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戏剧论文 >

《亲切的名字》唱段的演唱处理及其悲剧美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发布于:2014-09-19 共4649字
论文摘要

  居塞比·威尔第 ( Giuseppe Verdi,1813 - 1901) 是 19世纪意大利伟大的歌剧巨匠,《弄臣》是其创作中期的一部非常成功的作品。其中吉尔达唱段《亲切的名字》是这部歌剧最精彩的咏叹调之一。

  威尔第的创作主要是以歌剧为主。他非常注重人声在歌剧中的表现,旋律线条的进行要贴切的体现歌剧的故事情节和角色的特点。《亲切的名字》利用少女轻盈的声音特点表现出了热恋中的女主角美丽、纯洁、天真的特征,展现了花腔女高音的声部特点。

  一、《亲切的名字》唱段的演唱处理

  《亲切的名字》是花腔女高音声部的代表曲目和“试金石”,这首作品宣叙调和咏叹调相互渗透,彼此之间的连接和转换进行的比较自然,但是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形态还是有一定的区别。作品主要描写了少女吉尔达初次与情人约会后,难以平复的激动心情,她已坠入爱河无法自拔。

  吉尔达非常单纯,父亲为了保护她,把她关在深深的庭院之中。所以她涉世未深,要用年轻、单纯的声音来歌唱。吉尔达是在与恋人初次约会后唱的这首咏叹调,她此时的心情很激动,充满了甜蜜和浪漫的幻想,演唱时要充分地表现出角色的年纪和心理特征。

  整个作品主要用 E 大调来进行,E 大调光辉灿烂的特点衬着悠扬的长笛,吹奏出爱情的甜蜜,音乐术语是 Allegroassai moderato 意思为较活泼高兴的,非常中等的速度。与公爵约会之后的吉尔达不知道公爵是假冒了学生的身份编了一个假名字———“夸蒂耶·马尔代”来骗自己。此时她想着情人的一举一动漫步走向阳台,对着温馨的夜空唱出情人的名字。音乐表情记号为 dolce、P,意思是柔美的、弱的。宣叙调开始部分由长笛奏出柔美的、跳跃的、向上的琶音,表现出爱情的甜蜜与美妙,引出吉尔达对于情人名字的呼唤。

  吉尔达呼唤情人的声音沿着伴奏给的力度唱出来,声音的色彩要甜蜜而浪漫,沿着连绵不断的气息,使声音始终保持在高位置与长笛的琶音遥遥呼应。旋律的进行要注意节奏重拍的把握,开头的歌词“Gualtier Malde”是公爵的名字,重音应该体现在 ti 和 de 上,这样就与节奏的重音相吻合。第 6、7 小节 amato 这个单词的意思是可爱,重读的地方在 ma 这里。这里的唱词是: 这个名字是多么可爱。表现了吉尔达已经深深的迷恋上了公爵,此处旋律的上行进行表达了吉尔达情绪的向上推进。在 8 小节旋律由高向低用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向下滑动,表现了吉尔达激动的心情。在 10 小节单词 inamorato 的后半部分采用的是下行的半音阶进行,音乐术语 morendo 是已死去的、逐渐微弱到无声的感觉,在半音的下行进行中,声音要逐渐变弱,最后留有一丝具有穿透力的声音在延长,在延长的若有若无的力度中开始幻想甜蜜的爱情。此处极弱的力度相反表现出吉尔达对公爵极深的情感。

  11 - 19 小节是间奏,音乐术语 P dolcissimo 意思是弱的极其柔美的,伴奏的音乐术语是 Allegro moderado( 有节制的快板) 速度为每分钟 76 拍中速,长笛的奏法是要求 stacc即断奏,这部分是在长笛的带领下进行下行断奏,重复运用渐强渐弱的记号,表达了吉尔达激动的心情。每个乐句之后的上行大跳表现出这个少女的单纯对爱情的懵懵懂懂也就是吉尔达的主题动机。但是乐句的整体进行都是以下行为主暗暗预示了吉尔达的悲剧性结局。

  接着吉尔达以激动的心情唱出一连串的断音,在这里跳跃的断音表现出她初入爱河时难以抑制的兴奋。在这段谱面中都是以跳音和休止符的断唱为主,每一句歌词结束之后不断开直接连唱延长到下一句大跳的开始处,用后面的休止符来偷换气,表现出吉尔达急切的表达自己对于爱情的感受。但在跳音的基础上要注意音断气不断的表现方式,让声音的位置和气息在弹跳中又充满了音乐情感的连贯性,突出句子的语气感。这段歌词大意是亲切的名字使我的心第一次激动,爱的喜悦欢乐我总是记在心间,表达出面对突然而来的爱情吉尔达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欢乐和惊喜。

