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心理学初创时期,狄尔泰( Dilthey) 受多种哲学思潮综合影响,从生命体验本身出发开创了浪漫主义描述心理学传统①,这种传统致力于从社会、文化和历史视野如实描述和理解完整心理生命的内在结构关系及其目的和意义,在心理学史特别是人文科学心理学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并得到了延续、传承和发展( 王申连、郭本禹,2013; 王申连、郭本禹,2014) 。德国现代人文哲学的理论泰斗、文化教育界的思想巨擘和人文科学心理学的卓越代表斯普兰格,作为狄尔泰的最忠实弟子,全面继承并有力推进了其老师的描述心理学传统。他受狄尔泰心理结构观、布伦塔诺意动学说、黑格尔古典哲学和德国文化哲学的影响,主张描述心理学就是以一种有意义的理解方式去把握和领会深嵌于社会、历史和文化关系之中的心理生命结构体,鉴于其对心理结构的极端强调,我们将他的描述心理学称为“结构描述心理学”。在其结构描述心理学框架体系内,他还对人格类型和青少年心理发展问题作了富有成效的探索。斯普兰格通过其结构描述心理学体系和研究,有力推动了狄尔泰描述心理学的发展与进步。
一、斯普兰格的学术生平
爱德华·斯普兰格( Eduard Spranger,1882—1963) 于1882 年6 月27 日出生于德国柏林西郊利希特费尔德( Lichterfelde) 的一个玩具商家庭,接受过良好的中小学教育。1900 年,他考入着名的柏林大学,师从当时大名鼎鼎的狄尔泰和泡尔生( Paulsen) 学习哲学。那时柏林大学允许学生在较短学程内直接攻读博士,这给聪明睿智的斯普兰格带来了机会,他在入读大学的第三个学期便选择了跟随狄尔泰攻读博士。然而,斯普兰格并没有因拜在他所崇拜的狄尔泰门下而在学业方面幸福快乐。狄尔泰给他设定了一个极为困难的博士论文选题,这让学术阅历尚浅的斯普兰格难以驾驭。但年仅 19岁的斯普兰格还是选择迎难而上,结果因过于劳累而心身交瘁,并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他与狄尔泰的师生关系也因此不欢而散。后来他在泡尔生和斯顿夫指导下改换了论文题目,并于 1905年完成了博士论文《历史科学的基础》,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第二年,斯普兰格为维持生计在一所私立高级女子中学兼课,并为取得大学任教资格准备学术论文。经过长时间努力,他终于以《洪堡与人文主义之理想》为题完成了大学任教资格论文,并博得了狄尔泰和里尔( Riehl) 的高度赞赏。由于狄尔泰的肯定和鼓励,斯普兰格尽弃前嫌,与他重建了师生之谊。
1909 年夏,斯普兰格正式成为柏林大学讲师。1911 年,他应邀到莱比锡大学接替了实验教育学泰斗梅伊曼( Meumann) 的教育学教授职位。1914 年,他发表了其平生最重要的心理学着作《人的类型》,明确提出了一种人文科学心理学体系即实际上的描述心理学,对人类心理生命的结构和人格的类型进行了描述与分析,并在分析人类心理问题的过程中阐述了其独到的教育见解。这部着作的出版在心理学界、教育学界以及教育实践界均产生了强烈反响,甚至有一届国际心理学会议专门讨论了这部着作的内容和价值。
1920 年,斯普兰格返回柏林大学,接替里尔担任哲学和教育学教授,并于 1924 年发表了其另一部重要心理学着作《青少年期心理学》,广泛而深入地论述了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问题。1925 年,他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36 年,他到日本担任学术交流教授,与日本学界同仁建立了深厚友谊,并于 1938 年重返柏林大学任教。1944 年 9 月,他因政治事件无辜受冤入狱,后在其日籍学生的积极运作下才得以释放。“二战”结束后,他被任命为柏林大学顾问校长。1946 年,他因与当时盟军占领当局意见不和,前往联邦德国的图宾根大学任教,并于 1951 年当选为联邦德国科学院院士。1954 年,他从图宾根大学退休,并于 1963 年在图宾根因病逝世,享年 81 岁。
