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戏剧论文 >

采茶戏中蕴含的客家元素探析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5-03-18 共4757字
论文标题

  采茶戏源自江西赣州的九龙山,兴起于明朝中叶,形成初期,因只有一旦一丑或者二旦一丑,又被称为三脚戏,后来经过传承与发展,逐渐五角齐全。其表演形式歌、舞、戏三者并重,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三大特色的表演相映生辉。

  (1)采茶戏最初的曲调是九龙山的采茶歌的曲调。表演的题材是以采茶农的生活为主,后逐渐扩展到表现男女之间的爱情生活。采茶戏由独特的客家文化与茶文化所孕育,其唱腔来源于客家民间小调,表演形式及舞蹈动作来源于种茶、摘茶的动作,题材内容来源于客家人的生活,语言来源于客家方言,服饰来源于客家服饰。这一系列的特点都表现了采茶戏中蕴含着丰富的客家元素。

  一、采茶戏与客家茶文化
  
  (一)客家采茶业的发展促进了采茶戏的产生

  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人主要的聚集地在赣南、闽西和粤东北。这些地区地形以丘陵为主,亚热带森林气候,气候温暖,土地肥沃,雨水充足,坡地较多,田地较少,正是垦殖茶园的好地方,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出地,也是我国茶业贸易中心(2),客家人很早就掌握了种茶、采茶和制茶的技能,客家人迁居到客家地区后,该地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为客家人种茶、发展茶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开始了种茶的事业,开垦荒地,广泛种茶。客家人一边采茶一边唱着茶歌,赣南地区的采茶歌有较早记载的是《十二月采茶》,由小孩扮演采茶女,每队8 个人或者12 个人,每队由两个年龄稍长的作为领队人,每个队员都拿着花篮,一边唱歌一边跳舞。随着这种采茶歌的不断传播与发展,客家人在采茶歌中加入自己采茶时的典型动作,并将当时采茶区流行的舞狮、龙灯、马灯的形式借鉴过来融入采茶歌中,此时采茶歌就发展成为了茶篮灯。

  茶篮灯的出现,立即受到了客家人的普遍欢迎与喜爱,每当过年、过节或者茶山开市的时候,都会表演茶篮灯。

  之后,客家艺人将茶篮灯进一步发展,将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动作融入茶篮灯中,如过桥的动作、上山的动作、进坑的动作,然后再在这些动作的基础上,将茶民劳动的情景结合起来,并将种茶、采茶中所用的工具如锄头、毛巾和茶篮等作为表演的道具,将原来的《十二月采茶歌》中的 12 个或者 8 个采茶女,2个领队缩减成 2 女 1 男,2 女称为大姐、二姐,1 男称为茶童,并将以前的合唱改为对唱,同样是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大姐、二姐对唱,茶童手摇纸扇,被称为“姐妹摘茶”。

  (3)由此,采茶戏产生,由于其中的 1 男属于丑角,所以这 2 女 1 男被称为“两旦一丑”,“姐妹摘茶”是最早的采茶戏,从此之后,经“采茶歌”与“茶篮灯”改编而来的采茶戏不断传播与发展,在客家地区受到了广大民众的欢迎与喜爱,并且在不同的地方以当地地名冠名来区分各地的采茶戏。

  (二)采茶戏的题材内容来源于客家人的生产方式

  客家人长期在山区种植茶叶,从事摘茶劳动,其生产方式决定了采茶戏的题材与内容。采茶戏的题材以现实生活为主,主要取之于客家人的生活,其中“九龙山采茶”“打猪草”正反映了客家人的生活情景,表现了客家人的日常生活场景。客家人经常到处奔走,经商、打工,传统的采茶戏“走四川”“上广东”正是以客家人到处奔走为题材。而且客家男女在爱情方面,不受拘束,崇尚自己的感性,崇尚无意识,蔑视理性,率真质朴,不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忠贞活泼,传统采茶戏中“唐二试妻”正反映了客家人的爱情观。客家人还有勤劳正直、勤俭持家等优良品质,提倡要依靠勤劳发家致富,要堂堂正正做人,要重视教育,崇尚礼仪,传统采茶戏中的“大劝夫”“打卦”正体现了客家人的这些优秀品质。客家人的性格大多活泼开朗、乐观向上,且幽默风趣,采茶戏中也大多体现了这种风格。这些都反映了采茶戏的表现内容来源于客家人的生产方式。

  (三)采茶戏的表演形式来源于客家人的生产活动

  由于采茶戏来源于茶篮灯,因此采茶戏又常被称为“茶篮灯”和“灯子戏”(5)。采茶戏内容贴近生活,风格风趣幽默,篇幅短小精悍。采茶戏的表演动作主要以扇子花、矮子步、单袖筒、动物形象模仿为主,这一表演特征的形成与客家人的生产活动是分不开的。