  接着后面突然出现的带有紧张色彩的减七和弦,并且运用了重音记号强调了此处,吉尔达正在表达自己爱的誓言———无论怎么样都要和自己的情人在一起,哪怕是死亡。

  在这里的每个乐句都是在刚开始的主动机节奏“附点八分音符加十六分音符紧跟着几个八分音符的断奏”这样的节奏型上再做一些相应的变奏。接着乐句逐渐上行进行,歌词意思是要与情人一起飞翔,这里乐句的上行进行经过几个小颤音的过渡之后在升 f 上延长三拍并且不能换气延唱到第四拍的升 g 上,一层层的推进使吉尔达的情绪逐渐高涨。歌词的意思是我的思绪我的愿望,总是和你飞翔直到最后的死亡,这一句的小颤音要唱的轻盈、灵巧,在长音处一定要用气息拖住之后延长到下一句。接着乐句下行进行,最后落到主音 E 上,以主和弦作结束,往往下行的主和弦表现出坚定的信念,传达出吉尔达对于这份爱情坚定的信心。在 31 至 35 小节又恢复了吉尔达的代表性动机,随着乐句由高到低的进行,悲剧的暗示也在歌曲的进行中来回穿插,之后又回到那句“亲爱的名字会铭刻在我的心里”,此处有颤音记号,在高位置上演唱这些轻巧的颤音要唱得灵巧、甜美,音准要把握得准确、到位。

  接下来的部分仍然是前一个誓言乐句的变奏,在这里用大量的华彩反复地演唱前面爱的誓言,吉尔达正憧憬着进入人生最灿烂的时光,音乐术语仍然是 dolce 即柔美的。

  最后一句的长华彩部分则表现出吉尔达对于爱情的无限幻想,从高音区滑到中音区,停留在 ppp 极弱的力度上,吉尔达已经完全进入到自己的爱情幻想之中,这里的华彩有三连音、十六分音符,旋律进行复杂而优美,中间音乐透露出点点的忧伤,表现出吉尔达对自己爱情隐约的担忧。35 小节开始反复爱的誓言,音乐突出紧张的感觉,演唱者的旋律和钢琴的旋律彼此呼应,情绪较之上次的爱情誓言更加激动,乐段后半部分再现的小高潮变奏成为一串华彩和跳音,表现出吉尔达陷入爱情的甜蜜。

  接下来又是一次爱情誓言,不协和和弦的琶音跳跃跨度更大,华彩的进行更加丰富。音乐表达了单纯少女丰富的幻想力和浪漫的爱情情怀。通过一个下行接上行的音阶进行将吉尔达的情绪推向又一个高潮,弹跳的钢琴和人声跳音的一唱一和更像是少女开怀的笑声。

  从50 小节开始到 56 小节,钢琴与演唱者用一样的旋律在歌唱,歌唱着吉尔达爱的誓言: 直到最后死亡,亲爱的名字会铭刻我的心上。此处全是十六分音符伴奏在密集的进行,两组“枣核”记号的连续运用,形象地表现出吉尔达激动起伏的情绪和迫切渴望爱情的心情。在 54 小节单词caro 的前半部分做了一个音阶上行级进,表现出吉尔达情绪在逐渐的高涨,虽是跳音的进行又用连音线连接起来,突出了激动情绪的连接性,声音的弹跳要始终在气息上,情绪和声音要有连接性才能更到位的表达情感。后面滑音的进行突出了吉尔达得意的心情,此处少女的单纯显露无余。

  随着音乐情绪的推动,逐渐进行到最高潮处,此处华彩有多种进行方式,要有娴熟的高音技术才能唱的轻巧而游刃有余。弹跳性的高音要很轻松、连贯,吉尔达心中充满了对爱情的赞美,在温柔的夜色中,对情人的思念飘荡在夜空,表现出对美好爱情的幻想。

  二、吉尔达悲剧美的艺术特色

  整部歌剧是以强大的悲剧色彩收尾,通过一层层的推波助澜的关系将整个歌剧推向悲剧的结局。《亲切的名字》这首咏叹调是吉尔达与公爵初次约会后演唱的,表现了吉尔达的美丽、单纯和浪漫的爱情情怀,而公爵的风流已经使这首作品隐约披上了一层悲剧的面纱,吉尔达是悲剧色彩最主要的对比色,她使整个作品更具悲剧性的震撼力。

  《亲切的名字》不仅表现出吉尔达的美丽与单纯,而且还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少女对于浪漫爱情的幻想。吉尔达身上所散发出的美丽深深地吸引了观众的目光,而当美丽被邪恶摧毁后,才是强大悲剧震撼力的体现。不论是吉尔达与公爵还是吉尔达与弄臣,角色相互之间的对比非常鲜明,使得歌剧悲剧性的结局更为必然。