斯普兰格毕生勤于治学,着述丰厚,无论在心理学、哲学和教育学领域还是在政治和文化领域,都是一位多产和受人尊敬的作家。他的主要作品包括: 《洪堡与人文主义之理想》( 1909) 、《狄尔泰》( 1912) 、《学校与教职》( 1913) 、《人的类型》( 1914) 、《文化与教育》( 1919) 、《关于教师养成之意见》( 1920) 、《人文主义与青少年心理》( 1922) 、《青少年期心理学》( 1924) 、《精神科学之现状与学校》( 1925) 和《文化形态学研究》( 1936) 等,其中最具代表性也最能反映其描述心理学思想的是《人的类型》和《青少年期心理学》两部着作。
二、描述心理学的基本主张
( 一) 描述心理学的人文科学观
斯普兰格全心全意地接受了狄尔泰关于说明的、分析的、原子的心理学与描述的、理解的、整体的心理学的区分,前者以自然科学为模板主要探究感觉元素及其生理基础,而后者以人文科学为模板主要探究人的完整心理及其结构。与此相应,他提出了基于自然科学的元素心理学与基于人文科学的结构心理学的区分,前者试图将个体意识的诸过程分析成其最终可分的部分,而后者停留在更高级的概念水平上并直接将内部过程视作一个有意义的整体( Spranger,1928,pp.3-20) 。无论是说明心理学还是元素心理学都属于自然科学心理学,无论是描述心理学还是结构心理学都属于人文科学心理学。斯普兰格接受了狄尔泰对自然科学心理学的批判,认为现代心理学过于依赖自然科学,而自然科学心理学专注于心身关系中的生理决定因素以及意识的最终组成成分,忽视了心理经验得以创造所在的意义情境,并且它所迷恋的客观主义研究范式在心理学中的可能性值得怀疑。他把对心理生命意义完整性的破坏看作是自然科学心理学的科学缺陷( scientific shortcoming) ,认为主体性问题不可能通过把已经分离开的诸部分再组合在一起来解决,况且任何对成分的分析都无法促进对心理经验内容的理解。
斯普兰格认为,人不仅生活在自然环境中而且生活在文化环境中,心理生命不会像由材料配件组成的机械装置那样工作,而是会作为具有丰富文化意义的鲜活实体存在。这就需要一门能把人的意义经验和真实行为作为研究重心的心理学,而这样的心理学在斯普兰格看来只能是注重描述和理解、强调结构和整体的人文科学心理学。他明确指出: “当我谈及心理学的时候,我总是意指人文科学心理学。”( Spranger,1928,p. 7) 克吕维尔( Klüver) 也指出: 斯普兰格“无疑是现代人文科学心理学领域中的领袖人物之一。”( 墨菲、柯瓦奇,2010,第 835 页) 斯普兰格认为,心理学依赖于心理学家的个人哲学以及文化对其信念的影响,因而应该是一门人文科学。人文科学心理学以解释学为方法论基础且具有明显哲学倾向,可以从心理生命本真出发来开展研究,并且把作为一种历史和文化存在的个人及其高级心理活动作为关注焦点。总之,斯普兰格通过其描述心理学,向我们展现的是一种人文科学的基本立场。
( 二) 描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斯普兰格认为,人是深嵌于特定社会、历史和文化关系中的现实存在,我们每时每刻都感受着文化赋予我们的价值和意义。在主动与外部世界互动和碰撞的过程中,我们不断进行着对意义的体验和理解,从而使我们的内心世界不断得到丰富、成长和发展,形成了一个内部交织和互动且具有意义完整性的结构体。正如斯普兰格所指出: 人的内心世界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发展性和层次性的完整结构体,它是在主体主动与外部世界互动从而不断进行体验和理解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并且更多朝向整体的内涵和意义,而非仅表现为单纯的形式特征( 陈锋,2007,第 118 页) 。他主张描述心理学就是要在特定社会、历史和文化关系中,从整体和发展视角以意义理解方式去把握和领会心理生命的结构,因而心理生命的结构构成了其描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首先,心理生命的结构意味着整体性。斯普兰格认为,观念、情感、本能和意志等心理活动彼此交织和互动,形成了一个以意义关系为根本内涵且具有独特性、整体性和活动性的心理结构整体。心理结构整体中的每部分都为整体完成一项成就( achievement) ,同时每部分的成就都由整体来决定并从整体中获得其意义。因此,他也把心理结构看作是一种成就关系,即具有独特意义的总体成就的互动,而成就指的是目的性价值的实现,心灵就是一种为了实现价值而存在的结构或构造。高级心理成就不可能通过对简单心理元素的累加或详尽阐述来理解,重要的不是心理元素本身而是它们之间的互动。我们把这些元素看作是一个有意义的生命整体中的相互依赖的现象,如果我们想要去理解每种心理功能在这个心理整体中所起的作用,就必须首先了解这个整体。