  客家人多居住在山区,在赣南地区主要从事茶叶生产活动,于是他们就从日常种茶、采茶、摘茶等活动中提炼出了独具特色的扇子花、单袖筒、矮子步等表演表现形式。

  矮子步是采茶戏艺人根据茶民上山下山的步伐中提炼出来的,矮子步的基本形体动作与舞姿是从客家茶民上山蹲腿、挑担等的形体动作中提炼而来的,其中先双腿前蹲,再提起脚跟,然后趾尖落地、向前移动等基本步伐也是从客家人上山的步伐中提炼出来的。

  扇子花是从客家茶民制茶的活动中提炼出来的,客家茶民在制茶的过程中,为了保持茶叶不烫,保持茶末的纯真,喜欢一边制茶一边拿着扇子扇风。

  扇子花的表演形式是表演者手持扇子用扇子演绎各种舞姿、形态,从中正可以看出客家茶民在制茶时一边制茶一边摇扇的情景,虽然扇子花这种表演形态加入了舞蹈元素,但毋庸置疑其原型是客家茶民制茶的动作。

  单袖筒也是从客家茶民从摘茶的动作形态中而来,客家人在摘茶过程中,由于天气炎热,会一手摘茶一手拿着毛巾或者用袖筒擦汗,或者用袖筒遮太阳,有时还将袖筒当作茶篮盛茶用,而茶民的袖筒也都是以单袖筒为主,所以采茶戏艺人根据茶民摘茶的这些动作创造了单袖筒。采茶戏中小丑的表演动作是从动物的动作中提炼出来的,客家人种植茶叶,居于深山,会经常看到一些动物,于是采茶戏就根据茶山中动物的动作创作了采茶戏中小丑的动作。虽然随着采茶戏的不断发展,由于表演的需要,扇子花逐渐少了,单袖筒逐渐转变成了双袖筒,但不可否认的是,采茶戏的艺术表演形式中蕴含着丰富的客家元素。

  二、采茶戏与客家方言

  客家地区汇聚了大量的客家人,采茶戏也正是客家人创作而来的,采茶戏的语言运用的是客家方言。

  (一)客家方言中语言特色的运用

  首先是对客家语言生动形象特点的应用。客家人在生活中,喜欢将日常所见的事物用精练的语言表达出来,而且表达出来的具体事物生动形象,从而,人们对客家人所讲的事物印象都比较深刻,而传统的采茶戏有些剧目的语言正体现了生动形象的特点。

  其次,对客家方言语言简练特点的运用。客家人的日常生活用语具有简练易记的特点,客家人喜欢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客家语中“一儿一女一枝花,多儿多女多冤家”,正是对儿女多了不好,一儿一女正好的表达。这种用语不仅简练,还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易记。

  再次,对客家语言风俗民情的融合。风土民情正是由语言表达与传递的,客家方言中蕴含着客家独特的风土民情,采茶戏中,运用客家方言,也正体现了对客家方言中的风俗民情的融合。

  (二)采茶戏中的唱词音韵中的客家方言

  传统的采茶戏中的语言主要以客家语言为主,例如,传统采茶戏的“上广东”“大劝夫”中的舞台语言正是客家方言。从传统的采茶戏的节奏形态中,不难看出,切分节奏在采茶戏中广泛使用,而客家方言中,日常用语很常见。例如下面的双音节词:在客家方言中,这些双音节词,重音都集中在后一个字上,与采茶戏中的音乐切分节奏基本类似。可见,传统的赣南采茶戏的节奏形态正是采用了客家方言切分节奏式的日常用语。

  (三)采茶戏唱腔旋律与客家方言的关系

  从采茶戏中的吟唱风格中,可以看出其吟唱风格与民间的似唱似说音调相符,日常生活中,有“读书调”等生活音调,这些音调具有似唱似说的特点,将生活中的事物用似唱似说的形式表达出来,采茶戏在发展中,就借鉴了其中有用的音调,同时还将这种似唱似说音调的表现形式借鉴过来,从而使采茶戏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唱腔特色。在客家地区的民众听来,感觉采茶戏的表演者好像是在说,又好像是在唱,达到了客家方言语调与采茶戏唱腔音调的统一结合。客家话语言平实、平缓,采茶戏中平和的腔调正与客家话的这种语言风格相符。