  ( 一) 善良与邪恶的对比性
  
  剧中的吉尔达是一个理想的化身,纯洁、美丽、痴情又勇于奉献。弄臣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小人形象,他是个驼背、身形丑陋,整日周旋在公爵的身边,为了取悦公爵不惜羞辱任何人,包括一些王公贵族。甚至将大臣们的妻女抢过来供公爵寻欢作乐,事后弄臣还嘲笑这些大臣。因此,在弄臣和王公贵族之间已经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为将来吉尔达悲惨的命运埋下伏笔。弄臣是丑恶的化身,但是他却拥有个美丽善良的女儿吉尔达,这样最美与最丑的人在一起却产生了人间最伟大的感情———父女之情。弄臣竭尽全力的隐藏着吉尔达,但她仍被公爵发现了,风流成性的公爵轻而易举的就让吉尔达坠入爱河。不知情的大臣们误以为吉尔达是弄臣的情人,于是为了报复弄臣将吉尔达献给了公爵,弄臣得知此事后便买通刺客要杀掉公爵。为了让吉尔达对公爵死心,弄臣让刺客的妹妹去勾引公爵,自己带着吉尔达在暗处偷看,此时公爵的风流本性一览无余地展现在吉尔达面前。面对着这样一个负心人,当吉尔达无意间得知父亲要暗杀公爵的消息后,仍然义无反顾地做了公爵的替死鬼。

  吉尔达的痴情、善良深深地感染着观众。剧中吉尔达和公爵也是美与丑的对比,一个天使与一个魔鬼在一起相爱,结局就是走向毁灭。吉尔达飞蛾扑火般为爱情奉献的精神迸发出强烈的悲剧色彩。

  ( 二) 悲剧的必然性

  剧中吉尔达与父亲之间是深沉的父女之爱,这样强烈的爱是悲剧的一层伏笔,吉尔达又爱上了公爵这也是悲剧的另一个推手。公爵对于吉尔达的凌辱,让弄臣对公爵起了杀机,而吉尔达对公爵的爱让悲剧的进行更具有必然性,为了救公爵就做了公爵的替死鬼。以为计划实现的弄臣发现死的人竟然是自己心爱的女儿,此时弄臣因痛失爱女发出的悲痛的哀嚎让整个剧情的悲剧性推到了顶点,也让观众唏嘘不已。剧情中一层一层的关系抽丝剥茧展现开来,一切的悲剧都来源于人与人之间最原始的情感———爱,不论是亲情的爱还是爱情的爱,在这样的一个社会背景下都让剧中的人物最终走向毁灭。

  ( 三) 悲剧美的体现

  《弄臣》是部打动人心的悲剧,残酷的社会现实、剧情的自然衔接和人物的性格导致剧情走向悲剧的结局。剧情也可以这样安排,杀手真正的杀掉公爵,弄臣和女儿再一起逃离这个地方过上幸福的生活,虽然这样的结局大快人心,但失去了悲剧的色彩,这也是这部歌剧与传统歌剧的区别。

  在这部作品中每一个人物都闪现着悲剧性的色彩,歌剧剧情一开始弄臣就遭到被他欺辱的大臣的诅咒,诅咒弄臣也要跟自己一样,女儿遭到被公爵凌辱的命运。而这样的诅咒正好打击到弄臣脆弱的内心,因为他也有个漂亮的女儿,他怕大臣们利用女儿报复自己,精心保护着女儿。在故事的结局诅咒得到一一应验,吉尔达遭到公爵的凌辱,并做了公爵的替死鬼,这个美丽的少女散发出强烈的悲剧美。弄臣本身就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身形丑陋、无恶不作,唯一的女儿也阴差阳错地被自己杀死。悲剧的顶峰是可怜的父亲发现死的人不是公爵而是女儿时,发出的哭天喊地的哀嚎。剧情的环环相扣导致了悲剧的结局,而悲剧的真正体现就是在吉尔达身上,美丽的少女为公爵献出了生命,而此时这个负心汉丝毫不知道,还在忘情的歌唱着《女人善变》,风流的公爵是万恶之源,在剧情的结尾他仍然在忘情的歌唱,他的歌声与失去女儿的弄臣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是对吉尔达年轻生命无情的嘲弄。年老的弄臣为女儿的离去而悲痛欲绝,这个女儿不惜为此付出生命的人正是自己最想要杀掉的公爵。最美丽的事物被摧毁,为观众营造出最大的遗憾,而人物之间相互的爱与恨造就了毁灭的结局正是这部歌剧悲剧美的强烈体现。

  参考文献:

  [1]潘叶琴. 威尔第歌剧《弄臣》吉尔达形象塑造及审美特征[D]. 南昌: 江西师范大学,2009.
  [2]喻樱. 威尔第《弄臣》中吉尔达的声音特点浅析[J]. 学术论坛,2010,( 4) :103 -104.
  [3]吴静寅. 威尔第和普契尼歌剧女高音咏叹调艺术风格之比较[J]. 人民音乐,2009,( 2) :37 -39.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戏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