斯普兰格举例说: “没有人会认为,一位诗人为了创造他的诸英雄的心理世界而仅仅把观念、情感和意愿混合在一起。相反,它们是作为有意义的整体直接呈现给他的想象的。”( Spranger,1928,p.10)其次,心理生命的结构意味着文化内嵌性和发展性。斯普兰格认为,每种心理活动都是一个封闭的、文化目标导向的实体,只有当文化附着于内部经验时心理活动才会产生。心理结构同历史地发展起来的文化环境处于密切接触状态,文化为心理经验得以创造提供了意义情境,并赋予它丰富的意义内容和态度价值。每种心理活动本身都是无意义的材料,我们所能够共享的仅仅是我们主观经验的文化意义,而不是经验自身的作用过程。可以说,心理生命特别是高级心理生命是文化关系的重要部分。心理结构在不同个体之间和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群体之间和不同文化阶段都表现出不同特点,具有空间性和发展性。因此,斯普兰格明确指出,描述心理学不仅要关注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结构特点,而且更要关注来自不同文化阶段、具有独特意义法则的超个体心理结构的特点。
在他看来,心理经验资料不仅可以在实验室、诊所或当代人那里获得,而且可以通过文字材料和历史产品从大量历史人物那里获得,历史甚至原始人传递给我们的各种心理结构的巨量材料十分重要,我们需要像这样来拓展我们的研究素材,否则我们将只能了解与我们现代人的文化决定因素相符合的心理现象。总之,描述心理学在社会、历史和文化视域下,既要研究心理生命的整体结构,又要研究心理生命的历史性结构发展。正如斯普兰格所指出: “我的心理学旨在理解这些历史结构及其转变。”( Spranger,1928,p. xii)( 三) 描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斯普兰格认为,心理生命是一个富有文化意义、内部交织和互动的完整结构体,具有历史性、独特性、整体性、活动性和目的性等特征,心理学应该从所欲研究的这个心理生命本体的特殊特征出发来选择恰当研究方法。根据他的观点,还原主义的元素分析和实验主义的因果说明这种客观主义研究范式,对于研究活生生的心理生命其有效性是值得怀疑的。还原主义的元素分析把人类心理生命视作由可以拆分的零部件组成的机械装置,这可能会极大地破坏心理生命的意义完整性。实验主义的因果说明主张越出可观察的经验资料而把心理现象交给生理学来加以说明,这同样毫无前途,因为实验室研究只能把握微不足道且毫无意义的细节知识,况且人类心理生命不可能在生理学框架内加以研究。斯普兰格在 1924 年写道: 到目前为止,“心理学家们试图通过把它们与身体变化相联系来说明青春期心理变化……生理学的主张甚至不能帮助心理学前进一步……。”( 引自 Wolman &Knapp,1981,p. 424) 在他看来,元素分析和因果说明对于自然科学是恰当研究方法,因为它们的研究对象是从外部知觉的并且它们必须建立一个连接可观察现象的原因和结果的假设系统; 但作为人文科学的心理学不需要元素分析和因果说明,因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即完整人类经验是由经验主体从内部体验到的。心理学需要探讨人经验到什么、如何经验以及他以前的生命经验是什么。因此,历史而非实验室才是研究人类心理生命的合适场所,理解而非说明才是心理学的恰当研究方法。
斯普兰格把理解看作是人类最基本的认识方式,并赋予它特殊的内涵和意义。对他而言,理解( understanding) 意味着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把握在客观有效的认知中所知觉到的心理关系,它不单指关涉另一主体的再体验、移情或共情活动,而是始终伴随着意义。意义是代表某种整体价值的复杂状态,实验主义者所研究的心理活动碎片毫无意义。一种整体活动是有意义的,并且代表着某种与此活动所导向的目标相一致的价值。泰奥指出: 斯普兰格的理解“在提供客观有效知识的同时,超越对个体心理的直接意识,把握文化关系中有意义的心理结构”( Teo,2000) 。事实上,真正的理解需要超越直接生命意识的客观心理关系的知识。在斯普兰格看来,意义作为一种复杂状态代表着某种整体文化价值,因而理解的要旨在于心理的价值法则,意味着要考虑精神系统的特殊价值群。
