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心理资本概述
20 世纪末,心理学家 Luthans 等人提出了“积极心理资本”概念[1],它主要包括微观主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积极的心理状态[2].积极心理资本是关系到个体能否健康成长的重要的心理资源。心理资本包括自信、乐观、希望和韧性四个维度[3].自信,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与相信;乐观,是一种向阳的人生态度;希望,是未来依托的对象,它是人类一种很美好的精神生活动力,也是一种指引你忘却恐惧的力量;韧性,是指具有从逆境、不确定、失败以及某些无法抗拒的变革中迅速恢复的能力。
个人在身处逆境时的自我调节能力是心理资本关注的重点。提升个体心理资本的重点是开发积极心理力量,鼓励人们以积极心态参与学习和工作。Luthans 等人提出心理资本概念,标志着心理健康研究模式的开启,符合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的观点,有助于增进贫困山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资本水平越高,主观幸福感越强[4].贫困山区青少年群体的心理特点具有其独特性,表现为“危”与“机”并存。培育心理资本不仅能够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还能引导他们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资源。
二 贫困山区青少年心理资本现状
虽然国家加大了对贫困山区的扶贫力度,帮助贫困地区人口减轻了部分经济压力,但是许多贫困山区青少年承受着较重的生活压力。同时,单一的生活模式也使他们容易形成相应的心理定式,出现自卑、抑郁、焦虑、孤僻、人际关系敏感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随着贫困山区青少年的“心理贫困”问题日渐突出,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然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
然而,在对贫困山区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贫困山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不必然较低,有一部分贫困大学生面对生活困境仍能保持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甚至在各方面表现得更为优秀。这一现实经验也得到了研究验证:部分贫困山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受诸如乐观、幸福感等积极因素的影响,在学习和生活中更为踏实肯干、沉稳自重、吃苦耐劳、富有责任心,这些积极因素使他们在同样条件下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与应变能力。心理学家 Luthans(2007)等人研究发现,有效构建和开发心理资本这种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有效预防和消除各种心理疾病[5].因此,帮助贫困山区青少年克服“心理贫困”,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帮助他们获得战胜困难与挑战的心理资本,无疑是我国目前扶贫工作不容忽视的另一重点。
三 贫困山区青少年心理资本培育路径
李雪平和李双双(2016)研究发现,个体心理资本在公正世界信念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显着[6].培育贫困山区青少年心理资本有助于增强其主观幸福感。对贫困山区青少年心理资本的培育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 培养自信力
自信力是增强个体心理资本的关键要素。通过一些途径可以有效提升个体的自信力,增强贫困地区青少年对成功完成某项任务所具有的主观判断力和自我感受。
1. 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一是要学会改善自我认知,通过开展自我反省、社会比较、他人评价等一系列活动进行相对客观的自我评价;二是要勇于肯定自我,通过自我激励、美好回忆、仪表训练等方法提升自信心,大胆肯定自己的优点,欣然接受自己的缺点,从容面对失败。
2. 强化亲历的成功体验。为贫困山区青少年积极搭建各种锻炼能力的平台,通过各种丰富的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他们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提升个人的成功体验,从而增强其自信力。
3. 利用正向的榜样作用。一是邀请成功校友开展系列讲座,讲述其丰富的人生阅历;二是树立优秀贫困学生典型,宣传其感恩、自强、自立等积极品质;此外还可以开展阅读名人传记等活动,观察性的体验可以让个体了解到他人的成功和失误,从中不断学习、领悟,增强积极的自我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