  (四)采茶戏语调与旋律构成特点与客家方言的关系

  据调查,最早的采茶戏使用的方言就是蟠龙镇的客家话。蟠龙客家方言中主要有 5 种语调,即阴平声、阳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客家方言中语调与旋律构成的原则是依字行腔。其中,单字配腔最为常见,《牡丹调< 三 >》中除去重复句中的十六个字,一共有五十六个字,其中单字配腔的字就有四十三个,占总字数的77%,在《送茶 < 三 >》中,也是以单字配腔为主,很少会看到有几个字配成两个音。由此可见,采茶戏中单字配腔的现象十分常见,也可从中看出,采茶戏对客家方言语调与旋律构成特点的运用。

  客家方言的声调在采茶戏中也得到了普遍运用。客家方言中阴平声、上声、入声调值都较低,处于低音位置,而阳平声和去声调值都较高,处于高音位置。如《牡丹调〈三〉》中阴平字用在了高音位置,上声字用在了低音位置,通过对这些字的巧妙运用,使采茶戏的唱腔时而低回,时而高昂,将人物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总而言之,采茶戏中,从舞台语言特点、唱词音韵、唱腔旋律、节奏方面都可见客家方言元素,体现了采茶戏对客家元素的借鉴。

  三、采茶戏音乐唱腔与客家民间小调
  
  采茶戏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地方戏,它的起源发展与客家民间小曲有着密切的关系,民间小曲大多源自生活,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对自身情感体验的一种自然歌颂,经过几代人的传唱和不断的优化,大多数都旋律优美、长短自如、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开口就能唱,而且能够相互应和,有很好的文化艺术特性。

  在众多民间小曲中,与采茶戏音乐关系最为明显的就是采茶歌,采茶歌是茶叶种植区的劳动人民在从事采茶工作时所吟唱的歌曲,《采茶歌中的宋元南戏》中记载有一首采茶歌“正月采茶梅花开,无情无义蔡伯楷。苦了妻儿赵氏女,麻裙包土筑坟堆……十二月采茶梅花开,蒙正当初去赶斋,苦了窑中千金女,忍饥受饿等夫来。”

  这首茶歌描述了从正月到十二月茶民们的生活状况,反映了当时与当地息息相关的一种茶文化。在民间流传着不少类似这样的小曲,采茶戏吸收了其内容,又结合当地方言,不断流传,慢慢发展成幽默风趣的采茶戏音乐。

  除了采茶歌,秧歌对采茶戏音乐也有很大的影响。秧歌作为农耕文明的一种传统戏剧形式,穿插在其中的戏谑与欢愉是人民群众对农耕生活的安逸与恬淡的一种歌颂。秧歌对采茶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音乐方面,作为一种富含乡土气息的文化形式,秧歌常常是锣鼓伴奏,背景音乐的曲调都是异常欢快和高亢,这种乡土气息浓郁的文化音乐表现形式,对采茶戏音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采茶戏作为生在民间、长在民间的音乐表现形式,充分借鉴了秧歌的音乐形式后显得更加“接地气”,更受到广大农民的喜欢和追捧。

  因此,可以说采茶戏的音乐与客家音乐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采茶戏拥有了客家音乐丰富的资源,在发展中,即使受到外来音乐的侵袭,也依然保持着浓郁的客家特色。

  结 语

  采茶戏中蕴含着丰富的客家元素,采茶戏的发展,有利于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但是根据现状来看,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随之升高,采茶戏的观众越来越少,很少有年轻人关注采茶戏,采茶戏面临着种种问题。

  因此,我们要重视采茶戏的创新,创作出顺应时代的作品。

  首先,要对采茶戏的音乐进行创新,采茶戏的音乐中蕴含着丰富的客家元素,虽然客家音乐旋律优美,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也在不断变化,缺乏时代感的音乐难以吸引观众,所以创作人员需对采茶戏的音乐形式与手法进行丰富,让采茶戏音乐与时俱进,使采茶戏既具有客家优秀文化内涵,又具有时代的气息,更有表现力与特色。

  其次,在采茶戏的编排上,要创新采茶戏的编排手法,丰富舞蹈动作,提高舞蹈的表现力。

  再次,很多采茶戏舞蹈演员的专业文化素质也有待加强,有些采茶戏的舞蹈演员并不专业,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因此需要全面提高采茶戏舞蹈演员的专业文化素质,使他们通过表演,将采茶戏完美的演绎出来,感染观众,吸引观众。

  总而言之,采茶戏中富有丰富的客家元素,为了更好地发展采茶戏,弘扬采茶戏中的客家文化内涵,采茶戏的从业人员还需努力,不断提高采茶戏的地位。只有采茶戏的地位提高了,才能进一步促进客家音乐文化的传播。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戏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