斯普兰格在继承狄尔泰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还对其进行了批判,认为理解的最高级形式不是对他人经验的再体验,甚至所谓的“再体验”不应作为心理学的一种基本方法( Teo,2005,p. 83) 。他试图通过提供一个完整的描述来理解青少年期的心理组织,并且主张这样一个描述不应该像在自传和文学中所做的那样专注于具体的个体。他试图提供一幅青少年期的心理类型图,这幅类型图将因心理生命具有文化内嵌性而被局限于某个文化阶段,并且不能超越时空。
三、描述心理学的人格类型观
斯普兰格在其描述心理学基本观点指导下,根据人对六个基本社会生活领域的特殊兴趣和所赋予的价值,把人格划分为六种基本类型,即理论型、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政治型和宗教型,它们分别对应着科学理论领域、经济生活领域、美学领域、社交领域、政治领域和宗教领域。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哪个人可以完全纯粹被归属为某种人格类型,绝大多数个体通常具有一种主要类型的特点,同时兼具其他类型的特点。斯普兰格的人格类型划分仅为一个理想模型,并不能确切标示现实中人的某种人格。
1. 理论型人格。理论型人格的人以探索事物本质为其最大价值,遵循客观性、规则性和真理普遍性。科学家和哲学家多属理论型人格,他们认为认知是所有其他心理活动的主要成分,以至几乎是心理生命的基本成就( basic achievement) 。理论型人格的人把实际行为纳入到普遍法则范围之内,渴望建立所有人都能依据的“一切规则”,极力寻求真理的普遍真实性。正如斯普兰格所指出: “行为的规则性是一种没有血肉的道德,这种道德符合理论型式……在理论型人格中,真理是其社会的德行。”( Spranger,1928,p. 123) 也就是说,理论型人格的人把世界看成一个逻辑有序的统一体,无论在生活中面临什么,他们总是采取一种钻研的态度并寻求理性和系统的方法。然而,尽管理论型人格的人希望认识活动能够超越客观存在和时空,但实际上认识活动从来都不以特定的纯粹行为结构表现出来,而是常常与艺术、经济或社会的动机和活动相互交织。因此,理论型人格仅为一种心理倾向,它绝不会出现在人与价值和理想的完全分离或完美一致中。
2. 经济型人格。经济型人格的人关注生活的实际方面,遵循实用和有用原则,根据效用、收益和耗费等标准来作出价值评判,致力于经济上的自我保存和保障。实业家多属经济型人格。斯普兰格指出,人类生活依赖于能够满足自身需要的一切自然产物和自然势力,自然产物和自然势力满足需要的能力称为该产物和势力的效用。经济型人格的人把一切效用都看成是以自然产物和自然势力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财富,认为纯粹的精神成就也是借助于客观化的物质手段得以实现的。例如,就一幅画作而言,如果没有画布、色彩和木材,就不能成就一幅画。因此,具有效用的自然物可以为非物质对象活动的实现服务,并且精神劳动可以从经济学角度加以评价。经济型人格的人在一切生活关系中都将经济效用的地位置于其他一切价值之上。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经济型人格的人以追求财富和获取利益为其个人生活的主要目的,但他们在此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与科学知识、艺术审美和宗教道德等方面打交道。
3. 审美型人格。审美型人格的人以感受事物之美为其人生最高价值,他们不像理论型人格的人那样关注事物的真理,也不像经济型人格的人那样关注事物的效用,而是主要关注事物的和谐、魅力、优雅和多样。艺术家多属审美型人格。“审美的本质是印象的形式化表现”( Spranger,1928,p.147) ,一切艺术创作均出自一颗体验美的心灵和一种感受美的直觉。例如,音乐就是心灵内部旋律的外化结果。对于审美型人格的人而言,所有审美行为都是不存欲望的,它是一种纯粹的沉思状态,一种诗的心情和美的幻想,可以让一个人自由游心于一切现实对象或想象对象的多重性质中。他们尽量减少逻辑的理性反思,而沉浸在知觉、情感和体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之中。然而,尽管表面看来审美型人格与经济型人格等其他类型人格针锋相对,因为人若将美的对象加以应用就会破坏其美的价值,但实用要素的确是审美必不可少的附属元素。例如,在每一门艺术中,我们都会看到经济手段。因此,审美型人格与其他类型人格不可能完全分离。
