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山皮影的由来与发展
中国的皮影由来已久,萌牙于汉武帝时期,产生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唐代,但是直到宋代皮影才真正进入了繁荣期。
到了金代,由于滦州的风土似乎更加富有营养,影戏在这里扎根,并与这里的文化相融合,形成了自已的独特风格。皮影是一种集民间美术、音乐、舞蹈、说唱为一体的傀儡戏剧表演艺术。
全国很多地区都有分布,并且各具特色,异彩纷呈。中国影戏的划分,最重要的一点是人文景观决定了系别,其次才是地域的特征。唐山皮影俗称“驴皮影儿”,是其中影响较大的一支。着名戏剧史学家周贻白先生曾经这样评价唐山皮影:“因为熟在人口的关系,几乎成为一般影戏的代称。”足见它在中国皮影戏中的影响和地位。且在2006年唐山皮影即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皮影与手影、纸影戏统称为影戏。皮影又称“皮影戏”或“影人戏”,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一种古老而独具匠心的民间艺术。它是综合了戏剧、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元素,集文人写作、艺人刻绘与民间演唱为一体,尤其与中国戏曲密切关联的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的民间艺术。[1]
唐山皮影在影系划分中属于滦州影系,如今的燕赵名城--唐山,在古代的时候它还只是滦州的一个小镇。明清时期滦州、昌黎、乐亭成三角冲积地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又有方便的河海艚运,这才成就了那一带经济的繁荣,农业、商业、手工业亦都蒸蒸日上。[2]
经济是基础,经济的高度发展,势必带动着文化艺术的繁荣。富饶一方的水土,必定成为民间艺术的摇篮。
二、唐山皮影的创新与独有特色
唐山皮影从形成到如今,一直都在不断地改革与创新。任何事物皆如此,不进步就意味着退步,只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才不会被淘汰。唐山皮影艺术的改革首先从唐山市皮影团开始。早期的皮影戏以油灯照明,后来改成了汽灯、电灯,唐山紧影团首先使用了荧光灯,还制造和运用了幻灯效果,把风火雨雪表现在影窗上,影人由原来的七寸戳,逐渐增大到二尺五寸,这样一来影窗自然就放大了,同时增设了立体感的布置。
早期时中国皮影戏全部装备仅是一个箱子用来存放影人和影卷,一个小型可拆搭的舞台,一张木制的窗架和一块白布做的窗子。唐山皮影戏同其他地方皮影戏比起来,有四个特色:一是清朝中期艺人郭老天创造了掐嗓唱法,后被其他艺人广为效仿;二是伴奏主乐器是四根弦;三是皮影人物和切末的雕刻工艺别具一格,富有地方色彩;四是影卷分连台本和单出两种,可以分别展示唱功和操纵。[3]
这四大特点使得唐山皮影艺术独树一帜,有别于其他地方皮影艺术。唐山皮影艺术保留了极为丰富的传统剧目,内容多以惩恶扬善为主题的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既有能演出十几天的连本大戏,也有短小灵活的折子小戏。其中许多剧目既非京剧所有,亦非昆曲、梆子所传,即使是同样题材的剧目,影戏演来,也别具一番情趣。
三、唐山皮影艺术的文化影响
皮影艺术虽然被称为民间艺术,源自民间,为民间所有,但它在古代却也算得上是一种文化传播的载体。佛典记载,佛陀曾在石窟中以“佛影”为龙王说法,《经律异相》卷六的记载是:时诸龙王合掌请佛入窟,佛坐窟中作十八变,踊身人石,犹如明镜,在于石内,影现于外。远望则见,近视则无。诸天百千,供养佛影。“影亦说法”,佛入于内,而“影现于外”,“影亦说法”,且有“十八变”影像,“远望则见,近视则无”云,具备了影戏的所有特征。[4]
唐山皮影的影人面部造型,很显然是佛教庙堂里的造型仿照。旦角影人仿照了观世音菩萨,生角影人仿照了释迦牟尼佛祖,净角又是在寺庙的四大金刚、开路鬼王等形象的基础上再创造而成的。
明清时期,由于观众的喜爱和民风的滋养,影戏在冀东地区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唐山皮影从雕刻造型、剧本剧目、演出形式、唱腔曲牌等各个方面均完成了最后的定型,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大致形态。革命战争时期,唐山皮影又成为革命宣传的轻骑兵,一批进步影社更为抗日宣传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比较有名的有1940年获批的『长城影社』,后又成立了『大众影社』和『燕南影社』。《玉田从军》是当时第一部抗日宣传的剧本。唐山皮影发展到今天,无论是在艺术的观赏价值方面,还是在演出实用及效果方面都大大超过从前。1981年,唐山皮影剧团开始走出国门,以中国文化使者的身份,先后赴法国、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深受国际友人的喜爱。同时还获得高度评价,被赋予『魔术般的艺术』、『代表了世界皮影的最高水平』。
四、唐山皮影的传承保护
影戏作为一门融合音乐、美术、文学和表演等的综合艺术,它繁荣过、辉煌过。在它的发展历程中,对其他艺术形式也多有借鉴。任何一种艺术的形成,都和他种艺术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皮影戏早已走过鼎盛阶段,逐渐步入衰落。但它多样化的生存态势是我们保护、传承的依据。
要根据它自身的艺术特色,灵活对待。既要保持它的多样性,又要发挥社会各界的桥梁作用,为影戏渗透并立足于城市提供更多的渠道,为它多争取一些空间。它是一种文化,是祖辈留给我们的一种非物质遗产,我们有责任对它予以保护,让它在与其他艺术的互动过程中,将自已的艺术特色很好的传承、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谢天开,《民间艺术十二讲》,2013年8月第1版。
[2]张墨瑶、李彦彬,《唐山皮影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2006年7月第1版。
[3]张墨瑶、李彦彬,《唐山皮影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2006年7月第1版。
[4]康保成等,《中国皮影戏的渊源与地域文化研究》,2011年4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