲们自由幸福的生活在壮乡。

  《螺丝姑娘》以螺丝姑娘和青年渔民阿甲的爱情为主线,从“为与阿甲来会面,离宫出水到人间”开始,通过她与啊甲从相见到相爱再到结婚,土司从诱婚到逼婚再到抢婚,中间穿插了赶“陇端”、贺新婚、出难题、斗智谋,一直到后来搬来普厅河水淹死土司等一系列重要的情节,来展开戏剧矛盾冲突,掀起戏剧高潮。讴歌了壮族男女青年的自由爱情,鞭挞了封建土司制度的落后和野蛮,揭露了土司的愚蠢和贪婪。

  二、《螺丝姑娘》的民族特色
  
  《螺丝姑娘》具有十分浓厚的民族特色。如戏的第一场,选取了壮族人民一年一度最隆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陇端”(又称“风流街”)为背景,展示了“年年春天三月三,普厅河上闹声喧,河东哥哥河西妹,陇端街上来相见”风情画卷。让观众在轻松愉快中领略了“这一旁姑娘舞花伞,一旁小伙弹三弦。一船跟着一船走,歌声笑声费满天”的欢快热烈的场面。这就是富宁县一带壮族人民赶“陇端街”的真实写照,先声夺人,她新鲜活泼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给人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

  该剧从布景的设置、道具的运用、舞蹈以及壮族民歌的穿插等方面,都充满了壮族人民浓郁的生活气息。如第一场普厅河风光,青山绿水,翠竹摇曳,木棉花红。那些打着花伞,戴着篾帽,吹着木叶,弹着三弦,唱着山歌的壮族男女青年游弋在青山绿水之间,使人有了“人在画中,画在人中”的美感。又如第二场阿甲家的竹屋、竹桌、竹凳、木缸等,就是壮家日常生活中使用之物,给人以真实、朴素、美观、大方的感觉。第四次戏中把壮族地区广为流传的“手巾舞”、“碗舞”、“花棍舞”、“丢花包”以及“酒歌”、“郎恒山歌”、“天保山歌”等穿插运用,表现了壮族人民能歌善舞的特点,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地,使人尤感亲切,美不胜收。该剧的民族风格从头至尾贯穿始终,既“通俗”又“典雅”,既“新鲜”又“朴实”,真可谓“雅”、“俗”共赏,是一首如歌如画的民族诗。

  《螺丝姑娘》成功地塑造了螺丝姑娘和阿甲等几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在戏剧矛盾冲突和动作发展中展示人物性格。螺丝姑娘对人间生活的向往,对贫苦渔民阿甲的真挚的爱情,体现了壮族青年对自由爱情和幸福生活的憧憬。她不畏强权,不怕淫威,敢于当众揭露土司的丑恶嘴脸,与土司斗智斗勇,最后搬来普厅河水淹死土司,体现了壮族劳动妇女敢于反抗封建压迫的本色。在封建社会里,壮族劳动妇女被压迫在社会的最低层,她们受压迫、受奴役、受歧视,说话不敢大声,走路不敢抬头,婚嫁被叫做“卖”,过着逆来顺受的凄苦生活。螺丝姑娘勇敢反抗土司的行动,正是千百万壮族劳动妇女的光辉典范,她斗争取得的胜利,是旧时代广大壮族劳动妇女与封建统治阶级不屈不挠斗争的结晶。螺丝姑娘聪明、机智,是壮族人民智慧的化身。当土司屡设难题,妄图驯服螺丝姑娘时,她凭着聪明、机智的才华,巧妙的解决难题,使土司作茧自缚,狼狈不堪。如土司要她称他的头有几斤的时候,观众不为她担惊受怕。螺丝姑娘神情自若地接过秤杆,出现了下面这个精彩的场面:“螺丝姑娘(唱)不用称来不用称,老爷人头有一斤。土 司(白)啊!老爷的人头才一斤?你胡说!螺丝姑娘(接唱)老爷若是不相信,砍下头来称一称。 ”这样的几句唱词、对话,恰当的表现了螺丝姑娘的聪明、智慧和土司的横蛮、愚蠢,令人拍手叫绝。

  紧接着,狡猾的土司又要螺丝姑娘在一天之内,办完“蚂蚁穿鼻子”、“灰搓绳子”、“染山”这三件难事,并自以为是,量定这三件事神仙也办不成。螺丝姑娘在众乡亲的帮助下,又巧妙的全部办完。 “绳子抹猪油,要粘蚂蚁一大串”,“用火烧草绳,草尽火熄绳不变”,“烧山、砍山,砍的一半现黄土,烧得一半成焦炭”。土司膛目结舌,气得眼睛翻白。

  阿甲是个贫苦的孤儿,他勤劳,大家都在“陇端”街上欢娱之时,他却为了生计,在普厅河上打鱼,以求换取衣食。他勇敢,看见土司追赶民女,他怒火满腔,“土司在追民女,我前去看看! ”于是撑船迎上,“用桨将土司的船一戳,螺丝姑娘在一戳,土司跌入水中。 ”他善良,四面撒网打不着鱼,都打着同一个螺丝壳时,他内心有了新的发现:“这个螺丝真不错,金光闪闪映水波,拿回家去陪伴我,听我吹叶和唱歌。 ”他的身上具有壮族青年勤劳、勇敢、善良的美德。在后来螺丝姑娘与土司的几次斗争之中,他都敢挺身而出,成了螺丝姑娘的得力助手。他忠于感情,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他与螺丝姑娘的情感,像桃花一样的鲜艳火红,像扁桃一样的香甜可人,像芭蕉一样的从头到尾一条心。体现了壮族青年诚实、朴素的情怀。

  对土司这样的反派人物,剧本只用“老爷生性爱风流”和“老爷只有老婆十三个,还要三个才满两桌”,以及“好哇!办喜事都不请老爷我? ”这短短的几句话,再加上后来出难题等,活生生的刻画出了土司好色、横蛮、阴险、狡诈、贪婪的嘴脸。

  《螺丝姑娘》继承了壮族民间文化的优秀传统,保持了传统的基本风格,又经过重新创造,有了新的发展,使古老的民间传说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戏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