4. 社会型人格。社会型人格的人友好、和善、体贴、慈悲,关心他人,重视社会价值,并有志于从事社会公益事业。文教卫生工作者和社会慈善家等多属社会型人格。他们不怎么关注真理和美丽,而主要以德行和同情为其价值观。“社会本质的最高发展可称为爱。”( Spranger,1928,p. 172) 这是一种广博之爱,它基于“一切生活皆相互关联且可能为一体”这一信念,它也可以单独施给个人或团体,而不会失去其支配社会型人格的基本动力。在斯普兰格看来,施爱的“我”与多欲自私的“我”完全不同,它是一种超越的“我”,会在施爱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充实和价值的丰富。在这种完美的社会之爱中,个性的界限会消失,自我情感与相互情感、自我保存与自我牺牲、自由与放弃全部合一。与爱相对应的是恨,爱是因价值肯定而爱,恨则是因价值否定而恨。当我们憎恨之时,各种价值已完全被颠覆。恨应该指向那些有害的、错误的、丑陋的、亵渎的事物,而非指向这些恶性的占有者。我们只憎恨某些人破坏了我们对于他们积极的价值期望,我们越是期望高就越是憎恨,恨即失望之爱。社会型人格与其他几种人格类型存在明显界限,但决定社会型人格的一切价值和价值倾向,与其他五种价值系统( 理论、经济、审美、政治、宗教) 相互交织。
5. 政治型人格。政治型人格的人关注影响统治的政治工具和方法,渴望通过权力控制他人,具有强烈的权力意识和权力支配欲,以掌握权力为最高价值。领袖人物多属政治型人格。斯普兰格用“权力”来代指涉及统治关系的心理现象,权力与从属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一种基本事实,它根植于人类本性,任何人想要消除此类关系就立即会意识到,他要么需要权力来这样做,要么已经在使用权力( Spranger,1928,p. 188) 。实际上,人类生活被权力关系和竞争关系所贯穿,每个人某种程度上都是权力的中心或对象,这种生活在有组织的国家集团中最为明显。权力是一种将自身价值取向置于他人能力与意志之上的现象,权力关系的所有现象都有特定方向。但毫无疑问,权力仅是一种社会形式,这种形式之中的其他价值领域是活跃的。例如,一个人可以通过智力和知识超越他人,可以通过支配经济工具或技术工具超越他人,可以通过内心充实和审美人格超越他人,也可以通过充满神灵精神的宗教权力与价值确信超越他人。权力必须总是表现其自身于这类形式之中,而理论、经济、宗教等形式常常成为效力于政治和权力的手段。
6. 宗教型人格。宗教型人格的人把信仰宗教作为生活的最高价值,他们是寻求人与宇宙之间和谐统一的神秘主义者,相信超自然的力量并且坚信生命永存。神学家是宗教型人格的典型代表。斯普兰格把宗教界定为“价值关系在其中表现为教条和礼拜的一切客观精神形式的全体性概念”( Spranger,1928,p. 210) ,认为生活就是一场交替的体验游戏,每种体验的意义都会在个人心灵中发出一种价值音符,倘若孤立的价值体验在其对于整个生活意义的重要性中被把握时,便带有了一种对宗教的强调。这种以宗教态度被强调的价值必然成为个人所能体验到的最高价值。宗教的意义是价值全体关系,而价值全体关系在这种最高价值中达到极点。世界的意义或全体的意义,仅能以宗教的态度加以体验。在宗教术语中,神本身就是世界的意义。宗教的虔诚是一种本能或理性的状态,而虔诚的本质必须在寻求精神生活的最高价值中被窥见。任何人如果对于体验中的最高价值分辨不明,便只能成为彷徨和失望的无归宿之人。但如果人能够在其自身中发现最高价值并停留其中,便会得到超度与幸福。宗教型人格与其他五种类型人格存在明显差异和界限,但宗教型人格又与其他几种类型人格不可完全分开,例如维持生活的食材常被视作宗教的恩赐。
四、描述心理学的心理发展观
斯普兰格为帮助那些有心理需要的青少年,从其人文科学取向的描述心理学出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问题作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完成了人文科学发展心理学的具体研究程序,被称作“基于理解的青少年发展心理学”或“青少年期理解心理学”,我们可通过“理解”、“结构”、“发展”和“类型”四个概念对其加以解读( Teo,2003) 。首先是理解。他把理解作为获取青少年心理发展知识的核心方法,认为理解可渗透到青少年的心理关系之中并以客观有效知识的形式领会有意义的心理关系,而不仅仅是再体验、同情或对另一主体的移情。真正的理解需要超越直接生命意识的客观心理关系的知识,并且理解一个人所依据的系统要比该个体经验的总和复杂得多。因此,心理学家还必须理解更广泛的意义关系和超越个体的心理实在,在把握意义关系的基础上超越青少年的个体心理经验。其次是结构。他认为结构是一个整体,整体中的每部分都完成一项成就,部分的成就由整体决定并通过整体得以理解。心灵就是一种为了实现价值而存在的结构,因而青少年发展心理学必定是结构心理学。再次是发展。他认为心理发展就是个体心理生命从内部视角向更大内部结构的成长以及心理操作单元价值的增长,心理发展是结构性的发展,青少年自身不会体验到他们发展的客观意义。
我们不仅要理解发展,而且要理解作为发展性表达的某些表达。最后是类型。他明确将青少年发展心理学看作是类型心理学,因为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科学不可能延伸至每个个体。个体需要那些代表一般性事物的概念,同时这些概念是非常具体的,一般的具体化可通过类型概念得以实现。
斯普兰格的青少年发展心理学主要关注人格发展问题。他站在人文科学心理学立场上明确指出,人的价值潜在于我们的内心世界中,而非外部力量所给予,个体人格的发展过程实际就是其内部世界所固有的潜在价值不断发挥和展现的过程。因此,人人都可以发挥和展现出最高价值,从而使人格达到尽善尽美。依斯普兰格之见,人格发展之所以会存在不同的水平、类型和价值等级,主要原因并非是人类本性差异使然,而更重要的是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与社会、文化、历史的关系存在差异所致。因此,青少年发展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充分认识和理解与社会、文化、历史存在密切关系的人的内心世界。个体进入青少年期以后,童年时期所形成的安定和均衡的心理状态会逐渐发生混乱,从而使得个体自我意识的全部内容趋向新的改造和变换。鉴于此,斯普兰格把人的青少年时期( 女孩: 13—19 岁; 男孩: 14—22 岁) 这个心理发展的特定阶段形象地称为人的“第二次诞生”。他经过长期探索发现,青少年期人的心理发展整体上表现出三个基本特征: 自我的发现; 生活计划的出现; 跨入各种生活领域( Teo,2003) 。
1. 自我的发现。对于儿童来说,自我就是自我,它根本不可能成为意识的对象。但到了青少年期,个体就会逐渐发现自己独立于其他所有事物的主观意识世界。青少年在反思中开始把探索的视线转向自己的内部世界,并且发现自我也拥有自己的实在和世界,即他们开始寻求自我。但在寻求自我或发现自我的过程中,青少年往往会发现自己存在着努力与懒惰、勇敢与怯懦、开朗与忧愁、社交与孤单等动摇不定、交替发生的倾向,这便使得他们陷入孤独和封闭之中而开始自我反思。青少年在自我反思过程中会陷入情绪或哲学沉思之中: “我为什么活着?”“我存在的价值是什么?”这种自我反思伴随着内心不安。此时,青少年可能会写日记或给同龄人写信,但这不是为了讨论某些事情,而是为了在写信和收信过程中反观自我,即友谊完全服务于主体的自我理解。在寻求自我的过程中,青少年会表现出敏感性。例如,当面临不被认真对待的情况时,他们会表现出对尊重的渴望和对爱与指导的需要。对自我的寻求也伴随着对自主性的迫切要求,这标志着一种新的自我正在出现。因此,渴望解放是必然的,而非不服从或缺少关爱的结果。
2. 生活计划的出现。对于儿童来说,生活只不过是许多瞬间发生、彼此孤立的故事片断,他们尚无法把握作为一个连贯整体的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但进入青少年期以后,他们便开始逐渐意识到生活的连续性,逐渐明白未来对于自己是多么重要,并逐渐产生对自己未来生活的规划和设想,即生活计划开始出现。如果仅把生活计划看作是职业选择,那将是目光短浅的。事实上,生活计划更多是内心生活所指引的方向。个体在青少年期所设定的生活计划可能会影响其终生。青少年的视角或视线指向未来并形成了理想,对未来生活充满了美好向往,对生活逐渐表现出新的姿态和新的追求。青少年必须在许多可以选择的身份中选择一个主要身份。为理解青少年生活计划的“畸变”,我们必须理解诸多动机之间的关系,因为仅仅由于对另一个人所遭受的疼痛的想象,个体的内在紧张甚至就可能会导致自杀。
3. 跨入各种生活领域。进入青少年期以后,个体不再只是机械被动地模仿他人,而是跨入各种不同的生活领域,开始属于自己的独特艺术创造、社交生活、独立思考和经济规划,开始主动关注、体验和评价外部世界的方方面面,开始追求从多个方面实现自我价值。不同生活领域不仅被同化吸收,而且充满了青少年自己的经验。它们影响青少年的艺术创造性、反思和对社会的贡献。在这个意义上,青少年可以实现文化上而非仅生物上的再生产。
五、结语
斯普兰格的结构描述心理学与狄尔泰的描述心理学一脉相承,并且在具体内容上发展和超越了后者。第一,斯普兰格完全接受并推进了狄尔泰的描述心理学与说明心理学的区分,这种对立性的两歧思维,是康德的人与自然的二分法以及狄尔泰和李凯尔特( Rickert) 的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二分法( 狄尔泰,2003,第 15-20 页; 李凯尔特,1986,第 14-19 页) 在心理学中的延续。第二,斯普兰格在设想心理不只是一种由自我保存倾向所控制的、有目的的结构方面,比狄尔泰走得更远,更加强调了心理的结构性及其文化内嵌性。第三,斯普兰格否弃了狄尔泰把“再体验”或“移情”作为理解的最高级形式的做法,而主张通过提供一个完整描述,从文化意义上更深层次地理解人的心理生命。第四,斯普兰格发展了狄尔泰的类型学思想,从文化社会学角度提出了六种人格类型,并影响了阿德勒( Adler) 、霍妮( Horney) 和弗洛姆( Fromm) 等众多精神分析学家( Wolman & Knapp,1981,p. 426) 。第五,狄尔泰较为零碎和粗糙地规划了一门人文科学发展心理学的宏伟蓝图,但他的观点相当抽象,没有展现出与具体研究问题的相关性。斯普兰格成功完善了这一点,将人文科学心理学观点和解释学理解观点灵活运用到了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具体研究中,完成了人文科学发展心理学的具体程序和精确工作。
当然,斯普兰格的描述心理学也存在诸多弊端。例如,他的人格类型理论虽然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并未获得实证资料的支持,仍然属于建构和思辨的范畴。再如,他虽然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征和类型等问题作了深入探索,但在某种程度上低估了客观因素和实践活动的主导作用( Teo,2003) 。
不过坦诚地讲,任何理论都有它的两面性。从总体上来看,斯普兰格的描述心理学不仅向我们展现了深刻而别致的宏大理论,而且为我们提供了具体而细微的实践探索。它从多个方面传承和发展了狄尔泰所开创的浪漫主义描述心理学传统,并对后来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等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参考文献:
陈锋,2007: 《狄尔泰教育学研究》,兰州: 甘肃教育出版社。
狄尔泰,2003: 《人文科学导论》,赵稀方译,北京: 华夏出版社。
李凯尔特,1986: 《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涂纪亮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墨菲、柯瓦奇,2010: 《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林方、王景和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王申连、郭本禹,2013: 《狄尔泰的描述心理学及其历史效应》,《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第 3 期。
王申连、郭本禹,2014: 《描述心理学的历史演变》,《教育研究与实验》第 2 期。
1990年代,哲学、认知科学和心理学通过对身心关系的重新审视与思考,提出具身认知(embodiedcognition)概念,形成具身认知科学。该取向对第一代认知科学从元理论到方法论等多方面都有很大突破,促进了包括认知科学发展。其中,它在元理论方面的突破具有基础性,...
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学学科体系产生于西方,并于20世纪初期经由中国早期留学生的翻译与引介而进入中国。这种输入型的学科,在其介绍与应用过程中一定会与中国自身的学术传统与实际情境产生某种冲撞和交织,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如何将西方的心理学知识中国化以及中...